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义解(6)

那么这里讲说「常行智慧」,当然就不是指「声闻缘觉」的智慧,主要是指至少菩萨的智慧,菩萨跟佛的智慧,要常行这样的智慧。那么佛的最高的智慧呢?简单讲是「无有少法可得」,「于一切法不缘、不娶不著、不坠这就是佛智,如果能够常行这样的智慧呢?就是「般若行」。所以「般若」不是只是喊「空啊!空啊的9因为所谓的「空」啊!是「空而不空」,是依「如来藏」而来的。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愚」就是若心中起「一念的愚痴」,假如心里起「一念」,那一个念头是愚蠢的,是愚痴的念头,这样你心中所有的般若,都断绝了,都没有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如果心中能够生起一念的智慧啊,那么就是「般若」生起来了,所以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心念」,这一点点的心念、心里头一点点的不要说有「智慧之念」,说「善念」善念就好了,只是这善念、一刹那的善念,就不知道过去世修了多久才有办法,不然的话,一般的凡夫心里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有六十分、一分有六十秒,这样一天有多少秒啊,你看(心中)有几秒是善良的,有几秒的念头是「为别人想」的,有几秒的念头是「不为自己想」的,很少、很少,对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自己想,其它时间都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知道,那这样子,一靠子就是昏昏暗暗、矇矇懂懂一靠子,那活了等于没活、白活了,所以凡夫就是这样子,心中没有智慧,没有光明,佛所谓「暗钝」。所以心中像防空壕,防空壕知道吗?(不见天日,很暗)。「一念智,即般若生」你若有一个「念头」是智慧的出现,那样你心中的「般若」就生出来了,但是不要小看这「一念的智慧」,是很难得(到)的,更何况你如果说这个「念念」能「相继」,都是(有)智慧出生的话,这样这个人过去世修行修的不错,已经在修行的上面受了很多苦,很用功,才有办法,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内心」与外境有很多引诱、诱一惑 ,让你去一胡一 乱想、一直想,而且都是想一些有的、没有的(事),但是都没有在想「正道」,你看有几秒在想「正道」,你测试看看,你去叫较棒的医生,在里心里面装一个表,开始测,现在如果有一个念头是在想修行的事,就跳一下,那如果在想「悲慈」就跳一下,那又「不能生气」就跳一下,那如果想其它的事就「叭」一下,这样可能整天都在「叭、叭、叭」。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世间人啊都愚痴与迷惑,就好像没有眼睛,没有慧眼,所以不能看到般若,这个般若是什么?般若是「法」。「法」就要什么才看得见呢?要有「慧眼」的人才看得见,当然啦「法眼」更好,法眼就「见法」,对不!那至少要有「慧眼」,慧眼才看得到「般若」,那我们凡夫都好象瞎子,睁眼瞎子啊,都看「法」看不见,都看这个「五欲六尘」,种种形形色色看得到而已。「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嘴里面虽然每天都在说般若、般若,空阿空阿空啊,空到后来,整个人都「空空」(台语,呆呆),但是心中却常常都存著愚痴的念头,这个情形你注意看,有很多,尤其是念「金刚经」的,念到后来,很多都这样,落入断灭空,一天到晚都在说「空」,但是你注意看看,「金刚经」不是在说「空」的,「金刚经」所说的不是「空」,一切都误解了。我以前在美国有讲一部「金刚经」录音带,以后有因缘再给你们说一遍,金刚经不是在说「空」,你们不要那么「空」,实在不是在说「空」。「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常常都说「我是修般若的」,常常听人家说,我父亲是持金刚经的,好像「金刚经」是一条金鱼一样,说他们在「饲」(台语饲与持同音)金刚经。(他所说)「持金刚经」是什么意思呢?早上念一部,晚上念一部,这样就叫做「持金刚经」,应该是说他是诵「金刚经」的,这样就可以了。「持」是什么呢?「持」就是「受持」,「受持」不是用「手」这样持(拿持),(不是)「拿经本」这样就叫做「持」,那也不是用「嘴念」叫做「持」,「持」是用「心持」。「持」是什么呢?「持金刚我的法门」,「持金刚经的道理」,「心里就照这样下去做」,这样才叫「持」,不然的话只能说他是「念金刚经」,或是「诵金刚经」的。有的人看「般若经」,或是般若系的(经),然后就说他是「修般若」的,接着「念念说空」,好像世间的人在读文学,读浪漫的文学,那一天到晚都在谈爱情、白马王子,这样子,每天到晚等于都在「打妄想」一样,「念念说空」实在是不识真空,对「真空」实在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其实呢「般若无形相」,「般若」的智慧是「无形相」的。

什么是「般若」呢?就是「智慧心」,智慧的心就是「般若」。所以意思就是说「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那如果「没有智慧」呢?就没有「般若」,「般若」不是在「经」里面,「般若」是在「心」里面。「般若」不是在佛祖所说的「般若经」里面,是在「众生的心中」,众生的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若没智慧就没有般若。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假如可以做这样的「解」、理解,这样就叫做有「般若智」。

经文:〖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何名波罗密」什么叫做波罗蜜?「波罗蜜」梵文叫Paramita「波罗蜜多」,应该整个讲叫做「波罗蜜多」(全称),这是翻它的音。「此是西国语」,「西国」就是西方,就是印度的意思,西方的音;中国话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彼岸」是一个比喻而已,不是说真的有一条海,还是一条溪,「对面」就是「彼岸」,不是那个意思,那是一个「比喻」。譬如说什么,比如说彼边好地方,彼边,过河那边好地方,就叫彼岸。我们这边「生死痛苦烦恼的地方」就叫此岸;过了这条「生死河」,去那个「涅槃」、「菩提」的境界,叫「彼岸」,「没生死烦恼的地方」,那是一个比喻。

「解义离生灭」,「解」就是了解的意思,但是这个「解」有三种:一种是「理解」,一般的解是「理解」;第二种呢?是「悟解」;第三种是「证解」。这个理解是指一般「世间智」,凡夫的智慧去了解叫做「理解」,这是有烦恼的心,(用)有烦恼的心去理解一件事情,叫做「理解」;若没有烦恼心,没有烦恼心「与定心相应」、「善根相应」的叫做「悟解」,已经悟到的解叫做「悟解」,这个「悟」不是说「大彻大悟」啦!是一般的「悟」叫做「悟解」。这个悟有「通达」的意思;「证解」就是较高的境界。「解义」,「义」就是「道理」的意思,「佛理」的意思,假如有悟解到佛理就离「生灭」。所以这个「解」至少是「悟解」,或是「证解」。你若「悟解」到佛祖的道理,就可以「离处灭」。「离」就是离开,就是脱离的意思,「生灭」就是生死烦恼,「生死烦恼」叫做生灭。「著境」著就是贪著,贪著这个「境」是什么?就是「内外境界」,内外的境界叫做「境」。那内外的境界,「内」也可以叫「境」,「外」也可以叫境。「外境」就是六尘,那「内境」就是六根,贪著「外六尘,内六根」的境界,叫做「著境」。如果贪著了内外的境界,「生灭」就起来了,「生灭」就是「生死」,就有「生死烦恼」起了。「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如果这样贪著了内外境界的时候,生死起来,就好象水,这个「水」是指河水,好像河水里面有波浪,一条河如果有波浪的时候,这样就会阻隔航行,如果你要驾船,就比较危险,船就不能过了,所以这边就叫做「此岸」,那边就叫做「彼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假如「离」就是脱离,如果能脱离一切境,一切内外的境界没有贪著,这样就没有「生死烦恼」,就没有「生灭」了。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好像河水常常通流,不会起波浪,这样子船都可以来来去去,通行无阻,这样子的话就能够「到达彼岸」,所以称为彼岸。你那条船要划到对岸,就划得到,叫做到达彼岸,所以叫做「波罗蜜多」。这一句、整句的意思是什么?「什么叫做波罗蜜多,什么叫做到彼岸」?「波罗蜜多」我们又翻成「度」,「六度」,那什么叫「度」呢?「度」的意思就是简单一句话,就是「离境」跟「着境」。如果「离境」的话就是波罗蜜多,如果是「着境」的话就是「生死此岸」。所以简单一句话,就是「贪著」与「离贪著」,如此而已。「贪著」就是「此岸」、就是「生死」,就是「烦恼」;「离贪著」就是「到彼岸」,就是「得解脱」。

经文:〖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这一段很有名,但是很容易误解,这六祖大师历害就在这里,每一个人看都很懂喔!这「六祖坛经」我都看得懂。看懂是看懂,不知是「几分目」而已(用几分目来看)。

「善知识,迷人口念」这个迷的人,凡夫人啊!只是嘴巴念而已,用嘴巴讲的、嘴巴唸的,用嘴巴讲的比较快。「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当他在唸的时候,「有妄」有虚妄,也「有非」,就是有过错。譬如说大家都念佛,大家都唸「阿弥陀佛」,见到师父就「阿弥陀佛」,见到同修也「阿弥陀佛」,但是在唸「阿弥陀佛」的时候,心里也是打妄想,对不?「妄想」即是「非」,那就叫做「有妄有非」。「阿弥陀佛」跟你的「妄想」结在一起,「相应俱时而起」,听懂吗?这叫做「有妄有非」。因为念「波罗蜜多」是清净法,好像念佛「阿弥陀佛」是清净法,你在念清净法的时候,还有「杂染」,污染法,跟一切杂七杂八的都结合在一起,所以变成你心中的「阿弥陀佛」,也不能超生,因为被你的「染法」包住了。所以(这样)莫说你要往生,连你「心中的阿弥陀佛」都不能往生。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如果念念,每一个念,都心里有在修行,这样叫做「真性」。「真性」是什么?就是「随于真性」,跟随真性来行(即)「随于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假如可以悟到这个法的人,他所修的就是「般若法」,如果修这个行的就是「般若行」。「不修即凡」若没有开始修行,就永远是凡夫。「一念修行」假如一念间发起,一念间「发起修行」就「自身等佛」,「等」就是平等,与佛平等叫做「等佛」,与佛祖平等,假如一念间发起修行之心,这样就与佛祖平等。这是什么?这是不是很跨张?没有。他(六祖)在说的是「究竟」的意思,这就是跟「华严经」所说的同样的意思,即「发心毕竟两无二」的意思。你一念间发起修行,就是「初发心菩萨」了,「等佛」就是跟佛祖一样,佛祖已经是「究竟」成佛,而我们只是开始修行而已,开始发心修行,但是这个发心是非常困难的,头一步是很难踏出去的。这()有一个比喻不要说太远,(就说)早上开钟声的时候,要翻身爬起来那个时候,是很困难的,被窝里很一温一 暖(比喻开始难),对不?休息。

第十六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七集

继续上节所讲的。「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倘若没修行的话,永远就是凡夫,倘若一念发起修行,就自身与佛是平等的。这个你们就要注意,这个「六祖坛经」里面所讲的,都是最究竟的意义,所以你要以这个真实义,真实眼来看,真实心来听,而不能虚妄分别,不能像这个地藏经里面说的以「凡夫俗眼」来看,那样子的话,不但不能了解经中大意,而且还会起「疑、谤」,不信(就)生「疑」,「疑」生「谤」,这是层次的问题。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就要参一靠子啊!参一靠子看能参得透、参不透,哪我现在跟你讲好了,那你依此去了解,解了以后依此去行,这样子啦!不用再去猜,一般所谓「参」都只是变成「猜」啦!不是「参」变成「猜」,在那儿用「猜」的就对的啦,而猜来猜去也没有公布答案,你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不是自己才是对。好!现在跟你公布这个答案,唉,那如果我帮你公布答案啊!这就等于是前代的禅师祖师们所说的「譬如嚼饭与人」,就好像你没牙齿,我嚼一嚼,嚼烂了才喂吃这样。这样怎样?那很臭呀!对不?不是很好的。

凡夫啊!如果是悟道的人,悟道见性之人,「见一切「凡夫性」都是「佛性」」,也就是说「他所看到的不是「凡夫相」,而是他的「佛性」」。「烦恼即菩提」那么「一切的「烦恼性」或是烦恼的本体就是「菩提性」」,「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有的人以为说「烦恼即菩提」就是说,「现在烦恼没关系,我因为有烦恼,所以我修行,将来就会证菩提」这样的意思,不是啦,这样不对啦!那个就较慢了,这「烦恼即菩提」,不是说「现在烦恼,以后这个烦恼会变成菩提」,不是这样的,或是说「现在的烦恼是作为菩提之因」,(也)不是的,现在的烦恼不是将来会变菩提,(而是)现在的烦恼「本身」就是「菩提」这样。这要怎么说啊?就是我以前所比喻的那个啊!说有一块金子,你拿去把它变成一个「像」,如果是做成一尊佛像,就能令人生起一个「恭敬心」,生起欢喜心,生起「清净心」,对不?那你如果去把它(金块)做成一个「一婬一女像」,就是妓女(像),或说男女一交一 合之像,(虽然)同样是金子啊!但你看到就会生出那个染汙的想法来,同样是纯金啊!所以他那个现出来的「相」不相同,作用就不同了。但是它那个金子、「金性」一点都没有减少,一点都没有损坏,对不?你假如说是那个男女一交一 合的金像,拿去再溶一溶,再做成一尊菩萨像,也是可以啊!是不是?不管那一块金子现出来的「像」是「佛像」、是「清净相」、还是「染汙相」、是「凡相」、还是「圣相」,这样听懂不?是「凡、圣、染、净」、是「世间」、是「出世间」、是「智慧」、是「愚痴」、是「菩提」、是「烦恼」,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本体」的意思就是「本质」的意思,它的「本质」都一样是「金子」。所以佛祖的真身好(好比)是金子,而众生的「烦恼心」也同样是「真如本性(好比金子)所成」。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说,我们凡夫俗眼所见只是「取相」,所谓的「见相不见性」,凡夫于一切法「见相不见性」、「取相不了性」。那见性悟道之人呢?他就正好相反了,于一切法于一切众生啊!是「不取相」,「见其性,不取其相」。因为「见其性,不取其相」,所以能够「于一切法平等」,所以能够「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大悲」,因为没有「分别」嘛!没有分别你「高下」,没有分别乃至于你是「愚痴」的,还是「聪明」的。不是说你是「聪明」的,所以像孟子所说的「君子有三乐,家有贤父兄,乃至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一乐」啊!因为你一教,他就会成就啊!那你如果说,相反说「得天下蠢才而教之」哇,累了,是不是?那佛菩萨呢?就是于一切众生就不见他的这个「愚痴」或是这个「智慧」之「相」,所以「不取其相」啊!所以「平等大悲」、「等同摄受」、「都令他们有所成就」,那当然也「不裙说他是有钱、没钱阿有势、无势啊!乃至于美丑啊等等,(还有)教肓高低啊,都没有这些「分别之相」。所以士农工商都能够成如来的弟子,男女贵践都能够成为如来的弟子,平等教授,因缘成熟就证得阿罗汉,或说是更高的果位,成大菩萨等等,所以这就是「如来于一切法不著其相」,所以在「金刚经」讲啊,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所以刚才在讲啊,我才说「持金刚经」啊,「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什么意思呢),若只是唸呀唸的,也不知道在唸什么,「离一切相」,这「离」的意思就是「不贪著」、「不贪著一切相,不取一切相」,这样子的境界就是诸佛的境界。「即名诸佛」就是「诸佛的境界」的意思,「诸佛所行的境界」。所以这烦恼它的「本体」就是「菩提」,不是说烦恼灭了后才有菩提,也不是说「烦恼消失了后,才有菩提」,也不是说「因为有烦恼,现在努力去修行,以后烦恼没有了,才变菩提」。所以在经里面都说是「转烦恼为菩提」,「转」但是这个转啊!只是一个「名」而已,不是真正的怎么转啦!是什么「转」呢?是你的「心念」转啦8心念一转」啊,那么「就烦恼变菩提」了,这样子。这好像很深的,说一个较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有的人很罗曼蒂克啊!假使他的心情坏时,看了好像外面若有花开,就好像花也在哭啊!(感时花溅泪),其实花怎么会哭呢?那是你自己在哭啊!对不对!所以那是你自己的「心相所现」,如果他心花开时,即使是雨天,他也很快乐啊!下雨天,他也出去外面跑,他也很快乐啊!所以那个都是自己「心相所现」,所以「外相」没有一个「自性」(缘起性空),乃至于说自心里面的「相」阿「一切相」都没有一个「自性」,一切的相啊!全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性」,比如说「好」或者是「坏」,还是说「快乐」还是「忧愁」,乃至于说什么?乃至我们说在打坐的时候脚会痛,对不?到底会痛、还是不痛呢?你若一直想脚痛,它就一直痛,你若不要想,「不作是念」,他就不痛了。有时你若没有想、或有时候你打妄想,(那时)也变成不会痛,因为忘记了,所以你那个「痛」若是「实在」的。你注意这句话,那个「痛」、那个「痛受」或是「痛触」,「痛」叫「触」,触觉的「触」,那个「痛触」由于「因触生受」,「接触」以后才会有「感受」,对不?如果没有接触就没有感受嘛,那怎么「触」呢?因为腿一盘起来接触嘛!所以「因触生受」,生什么「受」?生「痛受」,所以「痛触」生「痛受」。那如果「痛触有实」、是「实在」的话,那么应该「时时皆痛」嘛!不应该有时候会中断,不应该说,你一打妄想的时候就不痛了,就忘掉了(痛),你一专心听讲的时候也忘掉了(痛),你一专心、摄心在鼻息上的时候,也忘掉了、也不痛了,可是你一直在想它(痛)的话,念念「觉」触的话,那么那个「触受」就死了(消失了),所以「痛触」如果「有实」的话,应时时皆痛,但是「痛触」不是一直都在痛啊!所以可知「痛痛无实」、「痛触虚妄」,这样子就不是只有打座,像牙痛也是一样的,所有的「痛」都一样,乃至不是说所有的痛,「痛」是一种「受」,那么「痛受」或是一切「苦受」,或是乃至于「乐受」,或是乃至于「不苦不乐受」,也就是所谓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一切受」皆无有「实」,都没有「实在」啦!这样子。而受会(好象)「有实」的时候是怎么来的?是「裙而来的,你如果去「裙的时候,就会有那个东西在,那你如果「放掉」的时候,它就不见了,那这最容易观察的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尤其是双盘腿「痛」的时候,那个心好象有「手」会去抓那个「痛」,「抓来」以后再细细的「品尝」,喔痛、痛、喔好痛!痛到整个心扉都缩了起来,整个纠结在一起,整个双肩都僵耸起来了,就好像猫一样,呼吸都呼不上来,那呼吸只有在上半截,啊都很紧张,这样子,那就是因为你去「执裙那个「受」、执取那「痛」,所以它就变成「有实」了,你若一「放开」就没有了,所以在静坐的时候,修「放下」也就是这样。怎么放?「身放」、「心放」要放下来。这从那里「放」啊?从肩膀先放,因为肩膀做什么用?肩膀是用来「担」的嘛!所以不是说一定有一个担子(扁担)才能担的喔,不用担子也照样担。不用担子只是脚痛、还是说那里痛,也是这样担(师父作耸肩动作)啊!不是说打坐痛才担,你若上班在紧张的时候,还是在「丫支票的时候紧张,都是在「担」」,喔!啊很紧张的,啊这两个肩胛就这样耸起来,就好像猫一样,而这眉头深锁,有的人甚至一蹙起来,额头纠结成一直线了,有的人眉头中间有一条直线,那都是在「担」嘛!担到后来才会变成那样子嘛,而不是只有做工作啦!有的没上班便担孩子,有的担孙子,都是在「担」,「担」到一个愁容满面的(样子),因为很重啊!对不?「担重担,跑大路」。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所以这个「凡夫即佛」,不是说「凡夫修行以后将来成佛,所以叫「凡夫即佛」」,不是这样子,而是「凡夫当下即是佛」、「凡夫当体是佛」。我讲到这里,我想讲一句话,但是这讲了是会被骂的啦!有的人一靠子担儿女,接着再加担孙子,一靠子担不完,真的很傻,他担,难道担得完吗?担不完啦!孙子担完了,还有曾孙呢,孙子现在是读书而已,以后还得「担」他上班工作呢,接着还得「担」他取妻生子、嫁妆等等的,会说「外婆不争气,都没有一点东西给你留念的」,所以就得標个会,是不是这样呢?都是这么「担」的啦!肩膀真有力。英国有个幽默大师,叫做萧伯纳,他说「我所讲的笑话都不是笑话」。我刚刚讲的也是这样子,好像笑笑著说,可都不是笑话喔。

经文:〖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好!看这一段。

「前念著境」。「前念」就是说你刚刚在想的那个念头,假如是「著境」,「住著于六尘境界」,或是「内外境界」,假如是贪著这个「境界」啊!这样就是烦恼,这样就会生出烦恼来,没人说「有贪著境界」而「不生烦恼」的。「后念离境」,「前念」若贪著境界生出烦恼,你不用烦恼,只要你后念「离境」,「离境」就是菩提。但是我们不是这样啊,我们假如是「前念著境」,起烦恼的时候,接下来,不是说著境烦恼,而是在烦恼说「我怎么要著境」,我刚才为什么要著境,而就在「后悔」这件事,这样听得懂吗?啊,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埃所以后念你如果「离境」就好了呀8前念著境」没关系吗,那「后念离境」就好了,那「离境」就是「菩提」啊!就是「趋向菩提」啦!这个「菩提」就是趋向菩提,这样你证菩提就有机会了。但是这是说「离境」其实本身就是菩提,离境「当下」就是菩提,这是最究竟的说法。

「善知识,摩诃船若波罗蜜」,「摩诃」就是「大」,「般惹」是智慧,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到彼岸是,注意啊!这个「大智慧」才能到彼岸,「大智度」你常常去想这三个字。「摩诃般惹波罗蜜」什么意思?我们早课唸唸唸唸到后面,都要唸这一句,心经后面「摩诃般惹波罗蜜多」,唸这个到底是唸什么?不知道。「摩诃」就是「大」,对不?「般若」就是智,对不?而「波罗蜜多」呢就是度,「大智度」。什么叫做「大智度」啊?就是「以大智慧度生死」、「度烦恼」的意思。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可以「度烦恼」啊!就是只有「大智慧」可以「度烦恼」。这「大智慧」是指什么呢?是指佛祖所开示的智慧啊!指佛祖开示的这些道理,叫做「大智慧」,才可以度生死烦恼。这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包含着说「你若修其它行」是可以帮助你开智慧,这样而已,但是它本身不是智慧。所以你在佛道里面,修一切法的总目标,就是要开智慧。所以你修一切法能开智慧,那就是好的;若不能开智慧的话,那就是坏的。若越修越傻那不修也好啊!是不是,可以开智慧就是好的。「开智慧」要做什么呢?开智慧不是为了要炫耀的,不是要「秀」给别人看的,开智慧是要「度烦恼」。所以只有智慧才能「度」,其余的都不能度。「其它的」是指什么呢?例如说布施、还有持戒、忍辱、一精一进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开)智慧的。虽然说布施也是一种的「度」,「六度」之一,对不, ?但是「度」的「正体」是「智慧」,你不要说光是以声闻圣来讲,因为他没有起大般若智啊!所以他就不能真正的证到「无余涅槃」,更何况是其它的啦?所以只有「大智慧」能够真正的「到彼岸」。那其它的一切修行都是辅助这个的,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所以我们念「心经」,念到最后就是念这个,就是希望「回向一切都开大智慧」,这样的啦。

「最尊、最上、最第一」这个是最高的了。「无注无往、亦无来」,「无坠是现在无住;「无往」是过去无往;「无来」是未来无来。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令修行者因为这「摩诃般若波罗蜜」,令一切「真实修行」的人「现在不注过去无往、未来不来」。「坠和「来」是什么?「坠和「来」就是「生死」吗8往」是死,「来」是生。那没有「生死」就是什么呢?就是没有「烦恼」了,就是没有「轮回」,「轮回」就断了。那「无往」、「无来」就称为「无坠啦!所以「无坠是「总说」啦,「无往」、「无来」是「别说」啦。无住是总说,「坠就是「著」的意思、就是「停止」的意思。「无坠是指现在,「无往」是过去,「无来」是未来,那这就是「三世」,「三世」又称为「三际」,「三际」都「不系」。那「摩诃般若波罗蜜」能够令人于「三世三际不系」,三世不系,都绑不住他,「现在、未来、过去」这三世都绑不住他,那这样就「自在」了,「自在无碍」。若要得这样的「自在」,就唯有「摩诃般若波罗蜜」有办法而已。所以下面那一句「三世诸佛从中出」,三世一切诸佛,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过去、未来的一切诸佛啊全都是「从中」、从这个「中」(其中),「从摩诃般若波罗蜜之中」出世。也就是说为何会有诸佛呢?就是因为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才有诸佛。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象是诸佛的生母一样,「诸佛之母」会生出诸佛出来;若没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没有佛了。若有其它一切,也都不能称为佛;就是因为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才能称为佛。若你说如果有「定」呢?外道也有「定」啊!对不?有持戒呢?很多修行人也都持戒啊!所以也不能称为佛啊!不能说持戒的人都称为佛啊!是不是?那得「定」的人是不是都成佛呢?没有埃很多外道、小乘、菩萨也都得定啊!所以不是得定就能成佛啊!那么忍辱呢?连希腊也有「坚忍学派」啊,斯多格派啊,那个也提倡坚忍啊!所以忍辱也不能成佛啊!光是忍辱不能成佛埃要怎么才能成佛呢?要有智慧才能成佛,对不?(至于)一精一进,光是一精一进也不能成佛啊!所以真正成佛的「体」是什么?智慧。就以智慧才成佛埃佛之所以高于「一切世间」,就是因为他有「佛智慧」。就这样子,对不?所以「三世诸佛」都是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出生的。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三世诸佛之母,「母」的意思是「能生」的意思。顺便提到有一种邪密,不是真正的密法,正统的密法不这么说,(他们)说,佛母是母(女性)的,反正就是他无说,既然有「佛母」,那就有「佛父」啊!而这佛父、佛母还一交一 配啦,那个是邪密,佛法里面没有这样。佛法中那个「佛母」,「三世诸佛从中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是三世佛母」那个是比喻啦!不是真正的说男女一交一 配,然后生出一个佛出来,佛父和佛母一交一 配然后生一个佛出来,不是这样子啦,莫错用意。哎,众生愚痴啊!未法时期的众生,佛说是「愚痴坚固」。这未法时代的众生,佛说不只是「愚痴」而已,而且还「愚痴坚固」,「愚痴」兼「坚固」,(而)修行不「坚固」,但是「愚痴」却很坚固,你再怎么说他还是那样,说不动他啦!毫不动遥「毫不动夜你知道吗?以前当兵,早起的起床 号「答滴答答」,(阿兵哥就把他称为)「不动不弹」,「不动不弹」就象我刚才说的。发心修行,你不用说发心怎么修行,比如说早上起床 就爬不起来,对不?你就说,喔人家发心是昨天晚上发的,今天早上另当别论啦。所以昨天发心说,今天早上3点一定要起床 ,于是你将闹钟拨到3点钟,哦、不得了、发大心(大一精一进心),发了大心后。隔天早上较好的是听见铃声,有很多人3点开闹钟响了,都没听到,自己没听到,都是别人听见的,若有听到的,有的就糊里糊涂中又把他按掉,也有的不是说只是放在床 边把它按掉而已,有的还下床 去把它按掉,然后又再去睡,自己都不知道。还有的人早上爬起来翻个身,将棉被盖在背上、身体爬着像只乌龟一样,要等待好久之后才会起床 。那叫做什么呢?那就是「五盖」的「昏沉盖」太重了,所以你说你「发心修行」,你只要试着说,早上只要你下决心说3点钟起床 ,只要铃一响,就能马上「跳起来」那就差不多了,接近了发心。我平时若按了3点,我们都不必等到3点就起床 了,都不用开闹钟,都是我主动去把闹钟先按掉,免得它等一下我在用功的时候吵我,有的时候都差很久,比如说按3点,有时候1点、2点就起来了,那没有什么稀罕的。虽然没有什么稀罕的,但也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做到的。所以你要是「发心修行」,先练这个早起,剩下的都是白讲,起来的时候不要东摸摸、西摸摸,结果就到5点半要早课了,那也没用,起来的时候要「一跃而起」,起来的时候顺便把被摺好,马上去洗脸,这样才可以。你起来的时候(不要)留恋那个被窝,(要)「一跃而起」这个不是比喻的喔!要真的要跳起来喔,然后你做久了以后,就变成「业一习一 」、就成了习惯。若你每一次都伸出过手来,一按闹钟然后又睡去了,那也会变成「业一习一 」。所以修行人就是在这一切境,甚至于睡眠也是一种「贪著」,你知道吗?睡眠也是「五欲」之一嘛8睡欲」。我们佛祖的法很利害的,佛祖说,吃你尽量的吃,没关系,但是你不要尽量的睡,睡少一点、吃饱一点,这样子。但是也不能吃得太撑了,吃撑了就会变昏沉、就爱睡觉了,所以吃刚好就好了。看下面:

「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当」就是「应当、应该」,应该用这智慧来打破这五蕴的烦恼和尘劳,「尘劳」就是烦恼的意思。怎么说是「尘劳」呢?「尘」就是五尘,「五尘」你(平时)把它吸收起来,吸到你的心里面,而在心里面纷纷扰扰,那心就很劳动,「劳动」就是「烦恼」。我常说我们的这个心,就好像是「吸尘器」,都是四处去「吸尘」,所以这个心整个就像垃圾桶。

「如此修行,定成佛道」。等一下,这「当用大智慧」,这智慧要「用」啊!因为照佛祖和六祖大师来说,人都是有智慧的,但都是没去用它,「没用」放着就生锈了,就像那个头恼一直放着便生锈了,我们(本有的智慧)都放着没用、太久没有用了,所以就忘记了,那智慧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所以就须慢慢的再学习 、再恢复。倘若如此修行,一定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变」就是「转变」,「三毒」就是「贪、瞋、痴」,这「贪、瞋、痴」是很毒的。会毒什么呢?会把我们的心给毒坏掉,就像毒一素一样,所以才叫作「三毒」,「戒定慧」是三无漏功德。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我这个法门是从「般若」而生出(的)八万四千个智慧。「何以故」是什么缘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为」就是「因为」,因为「世人」就是世间人,世间人啊有八万四千尘劳,「尘劳」就是烦恼。「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若无尘劳」的意思就是说倘若众生无「尘劳」,就没有烦恼,众生若无烦恼即得智慧常现,他本身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假如说是在白天时,若无云时、天上无乌云把太一陽一遮住,那太一陽一的光芒就可以照耀整个世间了。同样的,我们心中的智慧和太一陽一是一样的,非常光明炽热,虽然一陽一光炽热光明,但是心中若有烦恼,就会像乌云一样把心中的智慧之光遮住,那就黑黑暗暗的、黑黝黝的,而这心中就变成了像防空洞一般,里面有蜘蛛、青蛙,通通都有,老鼠啊一大堆。所以如果无尘劳、众生如果没烦恼,那他的「智慧心」或是「智慧的光芒」就会「常现」、就会常常现出,这个「常」是永远的意思。「不离自性」这样就可以不离开「自性」了,不离毁「真如本性」了,一切所行、一切「身、语、意」三业都不会离开自性,都合于自性,都合于本性,也就是都合于「道」,都合于「无上菩提」的意思。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若悟到这个法的人就是「无念」,这是最最令人误解的地方。这个六祖大师的法门里面,这个「无念」,现在我开剖给你们听。什么叫做「悟」?悟此法者,「悟」者「从吾、从心(悟字是由心部首和吾字组成的)」(人人吾,人人心,双人为从,三人为众),若有二个人,一个跟着一个,就叫做「跟从」嘛,所以跟从的从,古字就是这么写的即「人人」(从),「人人(读从)吾,人人心」,这是「文字学」的说法。若在文字学中解释「悟」这个字,就会解释成「人人(从)吾、人人(从)心」,那意思就是说「悟字是一个吾、一个心(部首)」,「吾」是什么?「吾」就是我嘛8我的心」就是「悟」(吾心即悟),你看是不是很有趣,所以我们中国的造字跟佛法是相合的,「如果我看到我自己的自心,就是悟了」,「见吾自心,即是悟了」。所以其它的「悟」都不是「真悟」,「见到自己的自心、本性」才叫「悟」,其它的都不算真的「悟」,你如果有(其它的)悟,也只能算是小悟啦!真正的大悟都是「悟本心」,悟到自己的自心本性。

好!若悟到这个法呀,就能够达到「无念」,那什么叫做「无念」呀?这个「无念」就是「没有妄念」、「无妄念、无邪念、无恶念」,「非无正念」,不是没有「正念」,叫做「无念」。也不是脑袋空空,像个石头这样子叫「无念」。所以有人说「我修无念,那就心中什么都不想」,这样一个像木头,不是这样子叫「无念」,六祖的「无念行」不是这样子的,(而)是「心中无妄念」,这样(才)是真「无念」。心中没有「虚妄之念」,无「邪念」、无「恶念」、无「杂念」,无「染念(污染之念)」,所以心中「纯是一派正念」、「清净之念」叫做无念。那什么叫「正念」呢?「唯念般若」、「唯念真如」、「本性常现前」这叫「正念」。这个「正念」常常不失,叫做「不失正念」。如果这样,就可以具足无量功德。然后无量功德都能够具足圆满「起大用」,广度有情。「无忆、无著」,「忆」就是回忆,「著」就是贪著。好!休息一下。

第十七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八集

请打开经本19页,继续早上讲的。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早上讲「无念」就是「无妄念、无邪念、无恶念、无污染念,(但)非无正念」,再进一步讲呢,「无念」这是一个大法门。那什么叫「无念」呢?除了无(前面)这些「念」以外,总的讲就是「于一切法不起心动念」叫做「无念」。那什么是「于一切法」呢?也就是「于一切境」的意思。譬如说「于眼见色时,不起心动念」,「于耳闻声时」不起心动念,「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也就是在「五根接触五尘」的时候不起心动念,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不起心动念。不起「什么心」呢?不起贪心、不起瞋恚心、不起愚痴心、不起嫉妒心、不起忧心等等。不起这些「心」叫做「不起心」,乃至于不起「执有之心」,「裙阿执有。见眼色时不起心,「缘、依、娶有、执」(等心),在眼见色时,不起这样的心,不起「攀缘之心」,不起「依靠之心」,不起「要执取之心」,不起「要拥有之心」,不起「执著之心」,那么这叫做眼见色的时候不起「心」,那起什么心?就是起(以上)这些心。那不「动念」呢?「起心」和「动念」其实是一样的,念一动的时候,心就动了。「心」既然没有「相」,那什么叫做「起心」呢?即是「念动」。「念」若不动的话,心就没有「起」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叫我们修行的时候都是修「念」。念什么?念佛、念法、念僧,对不?都是「念」,所以佛如来的大法门就是一个「念」字。那么为什么要修「念」呢?因为「念即是心」,念就是心。离念无别心,离心亦无有念,听得懂吗?离念无别心,念即是心。

我们再来看这个「念」字的构造,「念者从今、从心」。因此念是什么?「念」就是「今心」,「今」就是现在、此刻,「此刻、当前」这一「念」、这一个「心」。所以「今心」就叫做「念」。佛要我们去体会我们这颗心,那怎么体会呢?实在没有办法去体会,因为心是「无相」的,所以就得从「念」上著手,那就修「念」佛、「念」法、「念」僧,因为有「心」才有「念」,而且有「心」必有「念」,只是各种「念」的性质不一样,念的染境性不一样,念是清净的、还是汙染的,这样子而已。一切众生皆有「念」,所以这个「无念行」,并不是说「没有念头」,只是说「没有污染的之念」,而不是说没有「清净之念」。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这是个「观念」问题,是要「转」这个「污染之念」为「清净之念」,这样子而已,不是要把一切的念头全部斩断,不是这样子。所以这「无念法」是指「无杂念、无妄念、无乱念、无邪念、无恶念」,当体于一切法、于一切境界不起心动念、不起邪念、不起恶念、不起贪念、乃至于不起嫉妒念等等,称为「无念」。所以这个容易吗?这个当然就很难啦,对不!那么你要怎么样(才能达到无念)?你要先自能「观心」。可以观察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眼见色、耳闻声的时候要很「觉知」、「警觉」,乃至于「警觉」、「警觉自心」。这个「五根」接触「五尘」的时候,马上「警觉」,要常常「警觉」着,那如果一起什么「恶念」、或是「妄念」、或是「邪念」的时候,马上「警觉」。但是我们凡夫都是很散漫的,所以起什么念也不知道,也不在呼。但是那个「念」就是什么?「念」就是我们的「法身」。知道吗?「念」就是「法身」。为什么?因为「念」就是「心」、就是「意业」。「法身」是在那里造?是在「心」造。所以修行者就很注重这个「意念」,很注重「意业」,很注重这个「念头」。而凡夫呢?不见棺材不落泪,在造恶业的时候,心里面在造恶业的时候,都没有关系,等到做出来的时候,或是讲出来的时候,成为口业或是身业,也不觉太要紧,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受苦的时候,才有点点(觉得)要紧,甚至于也还不太要紧,是别人急,他不急。好!(以上是)「无念行」。

「无忆」就是不回忆。我们凡夫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很喜欢回想。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很浪漫蒂克,他说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造成「一个美丽的回忆」,你看多么美妙的一个境界,美丽的回忆,所以他一靠子都在造梦、寻梦。这就是愚痴凡夫啊8一切的烦恼都是由于回忆而来」,如果没有回忆就没有烦恼。为什么?一切事情「已过不可得」对不?如果过了,不可得,那你就不再去追寻的话,「追寻回忆」就是什么?炒冷饭,我们都喜欢炒冷饭,冷饭炒一炒,也蛮好吃的,天天都在吃冷饭。(关于)这个文殊师利菩萨有一部经「文殊发菩提心经」,(经中有人问)什么叫「禅师」?何谓「禅师」?文殊菩萨说「于一切法不忆想分别,名为禅师」。「于一切法无忆想分别」因为你追亿或是回忆,什么叫追忆、回忆呢?(就是)执雀过去的影像」。因为已经过去了嘛!回忆一定是过去的东西,对不?过去所谓「六尘落谢的影子」,六尘落谢在你「心板上」的那个影子,然后你去执著它,这个叫做「回忆」,执雀过去的影像」叫做「回忆」。执着以后呢?因为「执着」就会「抓坠,抓住以后再来「分辨」它、「分析」它,这叫做分别。那你要「分别」之前就要先「抓坠。怎么抓呢?就用「忆」的这个功用(来抓),(这是)「心」的功用(之一),这是个心能,「回忆」是一种「心能」,(心)先抓住(影像)叫做「忆」,「把过去的影子抓回来」然后再仔细地分辨叫做「分别」。「忆想分别」这就是凡夫(心之运作),然后在「忆想分别」里面产生无穷的烦恼,自緾緾他。明明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还一直提、一直提,提个不完,那就很烦恼,所以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这样。什么叫做「禅师」呢?(禅师就是)「于一切法不忆想分别」,所以若能不忆想分别就能成大禅师,这是很难的啦!但是我们凡夫就很奇怪啦,你要他记的,他偏偏记不起来,而不让他记的,他偏偏又记得很清楚,所以很久很久以前一些琐琐碎碎、零七堆八的事他都记得,可是真正叫他念经、记经他又记不祝所以简单说,就是记一些垃圾。

「无著」这个「著」就是「贪著」。「著」的意思就好像黏著,就像用强力胶一样黏著,用那个快干胶一黏著,马上就拨不开,那个就叫做「著」。那「著」什么呢?我们这个心就像强力胶一样,一沾到东西就黏住了,也像是章鱼有很多触肢,有八只脚,现在如果什么东西被它网住,就拨不开了,那个叫「著」、贪著。

「不起诳妄」心中「诳」就是欺诳,「妄」就是虚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起用自己本具的真如本性的智慧来「观照」,「观」就是观看,「照」就是照见,要有智慧的眼才能「观照」。那这个观照就好像说,我早说的我们这个「心相」就像防空洞一样,防空洞中是黑黑暗暗的,你若拿著手电筒一照射下去,如同拿起佛祖的「般若智慧」的「手最筒」一照射下去,马上就亮起来,一照下去,你心中的防空洞中那些「蟑螂、老鼠、蝙蝠」马上跑光光、马上闪避去,所以以智慧一照,马上洞见一切。

「于一切法不取不捨」。什么是「一切法」呢?一切法就是包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法」就是「五蕴、六尘、十八界」这个叫做「世间法」;「出世间法」简单讲就是「佛法」啦!佛法即「戒、定、慧施、忍、进」(六度)、「禅净密律」等等,这些都叫做「出世间法」。「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裙啊,就是抓来拥有。那为什么要「裙呢?因为贪爱,「以贪爱故裙,「爱、娶有」嘛8爱」然后就是「裙,「裙然后「有」。「舍」为什么舍呢?「以瞋恚故舍」,因为讨厌所以要舍嘛!那如果是见性之人,以智慧观照,就不会贪爱,也不会讨厌,「不爱不憎」,所以「不取不舍」,因为「不爱不憎」所以「不取不舍」。那么这个「不取不舍」另外一个词就是「不即不离」,也是一样的意思,「即」就是接近,「离」就是离开(远离),这个就很困难,最难做的就是「不取不舍、不爱不憎、不即不离」,怎么讲呢?因为我们一般凡夫若不是最「爱」、就是最「讨厌」,(反之)若不是「讨厌」就是「爱」,很少是在中间的啦!若不是想要把它拥为已有,要不然就是讨厌到想办法把它舍掉。所以开始学习 佛法修行之前,对世间一切名利乃至于妻子、眷属等等,都很贪爱。等到学佛以后又觉得这些很讨厌,(常想障碍你修行)想要赶快舍掉,所以就「趋于两端」走(另一)极端,等到渐渐修一习一 大乘智慧以后,才可能包容一切。虽然包容一切,但是也不拥有,而也不舍弃,所以才能够广度众生,广度众生而不厌不悔。为什么?因为你如果贪爱的话,你就会对它非常非常的关心,关心到你的心连他的心。所以他的心动一下,你的心也跳一下。相反的,很讨厌也会这样子,你很讨厌有人,他其实没怎么样,他只是稍微这样子看一下,你就说他在瞪我、他在瞄我呢,那你就觉得很讨厌,甚至于他讲话的样子也不对,走路也不对,反正就是没一样对的啦!都会令你起烦恼,那么那个就是因为心里面「憎」的关系。所以开始学佛以后,就对于这些境界(觉得)就好像是癌症肿瘤一样,赶快要把它舍掉,觉得很很污染,除非开了大智慧以后,才能够整个「融摄」,整个「融摄」,但又不取著。虽然不取著,但是又平等的能够「广施」。这个很难呢!老子说案为而不有」,意思就是说,那个东西是我做的,「为」就是做、制造,制造了以后但是又不拥有,这个很难喔。或者说这些弟子是我度的,「我度的」那就变成「我的弟子」了嘛,是不是?(既然是)我的弟子,那就变成为「我所拥有的啦」!是属于「我所有」的。你若能够「度」而「不拥有」,这难不难?这很难,这就是如来。如来「度一切众生,而不拥有一切众生,亦不拥有任何众生」,所以即所谓「度而无度」。所以「金刚经」里面为什么佛说「莫言如来度众生」,你如果说如来度众生即是谤佛。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这个(前面说的)意思。他虽然度你,但是他并没有说「你是我度的」,那就变成你是我的一奴一隶一样,否则你变成我所拥有的一件物品一样,如来不作是念,所以如来不说「我度众生」,或「我应度众生」。为什么呢?一切觉故。你如果能度,是因为你本来就有可以度的品质,(早)已经有了,本来就有那个品质,本来就有那个潜能啦!是我把你引发出来,如此而已。是我把你引发出来,但我也「不居功」,这就是佛与外道神的差别。对外道神(而言),那就是,你永远是「主的一奴一仆」。所以于一切法、乃至于一切众生界皆「不取不舍」。「不取不舍」变成什么样呢?「吊在半空中」。这样懂吗?吊在半空中,又不用绳子,这个叫「不取不舍」。要不然于一切法,你不是「裙,就是「舍」嘛!你要「不取,又要不舍」就是吊在半空中。所以「法华经」里面「从地涌出品」说「有菩萨从地涌出,住于空中」,意思就是这个,也就是说「不著一切处」。像「法华经」这部经,那文字看起来浅浅的,像在说故事似的,其实它的意义是非常深,你不能凭表面上的意义、不能看表面上、文字上面字面的意思。「从地涌出品」说「菩萨从地面涌出来,于空中坠,就这样子而已,也没有怎么解释,那个其实都是一种「密意」。「从地涌出」是什么意思啊?「从地」的「地」就是「心地」,那么也就是从众生位然后发大心,然后修行「顿法」顿悟法门,所以能够涌出来啊!涌出来以后因为修行顿悟法门,所以「于空中坠、「于一切处不著」。这样听懂了没?因为这个跟那个都有关系,所以你听一部经,就变成听了很多部经,如果你要看一部经能看得通,你就必须看多部经,才可以全盘通达。「不取不舍,不爱不憎,不即不离」即是「见性成佛道」,这样才是「见性成佛道」。

经文:〖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能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善知识假若要进入甚深法界,这个「法界」是指整个「佛界」,及大菩萨的「法身大士」境界,(亦即)佛祖的境界或大菩萨的境界,叫做「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就是「定」的意思,那「般若三昧」就是「般若定」。假如你要入「般若定」,就要修「般若行」。而这「般若行」要怎么修呢?就照前面那样。「若持诵金刚经」这「持」是指「心持」或是「修持」,不是单单用嘴念而已,假若「心持」或者「修持」,什么叫「修持」呢?就是在心中「念念念之」、「念念思维,依之修行」,这样称为「持金刚经」,所以这叫「持诵金刚经」。这「金刚经」是一部很特殊的经,这部经可以诵,也可以用「持」的。譬如「六祖坛经」就没有人用诵的,对嘛!所以不一样。「金刚经」与「法华经」是特别的,它可以诵,也可以悟的。又譬如「地藏经」与「药师经」、「阿弥陀经」这就不要是用「诵」的。但是假若法门是比较深的,一般就不只是用「诵」的而已,主要是要了解那个道理,假若不了解道理,只是用「诵」的可以吗?当然可以啊!念经无罪,念经并没犯罪。那假若不了解道理,只是用念的那有效吗?有啦!但是要看效果在那儿?念就有功德,但是你若能了解其意义,再去诵,那较圆满;你若不知道意思,只是诵,那功德就比较少。所以不是说不知道意思,就不能诵,不知道意思也可以诵的,只不过功德较少就是了。但是这里说,持诵「金刚经」就可以「见性」,若要见性当然要了解意思,才能见性,是不是?你若不了解意思,只是念、只是诵经会有什么功德呢?增福、消灾。若不懂经文的意思,只是念则可以消灾、增福。假如要开智慧,一定要了解意思,才能开智慧,因为智慧是从第六意识开始,然后去分别(理解),然后才能生出所谓的「胜解」,「胜解」才能开智慧,开智慧才能破烦恼,否则,如果完全都不了解(意思),只是「诵」,很拼命、很努力用功,也可以断烦恼,但是比较辛苦。怎么说呢?就如同「土法炼钢」一样,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用你的「信心」与「努力」支持下去。所以如果要开智慧,就应该了解那经文,照着经文的意义去修,这是开智慧一般的途径。若是消灾增福,就要用诵的。但是呢有的经你如果无法去一下就悟到,那你就常常念,常常一直(在心中)念,而这个「念」不只是用诵的而已,你除了在佛堂上拿着经本念以外,其它时间都常常在「想」它,也就是「思念」。常常「思念」经文的意思或是那个字句,这样叫做「念经」。所以「念经」不是说一定是拿起经文在佛祖面前才叫「念经」,当然那样也是「念经」。但是另外一种念经,就是不拿经本时,你依照自己的记忆,行住坐卧的时候,常常(心中)都在想着经文的意思,这也是「念经」,而这种念经比在佛祖面前念的,不能说较重要,但是很重要的就对啦!要不然你就是所谓「作功课」,功课作完就「下课」,啊,就没了,根那小学生写功课一样,「你有写字吗」?「有哇」。写字写完了,得了三个圈圈,这样就好了,不是这样子的。字写完以后要能记住,考试才能及格,对嘛!

「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就能见性,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这部经的功德是无量无边,很多的。「经中分明赞叹」,「分明」就是很清楚,这部经里面很清楚的赞叹说,这部经的功德非常非常的大。「莫能具说」,「具」就是完全,现在无法完全跟你说明,这部经的功德有多大,讲也讲不完的意思。「此法门是最上乘」这个法门是最上乘,「乘」就是车乘的意思,是车的意思,古时候的马车,佛法里面有「大乘法」、有「小乘法」。「为大智人说」这个「金刚般若经」啊这个法门是为有大智慧的人就的,「为上根人说」。如果是小根、小智的人听了这个法门就心里面会生出「不信」。是什么缘故呢?就像是天龙下雨的时候,下雨下在阎浮堤的时候,「阎浮堤」就是南膽部洲,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在。一切的城邑聚落,它如果是下了大雨,变成大水米灾,这城邑聚落都会被漂流,流走,就如同漂草叶般。「若雨大海」但是如果雨落在大海中,但是大海却不增不减,因为大海很浩大,下一点雨丝毫没有影响。「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这个叫「法合」。上面是「譬喻」。如果我说是发大乘心的人,有大智慧的人,听到「金刚经」啊就能够「心开悟解」,「心开悟解」应该是「解悟」,但是这样子比较顺,(其实)应该是「心开解悟」,因为是「解而后悟」嘛!(不是「悟」而后「解」)不过因为文字这样比较顺,所以叫「悟解」。「心开」了以后才能够「悟解」。那你就注意这个「心开」,因为我们众生的心都是「封闭」的啦!所以我们的这个「心」都没有「开」,所以「门」没有「开」,所以里面的空气不好,又黑漆漆的。所以现在「心门」如果打开了以后,空气就流通了,空气好啊,也光明啊,即使你不能开门的话,至少也开个窗户嘛!对不?若只开个「心窗」也不错呀!才透光嘛(心中即有光)。「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讲到这里。体息。

第十八集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

第十九集

接着讲二十页。「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知」。假如是最上乘的人,「最上乘」是什么?就是「佛乘」。因为「乘」有很多种,有小乘、有大乘、然后有菩萨乘、有声闻乘。佛说总说有五乘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是最高的就是「佛乘」」。所以人天五乘,那么最高的就是「佛乘」,「佛乘」就是发心趣求无上菩提的叫「佛乘」,要求无上菩提的,这个叫佛乘。假如发心要求无上菩提,又有最大智慧的人,这个叫做「佛乘」、「最上乘」,佛乘就是「最上乘」。大乘已经是「上乘」,对不?声闻乘是「下乘」,缘觉乘「中乘」,菩萨乘「上乘」,佛乘「最上乘」。不是说只有发心就可以了,发心还要有智慧(才)可以相应,才会听得懂、才能够「依教起修」,所以那不只是用嘴巴说而已,(还)要有那个智慧、那个根器。有那种「根器」就是上乘根器的人。假如听到「金刚经」,「闻说」就是闻人说,这个「说」就是解说。如果听人家解说「金刚经」就「心开悟解」,怱然间就「心开了」,心花开了就「悟解」了,所以因此而知道说本性里面自有般若之智。怎么说呢?因为如果心开悟解的时候,那就了解佛祖所说的主要的道理,大道理都了解了,那就开智慧了。这种智慧要修很久很久,才能修到。那么会怱然间被你悟到了呢?这就表示说,这个智慧不是从外面进来的,跟刚才说的一样。从外面进来的,这就要很久才能「输入」这么多,时间很长才可以的,那有办法说忽然间顿悟?然后就,喔完全都懂了,那表示说你本来就有的,那是现在一个「缘」,好象那个「引线」一样引一下,然后你马上就开通了。那本来就有,(由于)某种因缘、种种因缘,那「因缘」主要就是「烦恼因缘」,烦恼因缘的灰尘盖住了,所以让你感觉好像没有。例如说你父亲或是你先祖留下很有价值的钻石,这是很宝贝的,但是你不晓得放在那里,忘记了,哇!糟了,放在那里都忘记了,如果忘记了那就好象遗失了一样,对不?好象遗失了就不能用了,是不是?因为不能用,所以你就变成很劳,所以你就向别人借钱,对不?忽然间你打扫或扫厕所,忽然间在角落里找到,哇!在这里。忽然间发现了这个宝,马上你就忽然间变成很有钱,对不?其实不是忽然间变成很有钱,那些钱本来就是你的(比喻顿悟),所以「本自有之」,佛经里面讲的「本自有之」,「本来无失,今已无得」,这样听懂吗?(又如)有的人,譬如说很宝贵的东西,用报纸包一包、或用破布包一包,就装在旧的皮鞋里面,或装在垃圾筒里,放在这那里却忘记了,有一天小孩子在玩的时候,拉出来才发现,你就发现时,你就说,哇!忽然间变富有了。其实不是忽然间变富有了,你本来就富有的啊!是你没办法用到而已,对不?譬如什么呢?就好像我们的「本性」一样。我们的「本性」被烦恼的破布包围住了,为「种种烦恼破布缠裹」包住了,所以就现不出来了。因为现不出来,所以我们就变成憨憨、愚愚痴痴、呆呆的,什么都不会,忽然间如果有一个善知识或是什么的一个因缘,将你的破布都解开了,那你的「本性的钻石玛瑙」都现出来了,那就变成有如「宝王」一样。所以你的「钻石的那些宝贝」「本亦无失,今亦无得」,所以你能够忽然间一念「开悟」,然后就什么都通达了,原因就是说你本来就有的。那你如果本来没有的,那你就要修很久很久很久,也(还)是不可能。所以「顿悟」这个法门是有的啦!不是没有。所以如果自己不悟,不要说一切人都不会悟啦,还是有人会悟的啦!对不?

「自用智慧,常观照故」如果自己的这个智慧、刚刚讲过这个「用」啊!不要把它摆起来不用,我们就是因为有那个智慧不用,所以一直放着就生锈了,常常用就会发光发亮了,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假就是「借」,不「借文字」或是(不)利用文字,(不)依靠文字。「假」是借、或是利用、依靠。因为文字只是一个「缘」而已,它不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文字「所指」的,就是所谓的「所诠」,文字是「能诠」,如果光是讲究文字的话,就变成「言说戏论」。「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就好象雨水,不是天上自己掉下来的,(而)是龙王啊以种种因缘而下雨。

经文:〖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这个天上的雨是龙王「兴致」,他(龙王)放下来的,使一切众生与一切草本、有情、无情都可以得到它的好处,所有的百川河流,都流入到大海里面,那个水就汇作一体,众生的本性也是一样。百川众流,水沟等等,都流到海里面,水就变成同样的味道,等同一味。这表示什么呢?众生若他没有办法自己开悟,依照善知识开示以后,就可以悟到了。悟的时候虽然有大小,与性质不同,但是究竟来说,悟到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悟了以后它的「本性」是一样的,就好象海水,所有的水入到海里以后,它的水性都是一样的,咸度也度一样的。众生如果悟了以后,他的境界也都是一样,是这样的意思,这是譬喻。「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假如根器小的人,听到这个顿悟之教,就好像草与小树木,根性较小,如果遇到下大雨,那就被它淹倒了,水太多反而不能生长,水太多对它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处。同样,法门也是一样的,假如根器小的人,听到高的法门,他不但不能得到利益,反而好像被水淹死一样。「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本来这个小跟器的人,本来的般若之智,与大智慧的人是没有什么差别,因何听到这个佛法而不能开悟,这是什么原因?就是「缘邪见」。这个「缘」就是因为的意思。因为这小跟的人邪见,心中的邪见、障碍很重、业障很重、「烦恼根」很深,所以虽然听到法,还有众生的本有的般若智慧全都有,但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他就没有办法开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这就譬如好像说,如果有很厚的云将太一陽一盖住了,假如没有风吹来,这云就不会走,日光就不会现出来。「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一切众生所本具的般若之智,本来是没有大与小的分别,但是因为一切众生,他自心「迷」或「悟」的程度不同,所以他现出来的智慧就变成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这就是说,什么叫做「小根器」的人,假如「迷心外见」,「迷心」迷于自心,迷于自心就是「不见自心」,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心,假如看不见自己的心,就象「迷」于自心,这样的人就是「外见」,就「往外求见」,向外面求见什么呢?要「见佛」啊!或者要「见法」,这个叫做「迷心外见」,往外要去「觅」、「求觅」要见。「修行觅佛」修行以觅,「觅」就是求,修行想要求佛,要见佛啊!而没有悟到自性,这样子的人就是「小根」,「小根器」的人就是这个样子。「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假如开悟这个「顿教」的人啊!就没有执著是在外面修,就是说「执著外法」而修,就是在自己的自心里面,常常都起这个「正见」,他的烦恼与尘劳都不能染污他,世间的一切烦恼与尘劳,都不能把他的心污染,这很不简单,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有定、有慧、有戒。所以烦恼就不以染污他的心,这样就是「见性」。

经文:〖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一由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内外」。「内」就是根身。内根身,外器界,于内根身,跟外面器界,「身心、世界」就是了,身心、世界都「不坠,不住的话就是不贪著。不住著人「坠是什么?住著,好象说租房子人租久了,他赶他都赶不走,是不是?而我们都是租房子(租色身)的,但我们都住久了,这个「客房」都住久了,就好像变成是他的房子,你如果要叫他走,还要拿钱给他,所以我们就是这个样子。李后主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不知道实是「客人」,却以为自己是主人。什么是「客」?「客」都「不坠嘛8不住名客」。这在「楞严经」里面有讲,「不住名客」。如果是主人的话「自无攸坠,主人就不会说今天住一信,明天就走了;而客人呢?客人就来来往往,「客者不坠。事实上我们都是「客」嘛!所以什么如「百代过客」。但是我们不认为我们是「客」,所以我们就常常要「坠,「强行占坠,强占他、占住他,就不走了,不走,到后来牛头马面就来将你托走了!不走,来,用链子把你拷起来走。「内外不坠于「内法、外法」都不住著、不贪著,那么就来去自一由 ,这样才能「去来自一由 」。这个用讲的很好讲,这个就要做,你知道吗?这个就要做。怎么做呢?在内法外法都不住著。什么叫内法不贪著呢?最简单讲,「内」是根身嘛!如果不贪著、不贪著根身就不怕死,不怕死嘛,也找不死。(因为)不怕死嘛!那我今天赶快死,也不对。也不贪一切的著田产啦等等;名利,这些都不贪著,因为不住啊!虽然这样子,但是生意还是照做,该赚的时候还是照赚,那赚的时候也不生贪著,那不赚的时候也不生忧愁,这样才是「去来自一由 」,这样才「内外不坠。那你说因我不住,所以我「不住赚钱」,那你愿「住赔钱」,也不对啊!乃至于这个五欲六尘、眷属亲友都不住著,要这样修,这很难的。怎么不住著呢?「不爱不憎」。那我们不是(这样)啊!我们都是不是爱他爱得要命,也就是恨他恨得要死,今天他对你好一点的时候,你就爱他爱得要命,明天讲一句话恼了你,你就恨他恨得要死。那一切处、一切时都「不爱不憎,不取不舍」,然后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这很不简单的。但是你现在保持距离,以策安全,但是也不让他发现,他也不知道,这个叫做「密修」。不然你回去跟他讲,跟你的同修说,师父说(让)我要跟你保持距离,那他就会说,这样你明天不能再去了。做儿子的也不能回去说「爸爸,我师父说要我跟你保持距离」。那要「自己自心自修」,于父母、妻子、兄弟、姊妹、师长、徒弟都「不爱不憎,不取不舍」,这样才不会「被转」。对不?不然你就要肩膀很有力,统统都挑起来,对不?不然你就常常变成猫了,才会常常这里(师父指胸、肩)痛,常常在按摩,还有脚底按摩啦,还有吃中药调理啦,辛苦啦8内外不住,去来自一由 ,能除执心」。「执」就是执著,执著的心可以能够除得掉,执著的心很难除,执著的心好象得了癫痫症一样,(筋骨痉挛)缩住了,没办法,放不掉,痉挛一样,那你要把他放掉,能够把那个执着的心除掉。「通达无碍,能行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这样子的话,就能够通达无碍,就能够一切法通达无碍,乃至「于三界中通达无碍」,乃至「于世间、出世间通达无碍」,这样子。这样就变成像「法王」一样,这就是真的「法王」嘛!成佛嘛,见性成佛道嘛8能修此行」这样就跟「般若经」所开示的道理,本来就没有什么差别。这就很困难了,但是这就要修啊!不能说只是知道就好了。

经文:〖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翻回来看。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藏。一切经藏与所有的文字,佛祖来开示道理的这些文字,「大小二乘与十二部经」都是「因人而置」,因人而设置,是因为要度众生才说的。若不是要度众生,就不用说这些经,对不?「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但是也要有众生本来就具有、具有这个智慧之性,智慧的本性,才能够建立这些经教;若众生没有这个智慧,佛祖即使讲这么多经,也没用啊!众生还是不能开悟。所有可知,佛的智慧所流露出来的这些经教,与众生本具的智慧是相应的。所以好像佛祖在开示的那些经,就好像磁石一样,那我们众生的心就好像「铁」,磁石跟铁是会吸引的,如果众生的心不是「铁」,是「石头」或「木头」,就不会吸引了。对不?虽然说众生的心是「铁」,不管是「破铜烂铁」或是什么?反正就是它跟磁石能够「相应」,才吸得住,所以说那个「性」是相近的。所以啊一切众生是本有、本具有智慧的。所以能够跟如来所讲的经教的那么大的智慧能够「相应」,那因为众生的自心自性啊有「智慧性」,所以能够建立这一切的经教。「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如果没有这些世间人啊,需要佛祖来度,这「若无世人」当然是省略,就是需要佛来度,这一切万法跟本就免了。「故知万法本自人兴」所以就知道佛祖所没的这「一切万法」,都是为了人而兴起的,一切经书因为有人来解说,所以才有的。在这里所有的人里面,就是众生里面「有智有愚」,有的众生是很愚痴的,而有的众生是很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就叫做「小人」,小人就是说,不是道德坏就叫小人,是说比较低下的人,意思就是「凡夫」啦!愚痴的人就是凡夫。「智为大人」大人就是佛菩萨,圣人的意思,愚痴的人就是「凡夫」,有智慧的人就是「圣人」,是大人、圣人。「愚者问于智人」愚者问「道」于智人,愚痴的人「问」就是问道,请教佛道于有智慧的人,就是于佛菩萨阿或是有大修行的人。所以呢?智者就为愚人说法;那愚痴的人呢?如果因此而忽然「悟解心开」,忽然大辙大悟啊8即与智人无别」,那么就跟有智慧的人没有什么差别。这个「心开悟解」,若忽然开悟了,这不是只有大乘禅宗里面才有,在佛世的时候、在佛祖的时代,很多弟子都是佛祖开示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忽然间他就开悟了,然后马上就当下就证了阿罗汉,这个很多,对不?这个有老的、也有年轻的,男的也有、女的也有。

经文:〖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