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家第十四(4)
二年,城安邑、王垣。
七年,伐齐,至桑丘。九年,翟败我于浍。使吴起伐齐,至灵丘,齐威王初立。
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
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陽。十五年,败赵北蔺。
十六年,伐楚,取鲁陽。武侯卒,子?立,是为惠王。
①壅:堵塞。②公子朔:卷十五《六国年表》、卷四十三《赵世家》均作“公子朝”。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魏?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今魏?得王错,挟上党 ①,固半国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②,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③。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割 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 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適子④,其国可破也”。
①挟:拥有。②说:同“悦”。③围:这里是被围的意思。④適:同“嫡”。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五年,与韩会宅陽。城武堵。为秦所败。六年,伐取宋仪台。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秦献公卒,子孝公立。
十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①。十二年,星昼坠,有声。
十四年,与赵会鄗。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②。十六年,与秦孝公会(社)[杜]平。侵宋黄池,宋复取之。
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③。
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陽。
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二十一年,与秦会彤。赵成侯卒。二十八年,齐威王卒。中山君相魏④。
①见:同“现”。②郑:即韩。韩哀侯灭郑后,迁都于新郑,所以韩也称郑。③田忌、孙膑用围魏救赵之计解救了赵国,并在桂陵大败魏军,这是古代著名战例 之一。详见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和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④中山君:魏文侯攻灭中山国,命其子为中山君。《索隐》又说其弟为中山君。本句所说的中 山君为何人,不详。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①。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 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②。”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③。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 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④。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 御曰⑤:“将出而还,与北同⑥。”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⑦。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①魏伐赵,赵告急齐:这两句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作“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正义》认为《世家》之文有误。②效:呈献,进献。③益:增加, 超过。④啜汁:饮残汤剩饭,比喻趁机得利。啜,尝,饮;汁,汤。⑤御:驾驭车马的人。⑥北:败,败逃。⑦败于马陵:孙膑用计大败魏军于马陵,魏将庞涓自 杀。其事详见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参见《田敬仲完世家》。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①,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为太子。
三十三年,秦孝公卒,商君亡秦归魏②,魏怒,不入③。三十五年,与齐宣王会平阿南。
惠王数被于军旅④,卑礼厚币以招贤者⑤。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⑥。梁惠王曰:“寡人不佞⑦,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 社稷⑧,寡人甚丑之⑨。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⑩,将何以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11), 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12)!”
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子襄王立。
①商君:即商鞅。商鞅诈骗魏公子卬并袭夺魏军事,详见卷六十八《商君列传》。②亡秦:从秦国逃出。归:归顺,投靠。③入:接纳,收留。④被:遭受。⑤ 币:礼物。⑥梁:魏国迁都大梁后又称梁国。⑦不佞:无能,不才,古人自谦之词。佞,才能。⑧宗庙: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处。社稷(jì,计):帝王祭 祀土神和谷神的祭坛。社,土神;稷,谷神。宗庙社稷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因而常代指国家。⑨丑:惭愧,羞耻。⑩辱:屈尊。幸:亲临。“辱幸”是对人表示尊敬 之词。(11)庶人:平民。(12)为:表疑问的语气助词。以上梁惠王与孟子的谈话与《孟子》书中所记略有出入,参见《孟子·梁惠王上》。
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①。
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陰,围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
六年,与秦会应。秦取我汾陰、皮氏、焦。魏伐楚,败之陉山。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秦降我蒲陽。八年,秦归我焦、曲沃。
十二年,楚败我襄陵。诸侯执政与秦相张仪会啮桑。十三年,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
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②。张仪复归秦。
①清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惠王生前已自称王,死后无需追尊。②关于惠王、襄王、哀王世系,《集解》引荀勖(xù,旭)据《竹书纪年》认为,惠王三 十六年改元,改元后(按:史书通称后元)十七年年惠王卒。又据《世本》说惠王生襄王而无哀王。《索隐》也引《世本》说襄王生昭王,无哀王。但《索隐》又认 为《魏世家》本文“纪事甚明,盖无足疑”。而是《世本》和《竹书纪年》都把哀王一代遗漏了。
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①,不胜而去。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②。六年,秦(求)[来]立公子政为太子。与秦会临晋。七年,攻齐。与秦伐燕。
八年,伐卫,拔列城二。卫君患之。如耳见卫君曰:“请罢魏兵,免成陵君可乎③?”卫君曰:“先生果能,孤请世世以卫事先生。”如耳见成陵君曰:“昔者 魏伐赵,断羊肠④,拔阏与,约斩赵⑤,赵分而为二,所以不亡者,魏为从主也⑥。今卫已迫亡,将西请事于秦。与其以秦?卫⑦不如以魏?卫,卫之德魏必终无 穷。”成陵君曰:“诺。”如耳见魏王曰:“臣有谒于卫。卫故周室之别也⑧,其称小国,多宝器。今国迫于难而宝器不出者,其心以为攻卫?卫不以王为主,故宝 器虽出必不入于王也。臣窃料之,先言?卫者必受卫者也⑨。”如耳出,成陵君入,以其言见魏王。魏王听其说,罢其兵,免成陵君,终身不见。
①五国:指韩、魏、楚、赵、燕。五国攻秦事,参见卷五《秦本纪》。②走:赶走。犀首:官名。当时公孙衍任此官。③成陵君:魏国大臣。④羊肠:地名,指 太行山之羊肠坂。⑤约:准备。斩:分割。⑥从主:合纵盟约的盟主。从,同“纵”。旧读陰平。⑦?(shì,式):通“释”,解救。⑧别:分支。⑨受卫:指 接受卫国的贿赂。
九年,与秦王会临晋。张仪、魏章皆归于魏。魏相田需死,楚害张仪、犀首、薛公①。楚相昭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 也。”代曰:“然相者欲谁而君便之?”昭鱼曰:“吾欲太子之自相也。”代曰:“请为君北,必相之。”昭鱼曰:“奈何?”对曰:“君其为梁王,代请说君 ②。”昭鱼曰:“奈何?”对曰:“代也从楚来,昭鱼甚忧,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梁王,长主也③,必不相张仪。张 仪相,必右秦而左魏④。犀首相,必右韩而左魏。薛公相,必右齐而左魏。梁王,长主也,必不便也。’王曰:‘然则寡人孰相?’代曰:‘莫若太子之自相。太子 之自相,是三人者皆以太子为非常相也,皆将务以其国事魏,欲得丞相玺也⑤。以魏之强,而三万乘之国辅之⑥,魏必安矣。故曰莫若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见梁 王,以此告之。太子果相魏。
①害:怕。薛公:即孟尝君田文。清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魏武侯时的宰相也叫田文,魏襄王时魏文子为相,二人都与孟尝君同名。《战国策》就误把文子 当作了薛公,并把孟尝君奔魏说成相魏。《史记》沿袭了《战国策》的错误。当时孟尝君正任齐相,他奔魏的事发生在魏昭王十一、二年间。②说:游说。③长主: 贤君。④右秦左魏:偏向秦国,看轻魏国。古人以右为尊、为上,左则反之。故称所重者为右,所轻者为左。⑤得丞相玺:即得到丞相的职位。玺:印章。⑥三万乘 之国:三个大国。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万辆战车的诸侯国为大国。乘,辆。
十年,张仪死。十一年,与秦武王会应。十二年,太子朝于秦。秦来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十四年,秦来归武王后①。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陽晋、封陵。十七年,与秦会临晋。秦予我蒲反。十八年,与秦伐楚。二十一年,与齐、韩共败秦军函谷。
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②。哀王卒,子昭王立。
①秦武王娶魏女为后,武王在位四年死,武王后无子,所以秦国把她送回魏国。②河外:战国时各国所称河外,因其所在位置不同而不尽相同。魏国所称河外是指黄河以西和以南地区。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①。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芒卯以诈重②。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月余,皆复称王归帝③。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陽之城。
十年,齐灭宋,宋王死我温④。十二年,与秦、赵、韩、燕共伐齐,败之济西,湣王出亡⑤。燕独入临菑。与秦王会西周⑥。
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兵到大梁,去。十八年,秦拔郢,楚王徙陈⑦。
十九年,昭王卒,子安釐王立。
①我军:指韩、魏两国军队。②诈:智诈,即善用诡诈之计。重:被重用。③归帝:收回帝号。秦、齐称帝,不久又收回帝号事,详见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 家》。④宋王:名偃,为暴君,人称“桀宋”,齐国因而征讨他。详见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及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⑤齐湣王曾趁燕国内乱侵伐燕国,燕 昭王即位后立志复仇。二十余年后,燕国力渐强,遂以乐毅为统帅,与秦、楚、韩、赵、魏联合伐齐,齐国几乎灭亡。是战国史上的著名事件。文中遗漏了楚国。详 见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及卷八十《乐毅列传》。⑥西周:战国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在洛陽以西。⑦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 楚国都郢,楚顷襄王逃至陈城,楚国从此一蹶不振。详见卷四十《楚世家》。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 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陽以和。苏代谓魏王曰①:“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②,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 譬犹抱薪救火③,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④,便则食⑤,不便则止矣。今王曰 ‘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
九年,秦拔我怀。十年,秦太子外质于魏死。十一年,秦拔我郪丘。
①苏代:《战国策·魏策三》作孙臣。②制:控制。③薪:柴。④博:博戏,古代一种下棋的游戏。枭:博戏时掷骰子得上采为枭。或云骰子上刻有枭形。博戏 的方法已失传,大约是用五个骰子和若干棋子,掷一次骰子,走一棋子,掷得枭采就可以吃对方的棋子。⑤食:指吃对方的棋子。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