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纵论中西全史

251四大暴君(下)

第227节

【251】四大暴君(下)

公元41~54年,克劳狄在位。

卡里古拉的死,令人振奋。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最高权力的真空状态。那枚象征着元首权力的指环,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可怕的诅咒。戴上它的人,会一精一神失常,会不得好死,会带着罗马城一起跳下深渊。通向王宫的石阶上,洒过恺撒的血,洒过卡里古拉的血,每个沿阶而上的元首,想起这些,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还有谁愿意做这个元首,罗马人又愿意让谁来做这个元首呢?

一片大乱中,一个早已被遗忘的人被推到了台前,他便是克劳狄。

论辈分,克劳狄还是卡里古拉的叔叔。他是奥古斯都最挚一爱一的养子德鲁苏斯的儿子,也就是提比略的侄子。

这是一个木讷,甚至有些迟钝的人。加上小儿麻痹和口吃的一毛一病,使得无论是奥古斯都,还是提比略,都认为此人完全不适合从政,便打发他搞学术去了。克劳狄一直埋头宫中,写下了20卷《伊特鲁里亚史》、8卷《迦太基史》,也算是有所成就了。

然而造化弄人,罗马局势急转直下,所有人都对两任异常残暴的国君心生恐惧,不知是谁想起了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一个迂腐的学究总比那些能干却残忍的一精一神病好多了吧。就这样,克劳狄神奇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实在商议之中,是有人提议恢复共和制的,但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可见,尽管经历了两大暴君,但君主政制已经深入人心。国家内乱,人们的选择是改换君主,却不是恢复共和。

后来的历史证明,学究克劳狄仍然是喜欢杀人的,甚至连他也同样有一种观看酷刑的独特嗜好。这不禁让我们很自然地猜想,坐在罗马帝国早期的元首之位上,必定是危机四伏,寝食难安。他们对于臣下的一陰一谋叛乱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才会由此引发残暴。

但总体来看,跟他的前任和后继者相比,克劳狄在四大暴君中算是格外温和的一个了。而且他的治国能力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差。他不但迅速安定了即位之初的乱局,而且在任期之内成功保证了帝国的平稳发展,甚至还进行了一场对历史颇有影响的拓土远征。

我们都知道,欧洲大一陆西边不远处,有座著名岛屿,大不列颠。一条狭长的英吉利海峡,将其与大一陆隔开,使其长期隔离于欧洲主流文明圈之外。

一百年前,雄心万丈的恺撒曾经率军首次攻入大不列颠,但因为后方形势复杂,使恺撒无力经营这个孤悬海外的小岛,只得将其放弃。直到公元43年,克劳狄在整顿好了国内局势之后,亲率五万大军登陆不列颠。之后元首本人回国,罗马军队继续高歌猛进,终于将半个不列颠岛纳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此后近四百年,不列颠一直在罗马的统辖之内。这座日后影响整个世界的岛屿,终于在此时宣告登上历史舞台。

克劳狄十四年的统治,使罗马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然而,克劳狄却仍旧没能逃脱那个诅咒。公元54年,克劳狄离奇中毒而死。

在他的继任者手中,罗马城将再度上演地狱奇观。

公元54~68年,尼禄在位。

坊间盛传,害死克劳狄的乃是他的侄女兼第四任妻子阿格莉皮娜。但这也仅止于传言而已,没人去查这件事,相反,她的儿子尼禄顺利继位,成为罗马帝国第五任元首。

令人称奇的是,罗马的暴君们几乎是以同样的节奏展开他们的元首生涯的。上任之初的尼禄,与提比略、卡里古拉一样,一精一明能干,宽厚仁一爱一。后世著名的罗马帝王图拉真甚至说,尼禄统治的前五年,是帝国政治史上最美好的五年。

然而五年之后,尼禄毫无征兆地一性一情大变,开始了一连串荒诞的暴行。

在见识了提比略和卡里古拉之后,尼禄干的那些事情,也不至于让我们太过惊奇。但有一样是那两位没干过的,那就是杀妻成一性一。

卡里古拉倒是吓唬过他的妻子情一妇们,但没真的做过。而尼禄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在罗马,离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俩人没感觉了,离婚再娶再嫁极其正常。可在尼禄这儿却不同,他看上了一个新的女人,必然要把上一个女人杀了才罢休。

而且,更令人发指的是,他杀的第一个女人,竟是助他登基的母亲,阿格莉皮娜。母子通一奸一本来就已经乱一伦到极致了,关系破裂后再杀掉,则完全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饶是罗马以一婬一荡闻名,对这类事情见多识广,却也受不了一个这样的人做他们的元首。加之尼禄不逊于卡里古拉的奢侈残暴,民间声讨尼禄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偏巧在公元64年7月,罗马城燃起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火。烈火熊熊燃一烧了一个星期,罗马城14个区被烧得只剩下4个。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其间,一个可怕的传言不胫而走,说这场大火乃是尼禄亲手所放,为的乃是欣赏一场千古难见的艺术奇观——火烧全城。传说大火在街道间肆虐之时,尼禄正站在王宫后花园的塔楼上,在七弦琴的伴奏之下引吭高歌。

可以想见,这样一个传言对于民心而言具有怎样杀伤力。以尼禄平日的表现观之,人民群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整个罗马群情激愤,尼禄的帝位岌岌可危。

罗马人酝酿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杀行动,但每一次都功败垂成。既然刺杀不成那,干脆起义吧。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起义。义军声势愈发浩大,最终连禁卫军都背叛了尼禄。

公元68年6月,眼看大势已去的尼禄仓皇逃离罗马城。元老院随即宣布尼禄为“全民公敌”,任何人都可以追捕诛杀尼禄。

罗马城郊的一个庄园里,穷途末路的尼禄拿起匕首,对准了自己的喉咙。然而他惊异地发现了一个事实——他没种刺下去。

那只拿着匕首的手拼命地颤一抖着,尼禄鼓足勇气,将匕首尖挨近了喉咙,然后突然发出一声感叹:“好尖!”

他反复地感叹着:”多么好的一个艺术家啊,难道就这样死了么?“

我不禁想起了五百五十年后亚欧大一陆那头的另一个家伙,也发出了类似的感叹:”好头颈,谁当斫之?“

两个可以把任何人像碾蚂蚁一样碾死的暴君,竟然连自一杀的勇气都没有!

己所不欲,何故偏施于人?

正当尼禄在不停发一抖的时候,远处传来了“咔哒”、“咔哒”的马蹄声。想象着一旦被捕可能要经受的种种酷刑,尼禄知道他非自一杀不可。可他就是下不去手。

极度纠结之下,这位一生酷一爱一艺术的暴君吟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句诗:“听!信差的脚步踏着了我的耳鼓膜……”

哪知还没等他吟完,他的随从对他的墨迹劲儿实在忍无可忍,上前将他猛地一推,匕首直一插喉咙,尼禄当场身亡。

四大暴君,终究都没能逃过死于非命的下场。

罗马帝国的第二代到第五代元首,竟然接连出现了四个暴君。仅仅用偶然一性一去解释,似乎有些难以说得通。

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罗马人对于君主制度的完全陌生。因为恺撒和奥古斯都的伟大,他们愿意把权力交给最高统治者。但是,他们完全没有相应的政治传统去准备。于是,一方面君主权力无限大,另一方面却没有标准的君主传承方式。于是,身居最高位的人在拥有绝对权力的同时,却要经受绝对的恐惧。一个接一个的心理极度扭曲者就这样诞生了。

世间许多人都渴望权力,然而他们并不会知道,一旦掌握权力之后,那种对失去权力的恐惧,绝不是人人都愿意承受的。那几个沾满了鲜血的刽子手丝毫不值得同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都是极其不幸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什么益处呢?

——《马可福音》8:36

说到这里,我们暂且按下有待收拾的罗马残局不提,由尼禄时代的那场大火说开去,讲讲另一群人的故事。请看下集——使徒保罗。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