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纵论中西全史

141齐赵代兴(上)

【141】齐赵代兴(上)

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或许是战国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中牛人最密集的一个时代。无数传奇人物,无数经典故事,都发生在这几十年里。在这样一部通史里,把它们一一详述是不可能了,我所要做的,是把这错综复杂的几十年理出一个尽量清晰的脉络,我们可以从中知道,那些一精一彩的篇章,是发生在怎样的大背景下。

这几十年,也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最困难的几十年。秦孝公、秦惠文王两代杰出的君主死去,商鞅、张仪这些顶尖的战略家也纷纷离开了秦国政坛,秦武王暴死之后,秦昭王年少继位,(其实也不是很“少”,跟旃陀罗笈多·孔雀差不多)大权完全旁落在母亲宣太后手中。宣太后倒也并非等闲之辈,可在山东六国,英雄人物却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尤其是齐国和赵国的兴盛,让秦国君臣们的脑袋前所未有地疼。

先说说齐国。

这一次齐国兴盛的关键人物,叫做田文。这个田文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号称“食客三千”,以养士闻名天下的孟尝君。在那个时代,不甘寂寞的人们肯定都一爱一去齐国。有才华呢,可以去稷下学宫拿高额奖学金,没才华呢,可以去田府混吃混喝。

第123节

但孟尝君在历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却不是因为他的养士,而是他的战略眼光。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死,齐湣王继位,用孟尝君为相。孟尝君一上来,就采用与张仪一样的手段——连横。把近来被秦国的轮番轰炸搞得很伤心的魏、韩两国拉了进来,组成了一个强大的齐-魏-韩同盟。

孟尝君的效率是很高的,一上任就达成了连横,一组成连横,联盟大军就立刻启动了。公元前301年,三国联合攻楚,在垂沙之战大破楚军,楚大将唐昧被杀。楚国大片土地流失。

而楚国所受打击还远不止于此,这场垂沙大战启动了连锁反应。先是楚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居然将楚国割成了三四份,彼此不能兼顾。楚国自此大乱,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这一仗的声威,一直震到了函谷关内的秦国。感受到威胁的宣太后反应很快,立刻把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泾一陽一君嬴芾送去齐国作为人质,与齐国修好。齐国也没打算与秦国撕一破脸,于是将泾一陽一君送回,并于公元前299年送孟尝君入秦为相,正式与秦国连横。

如此一来,秦、齐联盟,魏、韩依附于齐,楚国被齐、秦收拾得怕了,对两边都小心伺侯,忽然间,好像天下没有仗可打了。但有一个国家却立刻觉得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是哪个国家呢?我们翻翻地图,就会恍然大悟:当然是夹在齐、秦、魏、韩中间的赵国了。

此时的赵国,也恰是一个天翻地覆、风起云涌的时期。因为他们的国君,正是那位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赵武灵王。

在中国四面活跃的游牧民族中,以赵国北面的林胡、楼烦最为强大。这些活跃在内蒙草原上的部落,战马比中原马能跑,骑术比中原人高超,令赵国很是头疼。于是,从公元前307开始,赵武灵王推行了著名的胡服骑射。

自周以来,中原人便隐然以礼仪之邦自居。对于生产方式落后、生活习惯奇怪的胡人,想来中原人是有鄙视的情绪在里面的。我们可以想像,如果你很讨厌什么人,还偏偏得按照他们的穿着习惯去打扮自己,想必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推行胡服骑射,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赵武灵王克服重重阻力,竟然成功地让满朝文武都带头穿上胡人的服装,并着力组建专门的骑兵部队。骑兵作为一个专门的兵种,开始进入了中国战争史。

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赵国军力骤然增强,大破林胡,辟地千里。

赵武灵王收拾异族正收拾得欢呢,突然发现形势不对。之前还好,中原各国打成一片,似乎没人有工夫搭理偏居北疆的赵国。可公元前299年,中原一一团一和气,赵武灵王不免慌了,连忙派大臣楼缓入秦,促成秦、赵交好,这样才能继续专心经略北方。

楼缓不负所托,成功地找到人进献谗言,说孟尝君为齐人,齐、秦是终极对手,齐人为秦相,必对秦有害。秦昭王闻言,立刻免去孟尝君相位,囚禁起来,甚至考虑将其杀掉。

接下来便是一段“鸡鸣狗盗”的经典故事。孟尝君手下一神偷门客,入秦王宫中,盗得千金白狐裘,送给昭王宠妃。在宠妃的枕边风下,昭王一时头晕,下令释放孟尝君。孟尝君连夜出逃,但函谷关要天亮方才开关。可此时秦昭王已然后悔,追兵既出,顷刻且至。于是,另一门客以高超口技,引得遍地鸡鸣,函谷关开,孟尝君得以逃出生天。

孟尝君逃跑,楼缓成为了秦国新任丞相,秦-赵同盟成立。

回归齐国的孟尝君则恼怒不已,公元前298年,齐、魏、韩联军兵发秦国。这一番函谷鏖兵或许是战国时代最为激烈的一仗,竟打了三年之久,直打得风云变色、血映长天。结果更是令人一大跌眼镜,所向披一靡一的秦军锐士遭遇第一次大败,天下第一险关函谷关竟被盟军攻破,秦国也有被打得割地求和的一天。

也是齐国离秦国太远,攻秦没有太多实惠可言,最终联军接受求和。但大军却并没有歇着,从西面归来之后,立刻向东,挟克秦之威,乘胜攻燕。结果,燕国两大将被杀,损兵十万。

至此,齐国重新找回了昔日中原霸主的感觉,三国同盟的声势如日中天。

赵国也没闲着,在三国破燕的同一年,将王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赵何而自己专心军事的赵武灵王亲率大军二十万灭掉中山,紧接着大破林胡,迫使林胡举族北迁,赵国在中山、林胡、楼烦的故地上建立了云中、雁门两郡。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对这两个地名一定不陌生,从这个时候起,这两地成了中原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桥头堡。

“城头月没霜如水,雁门山边骨成灰。”在今后的历史上,这里还将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将此地并入中原之人,赵武灵王,也将为万世所铭记。

在公元前296年,战国几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秦、齐、赵均具备了极强的实力,它们固守着中国的三个角落,随时准备扑向中原,开始最后的肉一搏。

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两年之后,形势急转直下,赵、齐的自乱阵脚给了秦国以可乘之机,加上一位战场天才的出现,使秦国在这场凶险的搏击中再度夺得先手。请看下集——齐赵代兴(下)。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