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大全 > 吴三桂大传

吴三桂大传(70)


  永历一行受到三桂的良好待遇。永历下属,不管大小官员、男女,都给马乘用。给永历进餐,都用金碗,他和母亲、妻子都给鲜服铺盖,内宫宫女及妻妾都各给一套衣服。

  十二月十日,三桂下令离缅甸班师。【三桂班师日期,各书多载十二月九日,而《庭闻录》,卷3、《清圣祖实录》,卷6载,三桂报捷书记为十二月十日,今从之。】次年,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十三日,吴三桂携永历并大军回到昆明。三桂把永历安置在世恩坊原明崇信伯李本高宅内【[明]刘茞:《狩缅纪事》,2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派兵严守,每天进餐,奉送衣物,生活用品更倍于前。

  十、晋封亲王

  吴三桂擒获永历后,以他和爱星阿的名义,将此事的详细经过,写成一长篇奏疏报捷,驰送北京。康熙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圣祖接读报捷书,高兴异常,当即批示:“览王等奏,大兵进抵缅城,伪永历及其眷属,全获无遗”,“伪巩昌王白文选逃奔茶山,大兵尽夜追及……全军归降”。此事“具见王等调度有方,将士同心戮力,克奏肤功,朕心深为嘉悦。在事有功官兵,著从优议叙”【《清圣祖实录》,卷6,9~10页。】。

  圣祖还是一个才九岁的孩子,其见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可能达到如此程度,这都是索尼四辅臣的意见,不过是以皇帝的名义写成谕旨颁发。以圣祖的名义颁发的这道谕旨,对三桂、爱星阿多方赞赏,可以说,完全反映了朝廷重臣的共同心情。

  接着,圣祖又对礼部说,擒获永历是一件大事,这都是“仰赖天地、祖宗眷佑,克集大勋,捷音布闻,神人胥悦”。指示礼部官员,“应行祭告典礼,尔部速行察例,择吉具奏”【《清圣祖实录》,卷6,10页。】。

  三月一日,圣祖又指示礼部:平定永历是“天下之大庆”,要“昭告中外,咸使闻之”,要求礼部就此事“速议”。【《清圣祖实录》,卷6,11页。】

  三月十二日,“以伪永历朱由榔就擒”,告祭世祖;同一天,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福陵(太祖)、昭陵(太宗)。【《清圣祖实录》,卷6,14页。】

  同一天,圣祖驾临太和殿,王以下文武百官“上表朝贺”,又“颁昭天下”,把三桂、爱星阿进缅擒永历之事布告全国,最后写道:“念永历既获,大勋克集,士卒免征戍之苦,兆姓省挽输之劳,疆域从此奠定,闾阎获宁干止。是用昭告天下,以慰群情。”【《清圣祖实录》,卷6,15页。】

  永历逃亡缅甸,白文选等仅拥有万余人(包括家属),其力量已微不足道,对清朝构不成严重威胁。开始,它本不在意。但是,永历的存在,至少在政治上还象征明朝并没有完全灭亡,那么,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就不是完整的,不能视它为天下共主。而永历的被擒获,清朝就成为全国惟一合法的统治者。所以,清灭永历残余势力,在军事上并无重要价值,但在政治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通过进缅擒永历,又使它的邻国缅甸受到震慑,并置于清朝的势力范围以内,这是清统治者并没有料及的事!清朝统治集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此事大加渲染,把它当作国中头等大事,并采取各种形式,加以宣传,目的是绝明朝故旧遗老和反清势力复明之念,可收安定人心、巩固统治之效。

  清朝统治集团越是重视和广为宣传擒永历之事,就越是提高三桂的威望和地位;同时,也越加显示出三桂的功劳之大,因而表现出三桂对清朝的忠诚已达到何种程度。三桂对永历的处置更博得朝廷的一片欢心。

  吴三桂擒获永历和他的眷属,一举荡平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朝廷为之振奋,忙于各种庆祝活动,对三桂的赞扬不绝于耳。这些,都不在话下。

  此时,可怜的永历和他的母亲、妻子都被严密拘禁在遥远的昆明。三桂给予了他们良好的待遇。永历头戴“马鬃瓦楞帽”,身着“纯绢大袖袍”,腰系“黄丝带”,“举止有度”。【《庭闻录》,卷3。】他身材魁伟,体态丰满,相貌堂堂,年方38岁,显出一副英气勃勃,加上那一身朴素而颇讲究的衣着,仍不失皇帝的风度。【《小腆纪年附考》,卷20,21页。】他被囚禁在室内,经常端坐不动,不管谁来送饭,或有人来观看,他都无动于衷,一概不问。有一名士兵看后,不禁赞叹:“这才是真皇帝呢!”【《庭闻录》,卷3。】

  当然,外人是不准随便进去看永历的,能看到他的,首先是一些卫士。吴三桂见了他一次面,受到故主的谴责,胆战心惊,再也不敢见了。永历曾几次想见三桂,三桂并无意见他。永历的户部尚书龚彝置办了酒肴,准备进献永历,守卫的士兵不允许。龚彝厉声说:“他为吾君,我为其臣。君臣之义,南北相同,我只求见一面,为何阻我?”守卫的士兵请示三桂后,才被准许进去。龚彝把酒宴摆好,请永历出来,向他行跪拜礼后,恭恭敬敬把酒端上,永历本不喜欢饮酒,此时处境,一见酒,顿时痛哭不已。龚彝伏在地上痛哭流涕,再劝酒,永历勉强饮了三爵(盛酒的容器),龚彝再拜不止。突然他从地上一跃而起,用力将头触地,头破而死。永历一下子惊呆了,稍清醒,扑到他的尸体上,悲痛欲绝,几乎昏倒……

  永历和他的母亲,妻子已成了吴三桂的阶下囚,是生,是死,他们既无法知道,更无权决定。在度日如年的日子里,只有悲哀和眼泪伴随着他们。然而,最后的命运很快地降临到他们面前!

  据有些史书记载,清军中有一甲喇章京军官,暗中联络满人,准备劫持永历,逃往陕西,奉为君主,“以成不世之功”。处事不慎,走漏消息,三桂、爱星阿非常惊慌,迅速逮捕密谋起事的十一人,把他们以最残酷的磔刑处死。为防止再生事变,三桂加速对永历的处置。【《狩缅纪事》,20页;《行在阳秋》,卷下,304页;《庭闻录》,卷3。】

  如何处置永历,毫无疑问,三桂个人不敢也不能自作主张。处置永历是一件要事,必须由朝廷来决定,他只能执行。奇怪的是,清朝官方史书对此重要问题却没有记载,只有个别史书仅记:“仁皇帝(圣祖)命恩免献俘。”【《小腆纪年附考》,卷20,21页。】照清朝以往的做法,凡俘获或投诚的明宗室人员,一律解送北京,给予适当安置。目的是防止明朝的这些后裔留在地方为反清势力所利用,煽惑闹事。只有坚持明朝立场,与它为敌的,一经擒获,无不就地正法处决。清兵进关后,收降了不少宗室人员,也处死了一大批。其中,清对明宗室至关重要的人物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清入北京后,有“朱三太子”案,出现了真伪太子,这使朝廷很不安。如果崇祯帝的太子真的还在,对它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此,它以假冒太子之罪名,把已被认出的太子也给杀了。至今,此事成了难解之谜。清兵下江南,破弘光政权,把立为皇帝的福王杀了。隆武政权的唐王朱聿键兵败被擒,没有解往北京,也是就地汀州(福建长汀)处死。永历政权的皇帝朱由榔维持时间最长,在云贵达十四年之久,颇得人心。现在已被擒获,留此人物,已属无益,可能还给刚刚立足的清政权造成威胁。根据它以往的政策,可知清朝统治集团不会对永历实行特赦的。但此时形势与擒福王、唐王时有所不同。

  在消灭了这两个政权后,永历已远逃缅甸,大陆形势趋于稳定,而一经把他擒获,危险消除,为了笼络人心,留下永历一条命,也是可能的。尽管官方史书不载清朝对永历及亲属的处置意见,并不能说它没有做出相应的决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也许清朝统治集团感到屠杀手无寸铁,又无缚鸡之力的永历母子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因此,在它所修的所有官方史书包括《实录》中,有意回避,漏载此事,只记擒获永历及其亲属,绝笔不提朝廷的处置意见,亦不书永历死事。【《清圣祖实录》,卷6、(蒋氏)《东华录》等书,在康熙元年二至四月记事条下,均失载。连私家著述的某些书,似为避讳,亦不载。】实际上,决定永历命运的,还是吴三桂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擒获永历后,吴三桂跟内大臣、定西将军爱星阿等曾讨论过如何处置永历。爱星阿提出,应献俘北京,由朝廷处置。三桂认为不妥,他说,从昆明至北京路途遥远,地方还不那么安静,万一途中被劫,谁也负不了这个重大责任。他主张奏请朝廷,就地处决。【《庭闻录》,卷3,《狩缅纪事》,20页。】三桂这样考虑,不无道理。平定云南后,全国形势趋于平静,但仍有抗清的势力存在,如李定国正在寻找永历,在两湖、四川交界处,抗清的武装力量继续活动,特别是暗中的反清势力包括个人,也没有完全停止活动。把永历从昆明解往北京,很难说万无一失。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