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8)

(52)庾法畅造庚太尉,握麈尾至佳①。公曰:“此至佳,那得在?”

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注释】①庾法畅:当作康法畅,和尚名。麈(zhǔ)尾:拂尘。一说形状像羽扇、扇柄左右扎上麈尾(驼鹿尾)毛,谈话时借助它来指画。魏晋清谈之士喜欢用它。

【译文】庾法畅去拜访太尉庾亮,手里拿的拂尘极好。庾亮问道:“这东西这么好,怎么还能留得住?”法畅说:“廉洁的人不会向我要,贪心的人我也不会给,所以能留下呢。”

(53)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①。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工匠先居其下②;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③。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注 释】①“庾稚”句:按《晋书》载,献扇一事出于庾稚恭的哥哥庚怿。庚怿任豫州刺史,曾把白羽扇献给晋成帝。毛扇,羽毛扇。据说原产于江南,后来才传入中原 一带,所以能进献给皇帝。②柏梁:柏梁台,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城。云构:高耸入云的建筑;大厦。③管弦:乐器。管指管类乐器,弦指弦类乐器。钟。夔 (kuí):钟子期和夔,这里指代懂得鉴赏的音乐家。钟子期是春秋时楚人,善听音乐。伯牙弹琴时,意在高山或流水,钟子期都能领会。夔是舜时的乐官。按: 这两句说明新的也是旧的。

【译文】庾稚恭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向晋武帝进献羽毛扇,武帝怀疑是用过的。

侍中刘劭说:“柏梁台那样高大的楼台,是工匠先处在里面;管弦齐奏,也是知音的人和乐工们先审察它的音。稚恭进献扇子,是因为它好,不是因为它新。”庾稚恭后来听说这件事,便说:“这个人适合在皇帝身边。”

(54)何骠骑亡后,征褚公入①。既至石头,王长史、刘尹同诣褚②。褚曰:“真长,何以处我?”真长顾王曰:“此子能言。”褚因视王,王曰:“国自有周公③。”

【注释】①何骠骑:何充,东晋康帝时任骠骑将军。康帝死后,穆帝即位,何充任宰相,辅佐朝政。褚公:诸衷(见《德行》第34 则注①),任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当时朝议以为他是褚太后的父亲,宜掌朝政,就征他入朝。

②石头:石头城,在建康附近。王长史:王濛,字仲祖,任司徒左长史。刘尹:刘真长(参《德行》第35 则注①),和王濛同是会稽王司马昱的座上客。

③周公:西周时人,周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周公辅佐朝政,平定叛乱,创制礼法。这里用周公比喻会稽王司马里。当时司马里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诸太后诏他专总万机。所以有人劝褚裒把国政交付给他,仍回京口。

【译文】骠骑将军何充逝世后,征召褚裒入朝。褚裒到石头城后,左长史王濛和丹陽尹刘真长一起去拜访他。褚裒问道:“真长,朝廷怎么安置我呢?”真长看着王濛说:“这一位善于言谈。”褚裒于是望着王濛,王濛说:“朝中本来有周公。”

(55)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①,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该然流泪②。

【注 释】①桓公:桓温。桓温在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 年)伐燕。金城:地名。南琅邪(láng yá)郡郡治。桓温在咸康七年(公元341 年)任琅邪国内史镇守金城。到伐燕时已过了快三十年。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圆周长为一围。柳树十围,就快要干枯了。将人比物,使人感到时光飞逝,已 到暮年晚景,桓温抚今追昔,不免有此慨叹。

②泫(xuàn)然:形容泪珠下滴。

【译文】桓温北伐的时候,经过金城,看见从前任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已经十围那么粗了,就感慨地叹道:“树木尚且这样,人怎么经受得起呢!”攀着树枝,抓住柳条儿,泪流不止。

(56)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人朝,更相让在前①。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②。”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③。”

【注释】①桓宣武:桓温,初为驸马都尉,后任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官至大司马,谥宣武。更(gēng)相:互相。更,交替。

②“伯也”二句:引自《诗经·卫风·伯兮》,大意是,我哥手里拿着殳,为王打仗做先驱。桓温走在前面,所以引《诗经》“为王前驱”以示谦让。殳(shū),一种有棱无刃的兵器。③“无小”二句:参第49 则注②。

【译 文】晋简文帝任抚军将军的时候,有一次和桓温一同上朝,两人多次互相谦让,要对方走在前面。桓温最后不得已只好在前,于是一面走一面说:“伯也执殳,为王 前驱。”简文帝回答说:“这正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57)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 ①;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注释】①蒲柳:植物名,即水杨。因为它早凋,常用来比喻早衰的体质。姿:通“资”,资质。【译文】顾悦和简文帝同岁,可是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你为什么头发比我先白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差,一到秋天就凋零了;松柏质地坚实,经历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

(58)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①。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②!”

【注释】①桓公:桓温,在晋永和二年(公元346 年)伐蜀。

②“既为”句:据《汉书·王尊传》载,王陽任益州刺史时,视察到邛■的九折坂,叹道:“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便托病辞官。后来王尊做刺史,到这里时就叫车夫赶马前进,说:“王陽为 孝子,王尊为忠臣。”这里借用此意,说明为忠臣就可能遇险,不能贪生怕死。【译文】桓温率兵进入三峡,看见陡峭的山崖好像悬挂在天上,翻腾的波涛迅猛飞 奔。于是叹息道:“既然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有什么办法呢!”(59)初,荧惑入太微,寻废海西①。简文登阼,复入太微,帝恶之。时郗超为中书,在直 ②。引超入曰:“天命修短,故非所计。政当无复近日事不③?”超曰:“大司马方将外固封疆,内镇社稷,必无若此之虑④。臣为陛下以百口保之。”帝因诵庾仲 初诗曰:“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⑤。”声甚凄厉。郗受假还东⑥,帝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于此!由是身不能以道匡卫,思患预防⑦。愧叹之深,言 何能喻!”因泣下流襟。

【注释】①荧惑:星名,即火星。太微:古人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其中有所谓三垣的分区,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太微,即太微垣,在北斗星的南面一带。海西:海西公司马奕。公元365 年晋哀帝死,琅邪王司马奕登位。就是废帝海西公。到公元371 年闰十月,荧感入居太徽垣,十一月大司马桓温废晋帝为东海王,十二月又把他降封为海西县公。并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就是简文帝。十二月荧惑又逆行入太微。 简文帝鉴于海西公被废,害怕再出现废立的事。

②郗超:原是桓温的参军,是桓温的亲信,简文帝时任中书侍郎,后为司徒左长史。直:值班。③政当:通“正当”,只是。

④封疆:边界;边境。镇:安定。

⑤“志士”两句:大意是,志士见朝廷危难而痛心,忠臣因君主屈辱而伤怀。⑥受假还东:指获准请假回会稽探望父亲一事。郗超的父亲郗倍曾受到简文帝的赏识,简文帝即位后任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镇守会稽(在建康之东)。

⑦匡卫:纠正和保卫。

【译 文】当初,火星进入太微区域,不久海西公被废。简文帝即位后,火星又进入太微,简文帝对这事很厌恶。这时郗超任中书侍郎,轮到值班。简文帝招呼他进里面, 说道:“国家寿命的长短,本来就不是我所能考虑的。只是不会重复最近发生的事吧?”郗超说:“大司马正要对外巩固边疆,对内安定国家,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打 算。臣用上百口家人的性命来给陛下担保。”简文帝于是朗诵庾仲初的两句《从征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声音非常凄厉。后来郗超请假回会稽看望父 亲,简文帝对他说:“向令尊转达我的问候之意,王室和国家的事情,竟到了这个地步!因此我不能用正确的主张纠正失误,保卫国家,思虑灾难之将至,防患于未 然。我的羞愧、感慨之深重,言语怎么能说得清啊!”说完便哭得泪满衣襟。

(60)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宣武至,问上何在。简文曰:“某在斯①。”时人以为能②。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