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屈原传

第37章 沉重打击 深远影响

一颗璀璨的明星陨落了,汨罗江水倒流,浊浪翻滚,悲风四起,百姓们闻讯赶来, 只见屈大夫常骑的那匹白马耷拉着脑袋,纹丝不动地立于悬崖峭壁之巅。百姓们奔跑着, 哭喊着:“屈大夫投江了啊!屈大夫投江了啊!……”原先划进江边港湾的船只,闻声 箭也似的飞了出来,立即打捞抢救。一条船一两个人划太慢了,百姓们纷纷跳上小船, 拿起扁担、木板一齐划水,边划边垂泪不止,热泪洒于江中,致使江水更加汹涌澎湃。 数十条小船像穿梭似的在江面上来往。横十里、顺十里的百姓全都哭天嚎地地向这边奔 来,汨罗江两岸人山人海,同放悲声,哭声盖过了风雨雷霆,压倒了撼山的涛声。江面 上,一直到断黑渔民们还在打捞,江岸边,如潮的人群直至伸手不见五指方搓着红肿的 双眼哭哭啼啼地离去。这一夜,家家豆灯长明,户户泣声不断,时光在煎熬着每一颗心……

第二天,东方尚未泛白,汨罗江上便布满了各色各样的大小船只,但是三天后,仍 未找到屈原的遗体。有位渔民望着阴沉迷濛的天空说:“屈大夫系文曲星下凡,只怕是 到天上告状去了。”

另一个渔民指着汹涌的波涛说:“我看,只怕是被浪涛冲到洞庭湖里去了,我们还 是到洞庭湖去找找看吧。”

又有一个渔民乞求似的对翁老汉道:“您老人家快做决定吧!”

翁老汉挺身站在船板上,眯着双眼遥望前方,捋着花白胡须在思考着什么,一直没 有做声,听见有人问他,才猛然一手拤腰,一手指着云遮雾障的前方,命令似的说道: “船发洞庭,闯!……”

几十条大小船只闻声奋然划桨,顺江而下,齐闯洞庭……

却说端午节这天,小媭攀上玉笥山,遥望爹爹远去,半天才怅然回家,把爹爹换下 来的长袍拿到玉水畔去洗得干干净净,又把爹爹写满诗文的简牍清理得整整齐齐,看看 日将傍晌,急忙淘米煮饭,等候爹爹归来用餐。然而,门前老樟树的影子由西边慢慢移 到了东边,爹爹仍没有归来。小媭和往常一样,又沿着屋后的小路爬上玉笥山,登上山 南一个土墩。这土墩高高耸立在汨罗江畔,居高临下,可以眺望得很远很远。往常,爹 爹外出,或找渔民农夫们谈心,或去江潭垂钓,黄昏未归,小媭总是站在这里媭望。远 远望见爹爹的身影,她就兴高彩烈地飞奔下山,接过他手中的器具,围绕在他前后左右, 伴爹爹回家。今日天到这般时候,为何竟不见爹爹归来呢?小媭站在土墩上,望着渐渐 西沉的夕阳,心似油煎,泪水模糊了视线。

小媭心中似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焦躁不安地走下山去,仿佛欲迎爹 爹归来,可是爹爹在哪里呢?脚跟尚未站稳,她又返回山去,重登土墩,继续向着父亲 离去的方向瞭望,但视线所及,尽皆迷茫。她上下折腾,不知往返了多少个来回。太阳 落山了,鸟雀归巢了,牛羊进栏了,村子里炊烟四起,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小媭依然 站在高高的土墩上,眼睁睁地盯着远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爹爹,您在哪里?为何 还不归来?……”她望着,喊着,喊着,望着,但却总也望不见爹爹的身影,听不到爹 爹的声音。突然,她想起头天晚上爹爹通宵没睡,临走时眼圈湿润,吞吐其辞的情景, 不禁心中一阵抽搐,一阵酸痛,热泪汪然……

夜幕降临了,天完全黑了下来,无月,无星,无光,无边无际的黑暗吞噬了这个孤 苦无依的弱女子,小媭绝望了,她万般无奈地返回家中,茶不思,饭不想,一头栽倒在 床,大放悲声,哭得死去活来……

一天,两天,三天……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屈原还是没有回家来,小媭整日站在 那个土墩上眺望,石雕铁铸的一般,她望穿了眼,流干了泪,喊哑了嗓子。她的眼皮肿 胀,两眼都围着一圈黑线,脸上没有一点血色,简直象害了一场大病,迅速变得形消骨 瘦起来,见者无不心痛,无不垂泪。

翁老汉的老伴每天将小媭接到自己的家里,左说右劝,劝她进点饮食;晚上则陪小 媭在那三间茅草房里过夜,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还疼爱。半夜三更,小媭在床上翻来覆 去难以成眠,翁妈妈便一遍又一遍地劝慰道:“好闺女,快睡吧!你爹一定会回来的。 你大伯讲,屈大夫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老天爷定会保佑他平安无事地归来!”

翁妈妈的话颇有效验,开始几天小媭似有几分相信,但等到第十天,仍不见爹爹归 来,连去寻找的人也杳无下落,怎不叫小媭心似刀搅,肝肠寸断!……

小媭仍旧每天登上那个土墩瞭望,只是不再哭,不再喊,她变得有些痴呆麻木了, 见有人远远走来,便跑下山去询问父亲的下落。其实,村子里早就有人获悉了三闾大夫 投江的消息,只是害怕小媭难以承受这精神上的巨大刺激,都不忍心告诉她,每当小媭 向大家打听时,只好支支吾吾地说:“你爹过两天总会回来的……”

且说五月十五日这天,天气阴沉沉的,汨罗江边上一丝儿风也没有。玉笥山上的树 枝象寒冬腊月结了冰一样,根根直立着。江水哗哗地流淌着,文静,雅致,像湿衣不乱 步的儒生。江中少有航船,岸畔行人寥寥,不知一时间人们都躲到哪儿去了。小媭正在 土墩上眺望,忽见汨罗江对岸,许多乌鸦在盘旋翻飞,遮住了半边天空。那“哇哇哇” 的叫声里,隐隐约约夹杂着许多人的哭泣之声。她的心跳得十分厉害,有一种大祸临头 的预感。她不顾一切地飞奔下山,跌跌撞撞地奔向渡口……

小媭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上了渡船,船家见她满面泪痕,知道定有急事,连忙拿篙撑 船,直奔对岸。

渡船离对岸愈来愈近,随之那哭声亦越来越大,满天乌鸦渐渐升上高空,“哇哇哇” 地飞向西北。渡船尚未停稳,小媭便一个高跳下船去,飞跑着上了大堤,只见黑压压的 一大堆人,都围在“三尺墩”那里悲泣嚎哭,撕肝裂胆的哭声正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她 跑呀,奔呀,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衣裙撕碎了,膝盖摔破了,全然不顾,只是拼命 地向前,向前……众人见小媭来了,赶忙让出一条路来。她冲过去一看,天呀,果然是 父亲的尸体摆在青草地上,切云高冠不见了,头脸也缺了半边!小媭“哇”的一声惨叫, 一头扑到父亲的尸体上。怕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怕见到的情形终于见到了,她哭绝了 气,哭得昏死过去……

当小媭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自家东间的竹床上了;父亲的尸体挺放 在正间,床头是一张矮几,几上摆放着几碟脩肉果蔬,两只白蜡烛惨然无力地摇曳着烛 焰,淌着热泪。室内室外全是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许多人从数十里外赶来,因而 茅草房外,玉水溪畔,玉笥山的上上下下,全积满了人,人们箪食壶浆,苘绖孝服,一 律跪倒在地,挥泪如雨,悲声震天。翁老汉守在小媭身边,见她醒来,喜挂眉稍,手中 端着半碗姜汤,热泪把抓地说道:“孩子,大伯我早就知道你爹投江自沉了,你大妈也 晓得。非是我们老两口故意瞒着你,实在是怕你经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呀!……”翁老 汉说着把手里的半碗姜汤放在竹几上,指着室内同去的乡亲们说:“我等从汨罗江找到 湘江,又从湘江寻到洞庭湖,直到第五天上午,才在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处寻到了大夫 的遗体。当时湖面上本来纹风不动,但却突然涌起了一个浪头,浪花里仿佛躺着一个人。 我们赶忙摇船拢过去一看,果然是他老人家的遗体……”

小媭挣扎着爬起身来,奔向正间,扑向父亲的尸体,摇来晃去地哭,她哭天不公, 地不平,世道昏暗;她哭父亲一生历尽坎坷,耿耿赤胆忠心,,到头来却不得善终;她哭 自己命太薄,运太厄,自幼失去母爱,半生不得父教,今后更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哭诉之外,她还破口大骂,骂苍天,骂厚土,骂神灵,骂昏君,骂奸佞,骂这纷乱龌龊 的世界。小媭的这一场恸哭,犹似在乡亲们淋漓着殷红鲜血的心尖子上搓了一把咸盐, 使得大家痛不欲生,泪水若瀑,只哭得天昏昏,地沉沉,野茫茫,山忧忧,水郁郁,宇 宙混混沌沌。小媭的这一顿切齿大骂,仿佛冰块摔在石头地上,清脆,响亮,粉碎,痛 快,酣畅。

屈原的遗体终于回到了玉笥山下。遗体上岸这天,正是端阳节后的第十天,为了纪 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汨罗江两岸的百姓称五月十五日为“大端阳”。

屈原遗体移回的当晚,守灵的百姓挤满了一屋子,窗外的台阶上和玉水河畔还坐了 许多人。小媭脸色惨白,上牙咬破了下唇,坐在父亲的遗体旁边,不住地抚摸着父亲僵 硬的手。她的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呆呆地望着父亲那残缺不全的头颅伤心。她想, 人世间有恶鱼般的奸臣贼子,毁坏好人的声誉;江河里有佞臣贼子般的恶鱼,吞噬好人 的骨肉——人间水府原来是一般黑暗啊!……小媭想,自己虽不能杀奸臣,斩恶鱼,为 父亲报仇雪恨,但总不能让父亲就这样半边脑袋入土呀!她向翁老爹提出了这个问题, 请翁老爹想办法为父亲配上这残缺的半边头壳。翁老汉长长叹了口气说:“难呀!铜铸、 木雕神像尚需极高明的师傅,何况是半边人头呢?……”

小媭睁大红肿的双眼问:“大伯,造半个金头行吗?”

闻听小媭此言,翁老汉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这孩子真是异想天开,到哪里去弄这 么多金银呢?但为了照顾小媭的情绪,他不便驳斥什么,只是既急且难地不断搓手,热 锅上蚂蚁似的在屋里走来走去。有一位心灵透亮的中年妇女看透了翁老汉的心思,异常 开朗地说道:“老爹不必作难,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将所佩之首饰献出来,岂 不是为三闾大夫铸金头的好材料!……”这位媳妇倒也干脆麻利,说着将自己的金戒指、 金耳坠和银手镯摘下,献了出来。

小媭也是伤透了心,哭懵了头,竟忘记了自己也有几件首饰可用,在这位大嫂的启 发下,急忙翻箱倒箧,找了出来。

在场的人目睹此情此景,深受感动,有的当即摘下佩带的金银首饰,有的赶回家去 向母亲或妻子借取。消息传开,来敬献首饰者络绎不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仅半天 时间,便集白花花黄灿灿之金银一包,为三闾大夫铸一金头足矣——谁道世间贵金银, 人心更比金银贵!……

金银既备,翁老汉迅速派人四处寻找那会铸金头的能工巧匠。先后派走了九名身强 力壮的小伙子,后来连翁老汉本人也穿上麻索草鞋,打上白布绑腿上路了。几天后,去 请工匠的年轻人相继归来,大家都说,铁匠、铜匠、银匠倒是寻到了不少,只是全都没 有铸过金头,因而谁也不敢来。小媭听了,又是一顿悲泣。正在这时,翁老汉汗爬水流、 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小媭忙迎上前去寻根问底——这是她最后的一线希望呀!翁老汉 气喘吁吁地回答说:我跑了九十九个村庄,会见了九十九个工匠,全都无能为力;最后 又寻到了一位九十九岁的老银匠,听说要为三闾大夫造金头,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只 有我师傅会造金人铁马,可惜我未将这技艺学到手!……’我问他:‘你师傅现在何处?’ 老银匠回答说:‘为避战祸,十年前便隐遁深山,不再出世了。’”小媭和众人听说寻 到了九十九岁的老银匠,无不喜出望外;后来听说只有他师傅能为屈大夫铸金头,而这 位老师傅又避世不出,就像泼来了一瓢凉水,从头顶冷到脚根。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