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国学大全 > 列子

汤问第五

【原文】

殷汤问于夏革曰①:“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 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②?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权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 曰:“无则无权,有则有尽③,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 也。”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④。”汤曰:“汝奚以实之⑤?”革曰:“朕东行至营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 ⑦,人民犹是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⑧。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 无极。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⑨,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颓顼 争为帝⑩,怒而触不周之山(11),折天柱,绝地维(12),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13);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汤又问:“物有巨细乎? 有修短乎?有同异乎?”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14),其下无底,名日归墟。八絃九野之水(15),天汉之流(16), 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日岱舆,二日员峤,三日方壶,四日赢洲,五日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 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17)。珠玕之树皆丛生(18),华实皆有滋味(19),食之皆不老不死(20)。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 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21),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禹强使 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22)。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23)。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24),一钓而连六鳌,合 负而趣归其国(25),灼其骨以数焉(26)。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27)。帝凭怒(28),侵减龙伯之国使阨 (29),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30)。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日诤人,长九寸。荆之南有 冥灵者(31),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2),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朽壤之上有茵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春夏之月有蠓蚋者 (33),因雨而生,见们而死。终北之北有溟海者(34),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35),其名日鲲(36)。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 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37),夷坚闻而志之(38)。江浦之间生麽虫(39),其名日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 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离朱、子羽方昼拭皆扬眉而望之(40),弗见其形; 俞、师旷方夜擿耳俛首而听之■,弗闻其声,唯黄帝与容成于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 若雷霆之声。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帜焉■,鸜鹆不逾济■,貉逾汶 则死矣■,地气然也。虽然,形气异

也,性钧也■,无相易已,生皆全已,分皆足已,吾何以识其巨细,何以识其修短,何以识其同异哉?”

【注释】

①夏革——《释文》:“革音棘。夏棘字子棘,为汤大夫。”

②纪——头绪。

③有则有尽——陶鸿庆:“‘有则有尽,下‘有’字亦当作‘无’,“下文‘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即承此言。今本误作‘有尽’,则非其旨矣。”

④齐州——张湛注:“齐,中也。”齐州,犹中国。

⑤实——验证。

⑥营——《释文》:“今之柳城,古之营州,东行至海是也。”

⑦豳——音 bīn(宾),同“豳”,在今陕西旬邑西。

⑧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释文》:“《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东泰远、西邠国、 南濮铅、北祝栗谓之四极。”王重民:“‘之’,下疑本有‘外’字,今本脱之。上文《汤问》‘四海之外奚有’,此革所答语,故云‘四海四荒四极之外’,《御 览》一引‘之’下正有‘外’字。”

⑨练五色石——练,古“炼”字,五色石,王叔岷:“《艺文类聚》六,《御览》二五一引‘石’上并有‘之’字,与下文句法一律,当从之。”

⑩共工氏——《楚辞》注:“共工氏,名康回。”相传为女娲氏末年的部落首领。颛顼——音 zhuān(专)xū(须),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

■不周之山——张湛注:“共工氏兴霸于伏羲,神农之间,其后苗裔恃其强,与颛琐争为帝。颛顼,黄帝孙。不周山在西北之极。”

■绝地维——绝,断。地维,系住大地四角的绳子。

■故大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卫叔岷:“《淮南·天文篇》、《论衡·谈天篇》‘故’字并在‘日’子上,与下文句法一律。”就,趋,归。

■惟——为,是。

■八絃九野之水——张湛注:“八絃,八极也。九野,天之八方中央也。”絃,《释文》:“絃音宏。”则“絃”当作“纮”。

■天汉——即银河。张湛注:“世传天河与海通。”

■其上禽兽皆纯缟——陶鸿庆:“‘其上’字误复。”王重民:“陶说是也。《御览》三十八引正无下‘其上’一字。”缟,音 gǎo(搞),白色。

■珠玕——玕,音 gān(干),珠玕,珠玉。

■华实——华,音 huǎ(花),同“花”。实,果实。

■皆——王重民:“《御览》三十八引无下‘皆’字,盖是衍文。”

■毒——《释文》:“毒,病也。”

■禹强——张湛注:“《大荒经》曰:北极之神名禹强,灵龟为之使也。”《释文》:“《神仙传》:北方之神名禺强,号曰玄冥子。”

■而下动——《集释》:“《藏》本、秦本、世德堂本无‘而不动’三字。”

■数步——《集释》:“‘数步’北宋本作‘数千’,汪本从之,今从《藏》本订正。”暨——及,到。

■趣——音 qū(趋),通“趋”。

■灼——烧。数——占卦。

■播迁——流离迁徙。

■凭——张湛注:“凭,大也。”

■侵——渐进。阨——音 ài(爱),通‘隘’,狭小。

■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僬侥,音 jiāo(焦)yáo(摇)。王重民:“‘东’当作‘西’,字之误也。《淮南·地形篇》:‘西南方曰僬侥。’韦昭《鲁语注》:‘僬侥,西南蛮之别名。’是古者一谓僬侥在西南也。”

■冥灵——《释文》:“冥灵,木名也,生江南,以叶生为春,叶落为秋。”

■椿——《释文》:“椿,木名也。一名橓。”

■蠓蚋——音 měng(猛)ru(锐)。《释文》:“二者小飞虫也。”

ì

■终北之北有溟海——俞樾:“终北,国名,下文曰‘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夫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其国名曰终北’是也。”《释文》:“《十洲记》云:水黑色谓溟海。”《集释》:“《藏本》、世德堂本作‘终发北之北’。”

■称——相副,相称。

■鲲——传说中的大鱼。

■伯益——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禹的继承人。禹去世后,禹子启夺取王位。

■夷坚——张湛注:“夷坚未闻,亦古博物者也。”

■麽虫——麽,音 mó(馍),细小。

■离朱、子羽——张湛注:“离朱,黄帝时明目人,能百步望秋毫之未。子羽未闻。”眥——音 z(自),眼眶。

ì

■ 俞、师旷—— ,音 zh(至)。张湛注:“ 俞未闻也。师旷,晋

ì平公时人,夏革无缘得称之,此后著书记事者润益其辞耳。”擿——音 zhì(至),搔爬。俛— — “俯”的异体字。

■空峒——又作“崆峒”,山名,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六十里。

■心死形废——张湛注:“所谓心同死灰,形若槁木。”

■砰然——砰,音 pēng(烹),象声词,声音很大。

■櫾——音 yòu(又),同“柚”,似橘而大,皮厚,味酸。

■冬生——王重民:“‘生’当作‘青’,字之误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橘抽芬芳。’正义曰:‘小曰橘,大曰柚。树有刺,冬不调,叶青。’是櫾树叶青,经冬不调,故《列子》曰‘碧树而冬青’也。”王叔岷:“《记纂渊海》九二引亦作‘青’。”

■已愤厥之疾——已,使病愈。王叔岷:“‘厥’乃‘瘚’之借字。《说文》:瘚,屰(逆)气也。”

■渡淮而北而化为枳——枳,音 zh(只),亦称“臭橘”。橘柚均生于江

ì南,过去不能过江,更不能过淮河,在淮河以北栽种便变为枳,不能食用了。

■鸜鹆——音 qú(渠)yù(欲),亦作“鸲鹆”,鸟名,即八哥。济— —水名,源出河南王屋山,东北流入海,今下游为黄河所占。

■貉——音 hé(和),又称“狗獾”。汶— — 水名,出山东莱县东北原山,入运河。

■性钧已——《释文》:“一本云:情性钧已。”王叔岷:“有情字是。‘情性钧已’与上‘形气异也’对文。”

【译文】

商汤问夏革说:“古代最初有万物吗?”夏革说:“如果古代最初没有万物,现在哪来的万物?将来的人要说现在没有万物,可以吗?”商汤又问:“那么万 物的产生没有先后之别吗?”夏革说:“万物的死亡与产生,本来没有界限。这个事物的产生可能就是那个事物的死亡,这个事物的死亡可能就是那个事物的开始, 又怎么能弄清它们的头绪呢?就是说,在我看到的万物以外,在我知道的万事以前,都是我所不知道的。”商汤问:“那么上下八方有最终的尽头吗?”夏革说: “不知道。”商汤再三问他。夏革说:“看不见的东西没有极限,看得见的东西没有止境,我怎么能知道呢?但是在没有极限之外又没有极限,在没有穷尽之中又没 有无穷尽。既没有极限又没有无极限,既没有穷尽又没有无穷尽、我根据这一点知道万物没有极限、没有穷尽,而不知道它有极限有穷尽。”商汤又问道:“四海之 外有什么?”夏革说:“同中国一样。”商汤问:“你用什么来证实这个看法?”夏革说:“我向东走到营州,人民同这里一样。问营州以东,又同营州一样。向西 走到豳州,人民同这里一样。问豳州以西,又同豳州一样。我根据这些知道四海、四荒、四极这些地方同我们这里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大物与小物互相包含,没有穷 尽。包含万物的,也像包含天地一样。因为包含着万物,所以没有穷尽;因为包含着夭地,所以没有极限。我怎么能知道天地之外没有比夭地更大的天体呢?这也是 我所不知道的。但是天地也是物体。物体自有不足之处,所以过去女娲氏烧炼五种颜色的石头去弥补天地的空缺,砍断鳖鱼的四只脚去撑起天地的四角。后来共工氏 与颛项争夺帝位,因愤怒而碰到了不周山,折断了顶着天的柱子,扯断了拉着地的绳子,天往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动;地往东南方向下陷,所以 江河湖水都向东南流淌汇集。”商汤又问:“万物有大小吗?有长短吗?有同异吗?”夏革说:“在渤海的东面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沟壑,实际上是 一个没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没有底,名字叫归墟。地面八极、天空八方中央的流水,以及银河的流水,没有不流到那里的,而那里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那 里有五座山:第一座叫岱舆山,第二座叫员峤山,第三座叫方壶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莱山。每座山高低延伸周长达三万里,山顶上的平坦处也有九千 里。山与山之间距离达七万里,却互相认为是邻居。山上的楼台宫殿都由金银珠王建成,山上的飞禽走兽却是一样的纯白色。珠玉宝石之树长得密密麻麻,花朵与果 实的味道都很鲜美,吃了它可以永远不老,永不死亡。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神仙圣人一类,一天一夜就能飞过去又飞回来的人,数也数不清。但五座山的根部并不相 连,经常跟随潮水的波浪上下移动,不能有一刻稳定。神仙和圣人们都讨厌此事,便报告了天帝。天帝担心这五座山流到最西边去,使众多的神仙与圣人失去居住的 地方,于是命令禹强指挥十五只大鳌抬起脑袋把这五座山顶住。分为三班,六万年一换。这五座山才开始稳定下来不再流动,但是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抬起脚没走几 步就到了这五座山所在的地方,一钩就钓上了六只大鳌,合起来背上就回到了他们国家,然后烧的大鳌的骨头来占卜吉凶。于是岱舆和员峤二山便流到了最北边,沉 入了大海,神仙和圣人流离迁徙的多得要用亿数来计算。天帝大发脾气,于是逐渐缩小了龙伯国的国土使它越来越狭,逐渐缩小了龙伯国的人民使他们越来越矮。到 伏羲、神农时,那个国家的人还有几十丈高。从中国往西四十万里有一个僬侥国,人高只有一尺五寸。最东北边有人名叫净人,身高只有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