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厨崔二
来源: 故事会 作者: 智慧之树 时间: 2019-03-22 阅读: 次
小城南临水,北临山,很是秀雅。城中有名厨崔二,家传厨艺,闻名一方。崔二做厨,一般人请不到,为什么?小门小户没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白白坏了名头。
只有一次破过例。
那次,崔二钓鱼,落进水中,李三郎把他救起。
崔二问,你要什么报答?
李三郎摇头,见危救命,人之常情啊,报啥?
崔二不让,知恩不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给你做一道菜,有材料吗?
李三郎指指墙角,就一个大青萝卜。崔二拿了萝卜,进了厨房,不一会儿,拿出一盘菜来,是一棵大白菜,水灵灵的,上面还趴着一只甲壳虫。
尝尝!崔二说。
李三郎拿起筷子,心说,还有虫,咋吃?夹起,准备扔了。
崔二摇头,道,吃吧,是菜。李三郎无奈,放进嘴里,一嚼,一声赞叹,是半粒花生米,也不知怎么做的,酥脆松软,口舌生香。李三郎不敢大意了,仔细看白菜,还是白菜,也不知崔二从哪儿弄来的,用筷子夹一片叶子,放进嘴里,惊叫,是萝卜?
是萝卜雕的。崔二说,伸手道,再尝尝。
再尝尝,又不是萝卜了,一叶一味儿,有韭菜味儿,有薄荷味儿,淡而悠远,满口溢香。反正,就地取材,就是不知他怎么做的。
这菜叫“八宝萝卜”,八种味儿,祖传的。
至于“鱼跃龙门”,则是厨师崔二自己发明的,办法很简单,但没几人能想到。人们都说,名厨在于心灵手巧,心灵在啥?就在独创。
崔二做出的鱼,五香佐料,桂皮茴香熬汤,浸透鱼肉,一筷下去,细白粉嫩的鱼肉入口即化,恍如奶酥。但妙在鱼还是活的,鱼嘴一张一翕,鱼头摇摆,摇荡得盘中汤汁泛起。
此菜一出,人人惊羡,个个欲一尝为快。但是,没有几人有此口福,能尝到的,都是大官富豪。崔二做事是有规则的,等闲人没银子休想尝到。于是小城人都去看,一睹为快,一饱眼福。
那年,圣上南游,到了小城,听说有此一味,很是兴奋,立命呈上,吃后大喜,帶上崔二回京。那时,李三郎的儿子李不书已当了崔二弟子,也沾光进了京城。
圣上是孝子,回到京城,马上让崔二做一道“鱼跃龙门”孝顺一下皇太后。皇太后见了这道菜,喜笑颜开,箸下如雨,一条鱼吃得只剩一个头,还有一副骨架,可那鱼头还在摆动,鱼眼还滴下两滴泪。
佛心很重的皇太后愣了一下,打了两个嗝,去睡了。晚上就高烧不止,上吐下泻。御医百般治疗,毫无办法,当夜闭了眼。
有人说太后是食胀腹泻归西。
有人说太后是有病身亡。
圣上大悲大怒,认为崔二是蓄意谋害太后,关进大牢,大刑伺候,务让招供不可。
这罪很大,不仅关系到自身,且延及全家。崔二受尽酷刑,就是不招。
圣上急了,颁下圣旨,谁能让崔二招供,要金给金,要官给官。圣旨下发当天,李不书站了出来,接了旨,说他有办法。
办法很简单,烧一锅热油,沸滚了,让人把崔二架出。
李不书说,师父,招了便罢;不招,我把你放入油中,头露在锅外,做成一道“人跃龙门”的菜。
敢情,李不书把师父“鱼跃龙门”的方法改编了一下而已。崔二看着沸滚的油,脸色煞白软在地上,招了供。李不书也因此做了官。
可事情仍没完,不久,有人传言,谋害皇太后如果是崔二做的,他的徒弟不可能不知道。言外之意,李不书也参与了,很可能后来的事,是为了杀人灭口。
皇帝一听,大怒,让马上拷问李不书。
李不书当然抵死不认。但不认不行,主审官有了经验,也准备了沸油,准备烹一道“人跃龙门”。李不书当即傻了眼,乖乖画了押。
崔二和李不书死后,满朝大臣都害了一种通病:怕鱼。他们谈鱼色变,见鱼发颤,听到“鱼跃龙门”就血压上升,以至于其中犯高血压而死的有六十人,成植物人的有四十九人。
鱼,从此成了盘踞在他们心中的毒蛊。
这时,他们个个心里都在暗骂崔二,这哪里是人在烹鱼,分明是鱼在烹人嘛。
只有一次破过例。
那次,崔二钓鱼,落进水中,李三郎把他救起。
崔二问,你要什么报答?
李三郎摇头,见危救命,人之常情啊,报啥?
崔二不让,知恩不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给你做一道菜,有材料吗?
李三郎指指墙角,就一个大青萝卜。崔二拿了萝卜,进了厨房,不一会儿,拿出一盘菜来,是一棵大白菜,水灵灵的,上面还趴着一只甲壳虫。
尝尝!崔二说。
李三郎拿起筷子,心说,还有虫,咋吃?夹起,准备扔了。
崔二摇头,道,吃吧,是菜。李三郎无奈,放进嘴里,一嚼,一声赞叹,是半粒花生米,也不知怎么做的,酥脆松软,口舌生香。李三郎不敢大意了,仔细看白菜,还是白菜,也不知崔二从哪儿弄来的,用筷子夹一片叶子,放进嘴里,惊叫,是萝卜?
是萝卜雕的。崔二说,伸手道,再尝尝。
再尝尝,又不是萝卜了,一叶一味儿,有韭菜味儿,有薄荷味儿,淡而悠远,满口溢香。反正,就地取材,就是不知他怎么做的。
这菜叫“八宝萝卜”,八种味儿,祖传的。
至于“鱼跃龙门”,则是厨师崔二自己发明的,办法很简单,但没几人能想到。人们都说,名厨在于心灵手巧,心灵在啥?就在独创。
崔二做出的鱼,五香佐料,桂皮茴香熬汤,浸透鱼肉,一筷下去,细白粉嫩的鱼肉入口即化,恍如奶酥。但妙在鱼还是活的,鱼嘴一张一翕,鱼头摇摆,摇荡得盘中汤汁泛起。
此菜一出,人人惊羡,个个欲一尝为快。但是,没有几人有此口福,能尝到的,都是大官富豪。崔二做事是有规则的,等闲人没银子休想尝到。于是小城人都去看,一睹为快,一饱眼福。
那年,圣上南游,到了小城,听说有此一味,很是兴奋,立命呈上,吃后大喜,帶上崔二回京。那时,李三郎的儿子李不书已当了崔二弟子,也沾光进了京城。
圣上是孝子,回到京城,马上让崔二做一道“鱼跃龙门”孝顺一下皇太后。皇太后见了这道菜,喜笑颜开,箸下如雨,一条鱼吃得只剩一个头,还有一副骨架,可那鱼头还在摆动,鱼眼还滴下两滴泪。
佛心很重的皇太后愣了一下,打了两个嗝,去睡了。晚上就高烧不止,上吐下泻。御医百般治疗,毫无办法,当夜闭了眼。
有人说太后是食胀腹泻归西。
有人说太后是有病身亡。
圣上大悲大怒,认为崔二是蓄意谋害太后,关进大牢,大刑伺候,务让招供不可。
这罪很大,不仅关系到自身,且延及全家。崔二受尽酷刑,就是不招。
圣上急了,颁下圣旨,谁能让崔二招供,要金给金,要官给官。圣旨下发当天,李不书站了出来,接了旨,说他有办法。
办法很简单,烧一锅热油,沸滚了,让人把崔二架出。
李不书说,师父,招了便罢;不招,我把你放入油中,头露在锅外,做成一道“人跃龙门”的菜。
敢情,李不书把师父“鱼跃龙门”的方法改编了一下而已。崔二看着沸滚的油,脸色煞白软在地上,招了供。李不书也因此做了官。
可事情仍没完,不久,有人传言,谋害皇太后如果是崔二做的,他的徒弟不可能不知道。言外之意,李不书也参与了,很可能后来的事,是为了杀人灭口。
皇帝一听,大怒,让马上拷问李不书。
李不书当然抵死不认。但不认不行,主审官有了经验,也准备了沸油,准备烹一道“人跃龙门”。李不书当即傻了眼,乖乖画了押。
崔二和李不书死后,满朝大臣都害了一种通病:怕鱼。他们谈鱼色变,见鱼发颤,听到“鱼跃龙门”就血压上升,以至于其中犯高血压而死的有六十人,成植物人的有四十九人。
鱼,从此成了盘踞在他们心中的毒蛊。
这时,他们个个心里都在暗骂崔二,这哪里是人在烹鱼,分明是鱼在烹人嘛。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