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易经书籍 > 易经证释

34章、复卦

易卦以剥复二卦交替之间。最为重要。次则夬姤。剥复为一陰一消一陽一息。夬姤为一陽一消一陰一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一消一息。乃易卦变动之枢纽。全易六十四卦。莫非由此一陰一陽一消息推衍而来。而剥复夬姤。却为之首。夬之于姤为消。剥之于复为息。复又易道最重大之数。以易教重一陽一也故。复卦实为全易生机之所在。亦天地人物生意之所托。唯人道为尤重焉。,以人道在中和。取仁厚。舆天地兼生杀者略殊也。夫此四卦。居变易之冲。当生化之始。其可言者。于卦象固已甚明。而最宜注意者。则为八卦方位。伏羲卦位。上乾下坤。乾之左为兑。右为巽。坤之左为震。右为艮。此人所知也。而姤之一一陰一。即夬所有上六。复之一一陽一即.剥所有上九。人或未尽明。盖夬为兑乾。垢为乾巽。一兑一巽。皆系于乾泽天夬。变为天风姤。实由乾之自下上耳。换言之。即倒置夬而成姤。故二卦恰相反。夬之上六倒则为姤之初六。乾未易。而卦已殊。左右既移。而一陰一陽一消息已反。此数之加减。位之升降。而莫不由于气之盈虚也。故姤为夬之反。而一陰一则由消而息矣。剥与复亦如是。剥以艮坤。复以坤震。二卦皆系于坤。一艮一震。一左一右。一交坤则互变。坤虽未易。而上下已移。故剥倒置即成复。复与剥遂相反。复之初九。即剥之上九。中经坤而反上为下。而一陰一消一陽一息矣。自艮交坤。为一陰一之极。至震则一一陽一生。坤震合为复。言一陽一始反也。一陽一出于地而为震。故曰震。震之初九。即艮之上九。以坤所受者祗艮耳。

文王卦位。艮震相连。而艮坤相对。坤艮本有易位之数。以皆属土也。艮既接震而交坤。是艮之变震。亦与坤有关。震为木。东方也。后天五行之首。木非土不生。艮坤实所生养者。故复之成。实由坤艮之变。先天后天卦位可见者也。由此言之。剥之变复。必资坤土气之返还德之生育。道之根原数之转代。皆必本于坤厚。人道近地。先师于坤一陽一宜蓄藏。先法诸复。故道在静止。修养之基。艮为止。坤为静。不止不静。则气不复。生不久而一性一命不固。此圣人教人止静。以生育其身而复于道也德在中和。一性一命之本。艮坤为中土。秉中和之用。不中不和。则本不立。用不全。而灾害必至此。圣人教人中和。以尽其德用。而复于仁也。是复者。内有反本复始之道。外有克己复礼之仁。其为用亦大矣哉。故讲易至复。非徒数也。实原于道。道者一一陰一一一陽一实推于德。德者一一性一一命。一性一命一陰一陽一乾坤刚柔而人兼之。故近坤而望乾。体刚而用柔。返诚而达德。致中和而底于止静。而后克正一性一命。保合太和。元亨利贞。以至于乾元。盖复之初九。非限于一一陽一也。进而至于乾。此方始发轫耳。体乎坤而进于乾。则天地合其德。一陰一陽一合其道矣。是复之继剥。乃冶乱之机。吉凶之纽。仁不仁之界。所谓一反复也。剥为乱。复则治。剥为凶。复则吉。剥为不仁。复则仁耳。盖孚天地之心。启一陰一陽一之橐。君子以之自修。圣人以之明德。此古人所重视也。夫岂数之推衍已哉。

复之关夫世运固矣。而最切近者。莫如修养。易言修养。以坎离既济为工夫。以地雷复为窍要。以乾元为指归。此系大纲领。复之所重。全在反剥。剥则随物俱尽。复则回生不穷。故剥为凋伤。复为生息。生生不巳。必基于复。一一陽一在下。生乃不穷。此天地生化之机。必在春前也。剥犹秋杀。复则春生。一陽一气初凝。万物始娠。下为震。震动也。动则为娠。娠必因一陰一。犹胎在母腹也。坤为大母。震为长男。生育之道。于兹可见。以修养言。则为保合太和。孕育真元。术家谓之养其元气。使凝固而不散失耳。养气之功。端在止静。不乖于艮坤之德。唯止乃行。唯静乃动。唯艮坤乃能出震。此须体卦位而明其序例之要者也。易本包含万有。道功固在其中。而复卦尤为显着。复之所以得名。亦由是义。易逆数也。复反复也。逆则夺造化之用。反则达本原之功。乃修道所重者。明乎此。则一切道书可废矣。大哉复乎。纯中一一陽一来复。其意足深长思矣。味者不知一陰一陽一回。而欲于一陽一中求之。是所得非一陽一乃一陰一。非复乃姤。姤乃顺下。尚何返乾之望。学者须从伏羲卦位。左右升降之数。细细体会方知顺逆反复之义也。

复卦象五一陰一一一陽一。一陽一居初爻。一陽一升一陰一降。一陽一长一陰一消。虽有争竞之嫌。却得和平之道。以一陰一盛当衰。降而自贬。不与一陽一争也。一陽一乃得而代之。故虽一一陽一在下。有駸駸日上之势。而能渐复其初也。初指乾元。一一陽一既始。五一陰一渐退。则返于乾。故曰复。言机虽微。而所造甚大也。五一陰一一一陽一之卦。如谦豫比师等。皆以一陽一不得势。不能归乾。唯复则以一陽一在下。一陰一无以间之。能有迫返乾之日。此复之所以为重也。复剥相反。而剥为消。复为息。故剥去乾日远。不得久存其一陽一。此生机之将尽也。复以一陽一之息。得震动之力。日进无已。生机愈弘。天地好生之功。亦可于复见之。此一陰一陽一推迁变易之所至也。上坤下震。雷起于地。上静下动。龙发于渊。外有厚重之德。内含一精一进之功。远期行健之道。近挹载物之才。上下相孚。内外相得。柔而能正。刚而能顺。天地不自閟其道。故喻之于复象。而见之于春先也。

复卦与姤对。前巳言之。姤为一陰一长一陽一消。时当五月。一陽一盛当衰。不得与一陰一争。故姤由一陽一变一陰一。而日就于坤。与复恰反。复以一陽一长。万物化醇。时当冬月。元气潜蒸。故复之象。如梅花对霜雪。而先得舂意也。物经秋杀之余。继以冬寒。凋零残败。生机殆绝。而不知地中之一陽一。方滋正长。因冬至之时。一陽一回于下。葭管初飞。静中息动。此地雷复之象也。虽不闻雷。而潜气自发。天道所启。地不得顺承之。此动在静极也。坤静而震动。静之动。外不见也。动乃生。生乃化。此变易之所由生也。吾人于静极中。自觉元气冲动。而生机忽来。正复之象。而必在能静之后。故复自坤出。非静有所动。乃静极而内动也。外静内动。动仍静也。若动而不静。则一陰一气又生。一性一命不得正矣。天地之机渐进。而万物之生渐明。以十一月之复。生一陽一既行。必待春风而后繁育者。内动而渐进故也。梅花固早。究异他卉。不得视为元气己外泄。而忘复之一一陽一在下也。一陽一者生之源。育之不充。则生不畅。此天地经冬至春。需时甚久。唯其迟迟不发。正以蓄之待时。而生机未尝一日巳也。故剥之至复。赖坤之育。坤虽重一陰一。一陽一自隐于中。至复而后见耳。重卦皆含一陰一陽一。乾自有一陰一。坤自有一陽一。此观象者所当知也。

复卦继剥卦。系周易之序。以物不可终穷。穷极反通。故受之以复。此义也。天道如是。人道亦然。穷通往复数也。而人情亦随之。过劳求逸。过忧求快。一反一复。其情始调。此剥尽而复也。剥为剥落。复则培植。剥为残伤。复则养息。天地之大。犹不可过。况其下者乎。剥虽害物。物不可终绝也。则复之续剥。数也。亦情也。譬之四时。冬春相续。物乃不尽。天道既见。人生亦畅。设久冬不春。世间尚有人类哉。冰雪之区。长年不暖。生物既尠。人类亦微。此明证也。复之为道。乃见其大。荣枯肉骨。复之仁也。振瘁繁衰。复之义也。因时而至。先天而明。反其前规。启其后法。此复之有功于道也。天地之道。一生一杀。一败一成。此不可免者。人谓天地不仁。乃以剥杀物。而不知其义也。至冬寒之时。又以复见其仁。是不剥则复无以见。复之于剥。犹一道而二用耳。生杀也。仁义也。以时制宣。天无所一爱一憎也。功过也。反正也。因事为用。易无所予夺也。故有剥必有复。复所以济剥之穷而巳。有秋必有春。春所以续秋之令而已。非天道有所为也。数自至焉。时自化焉。此芸芸众生。率来往于剥复之间。春秋之序。自生自化。而不复知也。唯君子能知之。顺时而不贪。则繁华无过。畏天而自勉。则劳瘁可全。此虽处剥不见其穷。至复不矜其亨也。一陰一陽一之变。有德以胜之。气数之来。有道以济之。则天道在吾身。而复可由已出。所谓克已复礼为仁者。正在明乎情。而惕于数。保其一性一而安于命耳。复道最关修养之事。故并及之。愿读者详绎其未尽之义也。

复卦之名。以行而返。行则为动。返则为转。动转之中。气数以渐变。终始不忒君子所勉。盖复以五一陰一一一陽一。一陽一下而上升以返于乾。其行如客之还家。故曰复。复从彳或辵。皆取行动义。行动而能还其所也返可其旧。不差忒也。剥去而复来。去者日远。来者日近。故复曰来复不徙一陽一之长也。天地之道。亦由复焉。此复道之所以为大也。占文反返一字。反既返。又作背讲。与往相对。以住向前。反则背也。天地之数。本为环行。无往不复。故在人为返。在天为进。返既进也。往而不已。复至原所。此名返。然非久于其处。则无地非往。是名进。无地非返。是名复。如一岁言。冬返于春。亦既冬往于春。日未易也。而气候变。是往返异名。为一陰一陽一言也。而易重一陽一。故复独指一陽一。不然。姤亦复也。义一为一陽一返。一为一陰一返。而复姤异名者。独重一陽一也。此命名之微义。易之本旨也。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卦彖辞。言全卦之用也。复以一陽一得时而上行。刚得势而外运。故亨。言能通达远近。无所滞也。虽五一陰一在上。不为敌而为朋。本诸坤得朋之象。得朋则多助。是以无咎。复以来复为用。有复必先有往。有来必生有去。故有出入反复之行。出入者既入复出。入于内而出诸外。五一陰一在外。其动也以渐。故曰无疾。不可急进也。疾又通嫉。一陰一顺于一陽一。不相嫉忌。则一陽一起于下。不遽犯上。以成其无疾之德。是二者相和。而俾复遂其道也。反复其道。一指卦言。一指爻言。卦由剥反。为一陽一反一陰一。爻由一陽一反。为下反上。以一陰一降一陽一升。两者反行。一陰一反为一陽一。降渐化升。是爻亦反也。反则复。复则归于乾。此全卦以反复为大用也。道犹路也。即升降上下之路。天地之气所自至。生化之德所自见。不有道路。将无以齐之于一。纳之于环。此虽反复。而不得须臾离斯道。出入为宾主言。反复为上下言。实则同也。不过出入指其行。反复指其道。行者有迹。道者有则。复自兼之。故能成其复。五一陰一以类聚。而不与一陽一争。乃出入遂志。反复获道。此天地之定序。一陰一陽一之至德。非人力所为也。故同于道焉。七日者数也。爻六位。过此则复于初。此天地循环之例。亦气数之合也。而七曰来复。计其时也。时序不忒。以成其道。天地尚不违。而况其下者乎。故七日者。复之期也。因复有期。而道有则。刚动而得时。行渐而通于远近。故利有攸往。言其行之宜也。四德兼亨利。行之象也。震起于下之谓也。一陽一得时而升。刚乘势而动。欲其不往。不可得矣。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明复道之大也。刚反动而以顺行。言复自剥反干下。以艮易震。一陽一自上下为顺。前反后顺动。动而上行。一陰一随与化。得坤之顺承。是复之反。不为过。睁点道也。故能出入无疾。朋来无咎。无疾则不害。无咎则有利。以群一陰一在上。本易成疾咎之祸。而复免之者。因其顺也。坤道而育震德。一陰一义其一陽一。柔裕其刚。虽志不同。而势不与争。道不一。而情不可离。如母于长子。克遂其保育之恩。从子之义。此固天地消长之数。亦即易道抑扬之旨。读者宜细体会之。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明天道即乾道。乾所谓天行健者。即此一陽一也。一陽一日行而不息。去而仍至。往而仍返。以成其道。而数限于七。此天行之所以悠久。而气数之所以循环也。设去者不至。往者不返。天地不终岁尽矣。生化不终期绝矣。更何悠久无强之德哉。故循环乃不息之本。反复乃悠久之原。天地不能自违。下之者。亦莫能自外。终则有始。剥则必复。道之见也。故曰天行。明其为天道。不可悖也。利有攸往。刚长也。系指下卦震言。震一一陽一刚也。动而上长也。动则必升。上则为长。而一陰一不与争。且育成之。是以利有攸往。即朋来无咎。出入无疾之效。得朋而出入随所欲。其利可知。人之出行所需者。在此也。内刚外顺。得道多助。此生成之功。化育之德。所自见也。其利大矣。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一语。最一精一湛。复上坤下震。地道启木。以时言之。冬寒生春。一陽一者生化之主。故帝出于震。震为长男。乾为大父。坤善顺承。为欲成乎乾也。天地生化之道。由乾坤之相慕以始之。相和以成之。相成以终之。复者慕之见。和之初。成之基也。一陰一众而不疾一陽一。一陽一刚而不忤一陰一。志之相慕。情之相和。道之相成。可知矣。而生化于是始矣。万物从兹萌芽矣。天地之心由是可见。不独气数循环不已之谓也。一陰一陽一消息。端在于几微。复者几微之象。外未显而内巳萌。形未昭而神巳至。此复之象。实天地之机纽也。天道难测。因复足以知之。圣人制易。因复乃以着其例。蓍龟明神。因复乃以得其数。修养见一性一。因复乃以达其道。此复之所以称为能见天地之心也。

《宗主附注》

复彖辞天地心一语。关手内功。与既未济二卦相卯。以剥由未济来。复则成既济。其至也。为泰为乾。其反也。成否成坤。故称为见天地心。剥极不复。天地同尽。生化俱绝。唯其复也。天地悠久。生化无疆。人生修短。亦当如是。师复之道。以时反于真元。则寿命无量。与天地同纪。读者宜细悟之。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卦象辞。释卦象之义。以明人道应天时也。复返也。返本复始。以潜于下。藏于内。而后足以育其真元。发为生气。故复犹伏也。雷在地中。非至二月不鸣。复之时。方伏于土中。以蓄其气冬至之日。一陽一虽生而犹潜。气虽动而犹藏。此来复之时。外犹静寂也。唯日短促。唯气寒凝。唯物枯落。北严冬之侯。一切在静息中。不可遽发。以听其滋育。顺其休养。固天道也。人亦不能违焉。故当雷入地下之际。适为日行南极之时。万类蛰藏。以契天道之复。而先王亦于是时。闭关自息。不任交通。商旅不使远行。官吏不省方域。以志于内。而同于天道。潜养其德。深息于道。以孚于复。故曰复犹伏也。返本复始。不逐于外也。至日者。指冬至节。以日南至晷极短也。

彖辞言利有攸往。此又言闭关不行。说者疑之不知彖辞为人言。象辞为政言。彖辞以复志在行。为将来言也。象辞以复道在藏。为现时言也。故彖辞有出入无疾之语。明其进行不可迫也。在卦象上为坤。坤德静顺。无成有终。下为震。震虽志于动。而以一一陽一之微。难胜五一陰一之力。则虽欲速。不可得也。一陰一固不与争。其如一陽一之力薄何。政令闭关不行。原欲养其力而蓄其势也。天道冬穷。日南至。虽自此以后。渐向北行。实犹相离不多。气候寒。地面冷。虽欲发动。时有未至也。故闭关不行。时为之也。非欲禁之。万物都寂。人亦以安于所居为宜。此当复之时。仍在伏藏中也。大抵复卦取坤震之合。震起于下。坤静于上。其志不同。中爻互坤。仍以静顺为重。此人道所先也。譬之时令。自冬至一一陽一初生。时未暖也。必待三一陽一交泰。而后天下同春。雷在地中。不得自鸣。必待雷天大壮。而后雷乃发声。此皆有一定之序。不可乱也。是以人道在顺时制用。一陽一不可早泻。则养之务蜜。刚不可轻用。则藏之务深。此固天道。实亦一性一命之正也。学者无眩于来复之亨。而急求见用于外。则能充复之大用也与。

复卦全卦。重在一一陽一来复。而于五一陰一之调协。亦宜注意。盖二五中位。三四中爻。皆一陰一也。一陰一静一陽一动。一陰一降一陽一升。一陰一退一陽一进。二者相违。最宜调适。天道则外顺于一陰一。内蓄其一陽一。不与一陰一违。而克成其一陽一。故一陽一能滋长。一陰一不害之。设使一陽一不自潜。早发于外。一线生机。必为群一陰一所陷。则天地又归于剥矣。君子体天道之一精一。用坤德之静。固守于内。不问其外。以待一陽一之长。一陰一之消。此不独政令为然。而切身修养之道为尤要。闭关者不外泻。不行者不求通。不省者不远务。自安闭塞。以育其真。此修己立身之要道至德。而君子所以自成也。夫复虽合时为冬至。而凡在剥极之世。一陽一微之秋。正气难存。邪说方盛之际。皆当体复之道。推复之用。返求诸己。诚而弗失。近保其真。育而弗用。虽外多故。而心不灰。时已穷。而德可久。此以人顺天之道。不因物而丧其真也。故世道一靡一常。君子长泰。为其能复也。克己复礼仁之本。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在天为一陽一。在人为仁。仁道之充。天下同泰。此君子之修。不独为善其身已也。故观复之用。先王之政。足以觇君子之行矣。

初九。不远复。无只悔。元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初九爻辞。明复卦之大用。及其吉凶也。复以一陽一复为用。初九一爻。为全卦生机所托。即全体大用所始。虽在下位。当视为主爻。为其克主持全卦之用也。复在后天。本震之德。震之初九。即复初九。帝出乎震。乃后天八卦之序。道始于复。乃后天六十四卦之序。此义人多未察。复之为用。因帝出之义。致来复之功。即在此初九一爻。诚以全卦五一陰一一一陽一。一陽一动于内。与八卦之震。二一陰一一一陽一。一陽一出于下者正同。八卦震三位。以一一陽一出于二一陰一。复则六位。以一一陽一生于五一陰一。其艰易又少有别。其行进迟速。冲举缓急。各有所殊。故以震言为帝出。为其得权也。以复言为道始。为其先时也。得权者王。先时者仙。二者有主客之异。人天之分也。然在震卦。重为二一陽一。上下分布。其势得应。故其来虩虩。其力充也。而复则局于五一陰一。其势犹孤。故其进以渐。其力有未足也。在初九爻。本震之道。行复之功。固为时宜。不过上有坤厚之积。未骤得乾健之行。其所用舒徐。其所行趦趄。道所当然。数所应尔。此学易者所宜知也。观于不远复二语。则可见圣人示教之微意焉。

不远者指一一陽一在下。由坤而出。坤上接艮。艮之一一陽一。经坤而为震。其道不远。一也。由后天八卦序位言。震前即艮。艮为终。震为始。终始不断。一消一息。往者即复。其时不远。二也。由本爻言。一陽一在内。而一陰一在外。复于初者。待于终。其进不远。三也。由上下卦言。内震外坤。坤静震动。两相推荡。一动辄止。其行不远。四也。然前二者在于复之先。后二者在于复之后。皆以不远称。为其数有所限也。既剥而复。气自至。此先也。既复未大。气犹滞。此后也。先者由静入动。其道自反。后者由通转凝。其道自贞。贞与反并。乃为不远之复。合之于德。是谓返身而诚。譬之君子。由逆入顺。而能自守其一操一。不与时消沉。亦不因时蹈厉。则永执厥中。无过不及之害。此所以爻辞称为无只悔。而占元吉也。无只悔者。言初九之道。顺时而后动。安居以俟命。既无所求以为益。又无所损以自慊。无损无益。中心泰然。故无只侮。只犹求也。又仅也。包不忮不求之义。外无所加。内无所夺。自在自足。乃兔于侮。而得元吉也。元吉乃吉之至。以复初九。得秉乾元。上应天时。下明地利。中协人事。虽在下勿用。竟能以成其大用。此即道之所见也。为于无为。用于勿用。天之所以悠久。道之所以不息也。占元吉者。明其能达天德。而致于至諴也。諴者道之着。返本复始者诚之着。诚即道。道即天。此初九一爻。有孚于乾元者也。而圣人则之。以成内外之德。以全一性一命之道。以弘仁智之功。此修身之本也。不务外物。故不矢其一性一。不囿小功。故能大其德。复之初九至矣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明爻辞之义。而见元吉之占有自来也。初九以复在内。而不外求。自返以善其身。故占元吉。盖君子之道。必先其身。诚意正心。为修身之本。克己复礼。为修身之原。人生而静。天之一性一也。感物而动。情之欲也。物至知知。好恶生焉。善恶见焉。吉凶办焉。复之初。静之动。一性一之情也。内刚外柔。不忮不求。知之至也。物之格也。好恶有常。善恶有别。一性一命以正。中和乃致。此修身之道也。而吉凶办焉。顺时善动。明物达道。则不远以复。无祗尤侮。乃以元吉占也。夫卦内贞外悔。贞则无悔。理之常也。初九返身而诚。刚以克欲。静以御动。充实于内。不贪于物。贞之至也。诚之至也。诚则明。明则智。物格知至。身以修矣。此爻所重。端在善复。复于初。则全其天牲。返其本原。此君子修身之道所自仿也。以一一陽一之刚。伏而自守。养其元气。深藏宥蜜。以成不息不巳之德。此修身之至也。当剥之余。一陽一微善熄。人失其牲。逞于物欲。心昧其知。乱于好恶。故身不保。天下随之以倾。今复乃逐一自返。以正于天一性一。保诸乾元。则知至而物恪。意诚而心正。内持于道。外育其德。此身修而家国天下同泰之徵也。故初九一爻。为救亡图存之道。拨乱反正之功。大经大法。皆基于是。又不独为一人善其身已也。言内行。则圣人之德。言外功。则王者之道。事必有本。行必有先。复之初九。本也先也。笃行之士。当细释爻象。弘推辞义。而深造之耳。

六二。休复。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六二爻辞也。六二居内卦正位。重一陰一而近初九。一陰一乐就一陽一。情喜就下。此爻辞称为休复也。休者宽舒安息之意。书曰休休其有容。盖心中乐易。而能宽容其下也。休犹息也。非动非静。无作无为。是在动中静。作中息耳。六二虽重一陰一。以得正位而近一陽一。心有慕而迹不彰。意有为而身未动。曰休复。以其不反于一陽一也。凡复六爻。皆不与一陽一逆。故皆称复。谓其克成复之道也。休复虽动作未显。而情志甚殷。以坤厚载之诚。慕乾行健之德。合而为震。动而不躁。行而时息。此六二之象。合坤震六二之道。而见其用也。人之休者。非恶于动也。旦将以助其动。非止其行也。且将以成其行。譬之劳者。因疲而休。以养其力。非贪逸也。将以竟其劳。故曰休息。乃暂憩之意。息与消反。则休舆止亦殊。明乎此。方能解休之不害复也。休不害复。且将促其成。是以占吉。为其不以重一陰一困一一陽一。不以正位远其下。其德足称。其道可大。虽次于初九。而能仍以吉占也。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仁古通人。此仁字与中庸修道以仁。仁字一义。仁人也。而不用人字。颇有深意。言人道在仁。不仁之人非人也。谓之匪人。仁而后能称人。克已复礼。而后能仁。世以人一体不全为不仁。此以人道全为仁。其义正同。爻辞用仁字。足见重在人道无亏之人。在圣人视之。等是人也。故亦作人字讲。复六二之下为初九。实复之本体。即人道之所存。仁无不生。一陽一者生之本。故生之本为仁。如果实之仁是也。果实之生。赖有其仁。人之生。赖有其一性一。一性一即仁也。生即仁也。而在天为一陽一。一陽一亦仁也。或谓之元。由其质言为元。由其用言为仁。其实一也。而仁必存于中。发于外。亦犹果实之仁耳。复初九一一陽一在下。乃以仁称。六二之吉。以下有仁。生机不绝。一也。六二虽休。而善养一陽一。以下近仁。二也。六二居正位。不自骄逸。而能下仁。三也。此释辞明指其故耳。若推诸人事。则凡居正位。不自满。而能下求贤士。以引与同升。则虽已暗懦优游。仍不失其位。此所以为吉也。占者得此。当细释下仁之义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六三爻辞也。六三居中。为人爻。一陰一行一陽一位。坤加乾次。一陰一以从一陽一。而一陽一自馁。刚不胜柔。而柔自逊。两者相将。以成其复。是不可久也。然频复有数义。疑虑未除。强而相就。其迹若数。其志转徐。是曰频。频犹数也。数斯疏矣。一也。三爻居中。与上为邻。六一四六五。相比相亲。其德不舍。而欲进未能。是曰频。频即濒也。濒近而已矣。二也。六三上应上六。位殊而道同。时异而情类。因一陽一之志在复。而比朋莫协。坤震异趣。往来不常。是曰频。频犹反复也。反复则进缓而行艰。三也。有此三义。故频复者。非可求急也。欲罢不能。则有待于厉。厉字与乾九三夕惕若厉同义。以心存忧疑。而事不可止。势多艰阻。而道有可为。唯有奋励图功。砥砺求进。是必尽其内外之力。以期协于远近之情。故重在厉。好在六三因初九之助。得乾三爻之气。有乘时自厉之道。而不使复之功。辍于中途。虽往来频频。仍不退避败其事者。实由厉以致之也。凡人之厉。必为当前困难。而志意坚定。发奋勉力也。故六三以厉而占无咎。言其善自勉耳。或曰厉危也。害也。其义亦通。盖有危害。而后奋厉。及勉自砥砺也。人无外患。多忽于覆亡之祸。无远虑。多安于一婬一佚之乐。此情之所趋。为复道所最禁戒者。故一厉字。实含有至深切之义焉。读者当参乾九三爻辞之旨。而细味之也。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明其无咎由于厉也。旧注多以厉为害。不知厉由自惕。易之称厉。白乾九三爻始。夕惕若厉。即明示乾惕乃能厉耳。复之六三。以坤承乾。故亦寓惕厉之戒。盖频复。非果复也。必待自厉。而志于复。始成其德。且三爻人道所寄。人以胜天。必以德为本。不厉何由诚德。此无咎之占。实由人力致之。不过天巳予人自厉之机。人苟不自暴弃。未有不能免咎者。故义无咎也。可见天人之合。非仅天命之恃。居易俟命。必有所为。非坐待之也。居易固有数义。而守易道。循易教。亦义中事。圣人以爻为效。效即教之所存。辞虽简略。实包一精一义。读者宜深求之。

六一四。中行独复。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六一四爻辞也。复以震出坤。六一四为坤之始爻。与震六三同为中爻。以卦言属坤土。土为中央。一陽一在地中行。故曰中行。以爻言为中爻。从下上行。故曰中行。而中行二字。更有微义。中行犹中道也。中庸曰。从容中道。圣人也。与此中行义近。盖复以雷在地中。一陽一行一陰一里。外柔内刚。体一陽一用一陰一。表顺而内固。形静而中贞。其行合于道。故有中行之称。而在六一四者。则以本爻上下相接。内外之交。由里达表。由体推用。道之所见。德之所明。恰当此爻也。夫成德省。必有美誉。至道者。必有大用。内诚者。形于外。中充者。发于表。此不求自至。不思自成者也。故蕴玉于山。其外生华。藏圣于野。其人有礼。君子不求知。而天下慕之。豪士不求显。而举世仰之。何哉道德之自行也。六一四当震以交坤。一陽一伏行一陰一。其道自远。其用自明。乃比之中道之圣。而称为中行也。独复者。独字与中庸从容二字相类。言中行者不求于外。自贞者不求于物。自固者不求于人。独往独来。而无慊也。故曰独。盖六一四居五一陰一之中。不与四爻比。以一陰一从偶。而中独奇。如人踽踽凉凉。迳行其志之象。而一陽一藏在里。不违其复乾之心。是以独复称。然非谓独善也。以德之至。不易有朋。非谓独乐也。以道之大。不易有类。上下皆其侣也。而独出其众。远近皆其助也。而独拔其萃。此由六一四之道。能挈群众超一切也。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中行为道之大用。独复为道之大本。二者皆归于道。故曰从道。而中行独复云者。尚有最要之义。不独从道而己。实为成道之原。盖执中用中。即中行也。慎独克已。即独复也。无论内功外行。莫不以此为基。复固道也。而致之则在此四字。大学止至善,,中庸诚明。皆由此致之。以卦爻言。复以震出坤。将以志于乾也。六一四丁出坤之际。为至乾之始。犹佛言见一性一。必自止观始也。六一四以一陽一入一陰一。以动向静。震之刚。而纳于坤之顺。雷之威。而蕴于地之厚。其内之充实可知。则发为外之光辉亦可想。六一四掌握是机。涵育是道。其行之至。实已为德之玄者。吾人修身。要以此为模楷。则物不能诱。心无所欲。道至德凝之期也。爻辞不着吉凶者。道行而超于数也。道自一陰一陽一。一陰一陽一自太极。充复之用。可由乾以返太极。此所以名为独复也。既返太极。一陰一陽一同泯。故数为独。而超乎吉凶矣。从字有溯洄从之之意。六一四由坤返而从乾。由乾返而从太极也。此义最一精一。当细玩味之。

六五。敦复。无悔。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六五爻辞也。复卦有异各卦者。各卦以上下中位为正。五爻为尊。而复则以三四中爻为重。二五两爻次之。盖重在以中行也。中行出于天。见于人。故属中爻。明其以人合天。为复之所贵也。六五虽居尊位。而为一陰一加于一陽一。卦属坤。即坤六五之象。以下与震六二对。其德有殊于坤。而坤为大母。震不忍胜之。是以六五仍多得坤用。坤厚载物。敦者厚也。坤体为土。敦者土也。一陽一在内而一陰一育之。故曰敦复。由其义言。厚德广育。土一性一宜生。六五虽在上一位。志却就下也。仁厚之念。好生之心。天所予也。坤能顺承之。虽一陰一而不为害。柔而不为损。此敦复之所以无悔也。外卦多悔。以自用也。今六五返求诸内。故免于悔。君子克已复礼之道也。坤虽纯一陰一。而为众生之母。则其德之厚也。情之笃也。厚则利生。笃则贞守。利与贞备。是以无悔。盖不外慕。而专于中。足以推中行之道。而发为大生之功也。且敦者厚重不易改变之德行也。专一不为他求之志念也。其贞尤着。是以女子之节。行丈夫之事。而能善其终始也。复为一陽一复。得坤以育之。至六五。其德厚矣。其情至矣。此无悔者。不独震之遂其生。而坤亦克达其用矣。乾道本赖坤成。故坤之所求。皆乾之所志。一陰一以育一陽一。正如母子养子。尚何悔乎。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考者自审其所成也。以六五虽本广厚之德。生成之心。其志已坚。其行巳果。则必有成可考。有功可察。而六五志在内。不求诸外。故曰中以自考。言虽有功不求人知。有成不求名达也。夫六五一陽一在内。复道在中。心之所存。情之所寄。皆在于育其一陽一。以绍乎乾。是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去私保一性一。以成其敦复之功。遂其来复之道。此中心所藏。时时返省。而日引其所至也。譬诸苦行笃修之士。唯恐私欲之张。德一性一之失。省察不辍。期待至勤。则其德必日昭。道必日大。此敦复无悔。由其志以致其功也。考而曰自。乃自修成行之本。若待诸外。将为名误。而损其身矣。人虽不闲。我蝃email protected]

。功成有期。我无厌也。自信既笃。自省既严。则敦复无悔之道也。实即返求于己耳。考作考察讲。而坤之志。欲成乾之道。坤母乾父震男。坤之意。实将成震返乾之功。亦即成子继考之业(考字之义己详蛊卦)。倦倦不舍。日望其成。此六五之于复。在诸一陰一爻之上矣。诸爻皆愿育一陽一。而六五为之主。故以敦复称。明其所厚者至矣。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孔子《宣圣讲义》

此复上六爻辞及其吉凶也。物穷则变。数极则反。理之常也。复卦皆亨。至上六其用已极。与前五爻大异。又上六坤道之尽。一陰一不克以育一陽一。而其德相违。刚柔不相拹。而其位已孤。故两相争。而有灾眚之凶。坤卦辞先迷后得。以能顺承也。今上六不复承顺。遂迷而弗得迷者。失路也。穷无可往。有失路之象。而一陽一不得养。虽志于乾。而所距尚遥。故曰迷复。震动于下。而重一陰一以困之。刚长于中。而优柔以悖之。是以占凶。然上六其势已极。其时已迫。天不相佑。则地道无成。下不相辅。则上一位莫保。虽不兔于行师。以争其势。而终有大败。危其国君。此明上下不和。内外不协之害也。所损既大。兴复綦难。曰十年不克征。明其灾眚之至。祸败之余。民力已穷。生息不易也。时势所迫。天人相违。处于必争。而用行师。因于失助。而致大败。天灾人祸。乃危其国君。伤其元气。此上六之占。反乎亨之道也。六五之敦。敦得亨之用。上六则与之反。故吉凶大殊。圣人垂教。其意深矣。

且复卦为天地生机所见。人事德业所着。传曰复德之本也。又曰复以自知。可知复之为道。关系治乱兴亡者甚大。非他卦可拟者也。五一陰一一一陽一。一陽一在下者。有师与谦。皆与复相类。唯爻位不同。德畧异耳。在师卦象。以一陽一德主内中位。其用可大。故有丈人之称。在谦卦象。一陽一上中爻。持人道。而合乎一陽一三一陰一四之例。其德足称。故有君子之目。而复则以一一陽一居下。作生之始。明道之原。其气内潜。其志悠远。故与仁人之德业同象。然三卦皆以坤在上。厚载能藏。博大能任。道通天地。物协一陰一陽一。用济刚柔。此三卦之占有相类也。复之上六。以位高数穷。反而为凶。正当坤之先迷。而不克于震之躁动。由互卦上反为初。则成师卦。故有行帅之占。而师行无济。躁进而迷途。其终乃大败。以道穷位危。天心不协。灾眚见于内。兵祸遭于外。则莫非上一尸一其咎也。故曰以其国君凶。国君政之主也。所居非位。所行非时。所为非道。而下不为共协之助。外无有礼让之朋。坤用已穷。师行而不能以谦自处。灾害并至。野见玄黄之血。上下相违。民无休养之时。浸至十年不克征。其凶亦可惧矣。天时不予。人事当内省。下位不和。在上当自责。此君子趋避有道。而在仁者克已之余。尤宜以求诸已为亟。易教示象。先述其害。而警之以求免。故于上六明着灾败。再以凶言。可见其用意之深切也。当此者尚其傎思而熟筹之耳。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上六之凶。非谓一切。而专指在上者。为其反乎君道也。盖上六有位而不得其时。当尊而不善其事。有如乾上九亢龙之象。且以一陰一居上一位。优柔躁乱。迷惘嗔恨。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有君之位。而无其德。居上之崇。而不能下。故日反君道也。一陰一穷变一陽一。柔尽变刚。自失其所长。而冀幸于不测。是以有迷复之喻也。复全卦大用。实以一陰一能育一陽一。柔能助刚。使一陽一得日长。刚得曰伸。以达成乾之志以佐生息之功。此复为天地道之所存。人物生之所托也。今上六乃反是义。一陰一希变一陽一。则不复育一陽一。柔贪变刚。则不复助刚。原处相成之地。反为相害之时。此与前五爻吉凶各殊矣。上六与六五近。而一陰一陽一两乖。与六三应。而上下两失。此所以名反也。且求而未得。贪而未至。徒营营于事物之劳。役役于争讼之累。有同迷梦倘怳。不克自知。而乖德本。比所以独凶也。复道已违。克已不终。则为害者不外于妄念之诱一惑。妄与复逆。复之穷。则妄心生。故周易于复之后。继以无妄也。此意至深。学者应细思之。盖能无妄。则仍复矣。克已复礼之谓也。妄之所生。何非一已所致。既克已。自无妄。无妄自复。上下卦原一义。后人多未省耳。

《宗主附注》

复卦前五爻皆吉。唯上六凶。以道穷也。然上六之凶。非复之过。复始终以乾为志。以成泰为功。则由复而临而泰。其一陽一日长。其道愈亨。保至有上六之凶哉。而爻辞以凶占者。非谓复也。谓用复之人也。吉凶发于事。见于人。人事不得顺天。而所行违道。则吉凶相反。盖以位上下辨之也。复之亨。利于下。凶于上。安于内。危于外。一陽一虽长。而不出地上。乃成其用。一旦失藏。必遭毁败。其气早一泄。其德不完。则凶危之至。不待卜己见。故处上六之位。最易迷惘之时。无厚载之可保。有野战之可忧。则其自全之道。不复如前五爻之固。而其自奋之气。有类于剥之情。盖悻悻不甘降辱。而茫茫无所依归。此迷复之凶。实由时位之所致也。学者宜详察之。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