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六大 化解冲突 促进和平
尊敬的各位大使代表、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净空十分荣幸,非常感谢教科文组织的善意邀请,缘分殊胜,第三次来到教科文组织总部与诸位仁者一起庆祝卫塞节,一起交流、分享如何化解人心冲突,促进世界和平。
记得,二战之后的一九四五年,为了吸取战争的教训,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战争起源於人之思想,因此,务必要在人的思想上构建和平。”这句话说出了整个世界治乱的根源。
这句话,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整个宇宙跟我们的起心动念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我们动的念头都是善的,这个世界就变成天堂、极乐世界;如果动的念头不善,负面的,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那这个社会就混乱了。
佛在经上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人的思想、心念,不仅影响整个世界,更能影响整个宇宙。现在,许多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对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失去了信心。信心危机才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如何树立信心?这就要做出榜样、拿出证据来,要有人真正把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做出来,身行言教,做出实践成果给大家看。为此,净空特别提出“六大”,就是“发大心、立大愿、扎大根、固大本、修大行、证大果”,供养给每个真正致力於化解冲突、实现世界和平的志士仁人做参考。
一、化解冲突,教学为先
九一一事件之后,昆士兰大学的和平学院邀请净空参加座谈,讨论如何化解冲突。世界的冲突根源在哪里?根源就是家庭不和,夫妻两个都不能好好相处,彼此互不信任。更深一层的冲突在我们心里,这就是习性与本性的冲突。所以,化解世界的冲突、消弭战争,就要化解内心深处的冲突,化解家庭冲突。
发大心
化解冲突从哪里开始?从发大心开始。“大心”是什么?大心就是神圣的大爱,是耶稣基督平等的博爱;是真主安拉的仁慈;是诸佛菩萨的慈悲。神爱世人,我们敬仰神,所以我们在生活上要把神的爱充实内心,还要带给身边所有的人。
这种神圣的大爱就是我们的真心。中国古人教导孩童,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本性本善。这是自性、是真心。真心每个人都有,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人人都有。用这个真心待人处事,就会平等、无条件地爱护一切人,这就是耶稣基督的“爱人如己”、就是诸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中国的老祖宗了不起,将回归本性本善、神圣大爱的教育概括成一个“孝”字。“孝”这个字是会意字,它由两个字组成的,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表示老一代与子一代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穷无尽的众生都与我们是一体,从此生出的大爱,就是大孝、是至孝,这就是佛法说的菩提心,清净、平等地爱一切众生。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体就是自性,多么亲切!佛法说“人我不二”,怎么能不爱呢?还会讲条件吗?
孝道是中国五伦大道的根本,“父子有亲”,父母与孩子之间自然的亲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每个人都有。我们仔细观察,“父子有亲”就在我们身边,就体现在小婴儿身上,“人生百日,体露真常”。你看,出生不到一百天的小婴儿,他的眼神、他的笑容,都是那么天真无邪,对每一位来逗他的人,都是那么样的欢喜。再看他的父母,怀著无限的爱心照顾他,那么样的小心翼翼、毫无保留。这就是一体的亲爱。
所以,老祖宗有智慧,看出“父子有亲”这种亲爱,是道德的源头,由此生出万德万行、流出万德庄严。佛教的慈悲、耶稣基督的平等博爱、真主安拉的仁慈,都是自性的流现。宗教源於此,文化、文明皆源於此,它是根本。
可是,等到小婴儿再长大,知道谁是他的爸爸、谁是他的妈妈,就有分别了,分别就有了染污了,失去了清净心,这就是“性相近,习相远”。如何让清净、平等的亲爱,永远保持下去,这就需要教育。圣贤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就是“苟不教,性乃迁”。中国童蒙教材《三字经》一开篇六句话,就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目标,全部都说出来了。这是真的智慧,它超越时空,古今中外都适用。
教育从何时开始?从入胎就开始了。我们爱护子女,希望给他们好的教育,就要重视童蒙养正的家庭教育,这是传统中国教育的成功之处。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才得绵延千万年。
前些年,澳洲南昆士兰大学的教务长告诉我,第二次大战之前,欧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在一起研究讨论,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个都灭亡了,为什么中国还存在?他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一个结论:这是因为中国人注重家庭教育。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教什么?两千多年前,中国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礼记》在开篇《曲礼》就谈到童蒙养正。“养正”就是从小扎好德行根基,帮助他们一生都能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智慧心、慈悲心,见到善事赞叹,见到一切不善的境界,都不会发脾气、不会怨恨人。
养正教育首重胎教。这个教育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一万年都不止。三千年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就非常懂得胎教,她在怀孕期间,心正、身正、言正、行正,以长养胎儿的正气。文王成为历史上公认的圣王,往后历代的母亲,都学习、效法太任,重视胎教。这是母亲的慈悲,她真正爱护胎儿,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孩子生下来,虽然还是个小婴儿,他就已经会看、会听,就已经在学习了。这时,父母就要把《弟子规》做出来给他看,所有负面的一律不能让他看到,这样教他一千天,根深蒂固,一生都不会改变,真的是“三岁看八十”。
这样的教育现在没有了,父母都在外面工作,将小孩交给电视、网路,小孩从小受到负面的影响,养成了习惯。一旦受到污染,再想导正,就太难了。家长、老师普遍感到小孩难教。所以,中国老祖宗说:“教儿婴孩”;《圣经》也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会偏离。”
真正发大心,就要从尊重本性本善、爱护下一代开始。真正懂得自爱,他就懂得爱人,这就是所有文化传统中圣贤教育的核心。有了充满爱心的下一代,世界才有未来,和平才能实现。这就是在“人的思想上构建和平”。
立大愿
回归本性本善的教育是圣贤教育,所以,宗教要回归教育。“宗教”这两个字,要依中国文字来解释。“宗”有三个主要的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学、教化。两个字合起来: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我这十几年来,在国际上跟许多宗教往来,提出中国对宗教的解释,每个都欢迎,没有一个反对的,可见它是宗教的真义。
今天,我们很荣幸,能够与各国官员、使节、宗教领袖济济一堂,共同欢度卫塞节,缅怀佛陀伟大的一生。释迦牟尼佛的身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细观所有宗教的创立人,都和佛陀一样,一生从事义务教学。现在,我们向古圣先贤学习,不但要深入自己的经典,还要了解其他宗教的经典。真正恭敬学习各个宗教的经典,就会发现,其内容不外乎教善教孝,教谦虚忍让。所以,宗教回归教育,就能把人都教好,把家都教和睦,家人之间都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社会就能和谐;社会实现和谐,世界就可以持久和平。家和万事兴。
我们看到,每个民族、每个宗教都有他们优秀的传统。这就要有识之士“立大愿”,将这些传统继承弘扬,这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大愿”体现在学习、效法古圣先贤的存心。学习就要像释迦牟尼佛;学耶稣基督、穆罕默德,就要像耶稣、要像先知。我们把上帝的爱、真主的仁慈、佛菩萨的慈悲演出来;让佛陀、耶稣、先知的存心和行持,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这样,我们必然能够得到圣人的加持、祖宗的保佑,因为我们和他们的心愿相同、言行一致。
实在讲,现代人所经历的苦难、所面临的问题,比佛陀、耶稣基督、默罕默德所处的时代,多百倍、千倍都不止。人类的文明已经到了存亡继绝的边缘。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晚年警告我们:如果不能奋发努力,传统文化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这将是全人类无可挽回、无与伦比的惨重损失!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以说是拯救世界、拯救人类最关键、最重要的机构。
孔子说过:“人能弘道”。弘道是每一位志士仁人的本分,只有大家都来弘道,才能拯救人类,拯救现代社会。一个真正有大心、大愿的人,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都会自发地向这个目标努力。教科文组织在实现这个目标方面,真的是责无旁贷,时不我待。
扎大根
有了大心和大愿,那就要扎好道德的根基。好比一棵大树,根深则枝叶繁茂。扎好道德的根基,才能真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大自然的规律,古人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是真理无所不在;就是“上帝与我同在”,体现在社会上,便是“五伦”;“德”是遵循真理与规律来做,言行都能符合道,自然身心都有所得(德),德就是“五常”。“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生活工作的依归。
“五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道”。父子是一体,因此父母之道在慈、爱;子女之道在孝、敬。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全是因为爱没有了。父母不懂得爱儿女,儿女不知道恭敬父母、不能孝养父母。
“君臣有义”就是领导与被领导人之间,要合乎道义。无论是做上级、还是做下属,思想言行都要遵循道义,要合情、合理、合法。在道义的基础上组成的公司、行号,必然会经营得长久。以道义组织的社会、一个国家,也一定能长治久安。所以,要想世界长治久安,太平昌盛,就必要回顾道义、重视道义。
“夫妇有别”是夫妇建立一个家庭,各自有不同的任务。男子负责家庭经济生活;女子负责教育下一代。下一代能否成为圣贤、君子,全靠母亲教导。所以中国讲“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分工不同,不能争。
现在,夫妻都争著在社会上工作,把下一代的教育疏忽了,得不偿失!中国的古圣先贤知道,夫妇的结合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关於整个社会的安定世界和平的大事,不能不谨慎、不能不重视。现在没人讲这个大道理,两夫妻不能彼此相容、甚至离婚,社会就从这个地方乱了。由此可知夫妇不和,要负社会道义与因果责任的。
“长幼有序”是指小的要服从大的、大的要带好小的。一家手足之间相亲相爱,长大之后也不会改变,依然互助合作,这样的家庭多美满、多幸福!这样的社会自然稳定、长治久安。所以,中国古人教育小孩,不许争,只能让:小时候要忍让,长大了要谦让,在社会上工作要礼让。现在,“让”的教育没有了,从小就教竞争,长大之后就只知道争名夺利,就算是一家人,都要告上法庭。这就给社会带来混乱、让大家生活都没有安全感。
最后,“朋友有信”是朋友之间彼此信赖,决定没有欺骗。“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人言而无信,就不能立足於社会。古人讲信用,父亲欠的债,儿子、孙子都要想方法把它还上,不需要任何法律文件约束,这就是信义。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