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义解(5)
「善自护持」你就要自己好好护持,「护」就是保护,「持」就是受持,保护受持。护持什么?护持你刚才所修的那个法,所听到的、所悟到的那个法,你须好好地护持。「明又问:慧明今后向甚处去」?我今后要向什么地方去呢?慧能大师就说「逢袁则止」「袁」就是袁州,你若碰到袁州就停止,不要再跑了,若碰到「蒙」就是蒙山,蒙山就是「蒙山施食」那个蒙山,我们说「放蒙山」就是这个。「放蒙山」这个词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蒙山」是不能「放」,「蒙山」是个地名怎么放?应该是「施食」,密教里面是称为「施饿鬼」。若你碰到蒙山,你就住在那里,「明礼辞」你看六祖大师他是开悟的人,所以他也一样有宿世通,会指点别人,看下面的小字。
经文:〖明回自岭下,谓趁众曰,向至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慧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慧明法师就回到山下,「岭下」就是山下,因为追到山上,现在回到山下,就和要追的人在一起了,就跟他们那些趁众,追赶的众人。「趁」就是「赶」,跟他们讲。「向」就是刚才,「陟」就是升,「向陟崔嵬」「崔嵬」就是高的山路,山路很高的地方,又有石头,称为崔嵬。我刚才爬到那高山,又有石头的地方,「竟无踪迹」竟然没有看到那位行者的踪迹,「当别道寻之」我们应到别的地方去找,这些追赶的人,「咸」都,「以为然」「然」就是如此,都想那样是对的。「慧明后改道明」慧明法师后来就名为「道明」,「避师上字」就是要避讳慧能大师,他也是「慧」,一个「慧明」,一个「慧能」,因为他好像是他的师父一般,不能和师父同名,所以以后就改为「道明」。
经文:〖慧能后到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一是思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二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近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结奥义,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看到这里。
「慧能」就是我,后来又到「曹溪」,现在叫曲一江一 县,在曲一江一 县东南五十里的地方,又被恶人「寻逐」,于是就在「四会」县避难,躲在猎人队里面,总共在猎人队躲了十五年,他躲在猎人队中,就是令人最想不到的地方,因为学佛的人,怎会和打猎的人在一起呢?所以就找不到了,这和老兵躲大炮,称为「蹲弹坑」一样,炮弹打过来,都有一洞,若躲在那个洞中,一定不会被炮打到,因为炮弹不会正好又打中那个洞。所以躲在猎人队里面,跟蹲弹坑是差不多的意思。「时与猎人随宜说法」「时」就是常常的意思,常常跟打猎的人「随宜」就是「随他机宜」、「合他的根机」来说法,打猎的人常常叫我照顾那网子,若看到「生命」活的动物,我都把它放掉,吃饭的时候我就把菜放在煮肉的锅子里,「或问」就是有人问,我就说我只吃肉边菜,他是不得已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你若吃素就不要说我要吃肉边菜,就好比我上次讲,广钦老和尚吃香蕉,你也学他吃香蕉一样,他吃香蕉可以得道,你吃香蕉并不会得道,因为你有饭可吃而不吃。六祖大师吃肉边菜是不得已,所以你不要学六祖大师吃肉边菜,不必这样。因为你也不在猎人队里面,而且你也没有得到衣钵,更没有人被追赶,所以学佛,不要「断章取义」。「一日思维」有一天我就这么想。「时当弘法」,这个时候我应该出去弘法了。「不可终遁」「遁」就是「逃遁」,不可常常躲着。于是我就下山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值」就是遇到、碰到,正好碰到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因二僧论风幡义」有二个出家人在讨论「风幡义」,「是风、还是幡」的道理,因为这两个人看到幡飘来飘去。其中一人说「这幡为何在动呢,因为风在动,风先吹动,所以幡才会动,若没有风,幡就不会动」对吧?另外有一位就说「这是幡在动,而不是风在动,若风在动,那是风的事情,风在动时,幡不一定就会跟着动」。就这样在那里议论不已。慧能我就向前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是什么意思呢?「风动」是什么?风动是「因」,而「幡动」是果。这两个人一个只看到「因」,一个只看到「果」,各执一端,各执已见,那这样就没有「一交一 集」了。所以就不能达到结论。慧能大师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尊称)就是你们两位心动。这是怎么讲呢?这是说「一切因果皆在「自心」」。因为一个执因,一个执果,但是一切因果其实都在自心,所以这个「心」才是一切现象真正的原因,(一切现象、因缘)最终最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心」。所以,你们看到的那个风动或是幡动它只有一个「心动」以后的表面的表象之结果,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是,这句话「仁者心动」是一个双关语,是个反讽、也是破斥,但这个是表面的意思。而较深的意思是「一切的因果都是自心」,所谓一切法皆由心生,「心生故一切法生;心灭故一切法灭」。所以是「仁者心动,万法由心造」的意思;第二个意思也是双关语,是反讽、讽剌他们说,是你们心动,因为你们心动,所以吵吵嚷嚷不休,「议论争执不休」也是一种「心动」。「一众骇然」,大家听到了都非常惊呀!说讲这道理这么深。印宗法师就「延」,「延」就是请,就请我坐上席,「上席」就是上座的上面。「征诘奥义」,「征」就是征求,「诘」就是问,问我奥义,「奥义」就是「深奥」、「奥妙」的道理,就问我一些很深的佛理。「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印宗法师看我所讲的话,「言简」言语都很简单,「理当」道理都很适当,而且「不由文字」,「由」就是循、假借、执着的意思,「不由文字」不是「不用文字」,因为上面所讲的「言简理当」,「言简」的「言」就是文字了嘛!有「言语」就是「文字」了吗!所以「不由文字」不是「不用文字」。
所以很多人以为「不由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就都不用看经了,日本有一幅很有名的画,画中慧能大师把经书撕掉,你们曾看过吗?那是一幅很有名的画名画,(题名)「慧能大师撕毁经书」,那个是魔说、那个是魔道。慧能大师既没有教人撕毁经书,也没有自己撕。下面慧能大师就有说「不由文字」不是说都不用文字,若不用文字,怎么样传法呢。所以一定要用文字,只是「不执着文字」而已。而且他所用的字都非常简单,没有用很深的文字,但是道理都很适当、很深。所以禅宗「不由文字」,并不是说都不用文字,也不是说都不要经典,而只是不执着,还是要有经典的方便,才能够传法,所以言说文字是需要的。宗云,行者你一定是个非常人、不是普通的人、不是平常的人,我好久前就听说黄梅五祖他的衣法已经传到南部来了,「莫是行者否」?「莫」就是莫非,莫非就是你吧!慧能就说「不敢」。经文中「慧能」是他自己称自己的,而我们学佛的人,不要说「慧能」,我们要称「慧能大师」,最好称「六祖大师」才更礼貌。好像有人说「释迦牟尼」,你不能光说「释迦牟尼」,你要说「释迦牟尼佛」,要加个「佛」字。假若是菩萨,要加个「菩萨」,不要只说名字。有一部经叫「百喻经」,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博士,把它翻作英文,称为「The Fables of ShaKamuni」,这个名字根本不对呀!有二个地方不对啦。第一「The Fables」「寓言」(这个英文字不对),第二个「Of Shakamuni」你不能光说「Shakamuni」「释迦牟尼」,应该说「Shakamuni Buddha」「释迦牟尼佛」,这样才对。「释迦牟尼的寓言」这样不行,要称「释迦牟尼佛的寓言」才对,你如果是信佛的人的话,这是第一点。譬如我们称呼人,你也要称某某先生,若是老师也应称某某老师,不能直呼其名,对普通人都如此尊称了,何况是佛祖呢!第二点是关于Fable这翻的不对,应是Parable。因为英文的Fable是指「伊索寓言」式的(寓言),那种动物的寓言才是Fable。若是佛祖说的并不是动物的(寓意),不是说狐狸一精一或是青蛙做主角的,狐狸一精一或是青蛙做主角的那才叫是Fable;若是人作主角就要说是Parable,这点较不重要,较重要的是「释迦牟尼布达(佛)」。看下面。
莫非行者您就是「衣法南来」得到衣法的人?慧能大师说「不敢」。你看我们中文真是奥妙,慧能大师说「不敢」,这「不敢」的意思其实是「敢」。「宗于是作礼」,「宗」就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于是就向我顶礼,所以古时候有修行的人就是如此。「告请」叫我应该请出传来的衣钵「出示」给大家看,请大家瞻仰。为什么请大家看?因为是法宝呀,是宝贝,代表法宝。看下面的经文。
经文:〖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慧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看到这里。
印宗法师又问,黄梅五祖大师「付嘱」,「付嘱」是付嘱衣法,付嘱给你衣法。「如何指授」,「指」就是指示,「授」就是教授,如何指示和教授你?他传给你衣法,如何指示和教授。这就内行了,不是光看衣钵就好,主要是(要看)「法」,在「法」上他怎么开示。慧能大师就说了「指授即无」,若讲「指授」是没有的,只论见性而已。「不论禅定解脱」,这「禅定」是说一般由修「四禅八定」而得到解脱,他就不说这些了。印宗法师就说了「为何不论修四禅八定,来得解脱呢」?慧能大师就说,因为这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这里是很麻烦的,现在我们看讲义。这解脱的「禅定」有「四禅八定」,「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叫做四禅;「八定」就是四禅的「色界定」上面又有「无色界定」也是四种(其实后四定就是后四禅,但前四个不称定而称作禅,后面的四个不称禅),(与四禅)合起来称为「四禅八定」,其实「定」只有四个,「禅」有四个,「定」也只有四个,可是一般都讲「四禅八定」。「解脱」呢?待会儿讲「八解脱」就能了解了。「解脱」的「解」就是解「惑业的系缚」,「脱」就是脱「三界的苦果」,简单说就是解脱「惑业苦」,解掉「惑业」的系缚,「惑业」一解脱之后,就脱离了三界的苦果,这样叫做「解脱」,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解脱」的意思是指「八解脱」,看讲义就好。「八解脱」,第一就是「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第二个就是「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第三个「净解脱身作证具足坠(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是这样断句的);第四个「空无边处解脱」;第五个「识无边处解脱」;第六个「无所有处解脱」;第七个「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第八个「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坠。这些叫做「八解脱」。第一个「解脱」回过头来讲。(第二个)「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就是「内身」有「色想」之贪,简单说「心内」还有「色想」仍会「贪色」,「色」就是「物质」的意思。为了要除去这个「贪」,就观外色是「不净、青瘀」等色,也就是作「不净观」。「青瘀等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若看人的身体又白又嫩,那样就会生贪,现在则观人死了身体变成「青瘀色」、好像青黑瘀血(颜色)很难看,「青瘀色等」就是修「九想观」,因修「不净观」使「贪」不起,而得解脱,这种「解脱」叫做「内有色想」、「内有贪色之想」观「外色不净」而得「解脱」。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十三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
第十四集
「八解脱」第二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头一个是讲,「内」就是内心,内心仍有对色的贪念,因此观「外色不清净」,所以得到解脱。第二个就是内心已经没有对色的贪念,叫「内无色想」,对色的贪念,但仍观这个「外色」而解脱,虽然心里已经没有贪念了,但是为了要使得它更加坚牢,所以观外色「不净」的青瘀等色,使不起贪,而得解脱,就称为这(第二)种「解脱」。这是依「二禅」的定力,已经得到「二禅」的禅定,依「二禅」的禅定而起,虽然二禅的禅定,但所缘的色是「初禅」的色。以上这二种都是「不净观」。第三种「净解脱身作证」,这则是观「净法」,就是不是「不净观」,而是「净观」。观什么呢?观「净色」故名为「净解脱」。就是在定中除「不净」的想,唯观这八色等,(即)「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观」这八种妙宝之色,这是好的色,所以不是「不净的色」,是「净色」,观这「净色」而得解脱就是「净解脱」;「身作证」就是自己已经达到这个境界,叫「身作证」;「具足」呢?对这一种净解脱的境界都已经具足圆满了,所以叫「具足」;「坠就是「住于此定」而不动,叫「坠。接下来第四个「解脱」「空无边处解脱」,这「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个其实跟「四空定」是一样的。刚刚不是讲「四禅」、还有「四定」吗?「四定」就是这四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因为修「空无边处定」而得解脱,叫做「空无边处解脱」,那么这个是「四定」里面的第一个「定」。什么叫「空无边处定」呢?就是「观空」,「观这一切法如虚空一样」、而这「心量」也如虚空一样「没有边际」,因此就自在无碍而得解脱,那么这种解脱叫做「空无边处解脱」。那如果观「虚空没有边畔」这样子的「定」叫空无边处定,当然这是得到「四禅」以后的境界。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什么样的境界?如果得到「初禅」就不用睡觉、也不用吃饭,所谓的「禅悦为食」嘛!如果得禅定就不会睡着了,他坐在那儿就是一种最好的修休息,所以不吃、不睡。然后到「四禅」以后,连呼吸都停止了,所以是那种境界,但是没有死呢!身体还是热的,但是脉搏已经很微弱了,这个是「色身」上的境界。那如果是「心」里面的境界呢?如果得了「禅定」以后,烦恼就很少很少了,「忿覆悭嫉恼害恨」这些粗的烦恼都已经几乎没有了,「忿」就是大怒那个「忿」,得禅定的人不会暴怒,「覆」心中不会「覆藏」事情,「悭嫉」这个「悭」就是悭吝,不会吝啬,「嫉」就是「嫉妒」,不会嫉妒,「恼」就是不会恼别人,「害」呢?也不会害众生,「恨」不会怀恨。所以入了「禅定」以后,「心」就变得比较微细,那粗的烦恼就压止下来了,止息「粗的烦恼」,刚刚讲的那些烦恼就都没有了,就不会起「现行」,因为那个「定力所持」,它就不会起了,「忿覆悭嫉恼害恨」都没有了,所以你若知道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在「俱舍论」里面讲的。「俱舍论」全名叫做「阿毗达摩俱舍」,「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这些粗的烦恼都很雹都不会太起了,所以用这些就可以做一个标准,若有人说他已经得「定」,那就用这个去看,看他这些毛病还有没有?会不会常常这样子,如果还会这样子,那他所谓的「得定」是骗人的,当然这些毛并这些烦恼并不是说得定以后就没有了,而是不起现行了,知道吧8不起现行」因为「定力所持」,「定力」把它压住了,「定力」把这个烦恼压住了。怎么压呢?因为我们修禅定,大家知道就是「摄心」,对不对?「摄心成为一个」(摄心一念),那怎么会有烦恼呢!烦恼都是因为(心)「散乱」,「心散乱」就有烦恼,心若收摄成一个的话,那个烦恼自然就收起来没有了。所以(心)「散掉」就有烦恼了,得定人他那烦恼就暂时止息,因为那个「心」收摄的关系,「烦恼相」就生不出来,是这个道理。所以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你要「摄心不乱」、「摄心不乱」。所以你「念佛」,为什么要念佛呢?也是初步就是说,因借着念佛的方便,然后「摄念」,「摄念」就是把你的「心念收摄」起来用这个念佛的方便,那因此「心」就不散乱了,「不散乱」就没有烦恼了,再进一步就「得定」,就是所谓得「念佛三昧」。看你修什么法门就得什么样的「三昧」、或是得什么样的「定」。
刚刚讲说如果是得定的话,得定的人他就不会有些粗的烦恼,粗的烦恼就收摄起来了。所以我们这个末法时期你要能分辩到底某些境界是真有、是假的,这样子你一看就知道了(指辩别那些说已得定的人)。所以你在坐禅有很多人他会产生很多种身体的现象,对不?身体的现象没有一定,那也没有标准,但是有一种一定是准的,是什么?就是这个(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这些烦恼是否还现行),这就是「心法」。(身法)没有关系,有的人说他会发冷、发热或怎么啦,那都没有什么关系,有也好,没有也好,那是有一个道理在的,(这)下次再讲给你们听。那是「身」的变化,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心」有变化,你修行修了半天,你的「心」有没有起变化,你要「转化」你的心有起变化,那才是修行有功效。那什么样的变化?当然是变好而不是变坏,变得烦恼淡薄啊!变得烦恼压下去、或是少了,这样子才是真正的修行。那若其它的种种变化、乃至于你可以呼风唤雨,可以见神见鬼,那都没有用。你说你有看见佛祖,有看见也不要紧,最好你自己变成佛祖,那是最重要的,你看见佛祖那也只是你所见到的,但并不是「你」,这样子(讲)了解吗?我现在跟你们讲,因为这部经(坛经)是究竟的经,所以我跟你的们讲的都是实在的话,就不会像拿棒棒糖给你,慢慢引你、诱你,现在讲的都是实在的。好!
「空无边处定」就是因为观「空」,「观」一切法空,然后达「自身空」、「他身空」、然后达「色空」乃至于「器界空」,这叫「空无边处定」。那如果观出那个「空」以后,就得到「定」了,叫做「空无边处定」。这个「空」是「无情界」,对不对?是观「无情界」空,然后接着就「观」有情界的「识」,「识」就是观「八识」,「观」我们这个「八识」是「遍满一切处」就是「无边处」,我们这个「八识遍满一切处」,所谓的「法身遍法界」,观成的时候就叫做「识无边处定」,因为这个「法身遍一切处」,所以得「定」,称为「识无边处定」。那如果这样修的「定」而得「解脱」,就叫「识无边处解脱」。第六个呢?「无所有处解脱」,这个是从「无所有处定」来的,本来是「空无边处」跟「识无边处」,现在变成「无所有处」,那就又更进了一步,就是说这个范围又更广阔了,「无所有处」。那修一切法「无所有处」那么就得「无所有处定」,那因此(定)而得「解脱」,就称为「无所有处解脱」。第七个又更进一步了,「非想非非想处」,「非想」因为一切众生都有「想」嘛!那就是「非想」,那如果「非想」的相反呢?「想」的相反是「非想」,但是这个定呢是「非想又非非想」,那么那就是在三界里面没有什么执着了,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那么修这样的观想而得到的定,叫做「非想非非想定」,那因此而得到的「解脱」,叫做「非想非非想处解脱」。那么以上其实是跟那个「四禅八定」的「四空定」是差不多的。第八个「灭受想定身作证具坠,「灭受想定」就是「第九次第定」,也就是「小乘」圣人所修的「灭受想定」,把「受」跟「想」都灭掉了以后,然后得到了解脱,「身作证」就是「身」已经达到、自身、亲自达到这样的境界,叫做「作证」,「具坠就是「具足圆满而不动」叫「具坠。那么以上这些叫做「解脱」,这样的修法一般就是说小乘的修法。
但是大乘的菩萨并不是说不会。你就要注意这里,六祖大师说「不论禅定解脱」,并不是说禅宗的祖师就「不会禅定」、「也不得解脱」,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不是以这个为最究竟这样的意思,不是以修「四禅八定」得「八解脱」为最究竟。那为什么呢?因为禅宗所谈的最重要的是「见性」,「四禅八定」得「解脱」这种比喻说是大学程度,「见性」就是研究所的程度啦!等于是这样子。再看下面。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稍等一会儿,我印给你们的讲义,还有一份「八胜处」跟「十一切处」,有没有?这个出家众可以看一看,这些都类似、都相关,因为这都是修禅定的东西,你看一看,可以了解一下。十一切处那是「十」一切处,「一切处」是在一起的。虽然是有相关,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讨论这个,你自己去看一看就好,以后讲到的时候再讲。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印宗法师就问他说,怎么会不论禅定解脱呢?「慧能曰:为是二法」,因为「禅定」、「解脱」是二法。什么是二法呢?就是「对立之法」。什么「对立」呢?因为「禅定」是对「散乱」;那「解脱」对「系缚」。有「解脱」就有「系缚」;有「系缚」才有「解脱」。那「禅定」是对「散乱」,因为有「散乱」才有「禅定」,所以是「对法」、是对立之法。但是在「本性」里面,这个「禅定、解脱、散乱、系缚」这些都是「本性」里面所现出来的「相」。因为是「对立」之法,有「定」就有「乱」啦,有「解脱」就有「系缚」,所以不是「佛法」。这是什么意思?「佛法」就是「佛所自行的境界」,即「佛的境界」。这里所谓的「佛法」是「佛自己的境界」,因为禅宗所学的是「佛的境界」,而不是一般的境界。所以接着又说啦「佛法是不二之法」,佛祖自己所行的法是「不二之法」,不是有两种。这个「不二」就是说「离一切分别对立」,怎么讲呢?因为佛性「真如本性」里面没有「对立」,所以是「不二之法」。佛祖的境界就是「没有对立的」,因为有「对立」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烦恼」。但是佛已经到达没有冲突烦恼的地步了,所以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印宗法师又问说,那么你所说的「佛法不二之法」是什么?慧能大师就说「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法师你现正在讲的「涅槃经」、你在解说这「涅槃经」,「明佛性」,「明」就是「阐明」,阐明佛性或是明了佛性,这就是佛法的「不二之法」。这「不二」就是「不分别」、「生佛不二、一真法界」的意思。「生佛不二」就是众生与佛是不二的,众生与佛不是二种、是一种,因为都是「真如所现」的。
「慧能曰」慧能大师就说,法师您在讲的「涅槃经」的「阐明佛性」这就是「佛法不二之法」。譬如说「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这是「涅槃经」里面的经文,高贵德王菩萨就跟佛世尊说「犯四重禁,做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假如众生犯「四重禁」,「四重禁」就是「杀盗一婬一妄」这四种重戒,「禁」就是「禁戒」,这四种重的禁戒。犯「四重禁」又造「五逆罪」,「五逆罪」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合和僧这五种的「逆罪」叫「五逆罪」。跟「一阐提」(叫信不具),意思就是说「不具足信根」,「不信」就是不信三宝,对三宝不相信(不信佛法僧),这种人叫「一阐提」,就是不信佛的人。这样犯了「四重禁」跟「五逆罪」以及不信佛的人,是不是会断他的「善根」与「佛性」呢?佛世尊就回答说,「善根」有两种,一种是「常」;一种是「无常」,但是佛性非「常」、非「无常」,所以就不断。「佛性」跟「善根」不一样,佛性它不属于「常」,也不属于「无常」,它(佛性)不是「生灭法」,所以就不会断。「名为不二」所以就「不二」。「一者善,一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法」里面有「善法」也有「非善法」,但是这「佛性」不是属于「善法」、也不是属于「不善法」,不能说它是「善」还是「不善」,因为好人也有「佛性」,坏人也有「佛性」,所以「非善非不善」,所以「佛性」是「不二之法」。「蕴之与界」,「之与」就是「至于」,从蕴到界;蕴至于界,就是从蕴到界。「蕴处界」总说应该有三种即「蕴、处、界」,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间省略掉一个「处」。所以从蕴到界叫做「蕴之与界」,简略的讲就是「蕴之与界」,那事实上是有三个,叫「蕴、处、界」,这三个叫做「三科」,这个代表(了)一切世间法,一切世间法就用这「三科」不代表。「凡夫见二」,对这一切的世间法凡夫人都看到两种,「看到二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染净、善恶、是非、美丑」等等
(对立的两面),他都把它分别成两种。「智者了达,其性无二」,若是有智慧的人,他了达这个真如本性,就看到这个「其性无二」,就看到一切法的本性是没有二种(对立)的,不是「两种」而是「一种」,这都是「真如所现」的。「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假如没有分别、没有差别的这个「性」就是「真如之性」,真如之性就是「佛性」。
经文:〖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这个印宗法师听到我这么说以后,很欢喜合掌,说「某甲」,某甲就是我(印宗自称),印宗法师自己自称(某甲),我在讲经就好象瓦砾,好像碎瓦砾、破瓦这样子,而仁者您所论义、您所讲的道理就好象真金,很宝贵;我所讲的就好像破瓦砾,而你所讲的就好像真金。称赞他很高,而自己很谦虚。所以你看,修行的人就是这样,假如没有修行的人就不是这样,甚至于嫉妒还要加害他。「于是为慧能剃发」就为他剃发。「愿事为师」愿意侍候他当他的老师,就拜慧能大师作师父。慧能我于是就在菩提树下,开示这个「东山法门」,「东山法门」就是五祖大师的法门。
「慧能于东山得法」我在东山那里得到法之后,辛苦受尽,生命好象悬丝一样。「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今天能够跟你们这些官僚、这个知府官僚、出家人、在家人在这里讲这个经,莫非是累劫所结的缘,也是过去生中我们大家一起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所以才能够听到我上面所说的禅宗顿教得法因缘。所以这以上就是六祖大师他的得法与第一次(正式)传法的因缘。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我慧能自己的智慧,你看,这个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很行,甚至比佛祖更行,说这叫什么「无上师」,嘿!实在是真愚痴。因为这些法都是佛祖所传的,不是自己发明的。如果要听先圣,「圣」就是佛,要听先圣所教的法,就要自己要净身、净心,要令这个心清净。听完了以后,要各自除去这个疑问,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象先代圣人一样,就没有差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这些法众大家听了这个法以后,就很欢喜,作礼而退。
这是头一品「行由品」。
你们如果有看过这个「六祖坛经」,从头到尾看一遍,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去看这些品里面,最重要的是那一品,你去想一想看?然后(再想)为什么(这一品最重要)?还有这头一品因为是讲「故事」,对不?所以你们不要只是看一个故事而已,这不是只有看故事,要看里面的道理。所以「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好这是头一品。接下来讲「第二品」。
「般若品第二」
经文:〖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先看到这里。
这「般若」梵文叫做Prajna,这个「般若」意思就是「智慧」,但是为什么不翻成「智慧」呢?因为「智慧」会根一般所说的智慧混在一起,跟世间的智慧会混在一起,所以就直接翻那个音,因为这个(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那一般的智慧跟出世间的智慧、跟佛祖所说的智慧有什么不同呢?最重要的就是说,一般的智慧或是「聪明」不能「断烦恼」、不能「得解脱」。所以你看在这世间里面,说这个人很聪明,比如说他算术很棒、物理、化学很棒、或是说很会写文章、或是说很会做什么什么事情,乃至于说他是很出色的哲学家,但是他就是没有办法断他的烦恼,甚至他自己的事情都没办法,甚至他的家庭生活,他个人的生活,他都没有办法处理得很好,所以这就是一般世间的智慧,他可以数学很好,但是他的烦恼跟一般人一样,一大堆,他可以是科学家、还是数学家、物理家、化学家、乃至哲学家、历史家都可以,但是他心理的烦恼一大堆,譬如说以哲学家来说,以「罗素」,罗素也是哲学家对不对?但是他的生活就一一团一 糟,他离婚三次,然后他以前常常要自一杀,这是哲学家;那文学家呢?文学家他写文章是想要说教化众生,但是很多文学家、普通文学家也都是这样,烦恼一大堆,乃至自一杀的很多,譬如说海明威是自一杀的,对不?三岛由纪夫也是自一杀的,像哲学家「尼采」他那么会写哲学,那么会教人,但是他自身在一生中都在疯狂的边缘,其他像画家那更不用说,画家发疯的也有,像「梵谷」,他就是一生都是在疯狂的边缘,甚至住在疯人院里面,「梵谷」也翻成「梵高」。所以世间人的智慧是没有办法得解脱,没有办法超脱烦恼的,只有佛祖的智慧有办法,乃至世间的圣人,譬如孔子来说他也很烦恼,你知道吗?你看「论语」、看「四书」就知道他也很烦恼,他烦恼什么?烦恼无官可做,所以周游列国就是要去当官,但无官可做,所以只好回去鲁国写春秋,这个你知道吗(史中有记载,史记「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又他(孔子)老人家也常生气,常常骂人啦,常常对他的徒弟也不公平,他喜欢的就称赞一大堆,那如果会跟孔子拍马屁的,譬如木氏、子贡、还是颜渊啦!他就对他们很好,像子由那个土公(粗人),他就把他骂得臭头,宰我常常都被他骂,这样子,所以(对弟子)有分别心啦!所以他(孔子)也会瞋怒,也会种种、甚至于你看林语堂的「子见南子」,「子见南子」你知道?「南子」你知道吗?南子是一个很美的女人,她是一个国王的妃子,虽然很漂亮但是很贪一婬一,孔子看到她的时候也惊动,所以那个林语堂就写了一个戏剧讽刺孔子,叫做「子见南子」。论语里面也有提到有人问孔子说,先生您见到南子的时候为什么「心动」(而失仪)?这样的问题。还有孔子也离婚,你知道吧8孔子出妻」,那个「出妻」就是把她离婚(休妻),好象是李敖(作家)吧写了一本书叫「孔子离婚」。我以前就是这样子,什么都看,所以有的没有的装了一肚子。所以世间人的智慧啊!即使是说我们中国人所称的「至圣先师孔子」他也烦恼一大堆,这样子,甚至他也不是只有烦恼是无官可作,他也曾无饭可吃,他在陈蔡的地方,陈国跟蔡国的中间的时候,被人家围,三日三夜都没有饭可以吃,所以也是一种烦恼。世间人的智慧像哲学家、还是圣人统统都有烦恼,只有佛祖的智慧能够断烦恼,剩下的人都没有办法。因为我就是从那里滚过来的,我就曾经研究哲学、研究了很久,为了要所谓「追寻真理」!东西方哲学都探索了一番,结果找不到(真理),最后还是觉得佛法最好,只有佛法才可以「断烦恼」,而且可以「安身立命」,其它的都没有办法,其它的,在说的人本身就没有办法了,那有办法教人,所以这个叫做「智慧」。
「出世间的智慧」能够「断烦恼、度生死、得解脱、证菩提」,出世间的智慧可以这样子,就是佛的智慧。但世间的(智慧)就没有办法(断烦恼)啦!
「次日」第二天。「韦使君」就是那个剌史。就「请益」请教。「师」就是六祖大师。「升座」以后就跟大家说。「总净心」,「总」就是大家、全部,大家都要净心。然后再来念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智慧,「波罗密多」到彼岸,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另外一个翻法就是「大智度」,有大智慧才能够「度」。才能够「度生死烦恼」,若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度」,若没有智慧,无论你修什么样的法门,都没有办法「度」。好!休息。
第十四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五集
继续说。「总净心念」大家统统「净心」然后再念,这「念」是心念,心在念。「念佛」、「念咒」的「念」不是口(边)(即唸),没有口字旁,表示是用「心」来念。这个「念」啊,你看这个「念」字,什么叫做「念」?是「今心为念」,现在此刻这个「心」,就叫做「念」。所以中文的造字也是很深奥的。净「心」来念「摩诃」,「摩诃」是梵文,是「大」的意思。「般若」上次已有讲过,刚刚讲过。「波罗密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以大智慧能够到达彼岸」,意思就是「度」,大智慧能够「度」。这个到「彼岸」是一个比喻而已,有「生死烦恼」就是「此岸」,如果能够「超越生死烦恼」就叫做「彼岸」。所以「龙树菩萨」他著一部「论」叫做「大智度论」,「大智度」就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论」这个「大智度」。「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善知识」就是六祖大师称呼在场的所有的人,你们诸位「善知识」案菩提般若之智」,这「菩提」意思就是「觉性」,「觉性般若之智」。「世人」就是世间人,一切世间人案本自有之」,本来就是有这个「菩提觉性」的「般若之智」啊8只缘心迷」,这「缘」就是因,只因为「心迷」,「迷」就是迷路或是迷失方向叫做「迷」。这个「迷」是迷什么呀?有两种的「迷」,一种是「迷内」;一种是「迷外」。「内迷、外迷」。「外迷」什么?外迷「五欲六尘」;那「内迷」呢?内迷就是迷自己的「根身六识」。一切众生迷这两种东西,就是「迷内」跟「迷外」,「外迷」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被「财」迷去阿被「色」迷去阿被「名」迷去阿被「睡」迷去阿被「食」迷去啊,被「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迷去,这就是「外迷」;或是被「色声香味触」(五尘)迷去,「迷色、迷声、迷香、迷味、迷触」这叫「外迷」;或迷「山河大地」,例如有的人爱看风景啊,所以常常去朝山,朝山还可以边看风景、边拜,真好!空气又好、景致又好,在拜的时候大家又可以作秀真好、带表演,这是「外迷」;迷「山河大地」、迷「房屋田产」、迷「汽车洋房」,这是「迷无情界」;那迷「有情界」,迷「迷父母妻子儿女」,这些都是「迷」,这是可以看得到的;那看不到的呢?迷「称赞、恭敬、名誉、供养」等等,这也是一种「迷」。所以世间人说「人死留名,虎死留皮」,其实这是妄想,你留名,而那「名」也是会变的,有时你这一世现在得好名,到下靠子可能你被人骂得要死,也未可知。例如孔子公他也有时候(境过)很好,有时候也不太好,如「批孔扬秦」的时候他就遭殃了,对不?然后碰到一胡一 适的时候,就提倡把孔子(孔家店的书)全部丢到茅屎坑里面去,对不对?(如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所以边孔子公也有「时候好」(景气)的时候,也有「时候不好」(不景气)的时候,连孔子公都这样了,何况是你我。所以有些文学家,有时候在某些朝代他就很风靡,有时候就籍籍无名,就没有人要研究他,对不?所以那「名」啊!是依附「外在的」(条件),而且是虚幻的(不可靠的),所以你如果要求「留芳百世」那是妄想的,因为不可能,你的名声也是起起落落,那都有「市彻的啦!那市场有那个(景气)指数有时候高,有时候会低,像卖股票一样,所以有时候也会「跌停板」,所以很不可靠,而且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依靠别人的评判(而存在),那真可怜、非常的可怜。所以修行佛法就不应再求这个(名)了,求那个就是一种系缚,「为名所系缚」嘛!被「名」绑死,众生就是空思妄想,为了求有名,不只要当世有名,还要流芳百世,实在是三八,没有那种事(指能流芳百世)。
所以你这样看儒家说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实会不会朽呢?会朽,没有一样东西是不朽的,因为「一切法皆悉无常」,很明显地这个时代孔子公就没有很流行,对吧?那样就朽啦,对不!所以这个叫做「外迷」,「外迷五欲六尘」,「迷财、迷色、迷名、迷食、迷睡」,都是这个「心」被那些东西所迷惑了,这个「迷」就是「迷惑」,这是讲「外迷」。
那「内迷」呢?这「外迷」已经够难了,对不?你要克服这「外迷」已经够难了,要有那种智慧啊!知道这些都是虚幻的,都是「依靠外法」心就不自在了,这已经够难了,你说光是要看那个「欧卡内」(日语,钱)就很难了,对不?可是「欧卡内」只是一个东西啊!跟「欧卡内」有关系的太多了吗!我刚才说的房子阿田产啦、洋房阿汽车啊这些统统都是啊!这些东西统统都是跟金钱有关系的,财啊!那要看开这个「器界」啊8有相的器界」的东西,(如看开)「房屋、田产、山河大地」这已经很困难了,这叫「器界」的就是「无情界」的。刚刚讲的那些「房屋田产」阿「色声香味触法」等,那些都是「无情界」的。而「有情界」的就更加困难了,你要不被所谓的就是「父母、妻子、儿女等眷属」所迷这就更难了,可是这些仍是「外法」。
等到谈到「内法」那就又更难了,内迷「根身六识」或是「八识」,我们众生不但「迷于外」,而且还「迷于内」,迷自己的「身体」根身跟迷自己的心,「迷」身又迷「心」。那「迷」的根本是什么?「迷」的根本就是「贪爱」,因为「贪爱」所以「迷惑」。
所以我们贪「外法」又贪「内法」。「外贪」这个世界,「内贪」(自己的)身心,所以不得「解脱」啊!然后(把)外贪(的)这个世界当作是我的,内贪(的这个)身心当作是「我」。所以一个是「我」;一个是「我所」。
所以「外迷」为「我所」,「内迷」为「我」;外迷「我所」,内迷「我」。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因为心中迷惑,所以不能自己悟到。「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所以就要「假」就是依靠,就要依靠、假借大善知识,「示」就是指示,「导」就是引导,指示引导,才有办法「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性」。就好像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去玩,他因为迷路,所以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去要问人家说,总统府怎么去、在那里?有一个认得路的就跟你说,总统府在那边,你就这样走。为你指示总统府在那边、那样走的那个人,就是「善知识」。所以因为你迷了路以后,你再怎么转也转不出去,再怎么转也转不到,所以你就要靠善知识给你指示。一切众生不能悟道就是迷啊8迷」的相反就是「悟」,或者反过来讲,「悟」的相反就是「迷」啊!所以不能「开悟」的时候就是因为「迷」的关系,那「迷」的关系所以没有找到路,那因此就要靠「大善知识」来指示、引导你们(向)正确的方向。这个「指示」跟「引导」不一样,「指示」只是指给你知道就好;那「引导」呢?就是说甚至把你带到「目的地」,有时候若只是告诉你(怎么走),你听也听不懂,所以他就说「好啦、好啦,我带你去吧」!美国人和日本人经常会这样,我们台湾人不知会不会这样不知道,你若问他路,他跟你说了半天,你又听不懂,仍不知怎么走,他就会干脆带你去。「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你就要知道「愚人」愚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的「佛性」本来是「无差别」的,但是只因为他的「迷」和「悟」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就有愚痴也有智慧的(人),种种的差别。所以有的人学习 这个禅宗,很容易就坠入「断灭空」,他说「啊,没有差别」或说一切都不分别,虽然「不分别」,但众生还是有迷、有悟、有智、有愚啊!这「迷悟」和「智愚」还有很多差别,有的人很笨,有的人没那么笨,有的人小笨,有的人一大笨,对不?以智慧来讲也是一样,有的人有一点智慧,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有普通的智慧,这都有很多的差别,是不是这样呢?所以虽然「真如本性」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它现出来的「相」不一样,所以它的「作用」就有很多不同,差别就很多,虽然差别很多,但是究竟来说是没有差别;虽然「究竟」来说没有差别啊!但是因为因缘不一样的关系,所以也有种种的差别,这样听得懂吗?所以若要说「无差别」,另外一句也要说,「因为因缘不一样的关系,所以也有现出来种种不同的差别出来」,所以有「智」有「愚」。不是只有有「智」有「愚」,也有「健康」也有「生补的啊!也有长得很壮,也有缺嘴的,也有眼瞎的,生出来就这样子的,也有精神很政常的,也有发疯的,统统有啊!对不?这就非常不可思议,是不是这样呢?所以这都是众生的因缘不一样,它因缘不一样,它的「业果」就不一样。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法,使汝等各得智慧」。我现在为你们解说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的这个法,所以你们大家统统可以得到智慧。「志心谛听」,「志心」就是「一心」的意思,「专心一心」来好好听,「谛」就是「真」,「以真心来听」,不要再妄想分别。「吾为汝说」我来跟你们说。
经文:〖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先看到这里。
善知识,诸位善知识,这世间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就嘴里面一直在念、一直在说,说这个「般若」,如念一点「般若经」啊就一天到晚在说「般若」,就一直掛在嘴巴上。「不识自性般若」但是他实在没认识到他自性的「般若」,他所说的「般若」是外在的「般若」,不是真正的「自性的般若」,如果这样呢?「犹如说食不饱」,就好象「说食」吃的东西、食物,若只用说的,而没有去煮,也不能得到食物,只有用说的不会(吃)饱,这意思就是「画饼充饥」的意思,「说食不饱」和「画饼不能充饥」意思是一样的,你只用说的不会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只有嘴一直在说「空」,「口但说空」心实不空,而种种的迷执,贪著不舍,这样子的话,万劫也不能见性。「终无有益」这样只有说「空」,也没有利益就是,所以这一切佛法,都不是嘴巴在说的,都是要「心」来做的。「善知识」诸位善知识啊8摩诃般若波罗密」是梵语,「梵」的意思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的语言,这是印度文的一种。「此言」,「此」就是此方,(此言)就是(指)我们中国话的意思,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因为他有大智慧,所以才能够达到彼岸。「此须心行」「此」就是这个事情,这件事情是须要心行,「心行」就在心里面修行,「不在口念」不是在嘴说的。「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果只是嘴念,而心没有照着做,不依行那就「如幻如化」,好像幻化一样,「幻化」的意思即不是真的,那就对本身没什么帮助,没什么利益。「如露如电」就好像「露」和「电」一样,露水太一陽一出来它就不见了,电也是很快、「电」是无常。所以意思就是说「刹那生灭」,这种智慧是不能久住的。「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如果嘴里面唸,还有心中照这样去做。「则心口相应」心跟口就互相呼应,这样「口说心行」,互相照应,相符合。
经文:〖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看到这里。
这是六祖大师在解释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多」那个「摩诃」的意思,「摩诃」就是大,那什么样的「相状」叫做大,真正能称为「大」的东西是什么呢?六祖大师就这样解释,从刚才那个接下去看「本性是佛」,我们众生的本性是「佛」,如果离开这个本性,就没有别的「佛」,所以一切诸佛都是证到这个本性,所以才统统是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什么是摩诃呢?「摩诃」的意思就是「大」的意思。那「大」的意思是什么呢?「心量广大」这个是最重要的意思(大般若的人),「心量广大」好像虚空那么大。「无有边畔」就无边无畔,看不到边那么大,这(心量)才叫做「大」,这只是讲它的「尺寸」,它的尺寸就是看不到边(无法测量),那样叫做「大」,但(还)不只是这样而已,不只是尺寸。「亦无方圆大泄(大般若)也没有形状,如果有形状的话,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大,不能说他是四角的或是圆的或是大或是小(它超乎一切形状),这种东西(般若)才是「大」,还有(大般若)「亦非青黄赤白」也不是青色的、黄色的、赤色的、白色的,也就是说(大般若)也是「超越了颜色」,不是「属于」那一种颜色,而是「超过了一切的颜色」,这「青黄赤白」只是代表而已,代表一切颜色,也不能说是「属于」那一种颜色,它是超过一切颜色的,所以(这般若)才是「大」。「亦无上下长短」,「上下」是方位,也不能说它「大般若」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或者说它的方向在那里,还是长、还是短。「亦无瞋无喜」,「瞋喜」是「情」,(大般若)它也是「超过一切的情和感受」,「情」跟「受」,所以「无瞋无喜」,不能说(大般若)是「瞋」或是「喜」,超越这个「瞋喜」的范围,所以(大般若)才可以说是「大」。「无是无非」,「是非」是「分别」,(大般若)超过一切分别,所以它是真的「大」。「无善无恶」,「善恶」是「价值判断」,(大般若)「超过一切价值判断」,所以它是真的「大」。「无有头尾」,「头尾」是次第,(大般若)也超过一切的次第,要是有次第也不是真正的「大」,它超过一切的次第,所以(大般若)是真正的「大」。「诸佛刹土尽同虚空」(大般若的境界),一切诸佛的「刹土」就是佛土,就是「佛国」,统统好像虚空一样,「虚空」的意思是「无所住著」,不住不著,一切诸佛的「刹土」,一切诸佛的「佛国」,对它(大般若)来说,它都没有「住著」,「不住不著」,这样才是「大」。「尽同虚空」无所住著。「世人妙性本空」所以一切世间人的「妙性」,它本来就跟「空」一样。「无有一法可得」没有一点点的「法」可得,「得」的意思就是「执著」,你要把它「把握」起来,要把它「执着」起来,说那是「我的」,那样叫做「得」。所以一切妙法、世人的本性统统跟虚空一样,没有一点你能够把它「执着」起来,就是「无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众生的「本自有之的佛性」叫「自性」,众生本自有之的佛性那个「真空」也是一样。「真空」的意思就是说「能够容纳一切」,可经容纳一切叫「空」,可以容纳一切而不娶不著、不染这样子叫「真空」。所以我们众生的心,本来应该就是这样,对一切他都能够「容纳」,而且「不著不染」,所以是「真空」。
「善知识」诸位善知识,你们不要听到我说「空」,就执著那个「空」,第一个不要执着「空」,「第一莫著空」不要执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若是「空心静坐」这个叫做「枯坐」,若是「空心」,把这个「心」都空掉了,然后在那边坐著叫做「枯坐」,所谓的「槁木死灰」啊!这样就「著无记空」,「无记的意思」是什么?「非善非恶」叫做「无记」。(关于)非善非恶,因为一切法有「三性」,就是「善、恶、无记」,一切法中有的法是善的,有的法是恶的,还有另外一些法,你不能说它是善或是恶的,那种叫做「无记」,就是没办法登记,没有办法记载说是属于善、还是属于恶,那叫做「无记」。譬如说(四种)「不定法」就是「无记」法,「悔、睡、寻、伺」是「无记法」,这「四不定法」也属于「无记法」。「无记」就是不能确定说它是好的、还是坏的。譬如以「睡眠」来说,你不能说它是好、或是坏,那便是「无记法」。怎么说「睡眠」不能说它是好或是坏?若是人疲劳的时候睡觉,睡了以后精神很好,这样就是「善」的,对不?同样是睡,若已经睡得很饱了,你还继续睡,这样就变成坏的了。所以同样是「睡眠」,贪睡就是不好的啦!但不管怎么样,那个睡眠本身是一种「无记」法。「无记法」是属于愚痴所摄,是一种愚痴。所以「无记法」做得太多的话,就变成「愚痴」。「空心静坐」也是一样,你坐在那里、傻傻的坐,好像木头坐在那里,不会增加智慧,反而越坐越笨,不会越坐越聪明,坐到后来,一个人混混钝钝的。
所以不是说「打坐就是修行,就能开智慧」你知道吗?也要懂得方法,你须知道坐在那里要怎样「用功」、怎样「用心」。智慧是要修的,不是说坐在那里,自然就会有智慧,(智慧)会从天上掉下来,不是这样的,须知道这智慧要怎样「修」。还有打坐不是说坐在那里,有的人开始坐的时候脚会疼,坐到后来脚比较不疼的时候,就说坐得好舒服呀!坐在那里不是要「求舒服」的,坐在那边是要「修道」,是要开智慧、是要断烦恼的,所以不要搞错了。
「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无记」就是愚痴,所以不要稍微念一些「般若经」,就一天到晚讲「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这世界是「器世界」,器世界的虚空能含这一切万物,这万物的色像,统统在虚空之中。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善人恶人,善法恶法,乃至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山等等」统统是在这个「虚空」里面。所以一切法统统在「虚空」之中。这个比喻下面、比喻说世间人他的本性是「空」也是一样,他的本性「本有的佛性」能够含容一切善恶,「人、法、依报、正报」统统在这「佛性」里面。
「诸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所以叫做「大」,「万法」统统在诸人的「本性」里面,在诸人的本性里面显现出来。
下面「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以上所说的,就是说「大」或是「空」的道理,现在这句所说就是说教我们怎样修这个「大」。这个「大」、这个「摩诃」要怎样修(才能达到「大般若」的「大」)?就是我们若见到一切的人、无论见到什么那种人,「恶之与善」,见到一切人他恶的地方也好、见到他善的地方也好,统统「不取不舍」。「不取不舍」的意思,换句话讲就是「不爱不憎」。甚至「不取不舍」比「不爱不憎」还要更进一步,因为你「裙的话就是「喜欢」嘛,「舍」的话就「讨厌」嘛!你「喜欢」的时候你就会「裙,你「讨厌」的时候你就会「舍」。因为「取舍」所以才有「爱憎」。「亦不染著」心也没有被染到,这个「心」好像虚空这样,这样叫做「大」,所以就称作「摩诃」。所以要怎样修这个(大般若的)「大」呢?怎样修这个「摩诃」(般若之大)呢?就是这样修。若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或是坏的地方统统「不取不舍」,不爱不憎,「不忻不悲」,这样叫做(大般若之)「大」。所以世间人常说「我能爱能恨」或「我嫉恶如仇」(这是凡夫人的境界),但是修行人、修佛法的人,就不说「嫉恶如仇」了。学佛的人要怎样呢?要「不憎恶人」,这就很困难了,对不?不憎恶人,不但不憎恶人,甚至佛在佛经里说「于善不善等以慈」,「于」就是「对于」,对善人和不善的人统统平等地有慈悲叫「于善不善等以慈」,这就真的「大」了,「大悲大悲」是没有条件的,并不是说他是善人所以我对他好,他是恶人我就不对他好;他是善人我就对他慈悲,他是恶人我就不对他慈悲。
经文:〖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一由 ,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看到这里。
「善知识,善人口说」这「迷人」他只是「用口」说而已。若有智慧的人,他「用心」在修,他在心里面修。「口不乱说,心在修行」,要是没智慧的「迷人」、愚痴的人,就只有一天到晚嘴巴吱吱喳喳地说,心里都没在修;还有一种「迷人」,愚痴的人、迷惑的人「空心静坐」,他就要把这个「心」空掉,在那里「静坐」,「百无所思」一切都没有在想,说他能这样而自称很伟大,为什么?因为他说「我可以把我的心都空掉」,其实这是愚痴,因为你不可能把那个心都空掉,即使你真的可以把心都空掉,也不会有智慧的,你知道吧?即使你能够空掉的话,也不会有智慧,也不能度烦恼,所以就称为「迷人」。「此一辈人,不可与语」说这种人啊!就不能和他一起说话,(不能)说什么呢?(不能)和他说这个「无上法」。「为邪见故」就是他「为著邪见故」,因为他心中有邪见。「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我们这个「心」的「量」本来很「广大」,可以「遍周法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用即了了分明」,如果在应用的时候就「了了分明」,「了了」就是「清楚」的意思,很清楚又分明。「应用便知一切」若是应用这智慧的时候就「知一切」,就是如实知道一切法。「一切即一」对这个修行人来说,他就证得「一切法」就是「一」,「一」就是指「一相」,「一相」就是「真如相」。「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真如相」就涵摄「一切法」,所以它能够来去自一由 ,「去来自一由 」就是「来去自一由 」,这样就是「生死自在」。「心体无滞」他的「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没有障碍,「滞」就是滞碍,就没有障碍了。这样的意思就是「大般若」的意思。
第十五集完。
六祖坛经义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六集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一由 ,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这里接下去。
经文:〖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看到这里。
「善知识」就是六祖称呼与会大众,就好像佛称与会大众说「善男子,善女人」的意思一样,那这个「善知识」就包括所有的男子女人。「一切般若智」般若的智慧啊,「皆从自性而生」,「自心本性」而生出来的,为什么说「生」呢?因为「用」的时候就「有」,「不用」的时候就「空寂无相」,所以称为「生」。那这个般若之生呢?也是要与外面的因缘和合,所以会生起。就好像闪电一样,闪电也是因缘和合,「一陰一陽一二极」和合的时候而生的。「不从外入,莫错用意」这个般若的智慧啊,不是从外面进来的,是「本性本心」本来就是有的,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莫往外追逐」,不要到外面去追逐「般若智慧」,「莫错用意」,这个「意」就是「意识」,(是)第六意识,也就是说「莫错用心」,也是可以说的,不要会错了意思,然后不要用你的「意思」去妄想。「名为真性自用」你如果体会到自己「本心」的般若之智呢?就是自己的「真性」,然后自己「取用」。「一真一切真」如果你证到了或是体会到了这个「一真」,也就是你这个「自心」,这个「一真」的那个「一」就是指你的「自性」,证到自性是真的话,那么就见得「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现」。「一切真」就是「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现」,一切法之「体」都是以此真如为体,叫做「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心量是成佛的大事,这个「大事」是指「成佛」。那个「心」是什么呢?「心」是指「如来藏心」,「如来藏心」他要办的事情是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最大的事莫过于「成佛」,所以「不行小道」,不要修行小道,这个小道是泛指一切的「凡、外、权、泄,一切「凡外权泄的境界就叫做「小道」。什么是「凡」呢?就是凡夫、凡夫的境界;「外」就是外道、一切的外道;「权」呢?就是佛法里面的「权法」,也就是说不是「究竟」的法;「泄呢?就是「小乘」;「权」就是指大乘菩萨里面的「权法」,大乘菩萨道不是都是真实法,它有「真」有「权」,因为大乘菩萨道很广,真实的「真谛」跟「权谛」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如果要做这心量的大事呢,要成办心量大事,那么就不能行小道、不能行「凡外权小的境界」。要行什么样的境界呢?要行佛如来、以及大菩萨的境界。那么这个凡夫的境界呢?譬如说我们讲这个「坛经」就是讲「禅」,那这个「禅」有很多种,现在有很多像六祖大师所说的「空心静坐」,那这个算是凡夫的境界,那么有的呢?坐在那里就练气功,乃至于美名之什么「大乘禅功」、什么「达摩功」阿什么「如来禅功」阿「大日佛功」啊,很多,然后也称之为修道很奇怪。当然修那个种种气、乃至于气脉明点、一精一气神啦!那么这都是在「会臭会烂的东西」(臭皮囊、身体)上面修,这个就好象经里面讲说,譬如煮沙终不成饭,你去煮沙怎么能成饭呢?即使经过累劫你去蒸沙也不会把那个沙蒸成饭。还有人练这个什么「达摩易筋经」,这个也不是佛法,那个只是称为达摩,事实上跟达摩没有任何关系,达摩真歹运、真衰,因为那里面的道理、还有那个词都是道教的,所以很多不知道的出家法师,还很神气的练「达摩易筋经」,「达摩易筋经」如果要「易筋」的话,那个「筋」是「无相的筋」,不是「有相的筋」,不是那种橡皮筋的那种筋,所以达摩(祖师)怎么易筋呢?「破相」就是易筋。听过这个没有「易筋经」?什么叫「易筋」?「易筋」的意思(本意)就是说把那个筋脉全部都改变了叫「易筋」,把这个筋脉(会变臭的身体)变成(他们所谓的)「超凡入圣」、那就是指「打通任督二脉」,这个筋就「易」过来了,就改易过来了,然后就可以达到「白日飞升」,「一陽一神出窍」、「一陰一神出窍」这种境界,这不是道教的境界是什么?所以学佛的人要有眼睛,自己要会看,不过世间睁眼瞎子很多,没办法。所以如果真要修「佛道」的话,是成佛的大事「心量大事」,是要成就「如来藏」的,因此「不行小道」。「行小道者」佛在「法华经」里面说叫「乐小法者」。「乐小法者」是有一种人、有一类人是喜欢小法的,但是如果修「无上菩提」的人须乐大道,不乐小法。
「口莫终日说空」不要一天到晚都喊着说「空」啊8空」啊!但是心里面却不修此行,学佛折人一天到晚喊着空啊!空啊!就有一点像花花公子一天到晚碰到一个女孩子,然后就跟她讲「我爱你,我爱你」,但是「心中并没有真爱」,是同样的道理。但是他讲那个爱是很容易,跟顺口溜一样,很容易讲;同样的那学佛人,也很容易就开口就「四大皆空」,或是「如如不动」啊!像这些都变成「顺口溜」,要不然就变成什么「绕口令」这样的,「口头禅」啦!口说不应心,心口不相应,「相应」的意思,就是「同时俱起」叫相应,「同时俱起,同缘同时」,同一个缘,它所「缘」的东西是一样的,那么就叫「相应」,这个是「唯识」的一个名词。
「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就好像一般的老百姓,自己说自己是国王,那「终不可得」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名不应实」。「悲吾弟子」。如果是这样子,你光说不练,就不是我的弟子,我的弟子的话,一定要就是说「解行相应」,当然这个「解行相应」,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很难得的。有人问达摩祖师说「如何为祖」,因为学禅的人就是要「成佛作祖」,有人问说「如何是祖」?达摩祖师答说,「「解行相应」名之为祖」。「有解有行」以外,「解」跟「行」又要相应。下一段。
经文:〖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看到这里。
诸位善知识什么叫做「般若」?「般若」的意思啊,「唐言」唐就是唐朝,也就是中国话,中国话叫做智慧,「一切处」就是一切的地点、任何地方。「一切时中」就是一切时间、一切时候、无论什么时候的意思。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念念不愚」念念都不愚痴。这个「念」是什么意思?这个「念」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时间单位」,那个时间单位就是「刹那」的意思,「一刹那」就是很短;那第二个呢?是「空间」的单位,就是「念头」,我们心中的念头就称为「念」,所以说叫做「心念」。所以这个「念」,这里的「念念」代表两个意思:也就是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就是说「心中的每一个念头」就叫「念念」,念念啊不愚,念念「在很短的时间里,心中每一个念头都没有愚痴,都不生愚痴,都不会有愚痴出现」,这样子叫做「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个常行的「常」不是说常常,是说「一直是这样」、「永远」的意思,永远叫做「常」,永远不变叫做「常」。永远都没有改变地修行智慧,这样就是「般若行」。
一直说这个智慧,到底什么是「智慧」?智慧有很多种,智慧有「声闻智」、有「缘觉智」、有「菩萨智」、有「佛智」、有「凡夫智」或是「世间智」,这些都是「智慧」。当然这个智慧是有高低。这个凡夫智是最低的,「声闻、缘觉」稍为高一点,菩萨又高啦,那佛制是最究竟的,那么再说什么是「声闻智」呢?声闻智就是「苦智」,代表的就是「苦智」,也就是「四圣谛」的第一个,苦集灭道那个苦智,如果能于世间一切苦啊生于(出)智慧就叫「苦智」,听得懂吗?因为我们世间的人,在这个世间受很多痛苦,但是只有受痛苦而已,没有智慧,永远都没有智慧,白受苦而已。但是有声闻智慧的人,他就可以在受苦的中闻,他就观察,依照佛祖所教的法门去观察,观察以后就起了智慧,那个叫做「苦智」,这个「苦智」是什么意思呢?简单一句话就是说「一切世间皆是苦」,这个叫「苦智」,这是依佛祖所说的,一切世间都是苦,没有一点可以叫做快乐的,那你如果说有一点快乐的,那个快乐也很快就变成不快乐,那个(世间的)快乐要刚刚好的时间,刚刚好的量,才会是快乐,如果太慢也不会快乐,太早也不会快乐,那如果太多也不会快乐,太多也会讨厌,太少也不会快乐,太早的时候你会说不过瘾,不过瘾心中就会起烦恼,刚才说太早的时候,太早来,你心里没有准备,也不会快乐,太慢来,你在那里期待,也不会快乐,那就要你恰好需要时,它刚刚好来,这样碰巧就真快乐,但是那个快乐也是一刹那,那个刹那快乐过去以后它会「变坏」,那么变坏叫做「坏苦」。「一切法的本质是苦」,叫做「苦苦」。可是这个快乐会改变,它的性质会改变,会变坏,无常嘛!那会变坏,所以叫做「坏苦」。有一种苦呢,即使不是变坏,即使本身不是苦,也就是说不是「苦苦」,也不是「坏苦」,但是它会一直「迁流造作」,那叫「行苦」。「迁流造作,变动不居」那你把握不住,捉摸不定,那么这就是「行苦」。举一个例子,譬如说「善变的女人」,女人的脾气最善变,男人常常被女人搞得糊里糊涂的,那就是因为女人的脾气善变,所以男人就因为这个「善变」而很苦,这个叫做「行苦」。不过人就是这样愚痴啦!你若不让他这么受苦,他又觉得不过瘾,所以非得这样苦不可。那么所以佛说「众生颠倒,以苦为乐」,你如果不(令他)这么苦的话或说不是这么善变的话,又会说她「不够女人味儿」。所以「声闻智」就是「苦智」,是一切声闻智的根本。然后声闻因为要出离一切苦,所以从「苦圣谛」开始。这「苦」是「苦果」,「集」呢?是「苦之因」,由果推因,所以由「苦圣谛」到「苦集圣谛」,「集谛」是一个缩讲,它的全称叫做「苦集圣谛」。「苦集圣集」接著呢?是「苦灭圣谛」,「苦灭圣谛」就是「涅槃」。那要怎样达到这个「苦灭圣谛」的果呢?那就是求它的「因」,(其因)就是「苦灭道圣集」(道)。这在声闻乘里面,所谓「阿含圣典」里面都是这么讲,「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简单的讲叫便是「苦、集、灭、道」。好!那么这之中都有一个「苦」字,对不?它是为了要「离苦」而修的,「离一切世间苦」。这个「世间」是指「三界」,「离三界之苦」,这个是「声闻智」。接着「缘觉智」呢?「缘觉智」主要就是「无常」、「无常智」。「缘觉」是修「十二因缘」或「十二缘起」,「无名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娶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纯一大苦聚」,那么这「十二有支」表示三界「生灭的无常」,缘觉的修行人就体会到这个生灭的无常,所以是「无常智」,以「无常」为代表。接着「菩萨智」,菩萨的智慧主要「空智」,「空智」就是「人空、法空」。因为声闻智是证到「人空」,那缘觉智除了证「人空」还证到部分的「法空」,因为「以无常故空」嘛!那「菩萨智」呢?就「人法二空」。接着「佛智」呢?佛智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智」,那即是「空不空智」,也就是「一切中道智」。那「凡夫智」是什么?凡夫智就是所谓的世智辩聪。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