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决定了你的一辈子
来源: 读者文摘 作者: 未知 时间: 2020-01-02 阅读: 次
中国人有一句谚语叫“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的是一个小孩的品性、天资怎么样,会直接影响他以后的际遇和命运,这种朴素的宿命论没有考虑到,在影响个人命运的因素中,还有很多东西比个人品性、天资更加重要。
6月5日英国,人们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收看一档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的最新一集《63up》。
55年前,1964年5月5日,《人生七年》的第一集《7up》播出。
节目跟拍了14位未谙世事的7岁孩子,他们来自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未来会有什么不同?过去的55年中,导演MichaelApted每7年拍摄一次,记录下了这14个孩子从7岁到63岁的生活影像,期望通过这部纪录片探索:一个人出生的社会阶级,将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未来。
1。7岁,有人计划读牛津,有人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在肯辛顿——伦敦最富裕的地区,一所贵族私立学校里,学生们穿着得体,正在课堂上用拉丁语唱着《丛林流浪》。
课间有三个男孩接受了采访,其中一个男孩说:“在这里毕业以后,我会去布罗德斯泰斯-圣彼得学生公寓,再去切特豪斯学校,然后进入剑桥大学。”
这一年,他们7岁。
而在泰晤士河以北的伦敦东区——伦敦最贫穷的地区,一所公立学校里,一群孩子在课堂上吵吵闹闹,老师频频点名也没用。
当他们被问到对未来有什么梦想时,有的说想成为骑师或宇航员,有的希望工作之前能到处走走,还有的孩子一脸茫然地问:“大学是什么意思?”
《35up》及之后,肯辛顿的孩子事业一路攀升,依照7岁就计划好的轨迹,或成为皇家律师,积极进入政界,或创立公司,或成为知名制片人。
在所有穷人孩子中,只有一个男孩依靠奖学金读完了私立寄宿学校,考取牛津大学,最后移民美国,成为大学教授。
其余的孩子,几乎都没有跳出父母所属的阶层。
《35up》及之后的纪录片中,他们孩子的成长片段也被拍了出来,而那几乎就是父母人生的一个轮回。
2。当教育越来越不公平,教育还可以解决问题吗
英国前内政大臣艾伦·约翰逊看到《人生七年》纪录片后说:“你可以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觉得没有其他国家像英国一样,社会阶级划分如此清晰。”
艾伦·约翰逊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13岁丧母,父亲很早就抛弃家庭,他只能和16岁的姐姐琳达相依为命,住在政府分配的廉租房里。
而正在角逐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他的家庭虽然算不上最上流的英国权贵,也足以保证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读伊顿,入牛津,与英国王子是同学,加入著名的布灵顿俱乐部,与前首相卡梅伦等名流谈笑风生。
是的,精英阶层有一条代代相传的“传输带”,能让孩子从私立学校一路稳步进入精英大学,最后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这条“传输带”一直延续至今。
2015年至2017年间,萨顿信托主持研究调查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入学数据:这三年中,34%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申请者来自私立学校,42%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录取名额属于私立学校。
《卫报》曾做过一项调查,1958年出生的人,到30岁出头时,受过私校教育的人收入比受公立教育的人多7%。1970年出生的人到30岁时,这一差距已经上升到21%。
不只是英国,受Apted导演的《人生七年》纪录片影响,美国、日本、南非都拍摄了自己国家的《人生七年》,日本和美国的节目主角如今都是二十多岁,他们的人生轨迹,无一例外都受到所属阶层和教育的影响。
经济学家橘木俊诏指出,日本的社会流动性正在减小,父母职业决定子女职业的比重在上升,“政治家的孩子是议员,医生的孩子还是医生”几乎成为社会定律。
更荒谬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一组悖论:“想要实现阶层流动,关键是教育。”但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父母的阶层、职业和收入”。
正如作家魏城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无论在哪个国家,教育都理应是弥合阶级鸿沟的桥梁,但如果教育成为高价商品,那它起的作用就会相反,成为富人固化本阶级优势的黄金天梯,穷人只能望梯兴叹。”
3。不读大学也可以很快乐,但……
在中国,高考是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最重要的途径。清华大学近日发布的招生短片《从一到无穷大》,讲述了1949年起许多家庭的第一个大学生。
薛其坤,如今是一位顶尖的科学家,而当年他只是一个放牛娃;韩储银,甘肃静宁县曹务乡走出的第一个清华学生。王志龙,四川甘孜泸定县第一个考上清华的人,影片中,他操着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说:我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知识当然能够改变命运,但影片中同样提到,做“第一个人”意味着没人能给你建议,犯错的概率高,容错的资本少。没有读过大学甚至从来没有上过学的父母,他们几乎无法在读书、就业等事情上给你恰当的建议。
2018年,除天津和上海外,多数省份的985大学录取率没有超过5%,河南、江苏、贵州、山西等省份,考生要进前1%,才能考进985。
211大学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也仅仅接近14%,排名较后的广西、甘肃、安徽、河南等地区,录取率还不到4%。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一千万。最近来自国金证券分析师吴劲草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考生只有前6%有机会考取一本,能读985的仅有0。79%,211录取率也只有2。41%,想读清华北大,你必须进入全国的前0。03%。
当然,人生的成败和意义,不是全部由大学决定的。
《人生七年》走入《42up》时,曾经想当骑师,却成了出租车司机的男孩,通过努力工作,盖了一栋新房子,生活简单快乐。
24岁就结婚,29岁离婚,单亲抚养孩子的东区女孩,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伦敦大学的行政管理员。
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男孩,曾和妻子开车环游世界,如今考取了木匠执照,有稳定的工作。
无论贫穷与富贵,他们每个人都收获了丰富的人生。随着年龄增长,观众聚焦的不再限于影片最初想探讨的阶级固化问题,而是这部片子所展示的人生本质的短暂、脆弱和珍贵。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当年想当骑师14岁就辍学的男孩,28岁才明白,受过教育的人显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当年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男孩,在56歲时说:“不管做什么行业,我都会劝自己的孩子多读书,我希望教育系统能够改变,因为受到的教育才是夺不走的。”
肯辛顿地区的孩子,7岁就已明白这个道理,一生下来就拥有这些机会。
6月5日英国,人们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收看一档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的最新一集《63up》。
55年前,1964年5月5日,《人生七年》的第一集《7up》播出。
节目跟拍了14位未谙世事的7岁孩子,他们来自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未来会有什么不同?过去的55年中,导演MichaelApted每7年拍摄一次,记录下了这14个孩子从7岁到63岁的生活影像,期望通过这部纪录片探索:一个人出生的社会阶级,将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未来。
1。7岁,有人计划读牛津,有人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在肯辛顿——伦敦最富裕的地区,一所贵族私立学校里,学生们穿着得体,正在课堂上用拉丁语唱着《丛林流浪》。
课间有三个男孩接受了采访,其中一个男孩说:“在这里毕业以后,我会去布罗德斯泰斯-圣彼得学生公寓,再去切特豪斯学校,然后进入剑桥大学。”
这一年,他们7岁。
而在泰晤士河以北的伦敦东区——伦敦最贫穷的地区,一所公立学校里,一群孩子在课堂上吵吵闹闹,老师频频点名也没用。
当他们被问到对未来有什么梦想时,有的说想成为骑师或宇航员,有的希望工作之前能到处走走,还有的孩子一脸茫然地问:“大学是什么意思?”
《35up》及之后,肯辛顿的孩子事业一路攀升,依照7岁就计划好的轨迹,或成为皇家律师,积极进入政界,或创立公司,或成为知名制片人。
在所有穷人孩子中,只有一个男孩依靠奖学金读完了私立寄宿学校,考取牛津大学,最后移民美国,成为大学教授。
其余的孩子,几乎都没有跳出父母所属的阶层。
《35up》及之后的纪录片中,他们孩子的成长片段也被拍了出来,而那几乎就是父母人生的一个轮回。
2。当教育越来越不公平,教育还可以解决问题吗
英国前内政大臣艾伦·约翰逊看到《人生七年》纪录片后说:“你可以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觉得没有其他国家像英国一样,社会阶级划分如此清晰。”
艾伦·约翰逊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13岁丧母,父亲很早就抛弃家庭,他只能和16岁的姐姐琳达相依为命,住在政府分配的廉租房里。
而正在角逐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他的家庭虽然算不上最上流的英国权贵,也足以保证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读伊顿,入牛津,与英国王子是同学,加入著名的布灵顿俱乐部,与前首相卡梅伦等名流谈笑风生。
是的,精英阶层有一条代代相传的“传输带”,能让孩子从私立学校一路稳步进入精英大学,最后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这条“传输带”一直延续至今。
2015年至2017年间,萨顿信托主持研究调查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入学数据:这三年中,34%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申请者来自私立学校,42%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录取名额属于私立学校。
《卫报》曾做过一项调查,1958年出生的人,到30岁出头时,受过私校教育的人收入比受公立教育的人多7%。1970年出生的人到30岁时,这一差距已经上升到21%。
不只是英国,受Apted导演的《人生七年》纪录片影响,美国、日本、南非都拍摄了自己国家的《人生七年》,日本和美国的节目主角如今都是二十多岁,他们的人生轨迹,无一例外都受到所属阶层和教育的影响。
经济学家橘木俊诏指出,日本的社会流动性正在减小,父母职业决定子女职业的比重在上升,“政治家的孩子是议员,医生的孩子还是医生”几乎成为社会定律。
更荒谬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一组悖论:“想要实现阶层流动,关键是教育。”但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父母的阶层、职业和收入”。
正如作家魏城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无论在哪个国家,教育都理应是弥合阶级鸿沟的桥梁,但如果教育成为高价商品,那它起的作用就会相反,成为富人固化本阶级优势的黄金天梯,穷人只能望梯兴叹。”
3。不读大学也可以很快乐,但……
在中国,高考是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最重要的途径。清华大学近日发布的招生短片《从一到无穷大》,讲述了1949年起许多家庭的第一个大学生。
薛其坤,如今是一位顶尖的科学家,而当年他只是一个放牛娃;韩储银,甘肃静宁县曹务乡走出的第一个清华学生。王志龙,四川甘孜泸定县第一个考上清华的人,影片中,他操着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说:我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知识当然能够改变命运,但影片中同样提到,做“第一个人”意味着没人能给你建议,犯错的概率高,容错的资本少。没有读过大学甚至从来没有上过学的父母,他们几乎无法在读书、就业等事情上给你恰当的建议。
2018年,除天津和上海外,多数省份的985大学录取率没有超过5%,河南、江苏、贵州、山西等省份,考生要进前1%,才能考进985。
211大学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也仅仅接近14%,排名较后的广西、甘肃、安徽、河南等地区,录取率还不到4%。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一千万。最近来自国金证券分析师吴劲草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考生只有前6%有机会考取一本,能读985的仅有0。79%,211录取率也只有2。41%,想读清华北大,你必须进入全国的前0。03%。
当然,人生的成败和意义,不是全部由大学决定的。
《人生七年》走入《42up》时,曾经想当骑师,却成了出租车司机的男孩,通过努力工作,盖了一栋新房子,生活简单快乐。
24岁就结婚,29岁离婚,单亲抚养孩子的东区女孩,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伦敦大学的行政管理员。
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男孩,曾和妻子开车环游世界,如今考取了木匠执照,有稳定的工作。
无论贫穷与富贵,他们每个人都收获了丰富的人生。随着年龄增长,观众聚焦的不再限于影片最初想探讨的阶级固化问题,而是这部片子所展示的人生本质的短暂、脆弱和珍贵。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当年想当骑师14岁就辍学的男孩,28岁才明白,受过教育的人显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当年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男孩,在56歲时说:“不管做什么行业,我都会劝自己的孩子多读书,我希望教育系统能够改变,因为受到的教育才是夺不走的。”
肯辛顿地区的孩子,7岁就已明白这个道理,一生下来就拥有这些机会。
猜你喜欢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