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作品简介】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由戴叔伦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描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作者: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
1、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3、千重:千层,形容夜色浓重。
4、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5、风枝:风吹动树枝。
6、羁旅:犹漂泊。
7、晓钟:报晓的钟声。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
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评析】
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的颈联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书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末联中的“长”“畏”两字用的最好。“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之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的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夜色重重的包围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江南相聚,却令大家怀疑,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寒虫唧唧地啼泣着。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风枝惊暗鹊”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把“他乡遇故知”的复杂心情抒写得生动逼真。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漂泊在外的人都沉醉于饮酒,酒醉方能解千愁,大家相互挽留着不肯散去,心里只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又要分手。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极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今属江苏)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25岁的戴叔伦随亲族搭商船逃难到江西鄱阳。在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于是他开始探寻仕途。
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大历三年,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辞官归隐,六月十三日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于金坛小南门外县城南郊。明万历46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门面粉厂南围墙前),并亲自题立“诗伯夜台”墓碑,即“大诗人之墓”的意思。
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战乱中社会现实的,有揭露昏暗丑恶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旅离愁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而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最有价值、最富有社会意义的,还应该说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例如:《女耕田行》:“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新泥。”“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写尽农家妇女劳作之苦;《边城曲》:“人生莫作远行客,远行莫戍黄沙碛,黄沙碛下八月时,霜风裂肤百草衰。”写远戍边城士兵的艰辛;《屯田词》开始写:“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后来在遇到天旱、蝗灾、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官吏还强迫去砍伐南山树木,赶着耕牛去,耕牛也因“霜重草枯”而冻死,诗人禁不住发出“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的慨叹。这些诗,不仅从正面描写封建压迫与剥削下劳动者的痛苦生活,而且语言平易畅达,描写细腻委婉,感情充沛连绵,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戴叔伦还给后人留下了颇为有名的论诗名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有《戴叔伦集》,其词仅存一首。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英汉对照】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 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 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 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 相留畏晓钟。
CHANGING ON OLD FRIENDS IN A VILLAGE INN
Dai Shulun
While the autumn moon is pouring full
On a thousand night-levels among towns and villages,
There meet by chance, south of the river,
Dreaming doubters of a dream…
In the trees a wind has startled the birds,
And insects cower from cold in the grass;
But wayfarers at least have wine
And nothing to fear -- till the morning bell.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由戴叔伦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描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作者: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
1、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3、千重:千层,形容夜色浓重。
4、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5、风枝:风吹动树枝。
6、羁旅:犹漂泊。
7、晓钟:报晓的钟声。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
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评析】
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的颈联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书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末联中的“长”“畏”两字用的最好。“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之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的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夜色重重的包围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江南相聚,却令大家怀疑,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寒虫唧唧地啼泣着。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风枝惊暗鹊”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把“他乡遇故知”的复杂心情抒写得生动逼真。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漂泊在外的人都沉醉于饮酒,酒醉方能解千愁,大家相互挽留着不肯散去,心里只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又要分手。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极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今属江苏)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25岁的戴叔伦随亲族搭商船逃难到江西鄱阳。在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于是他开始探寻仕途。
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大历三年,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辞官归隐,六月十三日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于金坛小南门外县城南郊。明万历46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门面粉厂南围墙前),并亲自题立“诗伯夜台”墓碑,即“大诗人之墓”的意思。
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战乱中社会现实的,有揭露昏暗丑恶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旅离愁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而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最有价值、最富有社会意义的,还应该说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例如:《女耕田行》:“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新泥。”“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写尽农家妇女劳作之苦;《边城曲》:“人生莫作远行客,远行莫戍黄沙碛,黄沙碛下八月时,霜风裂肤百草衰。”写远戍边城士兵的艰辛;《屯田词》开始写:“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后来在遇到天旱、蝗灾、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官吏还强迫去砍伐南山树木,赶着耕牛去,耕牛也因“霜重草枯”而冻死,诗人禁不住发出“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的慨叹。这些诗,不仅从正面描写封建压迫与剥削下劳动者的痛苦生活,而且语言平易畅达,描写细腻委婉,感情充沛连绵,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戴叔伦还给后人留下了颇为有名的论诗名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有《戴叔伦集》,其词仅存一首。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英汉对照】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 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 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 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 相留畏晓钟。
CHANGING ON OLD FRIENDS IN A VILLAGE INN
Dai Shulun
While the autumn moon is pouring full
On a thousand night-levels among towns and villages,
There meet by chance, south of the river,
Dreaming doubters of a dream…
In the trees a wind has startled the birds,
And insects cower from cold in the grass;
But wayfarers at least have wine
And nothing to fear -- till the morning bell.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