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作品简介】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由刘长卿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仍然是遭贬后抚景感怀之作。诗意与前一首诗《长沙过贾谊宅》相同,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元中丞寄诗的意图。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作者: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解】
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
3、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4、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韵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评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从诗题看,作者这时船行于夏口至鹦鹉洲,尚未到长沙。第一联写由夏口到鹦鹉洲所见景色并即景抒情;二联写夕望,诗人眺望汉口,夕阳余辉反映,由近而远,联想到友人元中丞的住地洞庭湖畔的景象;三联转写眼前景物,眺望隔江的汉阳城,背靠龟山,秋风飒飒,角声呜咽。此诗主要借描写旅途景色抒发自己被贬谪的凄苦情怀,同时对和自己一样遭贬的元中丞表示同情与慰藉。本诗写景抒情浑然交融,作者借秋江、夕阳、孤舟、独树、孤城、夜色,突出地表现旅途的凄凉,寄寓自己的悲愤。后二句以贾谊喻元中丞,也是自喻,说明二人都和贾谊一样不幸。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郡望河间(今属河北)。以五言律诗擅长,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10卷。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刘随州诗集》(10卷诗,1卷文),《全唐诗》编录其诗5卷。
刘长卿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得罪,贬为岭南的南巴尉。经过江西时,与诗人李白、李嘉□等有诗往还。上元二年(761年)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李嘉□、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兴元元年(784年)和贞元元年(785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刘长卿曾两次遭到贬谪,旅居各地期间多次遭到战乱,因此他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禄》),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内容具有时代特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都是精工锤炼之作。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历来传诵人口。绝句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则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说:“随州诗韵度不能如韦苏州之高简,意味不能如王摩诘、孟浩然之胜绝,然其笔力豪赡,气格老成……‘长城’之目,盖不徒然。”但他的大部分诗作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容易使人感到字句雷同。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他的诗“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大致近似。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英汉对照】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 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 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 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 长沙谪去古今怜。
AN EVENING VIEW OF THE CITY OF YOUZHOU AFTER
COMING FROM HANKOU TO PARROT ISLAND A POEM SENT
TO MY FRIEND GOVERNOR YUAN
Liu Changqing
No ripples in the river, no mist on the islands,
Yet the landscape is blurred toward my friend in Chu…
Birds in the slanting sun cross Hankou,
And the autumn sky mingles with Lake Dongting.
…From a bleak mountain wall the cold tone of a bugle
Reminds me, moored by a ruined fort,
That Jia Yi's loyal plea to the House of Han
Banned him to Changsha, to be an exile.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由刘长卿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仍然是遭贬后抚景感怀之作。诗意与前一首诗《长沙过贾谊宅》相同,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元中丞寄诗的意图。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作者: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解】
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
3、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4、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韵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评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从诗题看,作者这时船行于夏口至鹦鹉洲,尚未到长沙。第一联写由夏口到鹦鹉洲所见景色并即景抒情;二联写夕望,诗人眺望汉口,夕阳余辉反映,由近而远,联想到友人元中丞的住地洞庭湖畔的景象;三联转写眼前景物,眺望隔江的汉阳城,背靠龟山,秋风飒飒,角声呜咽。此诗主要借描写旅途景色抒发自己被贬谪的凄苦情怀,同时对和自己一样遭贬的元中丞表示同情与慰藉。本诗写景抒情浑然交融,作者借秋江、夕阳、孤舟、独树、孤城、夜色,突出地表现旅途的凄凉,寄寓自己的悲愤。后二句以贾谊喻元中丞,也是自喻,说明二人都和贾谊一样不幸。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郡望河间(今属河北)。以五言律诗擅长,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10卷。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刘随州诗集》(10卷诗,1卷文),《全唐诗》编录其诗5卷。
刘长卿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得罪,贬为岭南的南巴尉。经过江西时,与诗人李白、李嘉□等有诗往还。上元二年(761年)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李嘉□、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兴元元年(784年)和贞元元年(785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刘长卿曾两次遭到贬谪,旅居各地期间多次遭到战乱,因此他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禄》),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内容具有时代特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都是精工锤炼之作。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历来传诵人口。绝句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则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说:“随州诗韵度不能如韦苏州之高简,意味不能如王摩诘、孟浩然之胜绝,然其笔力豪赡,气格老成……‘长城’之目,盖不徒然。”但他的大部分诗作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容易使人感到字句雷同。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他的诗“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大致近似。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英汉对照】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 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 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 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 长沙谪去古今怜。
AN EVENING VIEW OF THE CITY OF YOUZHOU AFTER
COMING FROM HANKOU TO PARROT ISLAND A POEM SENT
TO MY FRIEND GOVERNOR YUAN
Liu Changqing
No ripples in the river, no mist on the islands,
Yet the landscape is blurred toward my friend in Chu…
Birds in the slanting sun cross Hankou,
And the autumn sky mingles with Lake Dongting.
…From a bleak mountain wall the cold tone of a bugle
Reminds me, moored by a ruined fort,
That Jia Yi's loyal plea to the House of Han
Banned him to Changsha, to be an exile.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