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史书典籍 > 纵论中西全史

157七雄评点(上)

【157】七雄评点(上)

春秋时代毕竟太过遥远,就让我们把品评的重点放在战国七雄。

说韩国,首先不能不说的是冶铁业。自公元前12世纪赫梯灭亡之后,西方就进入了铁器时代。相比之下,东方或许要晚一些。但从冶铁的成就看,东方世界就更胜一筹了。这其中要首推印度。孔雀王朝竟然已经掌握了炼钢技术,以印度乌兹钢制成的大马士革弯刀将在千余年之后伴随阿拉伯世界威震西方,与马来刀、日本刀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名刀。而乌兹钢,正是此时在印度炼制出来的。

比起印度不可思议的炼钢术,中国稍逊,但冶炼生铁的技术却独步天下。《老子》有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egra一v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个橐龠就是冶铁的鼓风炉。中国自春秋末年起冶铁技术开始高速发展,到战国末期,无论是冶炼的速度还是效率,都远远高于西方。中国的那套鼓风方法和对温控技术西方直到千余年后的中世纪晚期方才掌握。或者按照李约瑟先生的说法,干脆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而这其中,做出贡献最大的莫过于韩国了。春秋末年,中国冶铁技术领先的诸侯当属晋、楚两强。而晋国的冶铁中心,正在韩国。小小韩国冶铁都市之多,实在令其余诸侯望尘莫及。到汉朝时,说剑还言必称堂溪、墨一陽一(皆是韩国冶铁重镇),常与传说中的干将、莫邪并称。

有工业,就有都市。战国时期都市的发展是个很重要的现象。列国间最大的都市都是国都,国都之下有郡城,郡城之下有县城。像韩国宜一陽一一个县城,就“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足见兴旺发达程度。

不过,跟首屈一指的工业水准比起来,韩国的农业水平还是太低下了。主要是条件不好,如《战国策·韩策》所言,“韩地险恶山居”,没有良田,大大限制了韩国人口和国力的发展。而这种工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更加说明了晋国分裂的重大影响。否则,以晋国的工业实力,加上并不差的农业,仍足以成为中原的龙头老大。但一分裂,晋国的工业优势归韩,等于是一浪一费掉了,平白给秦国做了嫁衣。

第136节

韩国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不平衡的故事。一个头等工业强国,却因为国小民贫人才少,从而在两百多年里始终默默无闻,甚至任人欺凌,实在可惜。申不害不能救韩国,韩非不能救韩国,韩国的首先灭亡,似乎从它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了。

七雄之中,最弱的莫过于燕和韩了。把燕放到韩国后头说,是因为毕竟乐毅那个时候还很是闹腾出了一些动静,比起从未兴起的韩国还是好些。不过跟韩国相比,燕国更加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

辽河平原是块不错的土地,渤海、黄海的煮盐业也能给燕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燕国毕竟还是太小,兵力也不足以从北方胡人手中抢得地盘。但从河北张家口一直修到朝鲜博川的燕长城对于防御北方侵扰来说还是起了很大作用。

二百多年来燕国唯一的机会就是燕昭王中兴了。其中最具转折意义的故事当属炒作宗师郭隗(wěi)所献千金买马骨之策,燕昭王以一无名郭隗为“马骨”,造郭隗宫,筑黄金台,引得乐毅、苏秦、邹衍、剧辛等名士纷纷来投,连日语中都留下了“隗より始めよ”(以郭隗始)这样的成语。可惜在战国之中,属于燕国这样的小诸侯的机会只有一次,燕昭王死,燕惠王昏,燕国的历史机遇就此错过,再度沦为配角。最后在强秦东出天下之心昭然若揭的时候还与赵国互殴,结果被廉颇、李牧等人打个半死,可谓荒谬之至了。

在晋刚刚分裂的时候,人们常常把魏、晋混称的。魏国就是晋国的主干。而魏文侯也没有辜负这个称号,让魏国在战国初年全面领先。李悝、西门豹等人的内政建设,极具成效,我们前文已详加解说。只可惜的是,魏国领先太早,那个时候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吞天下之志,也就不可能制定相应的战略。

等到两代之后的魏惠王时期,也是他比较倒霉,赶上东边齐国和西边秦国同时到达顶峰,吃了很多大败仗。但应该说,魏惠王的国内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大梁城的修建,鸿沟的开凿,还有一个人我们未及提到,就是在魏惠王时期担任过相国白圭。

话说这齐魏两国本以黄河为界,但齐国地处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地势偏低,而黄河又是著名的很喜欢泛滥甚至很喜欢改道泛滥的主。为防止水患,齐国就在距黄河二十五里处修筑了一座长堤,于是乎黄河水都被赶到魏国去泛滥了。这魏国连忙跟赵国合作,距黄河二十五里处也修了一座长堤。黄河就只能在这五十里间游来游去了。结果水患大减,利在千秋。

这堤坝正是白圭主持修建,修得太好了。韩非评价说此堤连蚂蚁都钻不进去,而白圭也颇以此堤自得,说古时大禹也不过如此了。

当然,比水利,谁也比不过秦国那两座惊天地、泣鬼神的水利工程,我们稍后再提。白圭本人更大的成就也是在辞官之后做商人的时候,所谓“天下言治生者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箴言,被历代商人奉为贸易圣经。

在魏国还有一个与白圭名气相仿的大商人,叫做猗(yī)顿。此人是中国最早的大盐商。与齐、燕之地先天靠海不同,魏国只得在河东发展池盐业。所谓池盐,就是垦地为畦,引含盐分的池水沃之,称作种盐,水耗则盐成,即为池盐。

像白圭、猗顿这样的人物魏国有不少。那时魏国就是全中国的商业中心,就是可惜几代下来都没赶上一位有见识的君主,导致人才大量外一流。什么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简直就是秦国的人才库。否则,魏国绝不会落得那般下场。魏国之衰,纯属自作孽,不可活。

中国文化毫无疑问是分版块的,三晋就是一个很独特的文化版块。但赵国有比较特殊,赵人既有三晋人的机智功利,又因地处北疆,兼具了燕赵之士的慷慨豪迈。正是这种特质,使得赵国在战国中后期奇迹般地崛起,并自始至终担当起抗秦主力军的重任。

当然,赵人更主要的不是在抗秦,而是在抗胡。我们知道,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燕、赵、秦三国都修筑了长城,这其中,赵长城是最短的。因为不需要。林胡、楼烦,以及后来崛起的匈奴,对赵人是又敬又怕,中国在乱成一一团一的时候没有经历游牧民族的大规模一騷一扰,赵人居功至伟。与临淄、大梁相比,强敌环伺下的邯郸城的繁华,得来的更为不易。

说来也巧,在整个世界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战国时期都是游牧民族比较消停的时期。由于波斯、希腊、秦国、赵国、马其顿、罗马这些相继兴起的强盛政权的存在,游牧民族远没有了之前几次大迁徙一浪一潮时的威猛。不过,这个消停只是暂时的,游牧民族的故事还很长。

赵国不但成功地抵御了胡人,还进行了适当的胡化。这使得赵国独具特色,也独具魅力。邯郸以盛产美一女闻名,赵人的气质也被各地人们所欣赏,所谓“邯郸学步”,足见赵人是引领时尚潮流的。在那个时代,赵、魏文化可谓各有千秋,是很吸引人的两个地方,才使得平原君、信陵君等人的养士传统成为可能。

当然,论综合实力,赵国并不强。论工业,不如韩楚;论商业,不如魏楚;论农业,不如秦齐;论政治清明、军力强大,离秦国也差得挺远。但一股倔强的气质,就足以令赵国始终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

可长平一败,赵国的根基垮掉了。自此以后,尽管赵国表现得仍然十分顽强,但除非奇迹出现(比如秦国突然内乱加上赵国突然涌现一打人才什么的),否则再无可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为秦所灭已是必然结局了。

讲完了四个相对小的国家,该说说三个超级大国了。请看下集——七雄评点(下)。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