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人生智慧 > 励志人生> 沙漠里的鱼

沙漠里的鱼

来源: 文摘 作者: 未知 时间: 2019-10-03 阅读:
  他用一杯水洗脸。
  一杯水倒进脸盆里,只能覆盖盆底薄薄的一层。他把脸盆倾斜着搁起,水就积成了一小洼。双手浸入水中,皮肤好像在汩汩吸水。手掌润湿了,双掌贴面,在脸上搓几把。
  最后,俯身掬一把水扬到脸上……他闭着眼睛,感受水的清凉与滋润。
  为什么不用毛巾?如果用毛巾,盆底的水还不够它吸的。
  他用一杯水洗菜。
  把菜先理一理,一杯水慢慢地淋一遍,就算洗好了。洗过菜的水用来刷锅,刷过锅的水用来喂羊喂猪。
  他用一杯水洗澡——淋浴。很多年前,他离开家乡去昆明打工时才发现,洗澡是可以淋浴的,莲蓬头开着,从头淋到脚。
  在他们那儿,很多人并不洗澡,盛夏酷热时,讲究的人才用半盆水擦擦身子。擦过身子后,再用一杯水从头淋到脚,这是他的淋浴——一种奢侈的幸福。
  在这里水比油还珍贵。5个村庄,每人每天用多少水都是有指标的。水源是300米的深井,每个星期集中供一次水,每次半小时。时间一到,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要在家守着水龙头,用两口缸接着。
  他的家乡叫民勤——你一定从电视、报纸、网络上知道这个地方吧?
  甘肃民勤县的西面,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在它的东面,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
  正是有这块绿洲的存在,两大沙漠才没有合并成为一块更大的沙漠。这个地方曾经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块明珠,而现在,它也很“著名”——它的特产就是沙尘暴。
  在他的记忆里,村庄很美。
  那个村原先叫做“蒿子滩”。他听老人们说,七八十年前,那里河汊纵横,长年水流不断,河道边有大片的胡杨林,到了秋天,胡杨林的树叶变黄变红,风景很美。
  他小时候常在村边玩耍,那里生长着胡杨、沙枣树、梭梭、红柳、白茨、枸杞、沙米等高高低低的树木和蒿草,随着植物不断增多和长大,阻截了流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生态群落。
  变化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物价上涨,生活开支大,农民纷纷开荒种地,把树林砍掉,把土地整平,种经济效益较好的黑瓜子。就连一些政府部门、企业也没闲着,跑马圈地搞农场。
  自此,沙尘暴这个魔鬼也被人亲手放出了笼子,变得肆无忌惮。
  民勤这块沙漠中的绿洲,一年比一年小。沙漠每年迈进十几米,一点点吞噬着村庄和农田。青壮年都逃离了村庄。所以,这个县的孩子高考都特别厉害,考上了好学校,就再也不用回来了。
  整个民勤,年均降水量仅110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却达2460毫米,是降水量的24倍。
  他打开家门,满眼黄沙。
  “若是民勤成了沙漠,我上哪里去呀?我的家乡不就消失了吗?”
  每次回到家乡,看到眼前的景象,他都整夜睡不着觉。他想,是该干点什么了——一个人的力量再微薄,那也是一份力量。
  当时他在外地打工,反而越来越牵挂家乡。
  他研读了好几箱关于沙漠和民勤的书,又在网上写了许多关于民勤的文章,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后来,他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老乡,组建了一个“拯救民勤网”。他们俩一拍即合,相见恨晚,通过网络拉起了一个志愿者的大圈子。
  村里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出门打工很多年、已经习惯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为什么还会重新回到村庄。
  他在村里承包了一块地。那块曾经被开垦出来的老树林早已成为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滩——刮一场风,飞沙走石,草都被吹走了。
  400亩荒地,50年使用期,他要在荒地上栽梭梭。
  梭梭是一种很贱的植物,沙漠里的英雄。抗干旱、耐盐碱,在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的地方,只要给它一杯水,就能艰难地活下来。在民勤种梭梭,防风固沙最适宜了。
  他每天挂在网上联合媒体搞书画义卖,筹到了善款后,就去种梭梭。
  第一年,他和老乡一起在网上招募了20多个志愿者,开着私家车来到沙漠边缘,在10亩荒漠里栽下了5000棵梭梭。
  第二年,栽下1万棵梭梭。
  第三年,又栽下1万棵梭梭。
  栽树最困难的就是水。
  如果当天不浇水,梭梭第二天就死了。很远的地方有一口水井,得靠拖拉机运水,再用水桶拎着,一桶水两个坑,一棵棵地浇过去。
  志愿者走了,他依然得坚守。这些梭梭就是他的“孩子”。
  他隔几天就去荒漠里看看,要是二三十天没下雨,他就得一棵棵地浇水。
  连续一个月大旱,他的心都被晒焦了。然后下了一场雨,当梭梭第一片嫩绿的叶子长出来时,他流泪了。
  他赶紧用相机拍了照片,传到网上,所有的志愿者一片欢欣鼓舞。
  梭梭能活下来,它的脚边就能留下几棵草,在刮风时不至于被吹走。草不被吹走,它就能繁殖。年复一年,植被才能恢复。
  从2007年开始,那片志愿者生态林总面积达到了500亩。2010年4月,又有200多名志愿者前去栽种梭梭。
  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古怪的年轻人。
  为了种梭梭,他付出了很多代价。他原本在城市里有一份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可为了梭梭,他把工作都放下了。毕竟,他在乡下栽梭梭是没有任何经济收益的,还花费了大量时间。
  可他自己说,几年来和志愿者一起种梭梭,是这辈子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为了把梭梭栽好,他请教村里的老人,还看了许多《沙漠学》之类的图书资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一些书和论文,他都搜集来读。
  为了尝试人工培育胡杨,他跑到省图书馆翻遍资料,找了一块原先长过胡杨林、现在是一片荒滩的地方搞封育试验。
  现在,那片荒漠已经披上了新绿,他们的“拯救民勤”计划入选“中国公益2。0培训项目”,得到了外界的肯定。
  目前,他们又有了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并开始实施。
  2010年4月13日,北京英特尔中国公司办公大楼,在国家民政部和英特尔共同举办的“芯世界”公益创新奖颁奖现场,“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作为一个民间环保组织,提交了“我们的村庄,我们的家乡——互联网现实植树平台”公益项目。
  最终,这个项目获得了“芯世界”公益创新奖先锋奖。
  简单一点说,他们要搭建一个完善的互联网平台,在网络地图上标注需要治理的村庄,并结合动画技术,真实再现当地的环境现状,吸引公众参与沙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冶理。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短信捐助资金,捐10元钱就可以在沙漠里种下一棵梭梭。然后只要通过电脑网络或3G手机,就可以随时查看到这棵梭梭的生长情况,以及那一片荒滩的前后变化。
  他说,他的目标是——栽更多的梭梭,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希望有一天黑风暴不会再起。
  从民勤夹河乡走出,又回归夹河乡,这在乡亲眼中很不可思议。在这个村里,除了他,最年轻的农民已经40岁,其他的都上学、打工,离开了这里。他说:“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尴尬。我要是粉碎憧憬,去城市里混,找一份月薪几千块的工作不成问题……可我现在就是个农民,在城里没一份产业,算不上城里人。但你要说我是个农民吧,可在村里我找不见一个能说上话的人。”
  那天我跑去采访他的时候,正看见他在院子里洗脸。
  他把一杯水倒入脸盆,再把脸盆倾斜着搁起,双手浸入,双掌润湿后在脸上搓几把,然后俯身掬一把水扬到脸上。
  洗过脸的水,仍然是一杯。他说,这杯水还可以浇活一棵梭梭。
  他出生于1981年,名叫马俊河,网名是“沙漠里的鱼”。
  • 上一篇: 人生的不可能都有可能被超越
  • 下一篇: 励志路上的误区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