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9)
「何等为十?所谓: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心、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②、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③、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④。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心,得入菩萨第五地。」
【章旨】此章与下一章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层次——「胜慢对治」的内容,其主旨为除掉慢心。此章为「胜慢对治」的第一种「他地慢」。
【注释】①十种平等清净心关于此章所言的「十种心」,澄观解释说:「『平等』有二义:一、是如理。二、是因果净法,千圣同规,名『深净心』,是此地观解故。《论》云:『于平等中,心得清净』故。」这是说,此中之所以言「平等」,首先是从「性空之理」的角度而言的;其次,是从凭借此「平等深净心」而得以进入第六地角度而言的。至于此处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与第六地所言「观察十平等法」的不同,澄观解释说:十地的修行是地地环环相接,后地舍前地所证。而此地的「十种平等清净心」是对治第四地可能存在的凭借「净」而产生的慢心,因而此「地」是偏重从「理体」的角度言之的。而第六地则是从「依真入俗」的角度来对治此地所证的「地相」的。②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澄观将这两句所言简称为「戒净」、「定净」。这两种在「在见道前,以创背凡,过宜以戒防,欲生真慧,理须习定。然未合理,判属世间。」(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戒净」、「定净」在「见道位」之前,属于世间众生所具之清净心。③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澄观将这三句所言简称为「见净、度疑净」与「道、非道净」以及「行净」。关于此三心,澄观解释说:「次三,在见道,以见道中断身见故,断疑故,断戒取故。戒取是『非道』,知无漏慧是正道。入见道时,十使俱断。偏言三者,《涅槃经》说此三重故。又十使中,五见及疑,但障见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中所言的「十使」,又名「十惑」,包含「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三句是说,在「见道位」已经断除了「十使」即「十种根本烦恼」。④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关于此二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大乘后二,皆在『修道』,断障成德,故有二也,行实同时。若约位分,七地已还为行断,修道断结故,八地已上入『法流』中,顺菩提故,名『思量上上』。」澄观在此的解释是将菩提流支《十地经论》的译文与此中的译文联系起来对释的。《十地经论》将「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翻译为「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平等深净心故」。澄观的意思是,此句是指向第七、第八地的修行境界的。
【语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在第四地所行道修行圆满之后,欲入第五难胜地,应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进入。」
「这十种心是什么呢?具体为:于过去佛法不起分别的平等清净心、于未来佛法不起分别的平等清净心、于现在佛法不起分别的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定心平等清净心、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的平等清净心。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心,得以进入菩萨第五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①。愿力所持故,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②;积集福智助道故,一精一勤修习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观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来护念故③;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④。」
【章旨】此章为「胜慢对治」的第二种除掉「自地慢」的内容。所谓「自地慢」是指第五地之慢,「谓于此十心希求胜相,从(此字可能为「复」)以为慢。」(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即以上章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来企求殊胜的修行相状,这本身就是「慢」。
【注释】①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此四句是此章的主旨。澄观解释说:前两句「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为修行对治的对象,而「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则是能治,则对治「所治」的方法与主体,即以「真如性空之理」来对治而除掉对于清净心的执着。此四句之后的九句从八个方面来解释「所治」与「能治」。②愿力所持故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据澄观的解释,「前二是起行心」。即「愿力所持故」句是言「自利愿,即修菩提心」。而「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是言「利他慈,即不疲倦心」。③积集福智助道故等五句根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的解释,此五句是言「行」即修行。具体是:「积集福智助道故」一句,是言「得善根力」;「一精一勤修习不息故」一句,是言「不舍众行」;「出生善巧方便故」一句,是言「善巧修行」;「观察照明上上地故」一句,是言「无厌足,故照明上上」;「受如来护念故」一句,是言「得他胜力」。④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此二句是此章所言的第六种「行」,即「自得胜力」的内容。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初句具三慧,念是闻、思、智,即修慧。后句,胜进究竟。」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于此第五地之后,以善于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缘故,善于使自己的深心清净的缘故,又转而寻求尊上殊胜之道的缘故,随顺真如的缘故,获得不退转之心。由于菩萨大愿之力所持的缘故,对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弃的缘故;积集福与智等助道之法的缘故,一精一勤修习永不休息的缘故,产生善巧方便智慧的缘故,观察照明上上地的缘故,受到如来护念的缘故;由于自己所得念智之力所持的缘故,进入此地的菩萨获得了不退转的心。」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实知①: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
「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②;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入道智谛③;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④。」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摄离痴乱行,智清净等无痴乱故」,「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此章与下一章为「不住道行胜」的第一层次「所知法中,智清净胜」的内容,其主旨为「自利护烦恼行」,即远离烦恼的修行。此章是言「四谛实法分别」,具体的修行方法是以十门观「四圣谛」。
【注释】①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今初言『实法』者,有佛、无佛。『苦』、『集』二谛体是妄想杂染因果,『灭』、『道』二谛体是出世清净因果。——此约谛实义释。若约审谛释者,前二无佛,不能知此是『苦』是『集』,宁有后二『灭』、『道』因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四圣谛中的苦谛、集谛是「无佛」即不成佛的原因,而「灭谛」、「道谛」则是「有佛」即成佛的原因。②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此五句说:「前五,通观『四谛』,谓:一、世俗者,观『四谛法相』。二、观其性空。三、通观性、相无碍。四、观性、相各异。五、观此四缘起集成。」③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入道智谛澄观解释此四句说:「次四,别观四谛,谓:六、七、八、九,如次观『苦』、『集』、『灭』、『道』。」④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此二句仅为一种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解释说:「后一,但观『灭』、『道』。菩萨地因,证佛智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晓: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
「菩萨善于知晓俗谛,善于知晓第一义谛,善于知晓相谛,善于知晓差别谛,善于知晓成立谛;菩萨善于知晓事谛,善于知晓生谛,善于知晓尽无生谛,善于知晓进入道智谛;善于知晓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于知晓如来智成就谛。」
「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俗谛①;通达一实相故,知第一义谛②;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③;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④;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⑤。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⑥。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相续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⑦。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⑧。」
【章旨】此章则从化度众生的角度对于「以十门观四圣谛」进行具体解释,世亲《十地经论》卷七释其主旨为「化众生方便差别」,「方便差别,应知所化众生有七种」。其具体涵义见注释。
【注释】①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俗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初一,为根未熟众生,谓未堪入『大』,为说『四谛十六行』等,名知『世谛』。」此中,「大」指大乘,「十六行」是指「四谛」的十六行相,即从四个方面看「四谛」,总共获得的十六种观法。俗谛,又作「世谛」、「世俗谛」。「谛」是真理、道理之意,「世俗谛」即世间一般所认为的真理。此「俗谛」是为那些根机不成熟而不能信仰佛教或者尚不能接受大乘佛教教理的众生而言的。②通达一实相故知第一义谛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二、为根熟堪入『大』故,为说法空第一义谛。」「实相」即诸法的最真实相状。「第一义谛」又名「胜义谛」、「真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因此而名为「真」,其理永恒不变,因此而名为「谛」。而此「真谛」专门是对于那些堪受大乘佛教的众生而言的。③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三、为疑惑众生故,知相谛。谓有闻第一义谛犹豫不决,若是空耶,则无因果。若是有耶,云何言空?今明即俗,自相是空,共相俱处无违,故名相谛。」「自相」,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之体相,即不与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称为「自相」。「自相」是现量之所得,并非可以凭借分别智慧可得知,而必须依证真实的智慧方能证知。但是,如果依赖于暂时智慧,而对「共相」加以层层之探讨分析,则解析至终极时,也可大致辨知诸法之「自相」。这也就是「相谛」。对于那些听闻诸法皆空的道理但却心存怀疑的众生,就应该以「相谛」来开导。④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四、为谬解迷惑深法众生故,知差别。谓前缘二境,故名为疑;今闻俱处,便谓是一,名为『谬解』。今明,体虽不异,性、相分位,歷然差别。」这是说,针对那些认为诸法并无差别而为「一」的众生,应该以「差别谛」而开导,使其明白诸法之体为一性空之理,但其「性」、「相」仍然是不同的,是有差别的。⑤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五、为离正念众生故,知成立谛。谓既闻差别,谓皆有体,名离正念。今明差别,但是缘成,无有自性,故云『成立』。」「成立」是指诸法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大乘佛教认为,诸法尽管是一种有差别的存在,但是却是缘起的,并无固定不变的自性。⑥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等八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六、为正见众生,知事等四谛。由无前疑执,故名『正见』,可令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事』即『苦谛』,『生』即『集因』。『无生』是『灭』,因亡曰『尽』,即尽智也。后果不起,名为『无生』,即无生智也。」这是说,「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是言正观「苦圣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是指正观「集圣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是言「灭圣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是言「道圣谛」。而「出、生无二故,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中,「出」指出世间,「生」指「众生世间」,此指大乘佛教所言的涅槃与世间不二的思想。⑦正觉一切行相故等三句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七、为大乘可化众生故,知菩萨地,乃至如来智谛。谓先住大乘,化令进故。言『正觉一切相』者,大乘要须于五明处善巧知故。『菩萨地』是因,言『次第相续』者,如从初地入二地,乃至十地入佛地大果也。」「五明」是指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⑧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此二句是对于「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相续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的补充说明。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以『信解』等者,为释外疑。六地已上,乃至佛智,未曾证入,彼云何知?故此,释云:信解,镜像观智力知,非成就智。『镜像』即影像观,未得本质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这是说,菩萨修行进入第六地以上,方纔证入佛智,而此时方纔证入第五地,为什么能够善于知晓佛智呢?经文说是依靠「信解」,而并非实际证入。而世亲则以镜中之像来说明之,澄观沿用了其说。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