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雕刻生活”
来源: FT中文网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8-06 阅读: 次
早上7点钟,你在干什么?
80后网络小说家“TimeBoy小天”说:“清晨的星巴克人不多,我每天都坐在这里,捧一杯抹茶拿铁,打开一个新闻APP,坐等天亮。”
晚上12点,你在干什么?
很多APP开发者怀疑在那个最闲的时间,潮男潮女都忙着用LBS(定位服务)约聊。
百度移动统计Q3数据给了个幽默的“真实用户轨迹对错判断”:
“Hi,线上的帅锅,深更半夜的,咱们聊会儿天吧。”×
“妹子,你还是一边儿去吧。小哥正在看新闻,木有空哦。”√
知名媒体人李孟夏说:“你手机里的APP,会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约会相处前,记得让对方发张手机拷屏。”旋即就有人贴出他手机第一行是腾讯新闻、虎嗅、知乎与微博。新闻APP,似乎正成为“值得交往”的新标志。
和“文艺天叔”不同,早晨7点,“普通青年”林广毅(化名)还在梦乡,直到被闹铃吵醒。他眯着眼,摸过枕边的手机,赖在被窝里,一口气看了半小时这个国家的大事小情,新的一天开始了。
林广毅是某家知名网站的移动产品负责人,85后,新闻控;总带着两台笔记本电脑,一台苹果,一台Windows;两部手机,一部苹果,一部安卓。据说这是从事这行的“标配”。
早年还没有买车的时候,林广毅挤地铁上班必看“手机报”2G时代最成功的SP产品之一。但如今他手机里已经沉积了上千条手机报未读短信,并永远不准备读,甚至连他在电脑上浏览热门新闻这个多年的老习惯,也都几近消失。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新闻APP。
“去年下半年,我看到一个85后正在看新闻APP,出于职业习惯,就下了一堆做研究。第一个下的是凤凰网的APP,因为很喜欢《凤凰卫视》大胆敢言的风格,看完有点失望,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几大门户网站的客户端还行,尤其今年更为高质。现在早上醒来、晚上入睡前,躺在床上看新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技术男”在世人心目中,一般都是“木讷”的代名词,连“百度词条”都给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具备理科背景,深居简出,工作勤奋,拙于表达。他们薪水很高,却不太会消费;有自己特有的浪漫,却难以招女孩喜欢;智商很高,却普遍想法简单。尤以“IT男”为代表。专家说,他们是一群不懂生活的“废弃生命”;老人们说,他们是可靠的结婚对象;女孩们说,他们更喜欢看电脑而不是看我。
不过在林广毅身上,这些特征并不明显。相反他还是朋友圈里的“信息达人”。
11月15日下午4点多钟,林广毅收到新闻APP推送的快讯,国家发改委将于11月16日零时起下调成品油零售价。他立刻通过微博和微信向亲友们广播:“明天再加油!”腾讯新闻有一期“今日话题”指出“狼性文化承袭了中国法家‘法术势’的内核”。林广毅和同事们热议的时候,他特意把收藏的这句话翻出来,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圈子之外的思考角度。
在儿子、丈夫、父亲三个角色中,林广毅也有自己的心得。”我的手机里有一款游戏应用,是专门下了陪老婆玩的;菜谱也当了一堆,因为我妈做菜喜欢换花样。孩子还没有出生,我就下了一个孕期提醒,每天会告诉我,宝宝现在是什么样子,该注意什么。孩子一出生,我又去下了一个应用,把她每天的成长都记录下来。除了新闻客户端,我还给自己下了一个懒人听书,最近刷碗的时候都在听《张作霖传》,这也算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方式。从前做单身汉那会儿,有时间就和朋友出去玩了。现在每天都很忙,结婚,又有了孩子,属于我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空闲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比如开车上下班、做家务、洗澡……通过这些应用,我就可以把这些碎片时间更好地利用起来,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
或许有人以为,如此幸运地能通过APP来改变生活,只源于林广毅是搞技术的,走在时代前端,那就错了。他说:“在新应用上,我肯定接触得比大家早;但是在一些热门应用的了解上,我其实和大家都差不多。”
林广毅所言非虚。我友刘昊天,一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在众人心目中便是一位最具分享精神的“信息达人”。她标志性的动作,乃是每逢饭局必会掏出手机,朗声道:“我给大家念一个新闻!”参与聚会者,既有企业家,也有学者、媒体人,围绕事件,观点碰撞、火花四溢,这已成为最受喜爱的保留节目。
葛俊,创业者,从前最大的烦恼是选饭店。幸亏圈中有一位专业级美食达人,某一个时期的《马爹利美食地图》正出自其手。于是每逢重要宴请,必是葛俊向“达人”求推荐之时。但他如今“玩转”各地美食,依靠的却不是打求助电话。
“我经常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有那么一顿、两顿的机会,品尝一下当地美食。最好就在离酒店不远的地方,别我兴冲冲地打车过去,很扫兴地回来。利用点评类的APP,可以快速找到酒店周围有哪些五星级评价的好去处,但这些评论,也有可能是被干扰过的,无法保证真实。我会再通过微博搜索,看看实际口碑到底怎么样。我已经在上海、杭州、西安有过好几次很成功的经验,有一次在成都吃川菜,很小的门脸,一般人看到绝对不会进去,但吃得特爽。”
林广毅告诉记者,他也有位同样“弱爆了”的朋友,软肋是“方向感”,最近竟然凭借地图应用,成功指挥司机找到了目的地。
“我这位朋友常年不出差,是因为公司怕她把自己弄丢了。旅游只敢选香港、上海这些有地铁的城市,坐错了也能原路返回。她家有一个抽屉是专门放地图的,每次旅行回来就带一份,又破又旧了还当宝贝。去年她买了一个智能手机,预装了地图应用。前段时间去郊区医院谈合作,从高速下来以后,司机迷路了,旁边也看不到什么标志。其实出门之前,司机已经用电脑看好了路线,还在纸上画了一幅简单的示意图,但当时怎么都弄不清楚。还是她打开应用,放到最大,找到了眼前的建筑物,这才弄明白是开到岔道上去了。”
3G门户创始人张近东则喜欢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手机的便利性。“约一个地方去吃饭,只需要每个人把位置信息打开,我就可以知道我的朋友走到哪里了,不需要挨个打电话。一旦发现他走过头,我甚至可以告诉他应该调头了。”
像这样的故事很多,也许你问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兴致勃勃地讲上三天三夜。最浪漫的莫过于美国一名每天喜欢看手机新闻的姑娘,有一天突然在一篇报道结尾看到自己的全名:“杰西卡·林恩·凯利,你愿意嫁给我吗?”最聪明的是杭州一位的哥出的揽客新招:微信叫车,支付宝付费。最郁闷的是回家翻翻箱底,闹钟、电子台历、MP3、MP4、GPS导航、电纸书、数码相机、DV、游戏机……当年不可或缺的宝贝,如今都落满了灰尘……
于是有学者把这些被手机深度“雕刻生活”的人,起了一个名字“手机人”。放眼望去,现在“人人都是手机人”。2013年是业界公认的“换机年”,有人说:“生活方式上,手机是生命中的零碎时间的拾荒者,也是完整时间的杀手。”葛俊不能认同:“如果一件事情,本来是可以全身心投入的,肯定不会拿出手机来玩。但如果本来就是很无聊、没法用的时间,比如不得不参加的会议或者聚会,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来,装着看短信,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友好的说‘不’的方式。”
经常看到有姑娘发出这样的抱怨:“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其实姑娘们还不明白,如果心仪对象坐在对面的时候只会低头玩手机,只说明一点:他对你没兴趣。要知道,他的手机上有世界上最新鲜的消息,能找到附近最浪漫的酒吧,甚至还有恋人360式……只要他愿意,手机上的那一个个小方块将是带你走进天堂的完美阶梯。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