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臣 和珅(2)
这个故事中乾隆与其父皇爱妃之间的情愫固然凄清感人,但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没有多少可信度。不过,其中透露出乾隆与和珅那种若有若无的同性恋情感,倒似乎不是不可能。清代官场多有好“男风”陋习,乾隆可能也未能免俗。众所周知,乾隆用人喜好俊秀之人,而和珅正是一个美男子,而且聪明伶俐,受到乾隆异常宠爱,不无可能。这在当时人的言行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迹象,比如御史钱沣就曾经指责和珅办公地点过于接近皇帝住所。
以上说法不管是真是假,有一点倒可以肯定,那就是和珅这个年轻人确实肚里有货,所以才能在皇帝身边很快引起注意。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即使是机会来了,他也抓不住。有了这接近皇帝的第一步,和珅很快就成为乾隆的宠臣,大清帝国的一颗政治新星升起来了。令人惊奇的是,乾隆对和珅的宠遇并不是一时性起,而是长久不衰,即使是在明知和珅是一代巨贪的情况下,也并不怪罪。和珅这颗政治明星在帝国的政坛上持续闪耀了20多年,他凭什么本事做到了这一点?
和珅的本事和珅被乾隆发现之后,便开始不离皇帝左右。他除了悉心侍奉,还留心乾隆的一举一动,天长日久,乾隆想做什么,想说什么,他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不等乾隆开口,和珅便能操办停当,把皇帝侍候得舒舒服服。用通俗的话说,和珅在乾隆身边的角色就是帮忙和帮闲的角色,而且每次都帮得恰到好处。
乾隆喜欢附庸风雅,吟诗作赋,和珅便在这方面下苦功,闲暇时即学诗不辍,以“骚人”自居。平心而论,和珅的诗写得还不赖。与和珅同时代的钱泳就承认,和珅之诗,颇多佳句,看得出和珅很通诗律。和珅的大多数诗作收入了《嘉乐堂诗集》(此诗集由和珅的侄子丰绅宜绵整理保存)中,有不少是流露真情之作,比如上面所引写家庭生活的诗歌写得就比较感人。和珅有一首《夏日即事》写到自己喜诗的情形:
同人纳爽晚凉中,豪饮连倾百斗空。
自笑疏狂无检束,强颜犹爱入诗丛。
凭借着精心打造出来的诗歌功底,和珅可以经常与乾隆和诗,并赢得乾隆的欢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和珅与乾隆和诗的文档。
乾隆喜欢欣赏古董,对字画、文物和各种工艺品也爱不释手,于是和珅就挖空心思,加以满足。比如,朝鲜使臣就曾看到和珅进奉金佛给皇帝。他说:“京城内有佛铺子,互相买卖。朝臣用此进献,皇帝亦以赏赐贵臣。千秋节晨朝,有进贡覆黄帕架子,盛以金佛一座,长可数尺许,舁入阙中,闻户部尚书和珅所献。”乾隆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手迹,常常能以假乱真,以至于到了后来,乾隆的有些诗匾题字,就干脆交由和珅代笔。现在北京故宫重华宫内屏风上的诗文是乾隆书写,而挂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却是由和珅代劳的。
和珅还曾与乾隆共习佛法。乾隆崇奉喇嘛教,对佛教经典也很有造诣。他曾主持翻译并刻印《满文大藏经》。和珅也学佛经,有的书还说他曾与乾隆一起修练密宗,与皇上保持着一种极为特殊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和珅对乾隆更是体贴入微,甚至不顾及自己的身份。每当见到乾隆咳嗽时,和珅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他仍毫不犹豫地马上端个痰盂去接。他对乾隆皇帝也从来不称“臣”,而只说“奴才”,虽说这是满族人的规矩,但自然也很让乾隆受用。
乾隆喜欢讲排场,贪图享受。和珅深解其意,就多次陪同皇帝巡幸江南、避暑山庄,又东巡祭祖,朝拜孔庙,西巡五台山,拈香拜佛。他还极力为乾隆扩建圆明园、避暑山庄,修缮皇宫殿阁,并为乾隆准备好了做太上皇时居住的宁寿宫。和珅还利用自己善于敛财的本事,广开财路,公开卖官,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国库银两,使乾隆极为满意。我们知道,清代的财政管理体制极为严格,所有开支均有明确的规定。为了敛财,和珅无所不用,比如侵吞、受贿、索要、放债、开店、收税、盘剥等。乾隆80大寿时,他借举行万寿大典与千叟宴之机,命令外放三品以上大员都要有所进献,在京各衙门长官要捐出俸银,而最富的两淮盐商也要捐银400万两。他还创设了“议罪银”,就是让有过失的官员以交纳罚银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多则几十万两。这些钱全不入国库,而是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乾隆私囊。内阁学士尹壮图上奏,表示反对这种做法,结果差点丢掉性命。《啸亭杂录》也记载,由于和珅的多方搜刮,使得原来入不敷出、经常需要户部补贴的内务府,不到几年就扭亏为盈。当然,和珅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也借机中饱私囊,凡是外省进贡皇帝的礼品,都要过和珅这一关,从中截留。等和珅被抄家时,发现他所藏的珍珠手串,比皇宫里的还要好,还要多。
和珅与乾隆皇帝还是儿女亲家。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赐和珅6岁的长子名为丰绅殷德。丰绅二字为满语,意有福泽之意。乾隆还把自己最心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许配给他。乾隆一生共有10个女儿,其中5个早夭,和孝固伦公主是最小的一个。《清史稿》中记载,这个小公主是乾隆最钟爱的女儿,没嫁之前就赐予金顶轿,宠爱一时。到她13岁时,被破格封为固伦公主。按清朝体制,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妃、嫔所出或由皇后收养的宗室之女,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和孝固伦公主的母亲是惇妃,可见乾隆对这个小女儿的怜爱。由于这个女儿长得很像乾隆,乾隆甚至还曾经对她说,你若是男子,我必立你为储君。
乾隆五十四年(1789),刚刚15岁的和孝固伦公主与丰绅殷德完婚,下嫁时,乾隆除了大量赏给她土地、庄丁和奴仆外,还赏赐很多嫁妆。据朝鲜使臣记载:“宠爱之隆,妆奁之侈,十倍于前驸马福隆安时。自过婚翌日,辇送器玩于主第者,概论其值,殆过数百万金。二十七日,皇女于归,特赐帑银三十万。大官之手奉如意珠贝,拜辞于皇女轿前者,无虑千百。
虽以首阁阿桂之年老位尊,亦复不免云。”此后,到十二月初三日,和孝固伦公主与丰绅殷德合卺(jǐn)后6天,进宫举行回门礼,乾隆又毫不吝啬,大加赏赐。同时,乾隆还赏赐丰绅殷德大量的礼品。
乾隆肯把自己最心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下嫁和珅之子,并赏赐丰厚的妆奁,无疑是对和珅的极大宠幸。这种儿女亲家关系也进一步加深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和珅成为其他人望尘莫及的皇亲国戚。
随着执政时间的逐步变长,年纪愈来愈大的乾隆,对和珅也更为依赖,无人能够替代。由于乾隆的宠信,和珅的官职扶摇直上,军机大臣、步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太子太保、掌吏户刑三部及三库、理藩院、内务府、圆明园、茶膳房、造办处、上驷院、太医院及御药房等事,高官做遍,在清朝历史上空前绝后,无人能敌。
以和珅的才能,充当乾隆身边的一员能干之臣,这是毫无问题的。和珅从乾隆四十五年起任理藩院尚书,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几门少数民族语言,妥善处理过各种各样的民族事务,而且在乾隆用兵西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赢得乾隆由衷的称赞。和珅还曾先后多次接待过朝鲜、英国、安南、缅甸等国的使臣,尤其是全权处理过与朝鲜和英国的外交事务,表现了良好的外交才能。据朝鲜使臣记载,乾隆每问和珅一件事情,他不但能立即回答,而且能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得一清二楚。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也说,和珅英俊潇洒,有宰相气度,谈笑风生,从容自若,事无巨细,一言而办。外国人的记述当不会是虚构出来的,这说明和珅确有办事的才能。但是,仅仅凭此,或可获宠于一时,但要保持宠任长久,则非常不易。
和珅又有什么秘诀可以做到后面这一点呢?这就可以联系到和珅性格上的特点。当初朝鲜使臣跟和珅接触时,就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和珅“为人狡黠,善于逢迎”。这一性格特点决定了和珅对乾隆是一种逢迎取宠的态度。皇帝喜欢什么,和珅就做什么。从前面所述可知,和珅跟乾隆的关系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种逢迎和被逢迎的格局。这使得和珅日益走上成为一代巨贪的道路。
不过,在和珅与乾隆的关系中,乾隆更占主动的地位。乾隆是封建帝制的最高代表,他的好恶决定了臣子的好恶。乾隆喜好金佛,这就是弊政的一大源头。乾隆三十五年(1770),为庆祝孝圣皇太后的80大寿,乾隆命人铸造金像,建楼贮存,名曰万佛楼。楼中有万龛,凡京师王公大臣及外省大吏,各献金佛像一个来充实这些佛龛。这些佛像当然都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清末夏仁虎有诗咏此事说:
万佛楼成万寿辰,寿金先为寿金身。
一官一佛臣工献,媚佛还须媚一人。
所谓的“媚一人”,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环境中,皇帝一人至高无上,享有一切,臣子们全是为皇帝打工而已。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从中中饱私囊。就和珅与乾隆而言,在财务上,乾隆正是把和珅看成是招财进宝有门道的财神爷,缺钱、花钱就跟他要;和珅则是打着为皇帝办差的大旗,到处搜刮,既满足了皇帝的欲望,也顺便自己大捞一把,何乐而不为?
如果说贪污,乾隆就是天下第一号的贪污犯,和珅只不过是他手下的小头目而已。和珅因贪污固然要遭到人们的唾弃,但处在200多年后的我们,难道不也应看到促使他成为一代巨贪的封建帝制的罪过吗?
和珅与嘉庆
早在乾隆即位之初,曾有一个愿望,等他做了60年皇帝之后,就传位于子,自己当太上皇,以此表示不敢超过其祖父康熙在位的年数(61年)。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立第十五子嘉遭受和珅嫉恨的上书房总师傅董诰像亲王颙(yǒng)琰为皇太子,决定次年实行“禅让”。对于乾隆的这个想法,和珅无法表示反对。如果他反对,那就意味着不仅对抗当朝皇帝乾隆,而且也是蔑视皇祖康熙,更要得罪新皇帝嘉庆。这样他就有可能在新、老皇帝面前全部失宠。他考虑自己的荣华富贵,想着自己也许能够两面讨好,既能控制日益衰老的乾隆,又能挟乾隆以威慑新皇帝,并在必要的时候向新皇帝献媚邀宠,这样自己就可以在乾隆的最后几年加紧控制朝廷百官,巩固权势。
乾隆虽然退位,但是他这个太上皇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地位的太上皇帝,仍然牢牢掌握着偌大帝国的权力,而新皇帝嘉庆不过是应付一些朝廷礼仪的傀儡而已。最为糟糕的是,这时乾隆已经是80多岁的老翁,根本没有精力去掌握如此巨大的权力。据记载,太上皇乾隆记忆力衰退特别严重,往往昨天的事情今天就记不得了,早上所做的晚上就想不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和珅正好狐假虎威,成为乾隆的代言人,日益骄纵不法,贪污纳贿,无所不为。和珅一手遮天,文武百官无人敢与之抗衡,即使是乾隆的诸皇子也都对他望而生畏。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