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晚清七十年

卷一 第7章 论帝国主义与晚清外患(3)

在此“条约体制”下,清廷随后签了一连串的条约,不特把中国重要沿海港口,遵命全部开放,外人在内河航行、筑路开磺、传教办学、租地居留亦一概有其条约保护。英人监督我海关、代一办 邮电亦均一概落实,而〈中英北京条约〉(一八六〇)中最狠毒之一附款,则为“贩卖鸦片为合法贸易”。

〈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二)中,鸦片走私被厮混过关,未提一字。然〈中美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则明订鸦片为“违禁品”(contraband),贸易为走私,美商不得参与。一八五八年中美天津续约,美使列卫廉(WilliamB.Reed)原拟重续此条,然为英使额尔金(LordElgin)所骀,乃将此条删除,遂使英人未卖一辞竟将鸦片贸易合法化矣。(见列卫廉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发自天津对美国国务院之二十三号报告。原件存美国“国家档案局”。)

既经合法化,“鸦片”这项“商品”在中国进口乃逐年增多,清季竟占全中国外贸总额百分之六十以上;而当时中国进出口贸易之运输,几乎亦由英商总揽承包。英帝国主义之对一华 发展,至此亦可谓登峰造极矣。

席丰履厚,圆颅方趾,大英帝国之臣民,当时真是傲视万邦,睥睨全球。那亿万个贫穷肮脏、面黄肌瘦、愚昧无知的鸦片鬼“约翰?支那曼”(JohnChinamen),仰视豪华幽雅的上海“外滩公园”,也就不能与狗同入了。

朋友,这便是满清末季,以英国为轴心的“西方帝国主义”侵华之大略及其严重后果之实况。虽然当前中西汉学界皆另有说辞,但是史料俱在。等到大家都可利用相同史料来发掘历史事实时,是非终必大白。林肯总就说得好:“你可骗所有人民于一时;骗部分人民于永远;但你不能永远欺骗全体人民。”这正是公正历史家的信条。

因此当〈中英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人对一华 之愿望可说已全部达成。大英帝国虽手下留情,在政治上没有沦中国为第二印度,但却取的把中国打成大英殖民地的一切经济权利。可是中国毕竟还未成为殖民地。诸强蜂拥而来,则大英帝国如何保持其在华的既得利益,怎样维持“现状”(statusquo)更从而推进之,就变成其后一阶段英国对一华 政策的重心了。

7.7英帝政策的蜕变与法帝的“非洲模式”

长话短说。自一八六〇年的〈北京和约〉到一九〇一年,结束“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之签订的四十年间,大英帝国对一华 政策的纵深发展,竟逐渐从一个面目狰狞、吸血吮髓的母夜叉,变成一个捍卫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强有力的保母了。虽然在此期间它还是强夺了缅甸(一八八五)、“租”占了威海卫与九龙(一八九八),但是较之俄法日之贪婪横暴,则真是“盗亦有道”了。九十年后又有谁知道,那原先囤集鸦片、包庇走私的小岛香港,竟然变成百万人民捍卫民一主 人权的圣一地;原先面目可憎的帝国主义之鹰犬,如今却变成港人折槛攀辕、望碑堕泪的循吏贤宰呢?我们对英语民族的政治修养,和统治艺术,真要脱帽致敬。这也是他们帝国主义幻觉论者最强有力的理论根据吧?!

英国对一华 政策之演变当然都是以“大英帝国的永恒利益”为出发点。但是不论进退,它都能发而中节,正如丘吉尔所说:“杀人也要杀得客客气气的嘛!”不像其他帝国主义,尤其是俄国与日本那样的恶劣作风。

再说说法国。法帝国主义在清末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原是个百分之百的“殖民一主 义”。它的模式便是瓜分后的非洲模式之延续。在十九世纪的非洲,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分别建立其殖民地。分据之后,彼此壁垒森严,互下相让、势同敌国。一旦欧洲本土有矛盾,则非洲亦矛盾随之。此即法人强占安南(一八八五)及广州湾(一八九八)之后,向广西、云贵延伸之意图也。其后德人之占领胶州湾,据青岛(一八九八),以山东为“势力范围”(sphereofinfluence)亦属此类。

至于俄国,其入侵中国之方式与性质,则又为另一型态。

7.8疆土帝国主义的俄罗斯

前节已言之“欧洲扩张主义”原是人类历史在“现代阶段”(TheModenEra)的时代现象。欧洲扩张主义者之向东发展原有海陆二途。上面诸节所述原是以西葡两国作急先锋,以英美两国压阵的“海上帝国主义”;而取道陆路东侵的帝国主义,就只有俄罗斯一国了。

以基辅(Kiev)为中心的中古时期的俄国,原是一个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极其落后的北欧小国。一三四〇年(南宋嘉熙四年)基辅为蒙古远征军所破。其后沦为蒙古帝国之附庸凡二百四十年。至一四八〇年(明成化十六年)始摆脱蒙古统治,恢复独立。然在此二百四十年蒙古统治期中,此一原为不东不西之小国,却学到一些既东且西的统治技术。其尤要者则为蒙古治下之极一权 政府也。因此俄国恢复独立后的第一位沙皇“恐怖伊凡”(IvanTheTerrible),即为当时世界上凶残至手刃太子的最恐怖的统治者。俄民斯时亦因久受蒙古之恐怖统治,一旦恢复独立,也就追随其恐怖的统治者,作最恐怖的扩张主义之反弹。其西方因受阻于强有力而更开化的西欧诸强,俄帝就只有疯狂地向东推进了。斯拉夫原为北欧之一弱小民族也。孰知一旦野性爆发,不数十年竟翻过亚欧一交一 界之乌拉山(UralMountains)而成为中亚与西伯利亚(Siberia)之第一号煞星了。Siberia者即鲜卑利亚之转音,我国西北边陲内外少数民族之故乡也。这些“少数民族”原即是一些逐水草而居,随季节迁移,每年南北转徙千余公里的游牧民族。本身虽极骠悍,若无大单于为之统一,则亦各不相属;甚至彼此忌嫉,予入侵者以可乘之机,各个击破。

俄人东侵时,其武力虽不过数百人至数千人,然其拥有现代火器,以故“各个击破”之实力极强。而俄人扩张之时其残酷程度可能在西欧各海盗国家之上。其杀人灭族、奸掳焚掠,甚至烧烤人肉佐膳,亦时留记录,有案可稽。笔者族叔唐盛镐博士精通俄语,彼自俄国革命后所公开之沙俄档案中,翻阅有关史料,读之真骇人听闻,不堪想像。所以沙俄东侵百余年,鲜卑利亚真被它杀成一片血海。所幸于十七、八世纪时,中国清室崛起,而康雍干三朝(一六六二~一七九五)本身固亦为一强大之陆上帝国主义也。以故于十七世纪之末,俄军东侵至外兴安岭之西麓时,乃为强大清军所遏阻。一战之下,陆军挫败,乃有中俄〈尼布楚条约〉(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一六八九)之签订。该条约之主款厥为两强以外兴安岭为界,划疆而治。俄人之陆路东侵至此乃告一大段落;双方相安无事者凡一百七十年。直至一八六〇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俄人乃撕掉〈尼布楚条约〉,进占我东北,强据我海参崴,改名俄属“镇东港”(俄语Vladivostok,即镇东二字之组合也),从此为患北方,至今未已。

然俄国自沙俄迄苏俄俱为生产落后之国家,在清朝与中国贸易,除大量皮毛之外,亦无太多进口货物,故其对一华 贸易兴趣不大,而所重者领土也。所以俄帝于晚清末叶为一单纯的土地帝国主义(territorialimperialism),较之英国之十项全能,逊色多矣。但是在英法联军之役,彼竟能趁火打劫,不卖一弹而尽占我东北,并及外兴安岭以东之整个西伯利亚;且乘势穿越白令海峡而尽占阿拉斯加(Alaska),与自加拿大东来之大英帝国主义短兵相接。俄人自知不能守,乃贿通美国参众两院,以七百二十万美元之廉价(约五分钱一顷)售与内战后之美国,然其以非法武力强占我之东北全境却寸土不还。

余读咸同两朝之《筹办夷务始末》,见满清疆吏向北京朝廷之告急文书,纵在英法联军推向北京炮声正浓之时,其篇章亦以来自盛京(今沈一陽一)为最,足见俄帝趁火打劫之急切也。

俄国对一华 疆土之兼并,自彼得大帝(PeterTheGreat,统治俄罗斯四十三年,一六八二~一七二五)至史达林(统治苏俄三十年,一九二四~一九五三),初无稍变。东起海参崴、西迄伊犁,两国疆界绵长五千哩,俄人总是虎视眈眈,伺隙而动。其志在兼并整个满蒙与新疆,证据斑斑。我国近代史家每举唐鲁岛梁海、一江一 东六十四屯、与伊犁等小区为例,真是小看了北部邻家。北邻之大志固在中国长城以北之整个满蒙与新疆也。

此种帝俄对中国之侵略远景,受祸最大者固为大清帝国,然清廷至此如能保住北京禁城,已属难能,对边疆、对藩属也就顾不得许多了。俄帝窥边、清室无能,乃鼓励了东邻日本之入寇。

7.9日本的“欧罗巴社会”

日本在近代东方之崛起,是历史上一个奇迹。其崛起后竟能踵随欧美诸强,侵掠中国,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黄色帝国主义,而其凶残则较诸白色帝国尤有过之,此理殊不易解。

再者,日本文明原为大一陆 上汉族文化向外扩展之边缘,而此边缘文化于近百年中竟能反噬其母体,其母体文明又表现得若斯之颟顸不可救,则尤使史家茫然也。

一胡一 为乎而然呢?在诸多解说中或以社会型态说较为可信,且为读者试释之。盖古日本文明原甚落后,隋唐以后,僧侣学子群访长安,日本社会制度才开始汉化。然汉唐文物典章如中央集权文官制、考试制度、征兵制度、家族制度……均未必适合岛居小国。日久变质乃与中土原制各行其是。如中国之文官制、征兵制,原均为代替世袭制而设计者,日本试行之,中央集权未成型,反而助长诸侯世袭,军人职业化,而架空了中央,所谓藩幕是也。说者以日本明治维新前之社会结构,实与西欧封建末期之社会结构,极为相似;而此一相同之结构则为欧洲“产业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an)之一温一 床 也。日本既有此一温一 床 ,蓄势待发,因此一经与西欧接触,符节相合,一个东方产业革命乃应运而生矣。此一“欧罗巴社会结构”说,颇能道其契机,故为读者述之。至于我国传统社会之结构则为单纯的“亚洲式社会”(Asiaticsociety),故与欧式经济发展,殊嫌凿枘不投。笔者于上篇曾详释之。幸读者贤达审阅而惠教焉。

日本既以社会型态之偶合,盆之以明治时代之开国精神,心物两健,不旋踵乃崛起为侵华最后起之帝国主义矣。甲午(一八九四~一八九五)“中日之战”后,割我台湾,一奴一役朝鲜,进窥南满,中国之外患遂益形复杂,而英国在东亚大一陆 上之“维持现状”政策,也就更难“维持”了。

7.10所谓“势力范围”的因因果果

我们如把满清末季英国对一华 政策再稍作回溯,便知英国这一“纵深发展”的政策,盖有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不像俄日两国的侵华政策前后不变,一竿到底也)。

其第一阶段便是统治印度之后,乃把中国看作印度第二。此一阶段之发展,以一八四二年〈南京条约〉之签订及其后数年为巅峰。在此阶段中,英国对美法俄诸强均嫉视殊甚,而其他列强亦以牙还牙,视为公敌。此亦欧洲纠纷在亚洲之余绪也。

第二阶段则自一八五八年“亚罗船事件”(TheArrowIncident),掀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始,直到一八九八年“义和拳”之蠢动而告终。在此四十年中,英国在华与诸列强之关系则为政治妥协、经济领先,甚或独占(如鸦片、如航运)。以故在此阶段中“维持现状”实为英国对一华 政策之中心思想。然此一思想至一八九八年终成泡影。盖此时大清帝国“气数已尽”,举国瘫痪、振作无力;而欧美诸强之扩张主义却如日中天。——原本隔洋观火的美国,竟于此年无意中击败西班牙而取得了菲律宾,一夕之间竟也变成远东的贪婪一霸。巧的是笔者那位欢喜搞“以夷制夷”的贵同乡李鸿章,秘密与沙俄勾结以抗日本,亦于此年把旅顺、大连二港租给了俄国。俄帝得此二港囊括了满蒙,便野心勃勃地把长城以北的中国领土宣布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不容他国染指了。俄国此举侵犯中国主权问题不大,可是它也侵犯了英国的经济利益,弄得英国在中国长城以北,路不能修、矿不能采、鸦片也不能卖,损失不赀,那就玆事体大了。

更巧的则是我们一向好勇斗狠以“响马”闻名全国的山东老乡,也于这时打毁了一座德国教堂。好个借口,德国一下便冲入胶州湾,占领了青岛,宣布山东省为德国“势力范围”。德法邻居,法国岂肯后人,也一下霸占了广州湾,西南中国也就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福建面临台湾,日本也就当仁不让了。

这样一来,原以整个中国为其势力范围的英国,不免慌了手脚。它赶紧占了九龙,以巩固其香港老巢;再一步使拿下威海卫以对抗沙俄。但是威海卫在“德国势力范围”之内,为联德防俄,它又不敢冒犯德国,否认其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它自己也想宣布长一江一 流域为“英国势力范围”,但是长一江一 流域早已华洋杂居,有范无围。并且比起中国全境也范围太小,损失太大,心有不甘。所以一八九八年的英国真惶惶如丧家之犬,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忽然灵机一动,找出个办法,便是干脆不承认“势力范围”这一概念的存在。但是它自己势力范围之内的利益,又不容他人侵犯。矛盾重重如阿是好呢?幸好英国政客都有优良的“巴厘满训练”(Parlimentariantraining),长于言辞,一精一于辩论。因此殖民大臣张伯伦(JosephChamberlain)乃有其面不红耳不赤,一针见血的一精一擘之论曰:“势力范围,从未承认;利益范围,从未否认。”(Sphereofinfluence,Weha一veneveradmitted;sphereofinterest,wehadneverdinied.)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