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大全 > 屈原传

第13章 法令出台 朝野波动

却说屈原攀在高凳上,正探身翻找书简,忽闻祖母病危,犹晴天霹雳,乱箭穿心, 顿觉热血上涌,头晕目眩,竟跐翻了高凳,斜身摔于地当中,额头撞于几案上,血如泉 涌。室外正在与屈府家丁谈话的宋玉,忽闻室内有重物坠地之声,接着便是呼唤与呻吟。 宋玉闻声闯进书斋,见状大吃一惊,忙命人唤太医前来缝合包扎。经过一阵忙乱之后, 头缠绷带的屈原被安置在书斋内的竹床上静卧休养。虽说只撞了一道口,流了一些血, 绝无性命之忧,但养伤期间,怀王、南后及陈轸、昭睢、景博民等文臣武将都曾来橘园 探视过,宋玉、婵娟则侍于左右,昼夜不离,子兰也不时过园来问病请安。屈原的伤病 不要紧,休息三五日便下床继续工作了,要紧的是如何回复乐平里来的家丁。祖母弥留 之际盼孙早归,哪怕只看一眼,也可以瞑目心安,欣然离去了,因而他不能不归,况且 祖母是位令人敬仰的长者,她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纵然家事、世事杂乱如麻,委屈、 诬陷、攻击同时袭来,她也能够泰然处之,欣然应付,不乱方寸;她有泰山一样坚强的 意志,哪怕天塌下来,她也不低头,不弯腰,不屈膝,不媚俗,我行我素,照样走自己 的路;她春风一样和蔼,朝阳一样慈祥,儿子常年不在家,整个家族都靠她一个人维系 着,亲戚、朋友、邻里的关系都处理得十分得体,她尤其好善乐施,肯济人贫困,宁可 自己生活得拮据些,也要千方百计地周济他人,有借粮者,她总是大斗出,小斗入,无 力偿还者,亦不讨要,故四乡八邻,有口皆碑。然而,草拟法令的工作刚刚开始,新法 早一天出台,楚国就早一天强盛;晚一天问世,就多一天受气挨打,被人欺凌,百姓就 多受一天苦难。家事再大亦小,国事再小亦大,为了早救民出水火,为了大楚早一天富 国强兵,更为了及早实现天下统一的理想,他必须抓紧草拟各种法令,不能在这关键时 刻回家为祖母送终。祖母是通情达理的,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有功于国,有惠于民,如 今自己正在按她老人家的教导行事,相信她定会原谅自己的不孝。自古忠孝难两全,他 愿以制法革新之伟业,来赎这不孝之罪。

怀王颁旨下诏,命屈原速归,他甘愿承受抗旨不遵之罪,,为的是新法早些出台;臣 僚们纷纷前来规劝,他一一婉言谢绝;宋玉、婵娟苦苦哀求,他谆谆教诲其要以国家民 众为先。他压抑着满腔悲痛,饱蘸着辛酸的泪水给父亲伯庸写了一封长信,交来人带回。 因为祖母重病在身,在自己尚未进京之前,父亲便离开郢都回家奉侍祖母去了,对郢都 的近况不甚了解,因而屈原详叙进京后怀王知遇之恩,围绕着变法革新朝内所进行的激 烈而复杂的斗争,怀王变法的决心,自己正奉旨草拟新法,不得分心,希望能得到父亲 的谅解,并求父亲将这封信读给祖母听,相信她必能支持孙儿这种先公后私,先国后家 的举动……

屈原终究没有回家,他在抓紧赶拟各种新法条文。虽说撞伤早已愈合,但他总觉得 头昏脑涨,力不从心,且眼前常冒金星,这也许是撞那一下,外伤虽愈,内伤未好;也 许是祖母病危的消息对他的刺激太大,回去怕影响工作,不回去又总念念不忘;也许因 近来拼得太狠,劳神太大,耗精太多,睡眠太少;也许兼而有之,不知道,反正他的身 体一天天在消瘦,他的面容一天天在憔悴,他的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大家十分忧虑,都 在担心他会垮下去,纷纷好言相劝,劝他休息几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却无 济于事,他依旧埋身书简,伏案疾书。平时,他的脑海里总是跳跃着那些闪光的、古人 和未来的法律条款,只有当精疲力尽,曲肱和衣略作休息的时候,面前才浮现出祖母那 光辉的形象和对自己的隆恩盛德,这既是梦中的幻景,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令其永难 忘怀。

隔代亲,奶奶亲孙儿,没有二心,这是人的天性,家家如此,人人如此。然而,屈 原的祖母柳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小屈平生来白白胖胖,像个瓷娃娃,十分讨人 喜爱。尤其是他那对机灵的、水汪汪的大眼睛,能够表情达意,逗人情趣,惹得多少姑 姑姐姐、婶子大娘禁不住要捧着他那胖胖的脸蛋亲几口。一周岁后他开始呀呀学语了, 小嘴甜得抹了蜜似的;再过一两年,便成了笼中的鹦鹉,枝头的巴哥,常逗得人们笑岔 了气,笑弯了腰。这样的孩子,谁个不亲,哪个不爱,简直成了祖母的心肝宝贝,掌上 明珠,整日揣在怀里怕烫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时刻都捧在手心里。作为贵族,屈府虽 说几世前就已经败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目下男仆女佣依然有十人之多,老太太 却一直亲自带着这位宝贝孙孙,莫说奶娘、保姆、丫鬟,她不放心,就连孩子的生母修 淑贤,她也觉得不甚牢靠,因而索性昼夜置于自己身边,白天抱着,夜里搂着。小屈平 因在祖母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少有活动锻炼的机会,两岁了,还不会坐,人们都说: “让他奶奶抱尖尖腚了。”祖母跟屈平,仿佛血相通,脉相连,神经相系,屈平欢天喜 地,祖母心花怒放;屈平愁眉苦脸,祖母闷闷不乐;屈平患病,祖母心痛;屈平发烧, 祖母心躁;屈平不思饮食,祖母食不甘味;屈平失眠,祖母夜不安寝。夏天,屈平睡觉, 祖母手摇巴蕉扇,为其驱赶蚊蝇;冬季,小屈平的腿脚冻得冷若冰雪,祖母就将其拉到 自己的小腹上,用体温一点点给他温热;有一次,屈平患了重病,一连七天七夜昏迷不 省人事,水米不进,祖母命人请来了道士,为其念经祈祷,请来了巫师神婆,为其跳神 驱邪,自己则将小屈平紧紧搂抱于怀中,默默垂泪,坐了七天七夜,臂膀都压得胀麻酸 痛了,修淑贤欲替换一会,她严厉拒绝,直到七天后小屈平转危为安,她才一头栽倒在 床……

屈平愈想愈伤心,愈想愈惦念着祖母,愈想愈感到内疚。祖母病重期间,他只回去 探望过一次,其时她已骨瘦如柴,但精神尚健,还能抓着他的双手谆谆叮嘱。转眼几个 月过去了,祖母如今怎么样了呢?他真想插翅飞回乐平里,飞回祖母的身边,一头扑进 她的怀抱,放声恸哭一场,从此不再离去,昼夜守候服侍,喂水喂饭,煎汤熬药,端屎 接尿。然而,当他刚刚打了一个盹,或者矇矇眬眬睡了一小觉,睁开惺忪的睡眼,回到 清醒的现实中来,静下心想想围绕着变法改革所进行的激烈斗争时,只好将梦中的酸甜 苦辣吞咽腹中,毅然决然地走到宋玉为他备就的清水盆前,躬身撩几把冷水浴面,使自 己变得更清醒些,精神抖擞地重又投入紧张的工作。

经过近三个月的昼夜拼搏,一系列新法终于草成,交怀王御览钦定,怀王面前呈现 着漫漫坦途,一片光明。新法出台,似一声炸雷响过,风在呼啸,云在奔涌,雨似瓢泼, 大地在震颤,江河在奔腾。面对着这同一件事,在同一时间里,有人在欢呼歌唱,有人 在奔走相告,有人破口大骂,有人暴跳如雷,有人策划于密室,有人四处扇风点火,有 人在秘密串联……

为了统一思想,不顾屈原的阻挠,一日早朝后,怀王将子椒、靳尚、陈轸、昭睢、 景博民等左右楚之朝政的重臣留下,就是否需要变法改革,应该怎样进行变法改革等问 题进行了讨论,唇枪舌剑无异于刀光剑影,争辩得十分激烈。景博民是在屈原进京不久 便被调于朝中任莫敖之职的。怀王首先讲话,他说:“楚自先祖庄王称霸以来,至今二 百八十余载,时漫漫,路漫漫,楚一直在墨守陈规,因循苟且。时至今日,七雄并起, 强秦虎视眈眈地觊觎着大楚这块肥肉,不断侵凌骚扰,弄得我西部边疆民无宁日。先君 悼王曾任用吴起变法,一年大见成效,国势骤强,南收百越,北并陈、蔡,还打退魏、 赵、韩的进攻,向西打过了秦界,后又攻魏,战于州西,出于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 大河。惜乎悼王早崩,吴起惨死,变法失败,楚又一天天沦为衰落。当今诸侯纷争,弱 肉强食,法古之学,已不足以制今。倘再不思变革图新,总有一天,我们将面临亡国灭 族之祸!值此礼乱兴邦之时,望诸位爱卿与朕风雨同舟,共襄盛举!”

这里,怀王定了调,调了弦,法是一定要变的,希望众卿与自己同心一德,共推新 法,但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一伙,还是按捺不住地要站起来反对,他们似乎要力挽狂 澜,坚决阻挠变法改革的实行。靳尚首当其冲,他说:“陛下,变法是关系到社稷百官 之大事,还需审慎以行。”

似睡非睡,眼半睁半闭的子椒附和道:“上官大夫所言极是,要权衡利弊,多方思 虑,以保万无一失。古人云: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依臣之理解,古人此 言之意是:无百利不变,利少弊多不变,有利有弊不变,利多弊少亦不变,总之,要有 十分的把握。倘轻易变法,改弦易辙,民心则必浮动,国势则必削弱。”

屈原听了这些反对变法改革的陈词滥调,很是气愤,但他却并不激动,慢条斯理, 但却义正辞严地驳斥道:“令尹此言差矣!商汤周武所以称王,正因其勇于革除旧制, 不墨守先王陈规陋俗;殷纣夏桀所以灭国,正是由于其陈陈相因,不思改革。古人云: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强不同法而霸。’先祖庄王在位二十余载,灭国二十六,扩地三 千里,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正是变法改革的结果。由此可见,王道霸术,贵在变法, 富国强兵,势有必然!”

子椒那半闭着的小眼突然睁大,以老卖老地高声斥道:“够了!一个乳臭未干的黄 牙小儿,竟然在大王与众位尊长面前大谈变法,真不知天高地厚也!谈什么庄王称霸, 悼王变法,你知道多少楚国的历史!……”

怀王听不下去了,他声色俱厉地说道:“请令尹放尊重些,自古‘有志不在年高, 无志空长百岁’,屈爱卿年齿虽轻,却系朕所任命之当朝左徒。屈爱卿奉朕之命,遵朕 之旨而拟新法,新法既成,朕钦定后方宣,你这样讲话,将朕置于何地?如此孤傲狂妄, 楚廷这潭浅水,还能容下你这条大鱼吗?……”

子椒虽老朽昏聩,倒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两只小眼眯成了一条线,脸臊得像红布, 讷讷半天才说了句“臣知罪……”,这自然是言不由衷之语。

怀王既然训斥了子椒,屈原也就不便再说什么,廷上沉默了许久。是屈原打破了这 种令人难以忍受的沉默,他说:“平不敢说深明楚之历史,倒也略知一二。远的且不说, 先君悼王之后,变法中止。贵族拥兵自重,主君形同虚设;井田荒芜,民不聊生,公侯 子弟无功受禄,能人贤士纷纷离去,故世有‘楚材晋用’之说;面对国库空虚,荒田遍 野,兵甲怠战,民心涣散的危险局面,达官贵人却在歌舞升平,横征暴敛,完全置国计 民生于不顾,长此以往,正如方才大王所言,必遭亡国灭族之祸……”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