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大全 > 孔子传

第06章 学无常师 苦恼抉择

公元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

深秋,天像漏了似的,连阴雨下个不停。曲阜城鲁国高级馆舍前,雨帘里一个高大 的汉子在徘徊。他头戴苇笠,身披蓑衣,双脚踏在泥水中,缩颈耸肩,浑身颤抖,显然, 他已在此等候多时了。这位大汉不是别人,正是孔子。

近来孔子趁工作比较消闲之时,抓紧时间研究各地的风俗人情。他听说郯国特别重 鸟,以鸟为图腾,甚至以鸟作官名时,不知原因何在。请教过几位学问渊博的长者,也 未得到满意的答复。恰在这时,郯国郯子来朝拜鲁国国君,听说在昨天的宴会上,郯子 曾与鲁大夫昭子(名叔孙婼)谈及过此事。孔子没有资格参加国君举行的宴会,无机会 向郯子请教,便冒昧来馆舍拜访,也不知郯子肯否赏脸。不想郯子应季平子邀请又赴宴 去了,孔子只好在雨地里耐心等他归来。

不知过了多久,两辆装饰豪华的马车冒雨向馆舍驰来。马车来到馆舍门前收缰停住, 前边那辆乘的是郯子及其随从,后边那辆是鲁国前来陪送的仲孙大夫。

仲孙大夫先下了车,见浑身淋湿的孔子,不禁吃了一惊。孔子见了仲孙大夫,喜出 望外,这真乃天赐良机,忙上前施礼道:“孔丘见过仲孙大人!”

“秋雨淅沥,寒冷彻骨,仲尼,你为何在这雨地里挨淋?”仲孙大夫问。

孔子回答说:“孔丘求教郯国君王,如饥似渴,虽秋雨连绵,不敢离去,唯恐错失 良机。”

随从搀扶着郯子走下车来,仲孙大夫上前引荐,孔子施礼见过,一行人来到馆舍, 分宾主坐定。

孔子说明来意。郯子见他如此虚心好学,深受感动,热情地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

郯子娓娓而谈,他说:“从前黄帝轩辕氏以云纪官,百官云师而云名;炎帝神农氏 以火纪官,所以火师而火名;太昊包牺氏以龙纪官,所以龙师而龙名。吾祖少皞氏立国 时,群凤集于殿堂之上,此乃吉祥之鸟,故以鸟纪官,鸟师而鸟名也。”

孔子感谢郯子的慷慨赐教,又询问了些少皞氏时代职官制度的历史情况,郯子一一 作了回答。后来孔子对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主管这类事的人了,这类学问 却还保存在四方蛮夷那里。’看来这话是千真万确的。”

公元前523年,孔子二十九岁。

仲春三月,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官道上,一辆马车在缓缓行驶,曾皙御车,孔子 手扶辕木,直立车上。他默默无语,独自欣赏着窗外春色。因为他从来乘车不说话,不 回顾。孔子此番出游,专赴临城,拜师襄子为师,请教弹琴的若干学问。

孔子有着超群的音乐天赋,是管触唇会吹,是弦及指能奏,早在十多年前,就成了 出色的吹鼓手,无论到哪个乐班,不管人多人少,孔子总是佼佼夺魁者。经过这十多年 的日研月磨,不停操练,各种乐器,无不炉火纯青。然而他也并非十全十美,似乎是长 实践,短理论,常常是不知所以然,难以居高临下。孔子作学问不似有些人那样东一筢, 西一扫帚,而是有着严格的计划性,常集中数年时间,专事某一方面的研究。前两年他 致力于普查民俗风情,近来又转入研究音乐理论。

师襄是鲁国的乐官。古时候乐官称师,后来干这一项职务的人就把师作为姓,冠于 名前,故称师襄,,又称师襄子,加子表示尊称。师襄子在音乐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闻 名于诸侯。

师襄子闻听孔子来访,忙迎出大门,让于客室,以上宾之礼接待。他们已是多年的 老朋友,彼此相互敬仰,只因相距遥远,又都有公务缠身,所以来往较少。

孔子与师襄喝茶叙旧,令曾皙前去置办厚礼相赠,师襄不允。孔子说:“孔丘今日 造府学琴,礼应奉贽敬行拜师之礼!”师襄板紧面孔说道:“你若行师生之礼,我立下 逐客之令;若叙老友交情,我用箪食壶浆为你洗尘。请你自己选择吧。”

孔子不敢固执,只好吩咐曾皙不必备礼,但对师襄说:

“既是老友相见,不必拘礼,家常便饭,更令人心安。”

师襄说:“常言道,客随主便,你听我安排就是。”

孔子是个急性子人,从不愿浪费一分一秒时光,所以三言两语便转于了学琴的正题。

师襄是个热心人,又是老友相见,推心置腹,开言吐语,滔滔不绝。

神农氏创造五弦琴,用来禁止淫邪,匡正人心。琴用桐木制作。桐木属阳,颇有灵 性,能知闰年——不闰年生十二个叶,遇闰年生十三个叶。它还能知秋,每到立秋这天, 树叶必落。做琴的桐木就产在鲁国的峄山。琴的面是圆的,象征着天;底是方的,象征 着地;身长三尺六寸,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日;宽六寸,象征六合;前广后狭,象征尊 卑;上圆下方,象征天地;五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 琴的第一弦配宫音,第二弦至第五弦依次为商、角、徵、羽四音。琴除弦外,还有徽、 首、尾、唇、足、腹、背、肩、腰、越。琴唇名龙唇,足叫龙凤足,背称仙人,腰称美 女。越长者为龙池,短的叫凤沼。龙池八寸合八风,凤沼四寸合四气。同是系弦的,名 称各不相同,那琴首绕琴弦的叫临岳,琴尾高起絚弦的叫岳山,肩下系弦的叫雁足,足 下转扭调弦的叫做轸……

谈了一会,不觉天晚,师襄子设盛宴为孔子洗尘。孔子的酒量很大,但从不多喝, 而且食时不说话。酒足饭饱之后,师襄子安置孔子与曾皙在后堂安歇。

第二天孔子起得很早。这是他的生活习惯,无论头天夜里睡得怎样晚,第二天都要 四更起床,先到旷野空气新鲜的地方活动一下筋骨,然后秉烛伏案晨读。吃过早点,像 小孩子进家塾一般,师生又对面盘腿而坐,开始了新的讲授内容。

孔子问:“请问夫子,这古琴著名的有多少?”

师襄子回答说:“琴名最古最雅的要推婴硒、贡粹,相传为伏羲所造。其次名丹维、 粗床,是柏皇所造。电母琴,帝俊所造。菌首琴、白民琴,是晏龙所造。国阿琴,伊陟 所造。七弦琴,文王所造。响风琴,周宣王所造。青翻琴,楚无亏所造。卧冰琴,崔驷 所造。这些都是宝贵的名琴。能得到古人亲手制造的名琴,模仿他的指法,弹奏他的曲 调,勤学苦练,便可成为名家。”

孔子紧追不放,问道:“假若觅不到古人的名琴,用一般的琴练习,能否成为名家 呢?”

师襄子回答说:“像你这样天赋聪明,勤学好问的人,不必定用古琴,但需认定一 位古人,常常练习他的指法歌调,也可以成为名家。”

师襄子说着从身边移过琴来,弹奏了一曲。孔子在一旁静听,感到此曲非同凡响, 是他闻所未闻的。那指法、技巧也脱俗超群,出神入化……

师襄子弹完,孔子站起身来,连连施礼说:“孔丘如井底之蛙,今闻夫子谈琴,聆 听神韵,方知苍天竟如此之大!丘欲于空室中静坐操琴,若有疑点,再求指教。不知夫 子意下如何?”

“一切请便,不必见外。”师襄说着将孔子引入后轩中,任凭孔子习琴。

孔子于后轩习琴,一连三日,不出门户。一日三餐,前厅里师襄都为孔子备下丰盛 酒宴,但他俱不到场,只让曾皙拿些干粮过来,填塞辘辘饥肠。

第四天,师襄子听孔子曲调已经弹熟,来到后轩祝贺说:

“此曲你已弹熟,可以再学新曲了。”

孔子离案施礼说:“感谢夫子教诲!该曲虽已练熟,然技巧尚未纯熟。容丘继续练 习。”

又是三天过去了,师襄子听着后轩中孔子的琴声技巧纯熟,音调和谐,韵味无穷, 不断点头赞赏。步入后轩,夸孔子弹奏得胜过高妙的琴师,劝他另习新曲。孔子说: “夫子过奖了。弟子的指法、技巧虽已练熟,但尚未领会此曲的志趣神韵,更未体察到 曲作者的为人,想象出其风貌特征。请容丘再练三日!”

孔子习琴的第十天,师襄子站在院中如醉如痴地谛听。琴声把他带进了浩瀚的大海。 大海的胸怀是那样宽广博大,神情是那样深邃,内涵是那样丰富,性格是那样富于变化。 他仿佛看到了大海在怒吼,浪涛汹涌,嫉恶如仇。又好像温柔多情的贤妻躺在他身边, 正与他窃窃私语。琴声把他带到了春天的花园,叶绿了,花开了,鸟在高唱,水在低吟, 游人在欢笑,一切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和谐。琴声把他带到了广袤的草原,绿草像无 垠的地毯,羊群似天上的白云,牧民在放声歌唱……

师襄子还想继续听下去,琴声戛然止住。师襄不解其意,信步走入后轩,只见孔子 正襟危坐于琴几之前,凝神深思,如痴如呆。脚步声惊动了他,他抬头瞥见师襄子站立 身旁,猛然爬起,不顾一向重礼,激动地双手抓住师襄子的肩头说:“孔丘正在操琴, 弹着弹着,面前站立着一位古人,只见他面黑有威,身长一丈,目光如电,性情温柔敦 厚,与太庙中文王的形象一模一样。敢问夫子,此曲可是出自文王手笔?”师襄子闻言, 如雷贯耳,连连作揖说:“好极了,好极了!我的老师传授此曲时,正说此曲为文王所 作,名《文王操》。仲尼,你真聪明过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乐之精义!老夫枉活一把 年纪,自愧不如!”说着,拽着孔子在地上转圈,像两个调皮的孩子。

孔子说:“全仰仗夫子教导!要学技艺,无名师指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遇名师, 便蓦然出洞穴,眼前一片光明。孔丘不虚此行,明天就要告辞了。”

孔子吩咐曾皙设酒宴答谢,酒足饭饱之后,二人依依话别。师襄子祝贺孔子琴艺绝 世,他说,音乐的希望在孔子,天下的希望也在孔子。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

这是孔子一生中关键的一年,他自己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意思是说,他从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研究学问,到了三十岁,就已经打下了牢固的基 础。通过向文献学习,向社会学习和实践活动,这时他不仅精通了一般贵族应该掌握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且通晓了以高级六艺(汉以后尊为“六经”, 即《书》、《诗》、《易》、《春秋》、《礼》、《乐》)为代表的各种文献资料,并 结合诸侯纷争,天下无道的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研究和体察,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 系。

盛夏的一天,孔子正在署衙内专心读书,曾皙闯入,告诉了他一件新闻:楚平王听 信佞臣费无极的谗言,纳儿媳秦女孟嬴为妾,驱逐太子建,命其出镇城父。……孔子不 等曾皙讲完,拍案而起说:“禽兽不如也!”

其实,此类事情早已司空见惯,孔子何以要因此而恼火呢?因为近来他一直在为周 室衰微,“礼崩乐坏”、动乱不安的天下局势而忧心,为自己的抉择而烦恼。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