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大全 > 屈原传

第08章 彻夜之谈 利民之举

初次会面,屈原虽无多少言语,更未拿出什么经世济民之策,却给怀王留下了美好 而深刻的印象。屈原伟岸的身躯,堂上一站,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两道剑眉,神采飞 扬,这是睿智的标志,敏捷的象征。圆而明亮的前额,大而浑然的后脑勺,里边装满了 智慧和学问。面板似的胸脯,山岳般的肩膀,这是力的体现,量的展示。温文尔雅的气 质,谦谦君子的风度,像优美的旋律,柔和的光线,协调的色调,令人感到亲切、随和、 稳妥。匀称的身段,周正的五官,还有那朱唇粉面,更让好色的怀王钟情。可惜南后郑 袖当时不在宫中,否则他真能唤来,与这位仪表堂堂的美男子比试一下,看谁的眉眼更 俊,谁的肌肤更细、更白。正因为如此,怀王欣然恩准,三日后与屈原彻夜畅谈。

夜深了,繁华的郢都安静下来,车马归隐,人流绝迹,只有纵横的河流依然在流淌, 其声潺潺,那是安眠的都城在匀称地喘息;还有那奔腾的大江,涛声若雷,是沉睡郢都 的鼾声。除了江上的渔火,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窗户全都闭上了眼睛。不,宫墙内的 一座高大建筑,尚有一扇窗内烛光明亮,远远望去,颇似东方的启明星,在黎明前的天 幕上晶莹闪烁。走近前去,纸窗上有一个硕大的剪影,那是屈原在伏案苦读,为了楚国 的振兴和强盛,进京前屈原做好了面君的充分准备,不料首次相见,碍于腐朽的子椒和 狡猾的靳尚在场,不便多言,未能如愿。这好比奶孩子的年轻母亲,两只乳房鼓胀胀的, 里边尽是甘甜的乳汁,但由于某种原因,婴儿无力吮吸,乳房便胀得难受,以至于疼痛 难忍。虽然如此,屈原心中还是很不踏实,正抓紧这仅有的三天,夜以继日地翻阅书简, 力争弹无虚发,箭箭中的,博得怀王的欢心与器重。

第三天傍晚,有内侍来召,屈原随同前往步入一处别致的院落——兰台之宫,这是 楚之历代国君学习和工作的地方,颇似后世的书斋。它坐落于楚宫之西北角,虽偏僻, 却幽静。这是一处玲珑别致的院落,院内亭台水榭,中叠假山,花木扶疏,略有园林之 胜。进院门,绕假山,滂湖滨,穿曲廊,践花丛,登台阶,来到了“兰台之宫”匾额下。 这是一座二层楼阁,木结构,飞檐斗拱,颇有气势。十根雕凤朱漆圆柱一字排开,圆柱 内一色镂花门窗,精致而大方。高举足跨进门坎,室内藏书颇丰,陈列井然,摆放有序。 书案之外,有漆器,有陶器,有珠宝,有古玩,俱都光闪辉耀,洁净可鉴。红席铺地, 席上置几,几上有文房四宝可供书写。怀王端坐几后,正全神贯注地在读一本书简。内 侍禀报过后,屈原大礼参拜:“布衣屈平,拜见圣上,祝陛下龙体康泰,大楚民富国强!……”

怀王急忙欠身,算作答礼,同时满脸堆笑地说道:“屈爱卿免礼平身。”说着挥挥 手,让内侍退下。他尊重这位英俊潇洒的青年的意见,今晚只有他们君臣二人在场,作 一次彻夜畅谈。当然,晚餐和夜宵是不能少的,腹中饥饿,如何倾肠?

怀王见屈原手足无措,为缓和气氛,他站起身来,倒背双手,在室内踱来踱去,他 那图案繁缛,色彩斑斓,以红色为主调的宽大绣袍飘飘然,像一只硕大的蝴蝶在翩翩起 舞,边舞边说:“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今夜废除一切君臣之礼,你我对几而坐,促膝而 谈,爱卿意下如何?”

屈原闻言,若雷轰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正视面前这位大国之君。 “废除一切君臣之礼”,“对几而坐,促膝而谈”,这难道是可能的吗?他怀疑自己正 在做梦,眼前发生的一切全是幻觉。他越发变得拘谨起来,竟至于两腿发软,浑身瑟索 颤抖,仿佛正置身于冰窖雪窟之中。

怀王仿佛正陶醉于某种境界之中,独自一人飘飘然,翩翩然,屈原的表情,他全然 不曾察觉。他踱回几案,躬身抓起玉盘中的一只蜜橘,玩于股掌之中,说道:“屈爱卿, 朕读过您的《橘颂》,咏物言志,以昂扬之笔触细腻地描绘了橘树之‘内美’与‘外修’。 朕想,此乃爱卿自身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之追求与体现,足见爱卿之磊落胸怀与高风亮 节……”

屈原会心地笑了,笑的是那样由衷,那样甜蜜,那样美和滋。是呀,理解,世上还 有比被人理解更幸福的吗?而且是一位国君对刚相会的青年臣下的理解。岂止是理解, 简直是评价和抬举!……他的拘束,他的紧张,犹如雪堆冰块,太阳出来了,在无声无 息地消融。

怀王将手中的蜜橘剥皮,掰开,递给屈原一半,微笑道:“屈爱卿,有橘在几,我 们何不品橘而言志呢?”

怀王说着,先自在几后坐下。屈原见状,毫不犹豫地也坐了下来。君臣二人,真的 对几而坐,促膝交谈了。

怀王咀嚼着口中的橘瓣说:“朕料定,爱卿所言,早已成竹在胸,请尽情倾吐,言 者无罪,朕当洗耳恭听。”

屈原奉命,真的尽情倾吐起来。他本来就娴于辞令,加以有充分的准备,正如怀王 所言,“早已成竹在胸”,又解除了一切束缚和戒备,一旦开言,犹如高山飞瀑,一泻 千丈;决堤洪水,滚滚滔滔……

屈原首先论述了天下时势。他说,如今七国争战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像春秋时代那 样为了争夺霸主,而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政权,一个统一的中国的出现, 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是秦与楚,因而楚便成了秦进攻的 主要对象。在这种形势下,楚只有和齐结成联盟,才能与秦相对抗。然而,外交上的策 略固然重要,关键的关键却是国内政治制度的改革。

为了说明改革政治的必要和重要,屈原将七国作了横向对比,并回顾了各国发展变 化的历史。韩、赵、魏三国,都曾强盛过一时,尤其是魏,魏文侯师事卜子夏、田子方、 段干木,重用李悝、乐羊、西门豹、吴起等人实行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一度成了当 时最强盛的国家。后来由于改革未能贯彻到底,加以所处地势不利,战争繁频,在秦的 不断攻伐下,逐渐衰弱下去。赵国在赵烈侯时用公仲连为相,以士出身的“中畜为师, 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推行变法,以仁义,约以王道”;“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节财俭用,察度功德”。韩国也经历了变法改革,“韩昭侯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 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一句话,三晋经过变法改革,开始强盛起来。赵僻 处北方,所受战祸较少,致力于开拓东北的疆域。齐因历史悠久,文化又高,一直保持 着东方大国的地位。近数十年来,以田氏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在迅速发展,控制了齐国的 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使齐国渐渐强大起来。在田氏代齐之后,公元前386年田和 正式列为诸侯,齐国的势力仅次于秦楚两大强国。这些新起的列强,都在觊觎着楚国。 秦地处西北,本来十分落后,人称牧马贼。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由于当时 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原各国进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他自己比较远大的目光, 就“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求贤。公元前359年,任用商鞅变法,奖励发 展农业生产,大力提倡勇武战斗精神。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 增长,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攻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孝公卓有成效的变法之后,惠文王能在先君变法致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 样以来,国富兵强,锐意扩充的秦,就成为六国的最大威胁。秦不仅兵强粮足,而且其 国君高瞻远瞩,老谋深算。他们依照预定计划,首先用全力攻魏。魏屡遭惨败,失去河 西地方七百里,被迫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自此以后,国势大衰,将霸业让给了 东海之滨的齐。齐距秦远,不会直接妨碍秦向东发展的路径。自此,秦就在攻韩、赵方 面打开了一条通道。魏、韩、赵既灭,秦便以全力对付齐、楚,妄图鲸吞……

屈原愈讲顾忌愈小,愈讲兴致愈浓,愈讲劲头愈大,其势如风暴,似雷霆,若万丈 悬瀑,犹大江东去之汹涌波涛,摧枯拉朽,吞天噬日,竟不知日落西山,夜幕笼罩。怀 王听得津津有味,似痴若呆,不时发问,答复均令其心满意足。他像个饥饿的乞丐,一 旦遇到了饭菜,便手拿把抓,狼吞虎咽,忘记了自己乃一国之君,需要某些约束。

敲门,经怀王同意,内侍方推门进来,遍掌灯烛,书斋内红光闪耀,一片通明。直 到这时,怀王才意识到天色已晚,腹中也有些饥饿了。征得屈原同意,晚膳端到书斋来 用。为了节省时间,更为了保证彻夜之谈,这餐饭吃得十分马虎,无酒,无鱼肉荤腥, 更无助兴的歌舞。国君与臣下同席,只有在盛大的国宴上方能见到,而今,不年不节, 无祭无典,君臣对几而食,相视而餐,有滋有味,既香且甜,且伴君进餐者并非卿相, 而是一位刚出山的无名无位的青年,岂不是今古奇观!……

“食不语”,君臣以最快的速度默默地食完了一餐饭,漱口,净手,稍事休息之后, 屈原便又打开了闸门,于是波推浪涌,激流澎湃——

楚乃古帝高阳之后裔,高阳传到陆终,陆终生六子,最小的一个名季连,姓芈,是 为楚之始祖。楚和殷、周进行过长期的对抗,其原因主要是北方强大的民族视楚为披发 左衽的南蛮鴂舌之人,是野蛮的落后民族,故而多次对楚兴师问罪,奋伐荆楚。楚人为 了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对强大敌人的抵御中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殷末便开始定 居于长江和汉水流域。这里土地广袤肥沃,气候温暖,雨量丰富,滚滚长江纵贯其中, 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有舟楫、灌溉和渔猎之利,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更有东海之盐,章 山之铜,豫章之金,长沙之锡及漫山遍野之竹木,后世有史书记载道: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 饶食,无饥馑之患……无冻馁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 (《汉书》)

公元前11世纪,周昭王兴师南下,大举伐楚,但结果兵败身亡。到了公元前9世 纪初,楚王熊渠,进一步大面积开拓疆域,并自立分封,与北方的周王朝分庭抗礼。公 元前8世纪,楚武王之子楚文王迁都于郢。接连伐申、蔡,灭邓、息,兼国三十九,凌 江汉间诸小国,小国皆畏惧之。面对这一现实,周天子无可奈何,只好顺水推舟地赐其 胙肉,让楚“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到了公元前7世纪时,楚庄王并国二十 六,开地三千里,成了春秋五霸之一,问鼎周室,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战国以来,楚又 相继灭蔡、枢、莒等国,到楚威王时,已是天下强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 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天下莫能当也”。总之,从西周经春秋到战国,楚先后兼并了 长江和淮河流域的近七十个国家,版图几乎相当于其他六国的总和,是七国中疆域最大、 军备最强、人口最多的国家。楚对外扩张之所以如此得手,除因国内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更因其历代明君政治清明。有史书记楚庄王之世道:“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乘楫陆, 事不奸矣……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归。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 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 事时、典从、礼顺,如之何敌之!”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