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屈原使齐 怀王主盟(2)
绕过泰山,便是齐国边境了。齐国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东方诸侯大国,它经历了 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主要历史阶段,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它的都城。齐 国的始祖是姜尚,其祖先曾在吕地(今河南南阳)为官,以封地为氏,故又称吕尚。姜 尚是商周之际姜族的首领,周文王求贤遇见了他,尊其为师尚父。姜尚曾是文王祖父生 前日夜盼望的人,遂又称之太公望,历史上便称其为姜太公。武王伐纣时,姜尚为军师, 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周灭商之后,便把他封于齐。西周时期,齐首先兼并 了周围的小国,国力开始逐步强盛起来。公元前678年,桓公称霸,挟周室以令诸侯, 被推为五霸之首。公元前567年,灵公灭莱,国土扩大至东海,成为占有整个山东北 部地区的强国。战国时代,齐国更加强盛,临淄是列国中最为繁华的名都。公元前48 1年,田常杀齐简公,立简公弟骜为平公,从此以后,田氏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公元前 386年,周承认田齐为诸侯,田和改本年为元年。对于这次出使,屈原满怀信心,因 为新立的齐宣王①是位肯于纳谏,勇于改过的明君,这里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故事:
①一说齐湣王。
宣王初执位,自恃其强,沉溺于酒色,在城内筑雪宫,以备宴乐;在城外圈民田为 苑囿,以备狩猎。一日,宣王宴于雪宫,盛陈女乐。忽有一妇人,其丑无比——宽额深 目,高鼻结喉,驼背肥颈,长指大足,发若秋草,皮肤如漆,身穿破衣,匆匆而来,声 言“欲见大王”。武士见了,无不窃笑,举戈阻止曰:“丑妇何人,敢见大王!”丑妇 回答说:“吾乃齐之无盐人也,复姓钟离,名春,年四十余,择嫁不得。闻大王游宴离 宫,特来求见,愿入后宫,以备洒扫。”左右闻听,无不掩口而笑,忙奏知宣王。宣王 召入,问曰:“朕宫中嫔妃如云,尔貌丑不容于乡里,岂能宫中伴千乘之君!莫非有异 能乎?”钟离春对曰:“妾无异能,擅隐语之术耳。”宣王厉色曰:“汝试发隐语,为 朕度之,若言不中用,即当斩首!”钟离春奉命,扬目,炫齿,举手再四,拊膝而呼曰: “殆哉,殆哉!”宣王不解其意,问于群臣,群臣面面相觑,俱莫能对。宣王命钟离春 明言,钟离春施礼曰:“大王赦妾之死,妾方敢言。”宣王宣布:“赦尔无罪。”钟离 春从容答道:“妾扬目者,代王视烽火之变;炫齿者,代王惩拒谏之口;举手者,代王 挥谗佞之臣;拊膝者,代王拆游宴之台。”宣王闻听大怒:“村妇荒谬之言,寡人焉有 此四失也!”喝令斩之。钟离春泰然自若地说:“乞申明大王之四失,然后就刑。妾闻 秦用商鞅,国以富强,不日出兵函谷关,齐必首受其患,大王内无良将,边备弛懈,故 妾为大王扬目而视之。妾闻‘君有诤臣,不亡其国;家有诤子,不亡其家’。大王内沉 于声色,外荒于国政,忠谏之士,拒而不讷,妾所以炫齿为大王受谏也。王驩之徒,阿 谀取容,蔽贤窃位;驺衍之辈,迂谈阔论,虚而无实,大王信用之,妾恐其有误社稷, 故举手为王挥之。王大兴土木,筑宫囿,建台池,殚尽民力,虚耗国赋,所以拊膝为王 拆之。大王四失,危若累卵,而偷目前之安,不顾异日之患。妾冒死进言,倘蒙采听, 虽死何恨!”宣王叹曰:“倘无钟离氏之言,寡人不得闻其过也!”立即罢宴,以车载 钟离春归宫,立为正后,号无盐君。重振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疏远嬖佞,以田婴 为相国,以邹人孟轲为上宾,齐国渐治。
屈原的堂堂仪表,屈原的聪慧天赋,屈原的渊博知识,屈原的道德文章,屈原的能 言善辩,屈原主持下楚之变法改革,早已在诸侯各国传播得沸沸扬扬,有的崇敬,有的 钦羡,有的畏惧,有的嫉恨,齐宣王则崇拜得无以复加,听说他将以怀王特使的身份来 齐合纵,提前旬日筹备接待。屈原一行到达之日,宣王像不久前欢迎孟轲师徒那样,率 文武百官于王宫东门外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旌旗猎猎,鼓乐喧天,文武两列,躬身施礼, 场面盛大隆重,气氛热烈肃穆。欢迎仪式之后是丰盛的国宴,既有鸡鸭鱼肉,山珍海味 之丰,又有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之欢,自然也难免拳令笑骂,醉态百出之狼狈。
齐宣王的相貌很有特点,给屈原一深刻印象和难以捉摸的感觉——他“过颐”,可 以说是方面大耳,满脸福相;也可以说是脑后见腮,不可往来,后有反骨。他“豕视”, 像猪一样看东西,表面上很糊涂似的,而实际上心中自有主张,很精明,交谈中不时地 偷看两旁的东西。
长途跋涉,车驾劳顿,接风洗尘宴会之后,齐宣王安排屈原休息二日,第三天方在 明堂正式接见并与之会谈。“明堂”就是“明政教化之堂”,这是周初的建筑。明堂多 建于天子的首都,系天子之庙堂,只有祭祀、朝会诸侯、飨功、养老、教学、选士等意 义重大的活动,才在这里举行。这是当时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具有崇高的意义和文化 价值。临淄之明堂系周武王东征时所建,这既是周天子尊严的象征,亦是对齐祖姜尚之 抬举与肯定。屈原不过是楚之一介使臣,能于“明堂”接见并与之会谈,这本身便是对 他的推崇与尊重,在明堂会见诸侯使臣,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屈原以博古通今,明于 治乱著称于世,自然知礼之轻重,颇有受宠若惊之感。相互尊重,一片至诚,会谈的气 氛也就友好热烈而融洽,迅速达成了共识,齐楚联盟应运而生。
会谈由屈原唱主角,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娴于辞令的才华与特长,讲起话来有时口若 悬河,滔滔不绝;有时似高山悬瀑,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有时像洪峰巨澜,滚滚滔滔; 有时如山间清泉,叮咚韵生。他论天下时势,诸侯称雄,强凌弱,暴凌寡,弱肉强食; 他讲强秦暴虐无道,侵地掠财,杀人如麻;他谈东方六国合纵之必要,好比一只手,张 着五指,扇出去,毫无力量,只有握成拳头,才能致敌于死地;他分析齐、楚两国的有 利因素,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成为合纵的核心,团结其余四国,共敌强秦。
屈原正视秦国的强大,他说,秦地处西北,其境(占有今之陕西及四川的大部分) 关河险固,攻守自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奖励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提倡勇武战斗精 神,对政治经济进行了巨大变革,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增长。继位的国君都能在孝 公变法致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迅速国富兵强,锐意扩充,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六国进 攻,特别是对强大的楚、齐两国,更是稳扎稳打,步步进逼,以图鲸吞。
尽管如此,六国亦不必自卑,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实力,屈原一一进行了分 析。
万里长江推开拦路的群山,闯过曲折的三峡,奔腾着,咆哮着,一直流向东南的洞 庭湖。它越来越雄伟了,是那样的辽阔,那样的庄严。它载负着船舶,灌溉着良田,贡 献出珍贵的水产。远处起伏连绵的山岗深青翠绿,那儿有用不尽的竹木柴草,猎不完的 飞禽猛兽。山和水之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有山作屏障,有江作腰围,好一个锦绣山河! 这便是最先的荆楚。如今的楚国,有长江三峡之险,有江汉平原之富,先后兼并了长江 和淮河流域的近七十个国家,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马万匹,粟支十年,是 七国中版图最大、军备最强、人口最多的国家。
齐是东方第一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阜粮丰,绵长的海岸线可谓得天独厚, 提供了渔盐之利。齐南有泰山,东有瑯琊(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南),西有清河, 北有渤海,真乃四塞之国也。齐都临淄,街道宽阔整齐,店铺林立高耸,店内陈列,琳 琅满目,耀眼生辉,街头摊贩相衔如龙,叫买叫卖似潮。人烟稠密,大街小巷,人多如 蚁,车轮相互碰撞,人们摩肩继踵,衣襟相连可成帷幕,同时举袖能遮蓝天,挥洒热汗 则细雨濛濛。这些人俱都殷实而富,志高而扬,家家吹竿鼓瑟,户户击筑弹琴,处处斗 鸡走狗,比比六博赐球……
燕国地方二千里,兵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赵国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 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韩国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 弩,皆出于韩。魏国南有鸿沟(今河南之荥阳县),东有淮水(今河南、安徽之淮水)、 颖水(今河南颖水)、沂水(今山东沂水),西有长城(今河南荥阳、郑州西到密县一 带),北有黄河,版图虽小,但却地处中原交通要道,人烟稠密,繁荣发达。老实说, 这些国家倘单枪匹马地敌秦,自然势单力薄,难以取胜,但六国合纵,并力西向,牧马 贼喉咙再粗,胃口再大,必食而不得下咽矣!趁热打铁,屈原又分析了洹水之盟迅速解 体的原因。
屈原的一席话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或情真意切,说得那齐宣王连连颔首,啧 啧称是,心悦诚服。在场的齐廷文武,俱皆佩服屈原对天下形势了解的是那样透彻,称 赞他的雄辩才能和刚毅正直的品格,最后君臣一致同意订立齐楚联盟,并表示愿与楚一 同团结韩、赵、魏、燕等国,共同抗击秦国。屈原使齐之所以能够马到成功,除了他自 身的辩才,也有公孙衍的鼎力相助之功。
公元前318年春,怀王派使臣分别去请齐、魏、韩、赵、燕五国的君臣来楚之郢 都会盟。楚是发起人,又是东道主,五国共推怀王为纵约长①,主持这次会盟。会盟开 始,怀王昂首先登盟坛,齐、魏、赵、燕、韩依次历阶而上,各就各位。怀王对五国君 臣说:“六国系山东之大国,皆为王爵,地广人众,实力雄厚。秦乃牧马贼夫,凭借咸 阳要塞,不断发兵东进,侵吞各国领土。保国不如安民,安民不如择交,向暴秦割地求 和,最终还是战祸临头,国家危亡。今日请诸王来郢,就是要结为兄弟,刑牲歃血,誓 于神明:秦攻一国,其他五国俱皆出兵援救。有违盟约者,五国共讨之!六国联合起来, 以战止战,合纵抗秦,秦定然不敢再出兵东犯。”
①亦称盟长。
五国的国王听后,心情振奋,齐声赞同。于是屈原捧盘,恭请六国君王依次歃血, 拜告天地及六国祖宗。之后,屈原将事先写好的盟约分发给各国,请六国君臣赴宴。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