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郑袖弄权 碧霞进京
通过日益频繁的接触与交往,郑袖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欲征服占有屈原,并不像 自己先前想象的那么易如反掌。每次相见,他既热情洋溢,又彬彬有礼,总跟自己保持 着相当的距离,从不肯越雷池一步。虽说男人如猫,猫无不吃腥,但郑袖却不敢像对待 一般男人那样对待屈原。她曾这样分析过:屈原正当青春年少,远离妻室,热血奔涌, 激情澎湃,这热血与激情必汇作无法抑制的冲动,怀有这种冲动的人和兽,犹似馁虎, 正饥肠辘辘,见了猎物,岂有不捕而食之之理!而且屈原是位学问渊博的美男子,他的 感情较常人不知要丰富多少倍。基于这种分析和认识,郑袖也曾试图按照常理,用征服 一般男人的方法来征服屈原,诸如轻薄,戏谑,卖弄风骚,暴露女人身上的某些要害部 位等等,非但无效,反而惹他反感,招其鄙薄,致使其一度避而不见。郑袖素来十分自 信,她不是那种一遇困难和挫折便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的女人,她既刚烈,又柔韧,有 一股子拗劲和执着精神,凡她要走的路,要做的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欲征服 占有屈原,固然亦有肉体和精神上的迫切需求,但更主要的还是把他当成一种工具,一 种武器,借助于他的力量达到废嫡立庶的目的,最终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子兰继承王位, 以保自己终生左右荆楚。为了达到这最终目的,郑袖能大能小,能伸能屈,能刚能柔, 不断地改换斗争策略和方法。自从在屈原面前碰了软钉子,郑袖即刻改弦易辙,每见屈 原,既庄重矜持,又落落大方,既自尊、自爱、自重,又十分尊重爱戴对方。根据知识 分子爱虚荣的特征,她常夸屈原的知识学问、品德节操,对他的诗赋文章更是赞不绝口。 当然,这些并非全是虚情假意的恭维,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是屈原应 得的当之无愧的评价。大凡舞文弄墨者多重感情,郑袖对屈原很是关怀体贴,每有所赠, 她亲自去送显得轻薄,便让子兰代转,弟子孝敬老师,乃是情理中的事,不显山,不露 水,自然得体,而且所赠之物多是屈原之所必需,如一本好书,一盒高级滋补品之类。 冰冷的钢铁,尚可在高温下熔化,更何况是血肉之躯呢?谁也无法否认,郑袖确系才智 过人之女中豪杰,惺惺惜惺惺,这是屈原与郑袖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的桥梁,而且这种 沟通犹似巨石从陡峭的高山上滚下,有很大的冲击力量和惯性。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常 常是彼此联系的纽带,为了达到征服占有屈原的目的,郑袖也在学写诗赋和文章,她常 将自己的作品让子兰带到橘园去请屈原批阅。郑袖毕竟是个聪明透灵的人,虽是初学, 但却每每立意新颖,构思别致,行文不俗,令屈原啧啧称赞。因郑袖本人能歌善舞,尤 其是那长袖细腰舞,更跳得精妙绝伦,飘若天仙,怀王才赐以“郑袖”之雅号,故楚廷 之歌舞,由南后亲自主持操纵。自从屈原进京以来,特别是自郑袖钟情屈原,对屈原满 怀希望以来,便常常请屈原为其写歌编舞。歌舞的稿本既成,交与郑袖,郑袖便组织排 练,并充当现今之导演。每当排练将成,郑袖必请屈原亲临现场指导。遇有重大演出, 如祭天、祭祖,欢迎别国诸侯或使臣等,郑袖还粉墨登场主演。导演也罢,主演也好, 屈原由衷地赞赏郑袖对自己的创作意图理解得是那么准确深刻,对自己的作品内容表现 得是那样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他佩服郑袖的艺术天赋,感激她的再创造, 将自己的作品形象化,立体化,搬上了舞台,传播给了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那些目不识 丁的人。好比今天的编剧与导演、主演之间,少不了要常聚首,多研究,在讨论作品、 切磋技艺的同时,自然也谈些家长里短。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郑袖与屈原,有着共 同的艺术气质,彼此倾慕日久,这样密切往来,促膝倾肠,久而久之,岂不要闹出什么 笑话来!这正是关心爱戴屈原的人们所担忧的,也是郑袖所苦恼的。人们之所以担忧, 是怕屈原万一失念,有了话柄,不仅身败名裂,而且必将脑袋搬家。郑袖之所以苦恼, 是因为无论她施展什么手段,使出怎样的解数——含蓄的,露骨的,公开的,隐蔽的, 屈原总是若即若离,不肯就范。郑袖曾有过美妙的设想,只要屈原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 下,匍匐于她的酥胸上,她便可将屈原玩于股掌之中,待时机成熟,于枕边言及废嫡立 庶之事,则事无不偕。如今,屈原却总这样咫尺天涯,怎不令郑袖惆怅若失呢?一日, 郑袖正独自一人品茗消磨时光,此刻,她既心烦意乱,又百无聊赖,斜依于绣榻之上, 以手托腮,目不转睛地盯着杯盏中带着芳香的缭绕上升的热茶蒸汽出神,她仿佛正在冥 神凝思,又似乎早已魂魄出窍。突然,她的面前一亮,这亮光犹如闪电,转瞬即逝,变 成了熊熊燃烧的大火,腾腾烈焰之中有一个模糊的女人的形象,这模糊不清的形象不是 别人,正是屈原的夫人昭碧霞。郑袖不曾与昭碧霞相识,是在一次交谈中向屈原询问过, 屈原毫无戒备,坦诚相告,并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妻子的挚爱之情。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从此郑袖常于嫉恨和无聊中想见昭碧霞的光辉形象。自然,这腾腾烈焰中的模糊女人亦 是转瞬即逝,然而正是这一闪现,却使郑袖断然判定:屈原之所以总跟自己保持着一定 的距离,正是因为他坚如磐石似的爱着自己的妻子昭碧霞。郑袖一向十分自负,她坚信 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虽系女流之辈,郑袖办事却异常果断,颇有雷厉风行的将帅风度, 既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她便毫不犹豫地派心腹内侍谷松风装扮成一名化缘的小道, 前往乐平里察访昭碧霞的道德品质,目睹昭碧霞的容貌风采。旬日后谷松风自乐平里归 来,果不出郑袖之所料,昭碧霞是位品貌双全的贤妻良母,与丈夫屈原相敬如宾,彼此 间的爱情矢志不渝。她的容貌明月般的清秀,出水芙蓉似的娇艳;她的一双水汪汪的大 眼睛像夜空的星斗,泛着涟漪的秋波;她的腰姿像拂堤的绿柳,高耸的荷箭,刚柔相济 ——柔则婀娜多姿,袅袅婷婷,刚则健壮有力,泼辣能干;她的举止像一泓清池般的文 静,茫茫雪原似的雅致;她的心地像丰收的原野一样纯朴,洁白的羊羔一样善良;她待 人接物的态度像明媚的春光,骀荡的东风,润物的细雨……谷松风娓娓道来,郑袖很显 出喜形于色的样子,但她胸中却醋浪翻涌,恨苍天何以要生如此尤物!谷松风介绍完了, 郑袖笑眯了眼,说道:“这昭碧霞跟屈左徒,真乃郎才女貌,天上的一对,地上的一双! 似这等如花似玉的美人,怎可令其芳香散于荒郊,凄苦于乐平里之群山峡谷之中呢?”
谷松风猜测道:“南后之意是……”
“接来郢都居住,与屈左徒朝夕相伴……”郑袖是个急性子,打断谷松风的话说, “左徒为国操劳,夜以继日,劳心费神,身边没有个女人,势必苦不堪言!虽说有婵娟 姑娘服侍起居,但终究不能与妻妾相比,故早该迎屈夫人进京。”
谷松风恭维道:“为国为民,南后真是费尽了心机!推己及人,体谅人情,以博大 的胸襟温暖万民,真乃我大楚社稷之福也!……”
人都是愿听好话的,大约圣哲也不例外,虽是奴才的阿谀之辞,却也能令主子顺耳 随心,郑袖和颜悦色地说道:“成人之美,助人为乐,乃本后之处世信条;宽大为怀, 慈善为本,系本后之座右铭;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则是本后对下属之希望。”
谷松风顺情说道:“天下之大,人众之多,似南后之情怀者,有几个欤!……”
这天,郑袖的心情特别好,谷松风又陪她说了一会闲话,方才告辞离去。
三天后,郑袖派三男两女赶往秭归,迎接屈夫人进京。于此同时,郢都的数十名工 匠在昼夜紧忙,为屈左徒装饰宅第,以便使其夫妻于豪华温馨中相聚。这一切,郑袖都 巧妙地瞒过了屈原,以出其意料,使其大喜过望……
也就在这时,郑袖之善看风使舵,会顺水推舟,心眼灵,嘴皮薄的心腹内侍谷松风 失踪了,人们再也没有见到他,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根据多年朝中为官和宫中当差 为奴的经验,无人查询和议论。
从香溪到郢都,顺水顺风,船快似箭。昭碧霞长到二十多岁,这还是第一次离开乐 平里,离开香溪,她像飞出樊笼的小鸟,心醉神驰,眼前的一切无不新奇美好——天是 那样高,那样蓝;云是那样白,那样轻;山是那样峭,那样奇;水是那样绿,那样秀; 草是那样青,那样翠;树是那样粗,那样直;林是那样茂,那样密;花是那样鲜,那样 艳;江是那样宽,那样险;鹰是那样矫捷,那样雄健;鸟是那样欢快,那样自在。总之, 天地是那样辽阔,那样神奇!然而,最使昭碧霞心旷神怡的还是人。宽阔的江面上,片 片白帆似蓝天上的云朵,下行船顺水顺风,远眺,稠密的帆影似江中顺水漂流的落叶, 挨挨挤挤,碰碰撞撞,随波追逐;近瞧,船工们一个个立于船头,双手叉腰,敞着胸怀, 上下颠簸而前,很显出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神气,有的还吹着口哨,哼着小曲。上行 船则与此相反,船工们稳操舵,紧划桨,高喊号子。他们光着臂膀,挺着古铜色的胸膛, 双臂肌肉块块饱绽,这是力的象征,江风洗礼的结果。那激越、高亢、兴奋的船工号子 此起彼落,顺水奔腾,逆风飘散。休看这些船工累得筋疲力尽,他们一个个气喘吁吁, 热汗涔涔,喊起号子来却虎虎有生,气息壮,嗓门大,惊天动地。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 木帆船在颠簸,在震颤,在扭秧歌似的前进。最苦最累的还是那些纤夫,悬崖峭壁上凿 一羊肠纤道,就壁而曲,随石而弯,纤夫们打着赤脚,光着上身,胸围竹弓,弓栓纤绳, 绳拖货船,十数人鱼贯而前,贴壁而行,躬身弯腰,用力登足,逆风逆水,拖着货船艰 难前进,虽说一个个累得龇牙咧嘴,但却在兴致勃勃地喊号子,唱纤歌,仿佛这呼唤与 歌唱能够驱逐胸中的郁闷与周身的疲劳。沿途有许多港湾,港湾内樯如林,帆似叶,人 们来往匆匆,在忙着装上卸下。江两岸处处可见驴槽似的小舟,循小舟向山坡寻去,总 可寻到一个小小的村落或几处人家,鸡鸣,狗吠,炊烟袅袅,给大江与陡峡增添了更多 的生机和无限的情趣。小舟与茅舍之间常有男女来往,俱都肩背竹篓,手提木杵,背篓 内装的是辛酸和汗水,装的是收获和希望。郑袖所派之前来迎接昭碧霞的三男两女,男 的是太监,俱善武功,身手不凡,以保卫左徒夫人之安全;女的为宫娥,以服侍屈夫人 之生活起居。为首者苗永楠,官为宦者令,此人会奉迎,善周旋,且有一张八哥似的巧 嘴。一路之上,苗永楠喋喋不休地向昭碧霞介绍郢都的情况——怀王怎样相信器重屈原, 屈原如何废寝忘食地拟就新法,楚国如何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运动,百姓怎样欢 呼新法,拥护改革,荆楚城乡正呈现着蓬蓬勃勃的大好局面,等等。在这一介绍过程中, 苗永楠有意识地回避了变法改革所引起的朝中两派的激烈矛盾和斗争,旧贵族集团疾恨 新法,仇恨屈原的内容,他只字未提,却不适当地夸大和渲染了南后郑袖对屈左徒的关 怀体贴。苗永楠强调指出,新法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奖励生产,极大地调动了黎民 的积极性,所以沿途才能见到那么多生机勃勃的景象,船工、渔人、农家男女,虽说忙 些,累些,苦些,但他们心里却甜丝丝的,因为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大部分归个人所 有,因而号子才喊得那么响,歌才唱得那么甜,笑声才那么爽朗。即使出卖苦力的人们, 新法也保证他们较前有更多的收入,无冻馁之苦,因而干起活来心情愉快,自然也就肯 卖力气。听了苗永楠的介绍,昭碧履颇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