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义解(2)

好!看到这里。「慧能」就是我,听他如此以后。「宿昔有缘」,可以加一个「以」字,以就是因为,因为「宿昔有缘」,自古以来就和他结过缘,所以「乃」,「乃」就是就,就「蒙一客」,这「一客」是另外一个客人,另外一个出外人,这「客」是出外的人、旅客,「取银」拿十两银子给我,叫我「充」,充就是当做,当做我的母亲的「衣粮」,给她做生活费,「教便」,「便」就是马上的意思,立刻去黄梅去参礼五祖。「慧能安置母毕」,我将我的母亲都安排妥当以后。「即便辞违」就和他的母告辞。「不经三十余日」这「不经」不字是没有意思的,中文常常会这样子,就是指经三十余日,为了要形容很快,所以加一个「不经」,加一个「不」字,其实是经三十余日,中文很奇怪,譬如说「地上」就是「地下」,有东西掉在「地上」,就是东西掉在「地下」,「上」和「下」相反,对不对?但是就是这样子,很多这样的言辞。「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以下这开始了,这是第二个公案了。

经文:〖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好!到此为止。他去礼拜五祖以后,五祖大师就问他说,你是何方人氏,好象演歌仔戏。「欲求何物」你要求什么东西?为什么要问他何方人氏,就是问他的出身,为什么要如此问呢?因为你看公案里面都是如此。大师就会问你从何来或是你是那里人,大概知道你的程度如何,再来「欲求何物」,就是问你的「发心」,你来这里要做什么?问你的「意愿志向」。如果「意愿志向」一问就知道你是何等人、何等角色,这就是你的发心。「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在唐朝时岭南是很「内山」(徧僻),「远来礼师」我这么远跑来礼拜师父您,「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很深哪!这些字很简单,但是道理很深,为何?这你要知道。你要看过「法华经」才知道,「法华经」内就是讲「一佛乘」,什么叫做「一佛乘」呢?因为佛祖讲法讲「五乘」,五乘的佛法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第五个就是「佛乘」。「人天乘」就是教一般凡夫之人,他不能修行,叫他做一些好事,未来免于堕落恶道,来世还可以作人或者可以升天,去做天人受天福,这样叫做人天乘,这需要受持五戒和十善,中品的人就可以来世再做人,下品的来世就没把握了,上品的人就可以升天,这是凡夫。如果要修道的人,所以受五戒不一定是修道,你要知道受五戒有的是求福,但是你受五戒有大福。再过来就是「声闻乘」,声闻乘的人就是见到娑婆世界很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很苦很苦,苦得已经不能忍受,所以赶快要解脱,于是就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法」求解脱,这种人叫做声闻乘。再来「缘觉乘」,声闻乘是见到「苦」,缘觉乘是见到「无常」,比较高一点。为何称作「缘觉」呢?就是修「十二因缘」,从这十二因缘里面得到觉悟,所以称为缘觉。十二因缘就是讲无常的道理,因为体悟到无常,所以他修「出离」。其实缘觉乘所修的无常,也是一种苦,但是苦有很多种,可是这个无常是「苦的根本」,为什么会苦,因为「无常」故苦。所以缘觉乘他是有更加高一层的原因,因为他不是在果上,而是在因上,为什么会苦?是因是无常,这个叫缘觉乘。接着就有「菩萨乘」,菩萨乘除了它要体悟到世间的无常和苦以外,为了要自求度脱,同时他还发大悲心要度脱众生,这种人叫菩萨,修六度万行,这叫做菩萨乘。接着菩萨再往上就是佛了,叫做「佛乘」。「一佛乘」就是说在法华经内说的,佛祖说这么多,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讲这么多「乘」,到底佛祖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佛祖的意思、究竟的意思只是说「你们都应该要作佛」,我跟你们说修「人天法」,然后得到世间的福田,得到快乐,这只是暂且说说而已,为何要如此说呢?因为你没有那个根器,我跟你说那么高的法,你也没法修,所以你现在只要增加一些福报就不错了,如果根器、根机比较好的人,我就叫你修四圣谛、八正道,不再求世间的福田,因为世间的福田是「有漏」的,是无常的,这不究竟,也不能出离,也不能解脱,也还是在三界六道之内,所以你如果有这个根器,我就给你讲四谛八道的道理,让你去求解脱,或是说十二因缘,让你有更高的体悟。如果有那种人,就是说他除了自己感到很痛苦以外,他又会感觉到别人也一样,所以他有发心要自度度他,这种人就叫做有发大悲心的人,我就和他说「菩萨法」。不是只是说「自求度脱」而已,因为二乘人就是自求度脱啊,但是菩萨是「自度度他」,这要有那个心才可以,也就是说菩萨比较不自私嘛!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的利益而着想,为别人的利益而发心,为别人的利益而努力,为别人的利益而受苦,为别人的利益而受难,乃至于舍生命,这种就是菩萨。如果有这样的人,我就教他菩萨法,就修「六波罗密」,乃至于修「十波罗密」、「四摄法」,如此去修,修菩萨就修菩萨道,行菩萨行,这样已经「四乘」了,对吧!但是这个都不是如来的本意。如来的本意就是说「你们每人都要和我一样,将来都要成佛」这样的意思。因为怎样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们如果不成佛,我们用一个白一点的话说,「不成佛白不成佛」,这样可惜啦!因为你的佛性你不用,你不用来成佛,你宁愿在外面抛头露面,在六道里面轮回,抛头露面,轮转受苦,这样可惜,这样白白浪费,这样枉受苦难。怎么枉受呢?这叫做冤枉,冤枉无处诉,冤枉啊!怎么说呢?你本来不用如此啊!你本来可以不如此,在这个六道里面轮转,可是因为你不用你的真如本性,你不用你的真心,你全是用你的「虚妄之心」在生活。虚妄之心是什么?就是贪、瞋、痴、烦恼啊!跟别人计较,天天就是点钞票,因此就轮回生死,贪、瞋、痴、嫉妒等等,这些恶法都是「虚妄之心」,你不用你的真心,而用虚妄之心在生活,所以永劫不得出脱,所以就枉受苦难,如此可惜啦!可惜你具有一个佛性,甚至于你有佛性你都不知道啊!所谓「不知不觉」啊!所以众生就是如来。如来是已经觉悟的人,对不对?他觉悟什么?他也没有觉悟什么,他所觉悟就是觉悟他的佛性,这样子。那我们不知不觉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觉知自己有一个佛性,不觉知自己有一个真如本性,所以无始劫来,只是用自己的妄心在讨生活,所以就枉受辛劳,枉受辛苦啊!

好!那么现在回到这个正题。佛种种的方便言说都是什么?这个字「诱」、拐你,好象小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你会对他说「来来来」对不对!你「来来来」他就走一步,又「来来来」他又走一步。我们就象那个婴孩一样,正在学走路,如来就拿一颗糖「来来来」,你因为想拿那颗糖,你就向前走,所以一步一步拐你,拐到你能够走,拐到你不用扶旁边的栏杆就能走,如此渐渐成熟。所以开始的时候用简单的东西,用人天五乘、人天法来诱你,引诱,再来就用小乘法、再来就用大乘法,最后就用入究竟的一佛乘,这是如来的本意。大家都要成佛,这是究竟,你不成佛太可惜了,意思是如此。

那有人发心,根器大的人一发心,就是我要求佛道,其它我都不要。譬如像世间苦,没有关系,我就是要求佛道,我不求小乘道。当然啦!那些什么世间法,那些东西都不求了,那练气功,唉!这个嗤之以鼻,根本看都不看,然后还有种种的那些世间贪著的法,根本看都不看,弃若敞屣,听得懂吗?好象一双破鞋子该丢掉了,你若是开始学佛的人,一双破鞋子要作何用,你有新鞋子不穿,每天穿那双破鞋子,等新鞋子坏掉了你才去穿它,对不对?所以学佛的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觉知,然后「自求大乘」、「自求一佛乘」。但是一般的人不是如此,这六祖大师他说「唯求作佛」,我就是(要)求一佛乘,「不求余物」。但是我们(却)不是,我们很多学佛的人所求的很多,有的比较下等的就求一些世间之事,有的求发财、有的要求病能痊愈、有的求先生能乖些,不要喝酒、不要睹博,儿子会念书、生意好,求这些,这就是求世间的。如果比较高一些的,就求其它的,说这娑婆世界太苦,我要赶快出离,或者说我赶快去西方净土避难哪,不是说去西方净土不好,很好啦!但是现在是说最究竟的,最究竟发心的人,就没有此土彼土的差别,但是也不贪爱这一个世间,所以如果是真正发大心之人,所谓发大心,你就要知道,说「他很发心」,发什么心,那真正发大心就是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能这样吗?你自现在开始就不要妄求,世间人有一点可怜的地方就是妄求,虚妄追求或是「盲目追求」,看别人追求那个,就跟着别人追求,譬如有很多人如此,例如现在,好像在十多年前开始的样子,很多小孩都去学钢琴,或学小提琴,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学,我的孩子不学也不行啊!所以都在比较,这就是虚妄追求。看别人如何,就要如何,还有的人还有更加可怜的,就是上大学或者结婚,也是一样,你为什么结婚,大家都结婚,我也结婚,你为什么生小孩,大家都生小孩,我不生不行啊!真的啊!不生就有社会压力,对吧,有社会压力,那你就过不下去啊!你已经有三个女儿了,还要生孩子是为何?就因为没有儿子,大家都生儿子,我不生不行,赶快生一个,要生一个,又说不够,再多生一个,因为生一个,好像不太安全的样子,再一个比较稳,可以传完满接代,所以这个都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而活啊!每啊个人都在赚钱,每个人一个月至少三万五万,那我至少也要三万五万,我如果赚二万五,就比别人差,就不行了,其实我两万五已经是够用了,但是别人都是三万,我就不能两万五。所以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因此就虚妄追求。那你如果是真学佛人,你真正有发心要学佛,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气魄,「从今以后不再虚妄追求」。那样叫做什么?这样叫做「息心不求」,你说要学「心地法门」,这个就是心地法门,这个就是最困难的,但是这个你必须做,你如果不做,你读再多的经也没用,我说再多让你们了解也没用,这就要真正在心内自己去用功,「息心不求」。如何谓之「息心」,因为我们的心跳动七十二,一分钟砰砰砰砰这样一直跳,跳不停,每一跳都是在追求,你看能不能让他慢一点,仍然要跳啦!但是不要那么凶,稍慢一点,这样你的烦恼可以减掉很多,而你的智慧会增加很多。我们的烦恼都是由心跳的太凶来的,乃至于会有心藏病,也是心跳太快。好!所以这个就解释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

有人因为读「金刚经」,说我「无所求」,那都是骗人的,「无所求」你没有那么行,除非你是像六祖大师这样的人物,你才有可能无所求。你现在只要不妄求就不错了,然后再进一步,唯求一佛乘,这样才是正确的。你不要说你是无所求,那都是吹牛,这种大话都不要乱讲,因为讲这种话的人,大概都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在求什么,自己在求的时候,当下也不知道自己在求,你知道,他会如此与的原因,就完全是无明,无明愚痴在背书,读了一些经书在背书而已。

以下「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你是岭南的人,垒是獦獠。獦獠是什么意思呢?獦獠就是夷狄,夷狄是南蛮,我们所谓的「内山兄」。「若为堪作佛」,「堪」就是能,你怎么能作佛。这是激他,激将法,不是在笑他。「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人虽然有南北之分,南部的人和北部的人、台北的作下港的人,但是微型佛性没有南北之分啊,佛性都是平等的。「獦獠之身」,内山兄(乡巴佬)之身与和尚(和尚就是亲教师的意思,我们普通话就是师父)的身体虽然不同,但是佛性有何差别,这佛性有什么差别呢?都一样的啊!

经文:〖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五祖大师还想跟我讲话,「与语」就是与我语,还要跟我说话,但是看到徒众全都在旁边,「总」就是全,于是就令,就叫我「随众」,随着大众去「作务」,「作务」就是作粗重的工作。

经文:〖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好!看到这里。五祖大师就叫我去做粗重的工作,「慧能」就是我,那是他的自称,就说「慧能启」,「启」就是启禀,启禀师父,慧能来启禀师父,弟子我「自心常生智慧」,常常都生出智慧,这常生智慧,智慧下面打两点冒号,(就是)常生如是智慧,常常都生出这样的智慧,什么智慧呢?「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这样的智慧,就是指众生如果能够不离自性,这样就是福田,这样就是什么福田呢?出世第一福田。好,讲到此为止。

第四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五集

上节说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弟子」就是说我慧能啦,自心常常生出这样的智慧,什么智慧呢?「不离智慧,即是福田」。这字很简单,但是很深,什么是不离自性呢?这「不离」是「念念不离」,念念都没有离开,一直都是常见自性。常现在前,叫做「不离自性」。这是一个假设句,「若」或是如果众生能够不离自性,即是出世第一福田,就是出世间的第一福田,这个「福田」是出世间的,不是世间的。「福」怎么会是「田」呢?「福田」的意思,这是个比喻。要讲的主要意思是说那个福,不是那个田,那个田只是个比喻词,那你行这个行所得到的福跟田一样,因为你如果修一个福,那它只是有这么多福,譬如说五万块的福了,那就是五万块,那就没有了,但是你这五万块如果是说拿去生利息,那就不止了,对吗?所以「福田」的意思是能生的意思,可以生。因为田你若撒一粒稻种下去,它就能生出多少粒米啊!很多很多,对不对?不可数啦。所以你修的福,修一点小福能得到很大的福,那这种福就好象田一样,那个福能够生长,而且生长的倍数不只是十倍百倍千倍那种,乃至于万倍都有,这就好象一粒稻种,结籽以后那个稻穗有多少颗的米啊!那就不可数了,是不是?那这一种福,就叫做「福田」。那这个就不止只是一本万利了,所以若或作生意的人,就会作这种生意最好,一本十万利啊!所以你若是会打算盘的人,现在就是用电算机你稍算一下就会知道,这款的最划算哪!那若讲到这个,大家的嘴都笑嘻嘻,所以这个就是福田。但是那个福有很多种,有的种一得一,有的种一得二啊,那么有的种一得十、得百、得千,但是如果在出世间里面修福的话,那么他所得到的利益呢,不只千倍、百倍、万倍,不可比喻啊,所以只好比喻成福田,那因为是能够得到出世间,什么叫做「出世间」啊?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这个世间的生死痛苦,所以叫做出世间,不是离开这个世间的意思呃!就是解脱这个世间的痛苦、生死轮回,如此叫做「出世间」,那若能得到这样的福田啊!那出世间的第一福田是什么?就是「不离自性」。你要得到福的利益,最大的是「不离自性」,念念都不离自性,不离这个真如本性。他就向五祖大师这样自呈境界。古早的人去参善知识的时候,都会这样,这「自呈境界」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求印可」,「求印可」不是「展宝」(炫耀)噢8师父你看!我这么行」,不是这样,他的意思是说,「师父,我现在修行到这个地步,你看怎么样?」他的意思是这样,因为修行人最苦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自己不知道站在哪里,对否?自己站在哪里不知道,自己修到这个地步,不知对或不对,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明眼人指点,说「嗯!这样对」,这叫做印可。所以这不是展宝,这儿附带讲一下,这很重要,你自己所修行的境界,不可以随便跟人讲,当然不可以很骄傲,到处去展宝,到处去吹虚说「我怎么样」、「昨天我又梦到阿弥陀佛了」、「我昨天观世音菩萨又去跟我说这样、怎样」,不可以这样,你所修的境界只能跟一个人讲,那个人是谁?那个人就是你的师父。那个人是你的师父教你怎样修,告诉你对或不对,对在那儿,不对在那儿,若对,接下去要怎么修。所以六祖大师所讲的,跟五祖大师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呀,不是在展宝的哩。不是说「你看」,现在所有人,我现在所讲的意思就是这样,现在的人不是这样,看哪一位师父很行,就去讲「师父!我现在怎样、怎样」,好似说他很「洋」(自负),很利害。我若遇到哪种人,我都静静地、我都听他讲,我这功夫不错呢!其它的不会,这个还不错,若不要听我讲的,我就听他讲,有时候,呃!很会讲,讲两个钟头久,我也做在那儿听他讲,「噢!对、对」,你要作个好听众,这招不简单噢!这招我是从高中就开始修噢!你现在若要作修行人,你就要这样噢!现在就开始修,若听你讲话,能听进去的人、听得相应的人,你就多说几句,若你听不进去的,你就少说,甚至不要说,甚且要听他说,呕!他就长篇大论一直讲下去,讲得给你耳朵都痛起来。好!所以修行人就要知道「分别」,你是要,何时是听的时候,何时是讲的时候,你不要说,我要度众生,所以我就一直讲啊,若人家不爱听,也拉着一直讲,呕!疲劳轰炸。所以这就是说,你讲的时候,就要有自己有境界才讲,若不是自己的境界,你看书看来的或是听来的,你就少讲点,若不怎么懂的也不要讲,若经文有点懂的,自己不彻底的,也不要太讲,动不动就是什么「如如不动」、什么「真如本性」啦!你若真的有体悟到「真如本性」,你才可以说,但要说,也要有机会呀。我简单一句话说,有的弟子跟我这么久,你何时听我说「真如本性」,不曾对吗?因为这是佛祖最高的法宝啊!所以这不是每天拿来在展览的,所以不要这样说,稍微懂几招。这样好!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接下去,「未审和尚」不知道,这「审」是清楚的意思,、清楚的知道,我不知道师父要叫我做什么事情。「祖云」五祖大师就说,「你这位内山兄根性大利」,你根性很利,就是根器很好。「汝更勿言」你不要再讲了,你有没有看到五祖大师,他也没对他讲「你这样对」或是「你这样不对」或是怎样。「著糟厂去」,「著」是「令」,叫他去糟厂,「糟厂」是马房,饲马的所在。「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行者」就是带发修行的人,叫做行者。一般的人所知的行者,都是看西游记的孙行者,孙行者意思就是孙居士的意思,带发修行的人,居士。「差慧能」就叫我去劈柴,「劈柴」因为这间寺院有一千多人,以前劈柴要劈很多柴。「踏碓」就是舂米,舂米是很粗重的事情,舂米是将糙米把米糠给舂掉,这是很粗重的。

经文:〖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政治家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到此为止,翻回来。这六祖大师就劈柴舂米,经过八个多月。有一天,五祖大师忽然间看到慧能,就是看到我,就跟我讲,我因为想你的这个见,「见」就是「见地」,你的见地「可用」,「可用」就是可以,你的见地可以,你所修的可以,但是「恐有恶人害汝」恐有坏人害你,「遂不与汝言」所以就不跟你讲话,「汝知之否?」你知道否?慧能就说,弟子也知道师父的意思,所以不敢走到堂前那边去,所以令大家都不知不觉,没人知道,没人知道说我修的不错,也没人知道师父看得起我,这样的意思。「祖一日唤诸门人」五祖大师有一天叫所有的门人弟子都来,这个「总」就是全,全部都来,下面就是五祖大师给大家讲的话。「吾向汝说」我向你们讲,「世人生死事大」世间人生死这个事情是很大的的事情啊8汝等」你们大家,「终日」整日,只会求「福田」,求什么福田啊?求世间的福田,求世间的福田是什么?总说就是名利,出家人也有求名利的呀!有呀,怎么没有。出家人的名利和一般人有时相同,有时候不同,有的较世俗化的出家人,他所求的跟世间人没有什么差别,对吗?求发财,求名啊,什么的!若再说再较高个点的出家人,那他所求的,以名来说呀,种种的虚名啊,要出名啊,要求知名度啊,求庙大个点啊,求弟子多一点啊,或是庙再多一点呀!道场多啊,等等,求弟子多,供养多,这都是出家人所求的,若这样,这都是福。你说出家人庙较大,这样不对吗?这样对啊,怎么不对,这样有福啊,但是你若是用求来的,那样就不好啊,这样知道吗?你若是自己的修行自然感得而来的,这种的好啊,怎么不好,否则大家都去住在山洞里面,这样好吗?这样也不好,所以若是由自己的修行自然感得的福,那是很多了呀!那因为自己的修行感得很多弟子,那也是很好啊,但是若是去求来的,心有所求,这样子就不好了,这样知道吗,但是有人不是,一天到晚就想着,现在我要度一百个人或是度一万人,或是度多少出家,在家要多少,现在我要盖几间寺,一天到晚都在想这些,也没想修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空心思去做各种事情,这样就不对了,对吗?譬如说广钦老和尚,那他老人家就座在那儿,而弟子一大堆噢,那是好好啊!而你不是,到处去奔波,作广告,这样来的,对吗!所以如果是自己修行的德啊,「福德所感」、「自德所感」这样是很好,那如果是求的,那样就不好,所以福田不要用求的,用什么呀?用修的。你在修的当下,你不作有福田想,这样才是,而且不以得到这些福为荣为乐,这样听得懂吗?得到这些福,也不要说「我好高兴」,因为我有很多福,我的庙这么大间,我的寺这么大,我的弟子多少多少,这样,所以很高兴,甚至以此骄人,骄傲啦!这样子就不对呀!这样子就变成邪道去了,就不是佛道了,所以如果终日只求福田,在世间里面苦苦追求,「栖栖皇皇地追求」,那样就于道相违,我们世间人,我刚讲妄求嘛!虚妄追求,那每个人都「皇皇如丧家之犬」,就象章回小说里面所讲的,只是求那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这种的不是说五祖大师在教训他的弟子这样,古早就有这种出家人,现在更加流行,不但流行,又给他合理化,说这样在行菩萨道,在世间里面贪着,他说是在行菩萨道,你要会分别。出家人这样,在家人更加普遍,更加的所谓「理直气壮」呀!对嘛!所谓在家菩萨嘛。「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若是「自性若迷」,这个是倒装句,「若迷自性」这样也可以,你如果迷了你自己的自性,「迷」字是迷失的意思,你迷失掉你自己的自性,若如此,这世间的有漏之福,要怎么能救得到你呢!救不到。「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我给你们讲,我现在讲这部经,我在作冒险,你们知道吗?什么冒险呢!我都直接讲,都没有顾忌,这样就是这样,所以都讲实话啦!这是个大冒险,希望有缘就来结一个法缘。「汝等各去」你们大家都离开,「自看智慧」这个「看」是观看,怎么观看?用自己的智慧眼来观看,观看自心的智慧、自心的菩提之性,然后「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你从这个「本心」、真如本心里面的这个般若菩提的这个性,依照这个去作一首偈子来给我看,也就是自呈境界,看你修得怎样。「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你若是说已经悟到这个大意,「大意」是佛法大意,「佛法大意」这个「大意」不是简单的意思,是说重要的所在,最重要的所在你若悟到,这样我就把「衣法」、「衣」和「法」传给你,所谓「衣钵传人」哪!怎么说衣钵传人知道吗?「衣」就是穿衣,对吗?但是这个「衣」不是,是「袈裟」,「钵」就是吃饭的钵。怎么传法的时候传给「衣」和「钵」呢?「衣」就是穿衣,对吗?「钵」就是吃饭,那就是说引穿衣和吃饭这两件事,这两件事是世间人一定要做的,所以出家人也是要做的,出家人也要穿衣和吃饭,这代表什么?这代表「生活方式」,所以「衣钵」就代表生活方式,但是也代表「法」,怎么讲呢?因为「衣法」,这个衣的法,「衣」就是袈裟啦,袈裟法这个在戒律里面、出家戒里面很多,都是在规定衣要怎么做、怎么穿、怎么受供养种种,怎么割截等等。所以它那「衣」就是代表戒律,「钵」吃饭,这个也是戒律里面的,但是因为出家人一般就是说过中不食,对吗!然后过中不食里面等于说包括修行、禅定,所以「戒定」都包括在里面,那所以付给你衣钵代表说「佛怎么吃饭我就怎样吃饭,佛怎样穿衣服我就怎样穿衣服,佛怎么样生活我就怎么样生活」,那「吃他的饭,穿他的衣服,吃佛的饭,穿佛的衣服」就如佛一般,所以学佛意义是这个意思,那你若把佛的衣钵传给你,你就好象佛一样、如佛一般。所以那个衣这里讲「衣法」,「法」就是以心传心那个「法」,就是见性之法,若传给你以后,你就作第六代祖师。「火急速去,不得迟滞」你们大家都快去,不可以迟慢。「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什么叫「思量」啊8思量」就是用第六意识,我们有八识,对吗?会思量的作用就是第六意思,前五识是五根嘛,五根吸五尘变成五识,眼、耳、鼻、舌、身对吗?那第六识就是意识,那第六意识它的作用就是分别,所以第六意识又代表等于是妄想的意思,妄想、分别,所以你们不要用第六意识去思量,你若用第六意识去思量「即不中用」,就没效啦!简单一句话就是说,这个你不能用头脑去想的,你若用头脑去想,你的头会痛。在这儿我讲一个小故事给你们听,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大二或大三的时候,大学生都会谈恋爱,对吗?我那时候没有啦!正在进行而已,有一个同学他已经有女朋友,他是我很要好的一个同学,有一天他来我家,两个人躺在床 上,在那儿「开讲」(聊天),那个大学生又是少年孩子,讲、讲、讲都么在讲女孩子,讲的时候他就引杂志上的句子,他讲说「我看杂志讲说,在测验你爱不爱一个人,有好几种方法」,有测验卷那种的,说第一种啊讲你是不是对他日思夜慕呢?因为有时候你自己讲,我已经爱上某人,自己都不觉得,甚至于不敢确定,对吗?众生愚痴就是这样,糊里糊涂的,爱都不知道自己在爱,甚至自己恨也不知道自己在恨,搞得糊里糊涂,所以那个心理学家就很慈悲呀!就弄出这个测试卷说「如果你有如下现象,就表示你爱上某人了」,这样,头一个他讲「你对某一个人是不是日思夜慕」,他讲「白天想他,晚上也想他」,但是你「白天想他,晚上也想他」不一定是爱他的,所以爱还有更多条件的;第二条他就讲「要是你去某个地方的时候,发现那个地方很美,你很快乐,你是不是想说这个时候他若能在身边不知有多好」,那你若说有到这种感觉,那就更进一步证明说你是爱他的;再过来第三个「你是不是认为说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不管他长得圆或扁,即使生得再丑,也觉得他很美」,情人 眼里出西施啦!就表示说你爱他,更进一步证明啦!那第四个就说「你若是有得到什么好的东西,你都会想说那都要跟他分享」,若有这样的现象就表示你爱他的,问题还有很多,最后一个他说「你是不是随时都准备为他作任何事情」。他就问我,「我对某人是不是有那个感觉吗?」我那时候的回答我不讲,因为这事过去了,不要讲。我们两个当时不是躺在那儿吗,我就返问说「你对那位粟小姐是不是这样呢?」他说「耶!我想看看啦」,因为他跟他交往已经差不多两年了,他说「我想看看嘛」(考虑),我那时候或霍然起身说「啊!你别想了」,你一想那就没有了,怎么呢?你还要考虑啊,现在没有状况在前面,你已经要考虑了,等到有状况的时候,那更加不可能,对吗!所以我自早就有一点点的智慧(众笑)。这样他就问我「为什么不用考虑」?我说你没爱他。譬如说若是你家在「火烧厝」(房子着火),你太太在里面,你还要想说,嘿!我是不是要闯进去救她,你若那样想时,你就不会闯进去了,对吗?那要怎样,所谓「奋不顾身」对吗?我太太在里面无论怎样,我也要闯进去把她救出来,我会死也不要紧。那菩萨是什么?菩萨是不要说那厝在火烧的时候,在里面那一个不管是谁,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有人在里面我就闯进去救他,这样就是菩萨,你若想到是你老婆、亲人等想救的人才去救,那就是凡夫。

好!这是解释「思量即不中用」,「你若要用想的,那就没效了」,那等于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一样,那你若是修到有到那个境界,出来的、所讲出来的,就是那样,不用修饰,也不用思考,那样就是那样,那就是禅宗所谓的「当下」。

因为现在佛法太昌盛,对吗?大家都多少看一些林清玄之类的书,一些名词都知道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解这个字,你若用我刚才所解释的故事,你去想,我知道「当下」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那也要配合这位五祖大师,所谓「思量即不中用」,就是不能用「头脑」去想,也不是用「心」去想的,都不能够想,这样挖出来就对了,挖出来的那就对啦!若挖不出来的,那个就没有了,所谓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样,好!继续再说一点点,「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真见了佛性之人、见了真如本性的人「言下须见」,就是说你所讲出的话,就应该会出现你所修的境界,其实我们的佛法真是利害,为什么利害?你所说出来的,就足一代表你修行的境界,那真奇怪。你若修儒家或是修道家、或是修基督教,不管你修什么教,都不知道,默黝黝,纵使你说得口沬横飞,也不知道你真的修得怎么样。但是佛法,你所讲出来的,就代表你的境界,那若名眼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哪里,一点都瞞不过,你若讲讲讲讲啊!就讲骗人的啊!就写两个字在这儿(额头),若讲讲讲说「有修」,啊!就在这儿(额头)(笑)。

你们,就说一般初学者,现阶段所观的大概都是妄心,但是可以观到妄心已经或是觉知妄心已经很不错了,那所谓「觉知妄心」就是「妄时知妄」,要这样,我们用白话说,就是说有自知之明,这就不简单噢!你自心和妄的时候要知道有妄,而且要知道妄在何处,就是说这个妄法是什么样的妄法,要知道,但是我们一般都不知道,一般真的都不知道,这糊里糊涂啊!譬如说最常见的就是两个夫妻相骂的时候,他说「你怎么会这样讲」,一个气得要死,譬如说先生向老婆讲些话(后),老婆跟先生「你怎么会这么讲」,先生说,没有,我哪有那个意思,我没有那个意思,(老婆)又向老公说「明明你就这么讲,我才会生气呀」!但是这个妻子生气是事实嘛,对不对?而先生使这个妻子生气也是事实嘛,对不对?但是先生自己没有觉得啊,所以我们一般人都是这样,常常这样,讲一句话给人气得半死,自己也不知道,有时候对他讲的时候,他也气得半死,说「我就没这个意思肮!所以「恼人的时候不知恼人」,对吗!所以那个心要很微细,要所谓「法华经」里面「善分别一切法」,你这一句话讲出去的时候,对方会怎么想你就要知道。但是我们现在不是,咱们一般人都是讲出去的话啊,我若想到那儿就说到那儿,就进出去啦!先进出去,他若生气的时候再说,要吵就来吵吧!谁怕谁,对吗?所以你讲这话出去的时候,人家的感觉会怎样,这都要考虑到,这变成有三种人,一种人是「先知先觉」;一种人是后知后觉;另一种人是不知不觉。先知先觉的人是说,平一句说还没有讲出去的时候,就全部考虑好了,平个考虑不是说想半天哩!就这样「霹雳」一刹那就知道,「这句话讲出去有什么效果」,先知先觉,呃!所以都不会讲错话,所以如来的「十八不共法」里有一个「言无失」、「语业无失」、「一切语业无失」,一定没有失误就对,这是先知先觉的人;那「后知后觉的人」是怎么样的呢?他若是有时候有失误,讲出来的话去恼到人,被他恼到的人就会说「你怎么这样讲呢」!他会说「耶,我怎会这样说,啊!失礼、失礼」,对吗?这就是「后知后觉」,跟他说一下他就知道,他就承认。「不知不觉」的人就是说,「你怎么这样讲」,他就会说「没有啊,我不是这么讲的9或者「我虽然这么讲,但我不是这个意思肮!你若这么讲,就是这个意思,怎会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现在用佛法,去观察这个世间人,很有趣。

所以你要先善分别一切法,然后你在观的时候,就是先观自己的心。这个「观心」哪!你就要了解「唯识学」,我们人有「八识」对吗?这八识大概就是这样,「前六识」大概都在表面上的,那开始观到的,大概都是前六识的作为,然后渐渐深入的时候,再观到第七识。第七识是什么?是我执、我执的中心,所以就会看到自己执着的所在,若看到自己执着的所在,就较不会执着了。但是一般人比较没办法作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他不觉得自己在执着啊!顺便提到,佛说的一切法最重要的就是破执着,这是在讲这一部经我才讲的,这也可算是如来的秘密啊!今天「俗卖」(大减价)给你们,若有本钱的人「卖回去」,这很好用,都是为了破执着,这执着里面有很多种,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我执」。因为有我执,所以产生「法执」,那法执又更微细,知道吗!我执是「二乘人」破的,二乘人就是声闻、缘觉,小乘人破的,而法执是大菩萨破的,但是你不要说「我这是法执」,其实一般在学佛的人都是我执,不是法执啦!或是「我、法」两个都执,还谈不到破什么法执,但是要破法、破执啊!就要先见到自心的执着,那个自心的执着就象什么呢?有如我们的心哪!就象大白鲨,你知道吗?大白鲨那电一影 有看分配吗?大白鲨那嘴、那一嘴牙齿十分锐利,若被它咬到,就不会放掉了,对吗!我们那个心就和那大白鲨一样,若抓到东西就不放了,就不放、「坚固执着」,经里多么讲「坚固执着」噢!就一定不放了,死也不放,你如果讲他的话,它还要反咬你一口。所以先要看到,自心的这些虚妄相,因为见到自心虚妄相,虚妄相如果看到了,就放掉了,渐渐放掉。放掉虚妄,就没有虚妄,放掉虚妄,即无虚妄。如果是根器利的人,放掉虚妄,达到无虚妄,那就如经里面所说的「若梦醒时,即自无梦」,懂吗?若在作梦时,梦醒之后,就不再梦了,梦中是作梦,梦醒时就没有梦。如是,若「去妄」的时候,就没有虚妄,下一句是什么?下一句就是说,真如本性自然现前。所以在用功的过程中,还是要先观这个妄心,这个妄心的下面就潜藏着真心,这是一个方便说法,其实若是最究竟的说法是什么呢?是说「这个妄心的本体是真心」,这样听得懂吗?这「妄心怎么样做成的」呢?它的材料是什么?它的材料是「真心」,这很深了!这样我说个比喻,就像海的波浪,「海」无事它不会起波浪,什么事情会令它起波浪?就是有风的时候,它会起波浪,对吗!若是小风、微风、微微风,它就起小涟漪,对吗!如果是中等的风,它就起一点点小波,如果大风它就起大浪,甚至是三十层楼高那么的大浪,可以把几万吨的船都吞掉,对吗!这都是因为风的因缘。但是,不管它是涟漪或是小波,还是大浪、还是巨浪,它的成份都是什么?成份都是水,对吧!水性有没有改变?没有,只有那相状改变而已,它那外表的形象改变。所以,那个水,如果这样摆动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涟漪」,「名为涟漪」,如果这样子的时候(师父用手大幅度比划),我们称为波,如果这样子的时候(师父用手更大幅度比划)我们称为浪、大浪,但是「其为水也、一也」,这个水是同样的水,「水性一如」啊!水性从本以来都一样,都没有改变,不管你怎么样起风作浪,水就是水,海水就是海水,咸度都没有改变埃所以我们这个心也是一样啊!不管它做好事、做坏事、乃至于智慧、愚痴,它的那个构成的成份,都是「真如本性」,没有其它的材料,材料都同一样,只是它做好了以后的那个形状不一样而已。因为形状不一样,所以它的作用不一样,这样能听懂吗!所以「其体皆同,以相不同,故用不同」,所以一切法有这三种就是「体、相、用」。「体」是一样,但是因为现出来的「相」不一样,所以它的「用」不一样。譬如说我现在穿这一件袈裟,就变成所谓的法师,对吗,同一个人,我若现在把这袈裟脱下来,头发留起到,西装头梳起来,西装披上去,就一不一样,了,是不是?那时候就不会有人叫我师父了,是不是?或是穿别的款式的衣服,因为只是外相的不同,所以它起的作用就不同,对不对!同样的,我们「自心」也是一样,它起种种的相状,但是它的这个「其体」是一样的,那你要「观心」的时候,就这样去「观」。所以,我刚才讲说,你现在观到的虽然是「妄心」,但是妄心的根本,它的「本体」是真如,这一点啊,我们下一堂再进一步的发挥。呃,好吧!

第五集完

回复 引用 TOP

ryq5678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ryq5678 当前离线

UID40 帖子26 一精一华1 积分66 威望66 1金 金钱165 1金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66 小时 注册时间2009-10-1 最后登录2010-8-20

注册会员

11#

发表于 2010-6-1 19:38 | 只看该作者 10# ryq5678

行由品第一

第六集

我们今天继续看「六祖坛经」。这本经的第四页第三行。

五祖大师对大家说,叫大家去作一首偈,拿来给他看。上次说到「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今天说下去。

经文〖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靠慢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看到这里。

「若如此者」,「如此」就是见性之意。如果是这样见性的人,「者」的话。如果是这样见性的人的话,「轮刀上阵」,「轮刀」就是挥刀,如同车轮这样转动,「阵」就是战阵,「战阵」就是在战场上,如同在战争的时候,挥着刀上战阵「亦得见之」,这样还是看得到。看什么?看「本性」看得到,如果曾见到则「一见永见」,真正见到是「一见永见」,不是看到以后就没有了。如果是这样那一不是真正见到,有时我们在修行时,今天修行的很好,第二天就没有了,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有时不是第二天不见的,有时是早上修得很好,下午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或是上午修得很好,下午别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就完全乱了,那就是没有真正的见到。所以如果真正的见到,应该是「一见永见」,「一见永见,念念现前」。因为见了以后,「性」如果是囊中之物,它就是在那里,你如果不去移动它,它就永远在那里,所以不用怕它丢掉,不用怕它不见,不用怕它跑掉,它不会长脚跑掉,如果你有这个知觉性,觉知它在的时候,那它就永远在那个地方,所以它永远在那里,不只是念经的时候在那里,坐禅的时候在那里,吃饭的时候也在那里,走路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大便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也在那里,甚至和人家讲话的时候也在那里。更进一步如同五祖大师所说的,「轮刀上阵」的时候也在那里,在槍林弹雨中,现在没有拿刀子的了,如果在打大炮或是机关槍在扫射的时候也在那里。不只是在那里而已,也是看到自己的本性在那里,所以这「轮刀上阵」的意思就表示很危险的时候,性命很危险的时候,也一样看到「本性」在那里。如果大家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造次亦如是,颠沛亦如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造次」的意思是说心很乱的时候、慌乱的时候,心中慌乱的时候,也一样要守着「道」的意思,「颠沛」就是「颠沛流离」,那就是说落难的时候,一样要守着道的意思,这和五祖大师所说的一样,「轮刀上阵」也一样要看到自己的本性,你不可以说刚才怎样,一念忽然忘掉了本性,刚才因为很危险,所以才忘记了,好像有一点理由或借口,那样不可以,那样的话,就不是究竟的真正见到「性」。这本经有古人写的注解,小字的「喻利根者,见机而作」,这你要用铅笔把它画掉,这个不对,这个牛头不对马嘴。「众得处分」,「处分」就是命令或吩咐。众人得到五祖大师的吩咐之后,「退而递相谓日」,「递」就是「更」、「轮换」的意思,一个传一个叫「递」,避如说,我拿一部经典或讲义,你们传下去那就叫「递」,所以叫「传递」,或是「更替」都是同样的意思,「递相谓日」,「一交一 相谓日」,「更相谓日」,互相说来说去,说什么呢?「我等众人」,「我等」就是「我们」,我们这些众人呀!必须要「澄心」,「澄」就是「净」,把心清静下来,再来用意,「意」就是「心」,再用心来作这个偈,「偈」在梵文里有固定的字数,一句有几个字,而且有押韵,但是把它翻译成中文之后,这个偈颂字数可以固定,但就没办法押韵,如果还要押韵就很困难,就和做诗一样,所以一般佛经翻「偈颂」时,字数固定依照原文,但是没有「押韵」,这个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翻译佛经,主要就是要知道意思,不是在做「美学」、「美文」。「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这个「将」是拿去的意思,拿去「呈给」和尚看,呈给师父看「有何所益」,有什么「利益」呢?「益」是「利益」之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神秀上座」他已经是「上座」,就是他已经出家二十年以上,在教大家,就象老师一样,所以「教授师」(梵文即阿阇梨),如果在密宗里面,西藏翻做「上师」,密宗里全称叫「金刚阿阇梨」,在真言宗就不说「上师」,在正统的密宗称「金刚阿阇梨」,现在自己封「金刚阿阇梨」的很多,这「阿阇梨」不可以乱封的,也不是自己「封」的,这一定要有传承,有师父教你、认可,不是自己封的。接下来「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到祖师位,「我靠谩作偈颂」,「霉就是且莫,我靠且莫作偈颂。「枉用心力」,「枉」就是「白白浪费」之意,「白费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大家听到这些话,心都停下来了,「咸言」,这「咸」就是「皆」、「都」,都说「我等已后」,这个「已后」和那个「以后」是同样的意思。「依止秀师」,「依止」就靠他、依靠他,但是这个「依止」在佛法里是一个专有名词,就象你去住在一个寺庙里,那个寺庙里的住持师父,就是你的「依止师」,当然这是指「出家人」而已,如果「在家人」就不可以这样说了,你去「依止」的那个地方,俗语就是「掛单」。「掛单」是什么意思呢?「掛单」就是我们出家人有「三衣一钵」,如果要出门「三衣一钵」带着,「戒本」、「戒牒」带着,打一个结,包一个包袱,那叫「单」。去到一个寺庙以后,找「知客师」,「知客师」很大,「知客师」验你「戒牒」,合格说你正式受过戒,问你的师父是谁,你住在那里,在那里受戒,受戒多久了,都要登记下来,就象住旅馆一样,然后才准许你「掛单」,不论你「戒腊」多大,都必须向那个「知客师」礼拜,然后才把你分到寮房去,到寮房以后,那里有一个勾勾,你就把你的「衣单」掛在那里,那就叫「掛单」。所以在家人如果到寺庙里去住,不可以说「师父我今天在这里掛单」,因为什么?因为在家人没有「单」可以掛,你是「借宿」可以而已,所以不可以说你去「掛单」。现在都有人乱说,不知意思。「师父我今天晚上要在这里借宿一晚」,这样可以。如果出家人去「掛单」的地方,那里的住持师父就是你的「依止师」。以后我们依止秀师就可以了,这里「秀师」就是「神秀师父」。但有人不知道,有刚刚学佛的人,听到出家师父,大的就喊较小的什么什么「师」,对不对,譬如说「法中师」,在家人也跟着称「法中师」,那样没礼貌,你要称「法中师父」才对。接下来:

经文:〖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看到这里,神秀法师就想,这个「思惟」就是「想」,这个「思惟」不是我们开始讲经时讲的「思惟修」的「思惟」,「如理思惟」,这个是「思想」的意思,「诸人」就是「大家」,大家都没有写偈拿给师父的原因,「者」就是「原因」的原因,就是「的……」,可以「的人」,「的地方」,「的原因」等等,在这时就是「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为我」这「为」就是「为了」,「我与他」,他是「他们」,这个「与」是「做」,我做他们的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我应该写一个偈,拿去给师父看,若我不呈偈,没有拿偈去,和尚如何知我心中的见解是深还是浅,「见解」有两种意思,「见」就是看见、「亲见」,就是「亲身的世界」,如果是「解」是比较「表面」的,是文字上的了解,就是「解」,真正到达了那个地步,就叫「见」。例如「念佛三昧」来说,这个词大家都会说,但是真正达到「念佛三昧」,就是「见到」,「见到」念佛三昧的境界,若能了解念佛三昧,其中有什么事,或要做什么事,要如何去修,这就叫「解」,但是去「修」,「修」之后达到了那个境界,就叫做「见」。所以用字都很简单,所以就变成好象一个「陷井」,禅宗都是如此,好象一个「陷阱」,乍看好象在吃什么,吃粥,咕噜咕噜一直下去,都不用嚼,结果都不了解。「我呈偈意,求法即善」,如果把「偈」呈出去,「意」就是「用意」,用意是「求法即善」,如果是为了「求法」,这个法是什么意思呢?「法」就是「传法」,因为如果「五祖大师」要传给他「祖师位」,他一定还有一些「诀窍」,有一些「秘诀」,会告诉他,你现在要当祖师了,我现在有一些「绝招」传给你,所以这些「绝招」只有祖师传祖师,其它人不可以讲的,所以说「求法即善」,「觅祖」这个「祖」就是「祖位」、「祖师位」,「觅」就是「求」或是「找」,如果是要找「祖师位」,那就是坏的、恶的,如果是为了求法的,那就是是好的,那如果是为了要那个「祖师位」那就不好,为了那个祖师位,就变成求名、求利,但是如果「求法」就好,「却同凡心」,「却」就是「反」、「反而」,如果为了求「祖师位」,而去写一个偈给师父看,那样反而「同」、如同,「凡」就是「凡夫」,如同彼凡夫,就他那些凡夫的心一样,「夺取圣位」,「夺」就是「欲夺」,想要夺这个「圣位」,因祖师位就是圣人位,我们说「佛祖」、「佛祖」,「佛祖」不是合在一起说的,是分开的,在禅宗是分开说的,「佛」他「祖」,「佛」是「释迦佛」和「十方一切佛」和「祖师」的祖。如果要夺那个「祖师位」,就变成好象凡夫人一样,「奚别」那个奚,就是「何」、「何别」,有什么差别,「若不呈偈」,若是没有呈这个偈,「终不得法」,这个「终」就是永远,永远也得不到法,「大难、大难」,实在是真困难,他这个描述的好像短篇小说,描写他心理的一交一 战,他的心理很冲突。

经文〖五祖堂前,有壁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看到这里。

这五祖大师寮房前面有步廊,步廊就是走廊,「三间」就好象三间房子那么长的走廊,「走廊」当然上面有盖的,「拟」就是「想」,想要请这个或是「预定」要请「供奉」,这个「供奉」是个官名,唐朝时如果有一才一艺的人,有特殊才艺的人,就在朝廷去供奉内廷,譬如会画画的人,就在内廷里面教那些公子或是太子画画,若会唱歌,就教他们唱歌,甚至会运动的就教他们运动,会打拳的教他们打拳,当然要很出名的人,这种叫「内廷供奉」,简称「供奉」。有一个「供奉」他名叫卢珍,要请他来画「楞伽经变相」,这个变相是佛在讲经时,前面都有一个「叙述」,说「一时佛在什么国,有什么人,和什么人在一起,讲什么经」,这是一个叙述当时的会场,例如「法华」,讲「法华经」就有「法华会上」,讲「楞严经」「楞严会上」,对不对?如果把「法华经」讲经那个会上的现场依照经文所叙述的,看有些什么人,把它画出来,这就称为「法华变相」,如果是「弥陀变相」、「阿弥陀经的变相」也可以,「阿弥陀经变相」就是阿难尊者、那些尊者都画出来,须菩提等等都画出来,世尊坐在那里讲经。如果是「地藏变相」就是那些诸大菩萨都画出来。如果是普门品的变相,就要有诸大菩萨、声闻弟子、在家弟子、还有一个「多宝佛塔」,这样就是普门品变相。这个是说「楞伽经变相」,就是佛在「楞伽山」,「楞伽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锡兰),在锡兰的「楞伽山」上讲这部经,把「楞伽会上佛菩萨」及天龙护法等等,都把他绘出来,这就叫「楞伽经的变相」,这在敦煌里面有很多「佛经变相图」。他就要请卢珍把这个楞伽经的变相图画下来,及「五祖血脉图」,「五祖」就是五位祖师,不是只有五祖「弘忍」,从「菩提大摩祖师」开始,这个「血脉」是传承之意,为什么称为「血脉」,因为是「嫡传」,「嫡传」的意思就是「大房」生的,意思就是「正传」,如果是「姨太太」生的就是「庶传」。因为是祖祖相传,都是正传,所以都是嫡传。为什么要画这两种呢?画「五祖血脉图」的意思是说,初祖达摩祖师如何传给二祖,如何从西天来,如何到广州,见梁武帝,因为不合,又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面,然后慧可大师去求法,然后如何教他印证,如何得法,然后慧可大师又再次中何传给三祖僧璨禅师,然后僧璨大师再怎么样传给道信禅师,然后道信禅师再如何传给五祖大师,到五祖大师为止,都把它画出来,好象看图识字。他现在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表示以前祖祖相传,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所以「楞伽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但五祖以后就换成「金刚经」,这是五祖大师的智慧,也是古代祖师所说的,这是菩提大摩祖师的一种「授记」,这楞伽经到二百年以后,就变成只在讲相上、变成在讲「名相」,所以就不在「性」上求,只专在「名相」,好象在搞「唯识」而已,所以就无法作为禅宗「以心印心」的特别经典,当然这个「楞伽经」是非常特殊的,它是「性」、「相」两宗都当作是根本的经典,因为相宗的东西在这经里面,也是一样重要,是「性」、「相」融合的东西,所以非常的深,但是传到五祖的时候,那时众生就渐渐地只求「文字言说」,所以在「楞伽经」里面所见的,就不是「真如本性」,而是只看到那个「相」。所以禅宗的祖师为了使众生不再著这「名相」,因此就换成用「金刚经」印心。「流传供养」,画下来以后,大家就可以流传来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写完了以后,好几次要拿这个「偈」去给五祖大师,结果心中恍恍惚惚,全身都流汗,「拟呈不得」,想要呈但没有成功,「得」就是成功,前后经过四天,总共十三遍,「度」就是遍,十三次要呈「偈」都没有成功,神秀法师就这样想,「乃」就是「就」的意思,「不如向廊下书著」,「向」是「在」的意思,「书著」是「写上」的意思,「从他和尚看见」,「从」就是「随」或是「任」,就是不去教他,也不去勉强,随便他,他看到就看到了,若看到时「忽若道好」,如果看到时忽然说这很好,「即出礼拜」,「我」就出来礼拜说,师父这是我写的,「若道不堪」,「道」就是「说」,如果他说「不堪」,「堪」是「忍」的意思,「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向」好就是「在」,冤枉在山中、在山里面修行这么多年,而且还受人礼拜、受人顶礼,写一首「偈」就让师父说这不行,见不得人,这样就很不好意思,「更修何道」,更说修什么道,每天都被叫师父,每天都被礼拜,结果写一首「偈」出来,师父说不行、见不得人,这样就很不好意思。「是夜三更」,那晚三更,都没让别人知道,自己拿灯笼,去到南廊壁间,就把他的「偈」写下来。

经文:〖偈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

这是很深的哩。你不要以为五祖大师把这个说的一文不值,你也觉得一文不值,不是的,这也是一种很大的修行境界。「身是菩提树」,这个是一种文学说的隐喻,「隐喻」就是「臂喻」,这个「譬喻」为隐藏在里面,不是明喻表示出来的,有一个「好象」就叫「显喻」,如果不是显喻,反过来说,不说「你好象冬天的太一陽一」,而说「你就是我冬天的太一陽一」,用「是」的时候就称「隐喻」,「你好象我冬天的太一陽一」就是「显喻」,如果把那啊比喻变成一个等号,, 那就是「隐喻」。这个神秀法师所用的这就会「隐喻」,「我这个身就是菩提树」,这是「隐喻」,他不是说「我这个身好象菩提树」,不是,他说「我这个身就是菩提树」,所以是个「隐喻」。「心如明镜台」,我这个心好象明镜台,「明镜」和「台」是两个词,我这个心好象一面镜子,这个镜子又有个台,而且这镜子是很明的,很清晰的。「时时勤拂拭」,我若常常、很殷勤、很勤劳的去把他擦拭,去擦干净,这样就「勿使惹尘埃」,不要让这个镜子沾上尘埃,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个意思,一般意思是这样而已。但是进一步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说「菩提树」,如果没有这样问,神秀这首偈就太简单了,什么叫「菩提树」?「菩提树」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坐在哪里,坐在「菩提树」下,对不对?所以「菩提树」是佛成道所依的地方,「成道所依」,因为有那棵树让他依靠,他在那里坐禅,思惟个切的道理,所以他可以成佛,所以是成道之所依,但这个所依,是唯识学的名词,这个比喻什么呢?这是比喻我这个身体虽然会臭、会腐,但我要修行、要成道也是要依靠这个身体,就象世尊在修菩提时、在修行时他依靠那棵菩提树一样,所以我现在要修佛道,也是依靠这个肉身,所以这个「肉身」就是所依,所以他说的「菩提树」的意思是所依,不是真正在说一棵树,你必须了解,因为这是个譬喻。所以依于菩提树,而坐禅得成佛道,依于此身、此五蕴身而修道得成佛道的意思。「心如明镜台」,为何说「明镜台」,这是根据什么呢?根据我们在修行时有一个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对不对!有「四智」,在「四智」中最后一个智就是「大圆镜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这个是在成佛的时候,成佛的时候「转识为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解释一下「大圆镜智」,「大」就是无所不包,「圆」就是「圆满」,「镜」就是「能照」、「能现」,「能照、能现、能显一切,而自身不动」,后面这句很重要,「而自身不动」叫做「镜」。譬如「镜」可以显示一切事物,但是它自身都不动,自身没有改变,所以这也譬如第八阿赖耶识一样,它可以应一切外镜,而现一切像,但是它自身都不会改变,另外又表示这个「镜」,虽然能「现」、能「显」一切,可是与外镜终究不合和,因为不合和的缘故,所以不受染污,所以毕竟清浄,「毕竟清浄不动」,这就是「镜」的意思,所以你要依这个意义去了解,不论是修唯识也好,「一习一 禅」也好,都依这个去了解,才能开智慧,所以「大圆镜智」的意思就是这样,「广大无所不包、圆满、能照、能显」这样的智慧叫「大圆镜智」。我这个心就象这样的镜子一样,「镜台」的「台」没有意思,他要说的主要是那个「镜」,所以我这个心就象那镜子一样,这个「镜台」你若好好用,让他显出他的功用、作用,充分显出它的作用,那你就必须要怎么样呢?要「时时勤拂拭」,就要经常去擦,意思就是说你每天都要用功,不是擦一天用三天,或是擦一天用一个礼拜,你一看并不脏,不脏就不擦它了。不是这样,天天都要擦,「时时勤拂拭」,不要让它惹尘埃,如此这个「明镜台」就一直都「明浄」,故这「时时勤拂拭」就是常常要保持清浄,这表示要「拂拭」,要擦我们的心,这个心要常常擦干净,不沾污秽。什么是污秽?贪、嗔、痴种种的烦恼,那些污秽都要擦干净,不要让他惹尘埃,「不惹尘埃」是什么?那就是「离欲清浄」,「离欲」则这个「心镜」上都没有沾「五欲六尘」的污秽,这样就永远清浄自在,他的意思是这样,你看这样简单吗?这不简单,所以不要祖师笑他,我们也跟着笑,不能这样,其实这是很深的。所以在历史上,他也是「北宗」的祖师,「六祖大师」是「正传」、「嫡传」,「大房」所传的「正法」是南宗,他是「北宗」等于是附属的,但还是很重要,他这个法是「渐修」,这个法门叫「渐修法门」,「六祖大师」那个法门就是「五祖大师」所传的,是什么呢?就是「顿悟」。所以「北渐南顿」,北方的法是「渐修」的,南方的法是「顿悟」的。讲到这里。

第六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七集

经文:〖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惹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

先看到这里。

这神秀禅师,他已经将这个他写了以后,「书偈了」,「了」就是完毕的意思,「便却」,却就是退的意思,退回他的房中,「人总不知」,「总」就是全,所有的人全都不知道,「秀复思惟」神秀又再这样想,想以下的事:五祖如果明天看到这个偈,如果欢喜呢8即我与法有缘」,那就是我与这个法有缘,「即」就是「就是」,就是我与这个法有缘,我能即「得法」,「若言不堪」,如果说这个「不能看」(台语),这样不行、「糟糕」(日语),「自是我迷」就是我迷,「迷」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是与「悟」、「开悟」正好相反的意思,你要知道禅宗可以说是所有宗派里面最严的一派,这和我们一般所知道的正好相反,以为说禅宗最不严、最轻松、最自在、洒脱,其实不是,禅宗最严,严到怎样?严到起心动念都要注意。所以,那有说因为我一习一 禅,所以我很潇洒,你潇洒,那你就要吃棒子了。所以他现在说,「迷」的意思是什么呢?凡是「未悟」都叫「迷」,要是没悟、没开悟的人都是「迷」。所以这是最严格的定义,对吗,「非悟即迷」嘛!所以你还要看禅秀禅师他那样讲,就瞧不起他,他的「迷」的意思,是很严格的定义。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悟」呢?成佛的人是开悟的人,除了佛以外的人都是「迷」、都是「在迷」,所以我们不是有讲,「十法界」那就是六道、(加)「声闻」就是第七个、「缘觉」八个、然后「菩萨」九个,这叫「九法界」,然后最后一个法界是「佛法界」、如来法界,那这个在佛以下的「九法界」,这「九法界」统统是叫做凡夫,也都还是「迷」、也都是众生,所以菩萨、即使是「等觉菩萨」也还有「一分无明」未断,所以还有无明未断,都还不能说完全大徹大悟,所以大徹大悟就名为「大觉」,就是「佛」。所以神秀他在这里说,「自是我迷」这个迷是说自己,谦虚啦!我还没有开悟嘛,还没有大徹大悟,所以是「我迷」、迷于自性。所以你不要看到这里,就说「那他也和我差不多,我是迷,神秀禅师也还是迷肮,所以不要轻视他,他已经很高了。「宿业障重」,这「宿业」的「宿」就是「宿世」的意思,宿世的业障很重。这「业」是什么业?就是身口意所造的三业,构成的障碍很重。「不合得法」,「合」就是应该,所以就不应该能得到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假如师父说我写的这偈、我这个境界太差、不行,那样我就不怨师父,这样听懂吗?不怨师父说我写的这么差,明明我就写得很好,你怎么说我写的那么差,不是这样,是师父对,不是他看错,那是我自己还有「迷」在,我自己业障重,这样子,所以不应该得到法。所以这修行已经很高,修养很高了,对吗!师父如果说好、一定好,那师父如果说坏,这样一定是坏,那是我自己还不够格,不是说师父偏心或怎么样。「圣意难测」,「圣意」就是圣人的心,那「圣人」就是指五祖大师,因为在圣位,和诸佛菩萨同一阶级,祖师和诸佛菩萨同一阶级,所以就叫「圣意」,「难测」很难测知,我们凡夫无法了解,说他们圣人心里面想的是什么,但是圣人对我们凡夫心里面所想的都知道,嘴还没开就知道你的喉咙底(台语)。「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五更差不多三点左右,古时候说「五更早朝」,要去参皇帝,那都是天没亮。所以古时作官也不是很轻松的事,不像我们现在在朝九晚五(台语),九点才上班,九点他们已以下班了,作官的已经下班了。「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五祖大师已知道神秀禅师「入菩提门」、入无上菩提之门、入见性之门未得。那入门就怎样?入门就看到了。这修行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入门;第二个就是登堂;第三个就是入室。所以头一个阶段就是入门,我们常常讲说,他是他的「入室弟子」,就是得到他的所有的秘密,就叫做「入室弟子」,那还有一种叫做「及门弟子」,我们如果「谦虚」,写信给师父,可以写及门弟子,「及门弟子」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到你的门口还未进去,门槛还没跨进去」,表示说「师父你真高,弟子我真无能,我有缘拜你作师父,但是我只到了门口而已,还未跨过门槛」,所以及门弟子,是到了门口尚未进去,但是能够入门已经很利害。你知道吗,一般都是找不到门路,对吗?在那里到处乱窜、乱转,连门路都找不到。所以他这个「入门未得」的意思,就是说「还不见性」的代名词,这见性也是分好几个阶段,我上次有讲过,有初见性,然后有毕竟见性,毕竟见性就是毕竟成佛啦!如果真正开悟,例如初地菩萨,就是见到「性」的地步,所以初地菩萨又称为「欢喜地」,为什么称作「欢喜地」呢?因为初见性,非常的欢喜,生大欢喜心,说「啊!自性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本性原来是这个样子」。下面就有了「何期自性」那就是这种感叹啦!开悟时候的感叹。好!这愈讲就愈高一潮啦,下面慢慢再说。「入门未得,不见自性」,没见到自性,因他未入门,怎么看得到。这「自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切法的自性;一种就是自心的自性。那一般所说的自性是自心的自性;第二步就是一切法的自性。但其实这是相通的,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当时就见到一切法的自性,因为一切法就是在自心里面现出来。所以你若只看到自心的自性,而没有见到一切法的自性和我自心的自性是一样的,这样就仍是没看到。这样听得懂吗?所以这个就是一个秘密啦!所以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就应该也看到外面的自性、一切法的自性,山河、大地和一切众生、九法界的自性统统和我的自性是相同的,这样就是真正的见性,要不然就是叫做「一偏之见」,那样不是真正见性,要不然你只看到我有自性,别人都没自性,这样就不是真正见性,这样就会变成骄傲了,是不是?这样就是不平等了,所以你要是见性,就是见到「平等之法」。什么平等呢?就是我的自心和外面的性全部一模一样,完全相同,没有高下之别,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下面我们等一下再说清楚一点。所以神秀还没看到自心的自性和一切法的自性,统统都没看到。

经文:〖天明〗。

第二天天刚亮时。

经文:〖祖唤卢供奉来〗。

五祖大师就叫卢供奉来。

经文:〖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好!先看到这里。

第二天天亮时,五祖大师叫卢供奉来,「向」就是在,要在南廊壁间那里画图,忽然间看到这个偈啊,其实这是表演啦!他跟本就知道啦。忽然间看到这个偈。「报言」报就是对那个卢供奉讲,五祖大师对这个卢供奉说「供奉却不用画」,供奉你啊不用画了。「劳尔远来」,[劳]就是辛苦你啦8尔」就是你,从这么远来,下面那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就没说了。「经云」这是什么经啊?「金刚经」啦8金刚经」上面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就是一切的意思,所以一切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什么叫做「相」呢?这个「相」也是佛法里的专有名词,「相、象、像」在古文里都是相同的意思,但是在佛法里都是写成下面的这个「相」,我们现在外面的照相馆,他们常常都写下面的这个「相」字,有的也写这个「像」的,其实本来是这个「像」,这个「像」是什么意思呢?「像」就是「相像」啦!就是「很相像」叫做「像」,但是它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呢?本来是这个「象」,这个象的意思是形状,「相貌、相状、形貌、像状」全都相同的意思,所以这一切法它都有一个形状,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都有一种形状,你只要讲的出来的,它就一定有个形状。这经文里面说「只要一切有相状有形像的东西都是虚妄的」,「虚」就是空的啦8妄」就是假的,是空的是假的,这是「金刚经」所说的。这怎么说呢?因为一切形状都是我们的心所显现出来的,但是我们的心不定,我们的心不是永远是这样的,所以外面的东西所显的像,也跟着我们的心变化而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说,譬如说你看天上的云,你要是心情好,你看到的云都是非常漂亮的,有天女、有天人阿有某种样的,各种形状都有,然后天上的云阿风啊都在笑。要是你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乌天惨地」啊!连那个云都在哭,是不是?云都现作妖魔鬼怪的形状,但是云还是一样的云啊!不只是云,譬如说有我们的地板啦、还是墙啦!要是有一些图案,你看它有的变成一人 像的样子,有的像一个很丑的、有的像甚至很帅的人啊,等等。对吗?但是,其实都是没有的,都是你自己想的,所以这一切外面的相状形像啊都是虚妄的,都是你自心所现的,这是一个比喻啦。但是,不只是这些云,而是说其它的东西,甚至于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于众生,都是自心所现,依究竟的法来讲。所以,你只是这一句语、这四个字「自心所现」。你若是要学佛,学究竟的法,还是说修禅都好,你把这四个字「包起来」。但是进一步应该要怎样呢?你必须相信、你要信,这是佛祖所说的最究竟的法。你要是这四个字能真正悟到的话,那就是真正悟了,也就是开悟了。但是尚未开悟之前,要先信。信了之后常常去想,常常去思惟,渐渐开智慧,就渐渐会看到。这是最根本的,法都是自心所现,因为自心虚妄,所以它所现的法也是虚妄的,这样知道吗?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