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昼答渔夫夜读《离骚》(3)
小媭知道拗不过父亲,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深夜到山上去读呢?她心中不解,故而犹 疑不动。屈原从小媭的眼神里猜到了她的疑惑,急忙解释说:“长诗自叙了为父之身世、 理想与悲惨经历,将为父对祖国之忠贞、对人民之热爱、对美好未来之向往和对黑暗现 实之愤懑统统倾注其中。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句句皆为父真情实感之流露;二千四百七 十七字,字字均渗透着为父之血与泪!如今,为父要立于高山之巅,读给楚王听,读给 祖国听,读给山岳听,读给河流听,读给海洋听,读给父老乡亲们听!走,快走吧!” 说着抱起了那一大堆竹简。
小媭点燃了一支大松明,搀扶着父亲出了后门。门外,天是阴沉沉的,星斗是稀稀 的,月光是淡淡的,夜风是暖暖的,四野是静悄悄的……
玉笥山西南面有一个高阜,依山傍水,地势雄伟而险要。平时,屈原几乎每天清晨 都要登上这个高阜,望着从东方缓缓流来的汩罗江,瞅着西北天边云烟深处的故城郢都, 看着玉笥山那蓊郁苍翠的峰顶,一边并不安闲地踱步,一边想着那永远也想不完的心思。 今夜,父女出了后门,相搀相扶地攀上了这个高阜,女儿举着松明照耀,父亲就着光亮 一片简一片简地高声朗读起来: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
诗人以慷慨激昂的声调诉说着自己的身世、经历、爱好、抱负和理想,有时是愤怒 的呼喊,有时是严厉的斥责,有时是恳切的劝告,有时是忧伤的哭泣。静夜里,,江水畔, 高阜上,一支松明在燃烧,火光闪耀,照红了一片天地。燃烧的松明下,屈原手捧竹简, 气宇轩昂,矗立于天地之间。他那浑厚、苍老、悲凉的诵读声,或如万钧雷霆,势不可 挡,或似一碧如水的夜空,明星点点;或如汹涌澎湃的巨澜,摧枯拉朽;或似潺潺流淌 的小溪,叩人心弦;或如撕肝裂胆的控诉,催人泪下;或似委婉的哀怨,如泣如诉。这 诵读声在寂静的夜空里飘荡,传得很远很远……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的时候,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文静的汩罗江顿时波浪滔天,在 愤怒,在呐喊,在咆哮,大地茫茫,穹隆沉沉,好一个暴风雨之夜啊,汩罗江畔那松明 火把在高高地燃烧,火光下屹立着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