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史记》白话文版

燕召公世家第四(3)


  ①百姓:百官。恫恐:恐惧。②齐湣王:《孟子》、《战国策·燕策》均作“齐宣王”,当以“齐宣王”为是。考辨详见《史记会注考证》。③赴:奔赴,这里 指驱兵去进攻。④寡人:古代君主自谦的称谓。⑤饬:整顿,修治。⑥先后:即“左右”。辅翼的意思。⑦要:通“邀”,招集。⑧徇:示众。⑨搆:同“构”。搆 难,造成祸乱。⑩五都:战国时齐国设置的五个政区。(11)北地:齐国北部边境地带。(12)这里关于燕昭王的记载,与《六国年表》及《赵世家》有矛盾之 处。或说燕昭王为公子职;或说燕昭王名平,字职,说见陈直《史记新证》。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①。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②,以雪先王之耻,孤之 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③,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④,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⑤。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 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⑥。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①卑身:使自身卑下,即待人非常谦恭的意思。币:币帛。古人用束帛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物,后来泛指车、马、玉、帛等各种礼物。厚币,即丰厚的礼物。关 于燕昭王广招贤士的事,详见《战国策·燕策》。②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③致:招致,引来。④况:若,至于。⑤宫:宫室,这里指华美的住宅。师事之:用对待 “士”的最高层次礼节来对待他。战国时期,贤明的君主尊重“士”阶层形成风气,他们与“士”的关系,大体分为“师、友、臣”三种类型。即如《战国策·燕 策》所云:“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⑥趋:奔赴。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①,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②,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③,其余皆属燕,六岁。
  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
  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④;及即位,疑毅⑤,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齐田单以即墨击败燕军⑥,骑劫死,燕兵引归,齐悉复得其故城。湣王死于莒,乃立其子为襄王。
  惠王七年卒。韩、魏、楚共伐燕⑦。燕武成王立。
  ①轶:突,袭击。乐轶,乐于出击。轻战:轻视作战,实指不怕打仗。②北:败逃。追北,追击败逃的敌人。③《乐毅列传》、《田单列传》、《战国策·燕 策》及《齐策》均无“聊”字,梁玉绳以为“聊字衍”,是正确的。④隙:裂痕。借指嫌隙、嫌怨。⑤《战国策·燕策》记载,惠王怀疑乐毅,是因为受了齐人的反 间。⑥田单在即墨纵火牛击败燕军,详见《田单列传》。⑦《战国策·燕策》作:“齐、韩、魏共伐燕。”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陽①。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②。三年卒,子今王喜立。
  ①拔:攻取,占领。中陽:据梁玉绳《史记志疑》考证:“中陽”当作“中人”。②解:指解除包皮皮围。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①,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②,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间问之。对 曰:“赵四战之国③,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④,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 代。唯独大夫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⑥。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⑦: “王必无自住,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至宋子,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于鄗。〔乐乘〕破卿秦(乐乘)于代。乐间奔 赵。廉颇逐之五百余里,围其国⑧。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⑨。燕相将渠以处和⑩。赵听将渠,解燕国。
  ①约:订立盟约。欢:合作友好的意思。约欢,订立友好盟约。②王:《战国策·燕策》作“民”,《赵世家》作“氏”。作“民”文意畅达;作“氏”、 “王”,亦通。③四战之国:意指四境皆邻强敌,但能拒战的国家。盖赵东邻燕国,西接秦境,南错韩、魏,北连胡,故云“四战”。④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 兵车为一乘。⑤通关约交:互通关卡,制定盟约。⑥偏军:在侧翼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⑦绶:用来系印的绸带。⑧国:国都,都城。⑨处和:参与并主持议和。 ⑩相:这里是任命为国相的意思。
  六年,秦灭东(西)周,置三川郡。七年,秦拔赵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①。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十年,赵使廉颇将攻繁陽,拔之。赵孝成王卒,悼襄王 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不听,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奔大梁。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剧辛故居赵②,与庞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 而廉颇去,令庞煖将也,欲因赵獘攻之③。问剧辛,辛曰:“庞煖易与耳④。”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十 九年,秦拔赵之邺九城。赵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置颍川郡。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 王。
  ①大原郡:即“太原郡”。秦置太原郡应在燕王喜八年,见《秦本纪》及《六国年表》。②故:从前,过去。③獘:通“弊”。困顿,疲惫。④易与:容易对付。⑤虏灭:指俘虏韩王,灭掉韩国。《六国年表》:“秦虏王安,秦灭韩。”
  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陰养壮士二十人①,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②。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三十年,秦灭魏。
  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王喜,卒灭燕。是岁,秦将王贲亦虏代王嘉。
  ①陰:暗中,暗地里。②袭刺:乘其不备而刺杀。荆轲刺秦王事,详见《刺客列传》及《战国策·燕策》。
  太史公曰: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北)〔外〕迫蛮貉①,内措齐,晋②,崎岖强国之间③,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④,于姬姓独后亡⑤,岂非召公之烈邪⑥!
  ①蛮貉:又作“蛮貊”。古代对我国东北部少数民族的蔑称。迫:迫近,逼近。②措:通:“错”。交错、夹杂。③崎岖:道路险阻不平。这里用来比喻处境困 难艰险。④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血食:指享受祭祀。古代杀牲取血用来祭祀,称为“血食”。⑤关于燕国 “于姬姓独后亡”,《史记会注考证》引了两种说法。其一:梁玉绳曰:“姬姓之国,卫最后绝,燕先灭矣。何云后亡?”其二:中井积德曰:“燕独后亡者,以其 在边陲最远也。且以此颂召公,则将置周公于何地也?太史公之论未得当。”泷川资言只认为这两种说法“失于凿”(即不确凿),并未说明原因。按:燕、卫都是 姬姓国。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为庶人,看来卫之亡后于燕。但是,在公元前353年,卫君就由公自贬为侯,公元前320 年,又自贬为君,仅仅有濮陽一县之地。至公元前242年,秦国将濮陽并为东郡,而把卫君徙往野王。这时的卫君,已在秦国掌握之中,卫国已经名存实亡了。因 而《史记》关于燕国“于姬姓独后亡”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⑥烈:事业,功绩。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