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与拜师
1913年春,杭州府中复办,并开始创办校刊《友声》,徐志摩再度回到该校读书。复校后,郁达夫没回来,而是随兄长去了日本。因此,郁达夫和徐志摩同校读书,不过半年时间。然而就是这半年,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作家,结下了终生不渝的情谊。
回校不久,徐志摩就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文章发表后,同学争相传阅,都夸赞志摩是个神童。这篇文章从文 风到思想,都仿效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表明了志摩对梁启超的敬佩,同时也表明了他改良社会和经世强民的心态。
中学时的徐志摩对化学、天文学等都有强烈的兴趣。1914年5月,他在《友声》第二期上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该文介绍了当时国外科学家才发现不久的镭。
才名远扬的徐志摩不意中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正当他在府中大显身手的时候,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张嘉璈恰好到府中视察。他在察看学生的作文考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优秀的考卷。字迹劲秀洒脱,文章意气纵横。慧眼识珠的张嘉璈对文章的写作者徐志摩赞不绝口。
当张嘉璈打听到他中意的才子徐志摩是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的独生子时,便把他和自己尚待字闺中的妹妹张幼仪联系起来,并主动托人到徐家求亲。
张家是江苏宝山县的名门。张幼仪的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的仕途虽不顺利,却为当时知名医生。张幼仪兄弟姐妹12人,她排行第八。她二哥张君劢(嘉 森)和四哥张公权(嘉璈)都留学日本,此时都系社会名流,在学界、政界和金融界都有影响。张君劢在辛亥革命后任宝山县议会议长,组织民社党,又出任民国农 商部秘书;1913年留学德国;1915年回国后任浙江交涉署署长,后任北大教授、民社党主席等职。张嘉璈1913年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参议院秘书 长,因不满袁世凯的统治而离职,改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28年任中国银行总经理。此后任交通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如此显赫的张家,徐申如自然是求之不得。徐家蒸蒸日上的家业和儿子日后的前程,都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关系,与世代书香门第、政治经济上炙手可热的张家联姻, 不就是理想的抉择吗?张家不愿错失才子,主动上门求亲,徐家觉得有幸高攀张家,两家一说即合,徐志摩与张幼仪就订婚了。这年徐志摩16岁,张幼仪13岁。
张幼仪第一次见到的是徐志摩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大大的头、尖尖的下巴、戴着金丝眼镜。父母问她照片上的人怎么样,她知道她的终身 已被家人决定了,她说没意见。她要嫁给家人为她相中的男人。而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时,根据张幼仪的回忆,他是把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 下土包子。”张幼仪是名门淑媛,容貌端庄,秀外慧中,但称不上有闭花羞月的美丽。而且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从小只是跟着兄弟们在家塾里听读过几天,其后 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也只是读了一年左右的书。因此,她仍然是旧式的中国女子。徐志摩却才华出众,充满浪漫的幻想和期望,美貌佳人是他心中的理想女 性*。他有些失望和勉强,但在父亲的坚持和祖母、母亲的劝说下,他答应了这门亲事。
徐志摩没有像徐家那样看上张幼仪,而张幼仪在父兄的影响下渐渐十分中意徐志摩,他们的婚姻由非常满意的双方家长决定,像当时所有家庭所作的那样,不安定的因素和悲剧的种子也悄悄埋下了。
1915年夏,徐志摩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期定在1915年10月29日。张家为他们理想的佳婿特意到欧洲采购嫁妆,准备办一场中西合璧的时髦婚姻。这时徐志摩在北大预科刚入 学不久,就被父亲召回来做新郎。大喜这一天,硖石商会大厅宾客如云,欢声笑语。众人注视着这场新式婚礼:新人不拜天地,不穿红着绿,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和 西装革履的新郎,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接受证婚人的证婚。
徐志摩与张幼仪婚后是比较融洽的。温文尔雅的徐志摩是张幼仪的理想郎君,张幼仪虽不是徐志摩理想的爱人,让他可能有些遗憾,但少年夫妻如胶似漆,欢爱不尽。
这次偶然引发的婚姻,给徐志摩的生命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正是借着张家兄弟的鼎立相助,他的才华才有了更广阔的发挥之地。婚后不久,徐志摩经张君劢介 绍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即沪江大学前身),在这里,他每逢周末可以回家看望新婚的妻子。1916年秋,徐志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第二年,因北洋大 学法科并入北大,成了北大学生。
由于北大住房紧张,徐志摩借助在姑丈蒋谨旃的族弟蒋百里家中。蒋百里是国内著名的军事学家,早年 留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名列全校之冠,天皇亲授指挥刀。徐志摩对这位待人和蔼、学识渊博、经历传奇的乡里前辈敬佩之至,平日称蒋百里为福 叔,蒋百里-乳-名福。蒋百里则不仅欣赏徐志摩的才华,更喜欢他轻快磊落的性*格。他们很快成了忘年交。
1918,徐志摩在短短数月里,接连遇上了两件喜事。3月,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积锴,-乳-名阿欢。徐家举家欢乐,他也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
更大喜悦则是拜学界首领、政界名流梁启超为师。名满天下的梁启超早已被关心政治的徐志摩佩服得五体投地。6月,正就读于北**学院的徐志摩经蒋百里引 荐、妻兄张君劢介绍,正式拜师梁启超,成为一代宗师的新弟子。蒋百里和张君劢都是梁启超的门生。徐申如深知梁启超不是普通的学者,他的名气太大了,为独生 儿子的前程不惜破费,他毫不犹豫地出1000大洋作为拜师的贽礼。这个数目是很大的。可他的投资是值得的,在他一生的所有投资中,这或许是回报最丰的一 笔。拜师行礼那天,梁启超见徐志摩眉宇清雅,问答之间透露出聪颖之气,也就十分喜欢。当时正值留学欧美的热潮,梁启超就建议徐志摩到国外留学,为将来立身 报国作准备。
拜师后不久,志向远大的徐志摩便南归和父亲商量自费留学的事情。多年来对儿子寄予厚望的徐申如当然同意了。结婚三 年、和丈夫在一起共同生活不过半年的张幼仪也不得不面临丈夫海外留学的事实。在徐志摩赴美之前,梁启超写信给了他许多鼓励。面对恩师的钟爱,志摩表示: “首涂之日,奉握金诲,片语提撕,皆旷可发蒙。”
回校不久,徐志摩就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文章发表后,同学争相传阅,都夸赞志摩是个神童。这篇文章从文 风到思想,都仿效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表明了志摩对梁启超的敬佩,同时也表明了他改良社会和经世强民的心态。
中学时的徐志摩对化学、天文学等都有强烈的兴趣。1914年5月,他在《友声》第二期上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该文介绍了当时国外科学家才发现不久的镭。
才名远扬的徐志摩不意中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正当他在府中大显身手的时候,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张嘉璈恰好到府中视察。他在察看学生的作文考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优秀的考卷。字迹劲秀洒脱,文章意气纵横。慧眼识珠的张嘉璈对文章的写作者徐志摩赞不绝口。
当张嘉璈打听到他中意的才子徐志摩是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的独生子时,便把他和自己尚待字闺中的妹妹张幼仪联系起来,并主动托人到徐家求亲。
张家是江苏宝山县的名门。张幼仪的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的仕途虽不顺利,却为当时知名医生。张幼仪兄弟姐妹12人,她排行第八。她二哥张君劢(嘉 森)和四哥张公权(嘉璈)都留学日本,此时都系社会名流,在学界、政界和金融界都有影响。张君劢在辛亥革命后任宝山县议会议长,组织民社党,又出任民国农 商部秘书;1913年留学德国;1915年回国后任浙江交涉署署长,后任北大教授、民社党主席等职。张嘉璈1913年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参议院秘书 长,因不满袁世凯的统治而离职,改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28年任中国银行总经理。此后任交通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如此显赫的张家,徐申如自然是求之不得。徐家蒸蒸日上的家业和儿子日后的前程,都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关系,与世代书香门第、政治经济上炙手可热的张家联姻, 不就是理想的抉择吗?张家不愿错失才子,主动上门求亲,徐家觉得有幸高攀张家,两家一说即合,徐志摩与张幼仪就订婚了。这年徐志摩16岁,张幼仪13岁。
张幼仪第一次见到的是徐志摩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大大的头、尖尖的下巴、戴着金丝眼镜。父母问她照片上的人怎么样,她知道她的终身 已被家人决定了,她说没意见。她要嫁给家人为她相中的男人。而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时,根据张幼仪的回忆,他是把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 下土包子。”张幼仪是名门淑媛,容貌端庄,秀外慧中,但称不上有闭花羞月的美丽。而且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从小只是跟着兄弟们在家塾里听读过几天,其后 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也只是读了一年左右的书。因此,她仍然是旧式的中国女子。徐志摩却才华出众,充满浪漫的幻想和期望,美貌佳人是他心中的理想女 性*。他有些失望和勉强,但在父亲的坚持和祖母、母亲的劝说下,他答应了这门亲事。
徐志摩没有像徐家那样看上张幼仪,而张幼仪在父兄的影响下渐渐十分中意徐志摩,他们的婚姻由非常满意的双方家长决定,像当时所有家庭所作的那样,不安定的因素和悲剧的种子也悄悄埋下了。
1915年夏,徐志摩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期定在1915年10月29日。张家为他们理想的佳婿特意到欧洲采购嫁妆,准备办一场中西合璧的时髦婚姻。这时徐志摩在北大预科刚入 学不久,就被父亲召回来做新郎。大喜这一天,硖石商会大厅宾客如云,欢声笑语。众人注视着这场新式婚礼:新人不拜天地,不穿红着绿,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和 西装革履的新郎,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接受证婚人的证婚。
徐志摩与张幼仪婚后是比较融洽的。温文尔雅的徐志摩是张幼仪的理想郎君,张幼仪虽不是徐志摩理想的爱人,让他可能有些遗憾,但少年夫妻如胶似漆,欢爱不尽。
这次偶然引发的婚姻,给徐志摩的生命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正是借着张家兄弟的鼎立相助,他的才华才有了更广阔的发挥之地。婚后不久,徐志摩经张君劢介 绍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即沪江大学前身),在这里,他每逢周末可以回家看望新婚的妻子。1916年秋,徐志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第二年,因北洋大 学法科并入北大,成了北大学生。
由于北大住房紧张,徐志摩借助在姑丈蒋谨旃的族弟蒋百里家中。蒋百里是国内著名的军事学家,早年 留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名列全校之冠,天皇亲授指挥刀。徐志摩对这位待人和蔼、学识渊博、经历传奇的乡里前辈敬佩之至,平日称蒋百里为福 叔,蒋百里-乳-名福。蒋百里则不仅欣赏徐志摩的才华,更喜欢他轻快磊落的性*格。他们很快成了忘年交。
1918,徐志摩在短短数月里,接连遇上了两件喜事。3月,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积锴,-乳-名阿欢。徐家举家欢乐,他也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喜悦。
更大喜悦则是拜学界首领、政界名流梁启超为师。名满天下的梁启超早已被关心政治的徐志摩佩服得五体投地。6月,正就读于北**学院的徐志摩经蒋百里引 荐、妻兄张君劢介绍,正式拜师梁启超,成为一代宗师的新弟子。蒋百里和张君劢都是梁启超的门生。徐申如深知梁启超不是普通的学者,他的名气太大了,为独生 儿子的前程不惜破费,他毫不犹豫地出1000大洋作为拜师的贽礼。这个数目是很大的。可他的投资是值得的,在他一生的所有投资中,这或许是回报最丰的一 笔。拜师行礼那天,梁启超见徐志摩眉宇清雅,问答之间透露出聪颖之气,也就十分喜欢。当时正值留学欧美的热潮,梁启超就建议徐志摩到国外留学,为将来立身 报国作准备。
拜师后不久,志向远大的徐志摩便南归和父亲商量自费留学的事情。多年来对儿子寄予厚望的徐申如当然同意了。结婚三 年、和丈夫在一起共同生活不过半年的张幼仪也不得不面临丈夫海外留学的事实。在徐志摩赴美之前,梁启超写信给了他许多鼓励。面对恩师的钟爱,志摩表示: “首涂之日,奉握金诲,片语提撕,皆旷可发蒙。”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