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列传第六十三(3)
最初,贰师将军从敦煌以西启程,以为人多,所经过的国家无力供给粮食,就把军队分成几支,从南和北两路前进。校尉王申生、原鸿胪壶充国等率领一千余 人,从另一条路到达郁成。郁成|人坚持守城,不肯向汉军供应粮食。王申生离开大军二百里,认为有所依仗而轻视郁成,向郁成求索粮食,郁成不肯给,并窥视汉 军,知道王申生的军队逐日减少,就在某个早晨用三千人攻打王申生的军队,杀死了王申生等,军队被摧毁,只有几个人逃脱,跑回贰师将军那里。贰师将军命令搜 粟都尉上官桀前去攻打郁成。郁成王逃到康居,上官桀追到康居。康居听说汉军已攻下大宛,就把郁成王献给了上官桀,上官桀就命令四个骑兵捆缚郁成王并押解到 贰师将军那里。四个骑兵互相商议说:“郁成王是汉朝所恨的人,如今若是活着送去,突然发生意外就是大事。”想杀他,又没人敢先动手。上邽人骑士赵弟年龄最 小,拔出宝剑砍去,杀了郁成王,带上他的人头。赵弟和上官桀等追上了贰师将军李广利。
最初,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天子派使者告诉乌孙,要求他们多派兵与汉军联合攻打大宛。乌孙出动二千骑兵前往大宛,但却采取骑墙态度,观望不前。贰师将 军胜利东归,所路过的各个小国,听说大宛已被打败,都派他们的子弟随汉军前往汉朝进贡,拜见天子,顺便留在汉朝作人质。贰师将军攻打大宛,军正赵始成奋力 战斗,功劳最大;上官桀勇敢地率兵深入,李哆能够出谋划策,使军队回到玉门关的有一万多人,军马一千多匹。贰师将军后一次出兵,军队并非缺乏食物,战死者 也不能算多,而他手下将吏们贪污,大多不爱士卒,侵夺粮饷,因此死人很多。天子因为他们是远行万里讨伐大宛,不记他们的过失,而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又封亲 手杀郁成王的骑士赵第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中被升为九卿的有三人,升任诸侯国相、郡守、二千石一级官员的 共有一百多人,升为千石一级以下的官员有一千多人。自愿参军者所得到的军职超过了他们的愿望,因被罚罪而参军的人都免罪而不计功劳。对士卒的赏赐价值四万 金。两次讨伐大宛,总共四年时间才得以结束军事行动。
汉朝讨伐大宛以后,立昧蔡为大宛王之后就撤离了。过了一年多,大宛高级官员认为昧蔡善于阿谀,使大宛遭到杀戮,于是他们相互谋划杀了昧蔡,立毋寡的兄弟名叫蝉封的当了大宛国王,而派遣他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汉朝也派使者向大宛赠送礼物加以安抚。
后来汉朝派了十多批使者到大宛西边的一些国家,去寻求奇异之物,顺便晓谕和考察讨伐大宛的威武和功德。敦煌和酒泉从此设置了都尉,一直到西边的盐水,路上往往设有亭鄣。而仑头有屯田士卒几百人,于是汉朝在那儿设置了使者,以保护田地,积聚粮食,供给出使外国的使者们。
太史公说:《禹本纪》说:“黄河发源于昆仑。昆仑高达二千五百余里,是日月相互隐避和各自发出光明之处。昆仑之上有醴泉和瑶池。”现在从张骞出使大夏 之后,最终找到了黄河的源头,从哪儿能看到《禹本纪》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谈论九州山川,《尚书》所说的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至于《禹本纪》和《山海经》 里所记载的怪物,我不敢说。
【原文】【注解】
大宛之迹①,见自张骞②。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③。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④。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⑤,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⑥,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⑦。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 单于⑧。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⑨。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⑩,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11)?”骞曰:“为汉使月 氏,而为匈奴所闭道(12)。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13),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14)。”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15),抵 康居(16),康居传致大月氏(17)。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18),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 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①迹:形迹。此指大宛国的土地山川。见:同“现”。发现。②建元: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前140--前135)。③是时:这时。④与:结交。⑤更:经 过。⑥使:出使。⑦堂邑氏:姓。胡奴:指一位匈奴奴隶。甘父:胡奴的名字。⑧传诣:转送到,移送到。诣,到……去。⑨节:符节,使者的凭信物。⑩属:随从 者。亡:逃。乡:同“向”。(11)若:你。之:往,到……去。(12)闭道:阻塞道路。(13)反:同“返”。(14)赂遗:馈赠。(15)发:派遣。 导:向导。绎:通“译”,翻译。(16)抵,到达。康居:西域国名。(17)传致:转送到。(18)大夏:西域国名。(19)要领:喻人的主旨。“不得要 领”,谓月氏对与汉共击匈奴之事没有明确态度。要,通“腰”,指衣腰。领,指衣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①,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②,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③。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④,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⑥。曰: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⑦。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⑧。有蒲陶酒⑨。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⑩。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 城,众可数十万(11)。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12),东则扜罙、于窴(13)。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 海(14);其东水东流,注盐泽(15),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16),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17),临盐泽。盐泽去长安 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18)。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19),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20),敢战。故服匈奴(21),及盛,取其羁属(22),不肯往朝会焉。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国小,南羁事月氏(23),东羁事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24),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25)。
①并(bàng,傍):同“旁”,靠近。南山: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③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军臣单于死去,其弟弟左谷蠡 (lùlì,路利)王伊雅斜自立为单于,太子(军臣之子)於单(dàn,蛋)投奔汉朝而降,匈奴国内混乱。见卷一百十《匈奴列传》。④胡妻:指张骞的匈奴 妻子。堂邑父:即甘父。盖从其主人堂邑氏为姓。⑤强力:坚强而有力量。⑥具:通“俱”,皆。⑦可:大约。⑧田稻麦:种稻和麦。田,种。⑨蒲陶:同“葡 萄”。⑩马汗血:马出汗如血。即人们所称之汗血马。按《汉书音义》:“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因号曰天马 子。”(11)众:人众,百姓。(12)乌孙:古代种族名,国名。扜罙:古代西域国名。(13)于窴:古代西域国名。(14)海:古代大湖名,即今青海 湖。(15)盐泽:或称蒲昌海,即今新疆罗布泊。(16)河源:黄河源头。(17)楼兰:古代西域国名,后称鄯善。姑师:古代西域国名,后称车师。 (18)隔汉道:隔离了通向汉朝的路。(19)行国人民不定居的国家,即游牧之国。(20)控弦:拉弓。此指能拉弓打仗的战士。(21)故:从前。 (22)羁属:被束缚的亲属,实指人质。(23)羁事:被迫服事别人。(24)奄蔡:古代西域国名。(25)崖:边。北海:即今里海。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①。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②,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 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③。 其余小众不能去者④,保南山羌⑤,号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大小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⑥,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⑦。面革旁行以为书记⑧。其西则条枝⑨,北有奄蔡、黎轩⑩。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甕。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11)。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12),而未尝见。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王)[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13)。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都曰篮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14)。
①妫水:即今阿姆河。②安息:古代西域国名,即今伊朗。③王庭:古代北方各族君王设幕立朝之所。④小众:一小部分百姓。⑤保:保全。南山:指祁连山。 羌:指羌人居住之地。⑥市:交易场所。⑦效:模仿。⑧画革:在皮革上划记号。旁行:横行(háng,航)。书记:文字。⑨条枝:古代国名,即今伊拉克。⑩ 黎轩:古国名,又名大秦国。(11)眩:通“幻”。幻术,即魔术。(12)弱水:古河名。西王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即王母娘娘。(13)臣:以……为臣。蓄:蓄养。(14)身毒国:即天竺国。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①。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②。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 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③,大夏去汉万二千里④,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 ⑤,从羌中,险,羌人恶之⑥;少北⑦,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⑧,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 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⑨。且诚得而以义属之⑩,则广地万里,重九译(11),致殊俗(12),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 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13),四道并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14),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15),南方闭嶲、昆 明(16)。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17),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18),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19),于是 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20)。
①邛:邛都,西南夷小国名。蜀布:蜀郡出产的布。②贾人:商人。市:买。③度:估计,揣测。④去:距离。下文“此其去蜀不远”之“去”同此。⑤使大 夏:出使大夏。⑥险:地势险要。恶:讨厌。⑦少:稍微。⑧宜径:应是直道。⑨设利:施以好处。朝:使他来朝,拜见汉天子。⑩以义属之:用道义使其归属。 (11)重九译:多次辗转翻译。按“九”非实数,表示多次之意。(12)致:招来。殊俗:不同的风俗。(13)因:从。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因, 犹由也。”犍为:郡名。发:派遣。间使:密秘行动的使者。(14)駹、冉、徙、邛、嶲:皆为西南夷的种族名和国名。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记载较为详 细。(15)闭氐(dī,低)筰:被氐和筰所阻拦,无法通过。闭,关闭,不通。按氐、筰也是西南夷种族名和国名。(16)嶲(xī,西)、昆明:古代西南 夷种族名。按陈直《汉书新证》以为“嶲”乃地名,即益州郡之嶲唐县。(17)杀略:斩杀掠夺。(18)滇越:西南夷国名。(19)奸出物:偷运物品出境。 (20)事:从事。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