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吕氏春秋》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强秦统一六国之前,为综合百家、统一思想而纂成的一部政治、历史、文化学术论着,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汉书·艺文志》著录"杂家言二十家四百三篇",并特别标出:"《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史记》称:"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 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之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并详细说明了《吕氏春秋》撰辑的起因、过程和主旨:"当是 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 士,为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 秋》、布咸陽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补一字者,予千金。"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当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势力日衰,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明显优势。由诸侯争雄,进而实现 天下归一,已是大势所趋。春秋末年以来出现的儒、墨、道、法、陰陽、纵横、兵、农等诸子百家各执一端,自持一术,竞售于世,相互争斗,已经不符合趋向统一 的时代要求。兼合百家,"齐万不同"(《吕氏春秋·不二》,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创立新的学术思想体系的条件已初步形成。这正是《吕氏春秋》成书的 社会历史背景。
但是,《吕氏春秋》并没有完成新创独立思想体系的任务,而只是将各家思想进行了一番拼凑和揉合。所以,该书的突出特点就表现为"杂"。清代学者汪中代毕沅 为《吕氏春秋》所写的序文,作了详细而公允的评议:"周官失其职而诸子之学以兴,各择其术以明其学,莫不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及比而同之,则仁之与义,敬 之与和,犹水火之相反也。最后《吕氏春秋》出,则诸子之说兼有之。……然则是书之成,不出于一人之手,故不名一家之学。"
然而,《吕氏春秋》兼取各家学说时,并非全无选择,在调和折衷之中,也有所偏重。高诱在《吕氏春秋》注的序中说:"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 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从总体来看,《吕氏春秋》在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方面以道家思想为主体揉合各家学说,在社会政治观和教育思想方面则以儒家 思想为主导兼合各派主张。《吕氏春秋》全书160篇,其中集中谈教育问题的有四篇,即:《劝学》、《尊师》、《诬徒》、《善学》;与教育问题密切相关谈论 音乐及音乐教育者有七篇,即:《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作品。汪中十分肯定地说:"《劝 学》、《尊师》、《诬徒》、《善学》四篇,皆教学之方、与《学记》表里;《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皆论 乐,……凡此诸篇,则六艺之遗文也。"其它各篇中凡与教育思想有关的篇章,也多出自儒家学者之手。如:《至忠》、《忠廉》、《孝行》、《下贤》、《高 义》、《上德》等篇。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就全书而言,对墨家多所责难,但在论述教育的数篇中又多次肯定墨子,书中孔墨对举的赞辞见于《当染》、 《尊师》、《不侵》、《谕大》、《慎大》、《顺说》、《贵因》、《高义》、《博志》、《有度》、《务大》,竟达11处之多。《吕氏春秋》明显倾向于偏爱道 家,但道家主张"绝圣弃智"、"拒师非学"显然与儒家思想相牴牾,因而被舍弃了。
《吕氏春秋》纂辑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统治经验,探讨统治策略。其论及教育也着眼于此。
(一)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疾学"、"善学"
自孔子以来的儒家学派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学记》将儒家的这一传统思想集中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吕氏春秋》正是吸取和发挥了儒家的这种精神,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
《吕氏春秋》明确提出人人都应当"疾学",就是说对学习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从而全力以赴地勤奋学习。它认为,人不学则不知理义,"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 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劝学》)。这正是儒家"人不学,不知道"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吕氏春秋》进一步指出,圣人也是疾学而成的;无论何人,只要肯于疾学,都可以成为显士名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劝学》)。它列举出: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典, 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厘,"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 此得之于学也"(《尊师》)。这正和荀子说的"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皆可以为禹"的思想完全一致。
可贵的是,《吕氏春秋》提出: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的机能,"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 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尊师》)。以人的生理器官的功能经过学习训练才能充分发 挥作用,来论证教育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这是很新颖的。
《吕氏春秋》对教育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作了一个简单明确的结论:"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 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尊师》)。这就是说,对社会来说,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个人来说,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吕氏春秋》在强调教育作用和学习必要性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善学"。"善学"的关键是"用众",就是要善于取众之长,补己之短。所以,《吕氏春秋》中的 《善学》篇又名《用介》。它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善学》)。要做到假人之长, 以补其短,必须端正对人的态度,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而不能只看别人的短处和缺点。缺点再多的人,也总有某些长处,值得自己学习,"无丑不能,无恶 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善学》)。一个人如能博采众长,必将大有长进,超过任 何有专长的人,"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善学》)。它用人所共知的事实来论证 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任何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得之众也","夫以众者,君、人之大宝也。"(《善 学》)。
取众之长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从品德修养上说,要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一是从学业提高上说,要博采众长。《吕氏春秋》本身编纂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企图吸收 各家的长处,构造一个新体系。尽管它没有完成创立新体系的任务,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取各家之长,避其所短的思想。
(二)提倡尊敬教师,教师要"尽智竭道以教"
重视教育必须从尊敬教师开始。不尊师而空谈重视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吕氏春秋》明确指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尊师》)。它根据 史实和传说列举出古代的"十圣人六贤者",说他们没有不尊师的,"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父,帝舜师许由,禹师 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叔孙敖、沈申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 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即使身为天子,"入大学,祭先圣,则齿赏为师者弗臣",也是以此来表示敬学和尊师的诚意(《尊师》)。这和《学记》中 '师严而道尊"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教师之所以具有崇高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尊敬,是因为他尽职尽责,从事于"胜理行义"的重要工作,"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假 如教师不称职或玩忽职守,不能为人师表,要想取得社会的尊重,也是不可能的,"遗理释义。……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所以说,"师必胜理行义然后 尊。"当然,首先还是强调要尊师,只有尊敬教师,教师才能"尽智竭道以教"(《尊师》)。
《吕氏春秋》认为,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教师善教,学生善学;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 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善教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学的学生;教师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也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达师之教也, 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此六者不得于学,则君不能令于臣,父不能令于子,师不能令于徒" (《诬徒》)。
《吕氏春秋》深刻指出了不善教的教师的种种表现。主要有四点:第一,"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陰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就是随心所 欲,毫无原则,喜怒无常,一意孤行;第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就是自己有失败或过失,不肯自我批评,刚愎自用,坚持错误;第 三,"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欧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阿谀谄媚权势者,不管其德才如何,千方百计地讨好奉承;第四,"弟子 居处修洁,身壮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而悬之,妬而恶之",对才学出众,品貌兼优的学生加以压制、嫉妬。结果学生深受其 害,学业由此败毁、道术由此荒废(《诬徒》)。这样的教师当然不可能获得社会和学生的尊敬。善教的教师"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 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结果学业由此而章明,道术由此而大行,教师也必然受到社会和学生的爱戴、尊敬和支持(《诬徒》)。在这里,《吕氏春秋》揭示 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师生同体。才能密切师生关系,"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相反,师徒相与异心。就会互相 结怨生厌,因为"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诬徒》)。总之,对教师来说,要求视徒如已;对学生来说,则要敬业尊师,这样 才能做到师徒同体同心,亲密无间,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问题。
《吕氏春秋》对如何尊师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求 所谓时,辩说以论道,不苟辩"(《尊师》)。学生能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其次,对教师要讲礼貌,"必恭敬,和颜色,审 辞令,疾趋翔,必严肃"(《尊师》)。最后,对教师的生活,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细心照顾、周到地服侍,"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 蠲絮,善调和,务甘肥"(《尊师》)。同时还要从事各种劳务,给教师以必要的帮助。这些要求在细节上不一定完全妥当,但其基本精神还是可资借鉴的。
《吕氏春秋》认为,尊师的基本要求还是在学业和品德方面能够遵循师教。"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 之日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纳)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尊师》)。这些思想显然是吸取荀子的主张而加以发挥的。
(三)注重音乐教育,提倡"和乐",反对"侈乐"
《汉书·艺文志》著录"杂家言二十家四百三篇",并特别标出:"《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史记》称:"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 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之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并详细说明了《吕氏春秋》撰辑的起因、过程和主旨:"当是 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 士,为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 秋》、布咸陽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补一字者,予千金。"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当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势力日衰,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明显优势。由诸侯争雄,进而实现 天下归一,已是大势所趋。春秋末年以来出现的儒、墨、道、法、陰陽、纵横、兵、农等诸子百家各执一端,自持一术,竞售于世,相互争斗,已经不符合趋向统一 的时代要求。兼合百家,"齐万不同"(《吕氏春秋·不二》,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创立新的学术思想体系的条件已初步形成。这正是《吕氏春秋》成书的 社会历史背景。
但是,《吕氏春秋》并没有完成新创独立思想体系的任务,而只是将各家思想进行了一番拼凑和揉合。所以,该书的突出特点就表现为"杂"。清代学者汪中代毕沅 为《吕氏春秋》所写的序文,作了详细而公允的评议:"周官失其职而诸子之学以兴,各择其术以明其学,莫不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及比而同之,则仁之与义,敬 之与和,犹水火之相反也。最后《吕氏春秋》出,则诸子之说兼有之。……然则是书之成,不出于一人之手,故不名一家之学。"
然而,《吕氏春秋》兼取各家学说时,并非全无选择,在调和折衷之中,也有所偏重。高诱在《吕氏春秋》注的序中说:"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 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从总体来看,《吕氏春秋》在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方面以道家思想为主体揉合各家学说,在社会政治观和教育思想方面则以儒家 思想为主导兼合各派主张。《吕氏春秋》全书160篇,其中集中谈教育问题的有四篇,即:《劝学》、《尊师》、《诬徒》、《善学》;与教育问题密切相关谈论 音乐及音乐教育者有七篇,即:《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作品。汪中十分肯定地说:"《劝 学》、《尊师》、《诬徒》、《善学》四篇,皆教学之方、与《学记》表里;《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皆论 乐,……凡此诸篇,则六艺之遗文也。"其它各篇中凡与教育思想有关的篇章,也多出自儒家学者之手。如:《至忠》、《忠廉》、《孝行》、《下贤》、《高 义》、《上德》等篇。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就全书而言,对墨家多所责难,但在论述教育的数篇中又多次肯定墨子,书中孔墨对举的赞辞见于《当染》、 《尊师》、《不侵》、《谕大》、《慎大》、《顺说》、《贵因》、《高义》、《博志》、《有度》、《务大》,竟达11处之多。《吕氏春秋》明显倾向于偏爱道 家,但道家主张"绝圣弃智"、"拒师非学"显然与儒家思想相牴牾,因而被舍弃了。
《吕氏春秋》纂辑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统治经验,探讨统治策略。其论及教育也着眼于此。
(一)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疾学"、"善学"
自孔子以来的儒家学派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学记》将儒家的这一传统思想集中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吕氏春秋》正是吸取和发挥了儒家的这种精神,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
《吕氏春秋》明确提出人人都应当"疾学",就是说对学习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从而全力以赴地勤奋学习。它认为,人不学则不知理义,"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 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劝学》)。这正是儒家"人不学,不知道"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吕氏春秋》进一步指出,圣人也是疾学而成的;无论何人,只要肯于疾学,都可以成为显士名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劝学》)。它列举出: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典, 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厘,"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 此得之于学也"(《尊师》)。这正和荀子说的"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皆可以为禹"的思想完全一致。
可贵的是,《吕氏春秋》提出: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的机能,"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 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尊师》)。以人的生理器官的功能经过学习训练才能充分发 挥作用,来论证教育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这是很新颖的。
《吕氏春秋》对教育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作了一个简单明确的结论:"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 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尊师》)。这就是说,对社会来说,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个人来说,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吕氏春秋》在强调教育作用和学习必要性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善学"。"善学"的关键是"用众",就是要善于取众之长,补己之短。所以,《吕氏春秋》中的 《善学》篇又名《用介》。它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善学》)。要做到假人之长, 以补其短,必须端正对人的态度,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而不能只看别人的短处和缺点。缺点再多的人,也总有某些长处,值得自己学习,"无丑不能,无恶 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善学》)。一个人如能博采众长,必将大有长进,超过任 何有专长的人,"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善学》)。它用人所共知的事实来论证 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任何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得之众也","夫以众者,君、人之大宝也。"(《善 学》)。
取众之长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从品德修养上说,要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一是从学业提高上说,要博采众长。《吕氏春秋》本身编纂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企图吸收 各家的长处,构造一个新体系。尽管它没有完成创立新体系的任务,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取各家之长,避其所短的思想。
(二)提倡尊敬教师,教师要"尽智竭道以教"
重视教育必须从尊敬教师开始。不尊师而空谈重视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吕氏春秋》明确指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尊师》)。它根据 史实和传说列举出古代的"十圣人六贤者",说他们没有不尊师的,"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父,帝舜师许由,禹师 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叔孙敖、沈申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 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即使身为天子,"入大学,祭先圣,则齿赏为师者弗臣",也是以此来表示敬学和尊师的诚意(《尊师》)。这和《学记》中 '师严而道尊"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教师之所以具有崇高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尊敬,是因为他尽职尽责,从事于"胜理行义"的重要工作,"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假 如教师不称职或玩忽职守,不能为人师表,要想取得社会的尊重,也是不可能的,"遗理释义。……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所以说,"师必胜理行义然后 尊。"当然,首先还是强调要尊师,只有尊敬教师,教师才能"尽智竭道以教"(《尊师》)。
《吕氏春秋》认为,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教师善教,学生善学;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 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善教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学的学生;教师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也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达师之教也, 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此六者不得于学,则君不能令于臣,父不能令于子,师不能令于徒" (《诬徒》)。
《吕氏春秋》深刻指出了不善教的教师的种种表现。主要有四点:第一,"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陰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就是随心所 欲,毫无原则,喜怒无常,一意孤行;第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就是自己有失败或过失,不肯自我批评,刚愎自用,坚持错误;第 三,"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欧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阿谀谄媚权势者,不管其德才如何,千方百计地讨好奉承;第四,"弟子 居处修洁,身壮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而悬之,妬而恶之",对才学出众,品貌兼优的学生加以压制、嫉妬。结果学生深受其 害,学业由此败毁、道术由此荒废(《诬徒》)。这样的教师当然不可能获得社会和学生的尊敬。善教的教师"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 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结果学业由此而章明,道术由此而大行,教师也必然受到社会和学生的爱戴、尊敬和支持(《诬徒》)。在这里,《吕氏春秋》揭示 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师生同体。才能密切师生关系,"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相反,师徒相与异心。就会互相 结怨生厌,因为"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诬徒》)。总之,对教师来说,要求视徒如已;对学生来说,则要敬业尊师,这样 才能做到师徒同体同心,亲密无间,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问题。
《吕氏春秋》对如何尊师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求 所谓时,辩说以论道,不苟辩"(《尊师》)。学生能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其次,对教师要讲礼貌,"必恭敬,和颜色,审 辞令,疾趋翔,必严肃"(《尊师》)。最后,对教师的生活,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细心照顾、周到地服侍,"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 蠲絮,善调和,务甘肥"(《尊师》)。同时还要从事各种劳务,给教师以必要的帮助。这些要求在细节上不一定完全妥当,但其基本精神还是可资借鉴的。
《吕氏春秋》认为,尊师的基本要求还是在学业和品德方面能够遵循师教。"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 之日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纳)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尊师》)。这些思想显然是吸取荀子的主张而加以发挥的。
(三)注重音乐教育,提倡"和乐",反对"侈乐"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