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白话文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一(20)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田地上又生出苦芽。它们是:『名色』共生不离,这就叫名色增长;从『名色』之中又产生六处,『六处』聚合起来又产生『触』;由于有『触』的作用而产生『受』,凭借『受』而产生『爱』,『爱』逐渐增长的缘故而产生『取』,『取』生长增加的缘故而产生『有』,『有』产生的缘故而有『生』、『老死』、忧伤、悲痛、痛苦、恼恨等等。众生就是如此生长,使苦聚集。」

「是中皆空,离我、我所①,无知、无觉②,无作、无受③,如草木石壁④,亦如影像⑤。」

【章 旨】此章又为「明三观为方便」之二「具足诸苦观」的第三部分。经文指出,「十二因缘」本来就是空的。

【注 释】①我我所 「我」是「主宰」的意思。佛教说我们通常所执着的「我」是假我,因为这个「我」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离开了五蕴,根本就没有「我」存在。「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是「我所有」,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的意思。「我」、「我所」,是指以自身为「我」,以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在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是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故为破除之对象。又「我所」分为「相应我所」、「随转我所」、「不离我所」,如果执着之,则称为「我所见」。②无知无觉 「知觉」是指以「心」、「心所」为缘取对象而产生的感知作用。「若约小乘就『五蕴』说,『受蕴』名『觉』,三蕴名『知』。约六根说,身识名『觉』,余五名『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就「知」与「觉」的根源言之,「受蕴」即为「觉」,「想蕴」、「行蕴」、「识蕴」即为「知」。从「六根」言之,则如引文所说。现在的问题是,「现有知觉,云何言『无』?随俗故『有』,约真故『无』。」这是说,从世俗认识看,是有知觉。但从佛教的真谛(即真理)的角度言之,则「无知无觉」。「无知无觉」是指超越一般的觉知、感知活动。这是对于佛教真理的认识,真智寂静而不动,泯绝一切分别,称为「无知」。实相无相,真智无智,以其无智,因而能无所不知。③无作无受 「无作」,指无因缘之造作。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作、受二句,通于能、所,能作能受故,是于我所作、所受即是我所,在因名『作』,在果名『受』。今但缘成,故无作、受。……五一陰一造业,故名『作者』,当一陰一招报名为『受』者。今并遣之。」理解「无作无受」,首先要从何为「作」与「受」着手。「作」与「受」有「能」(主体)和「所」(对象)两方面。如果从因果关系言之,「作」为「因」,「受」为「果」。如果从「五蕴」的角度去理解,「五蕴」造业,即名之为「作」;而「业」所照之果报,即名之为「受」。④如草木石壁 关于此比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草木则动,石壁不动,皆无知觉故。」如《维摩诘经》卷二所说:「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⑤如影像 关于此比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言『亦如影像』者,显从缘有,似而非真。」十二因缘及其由之所流转而出的诸法,都是如同影像一样,是因缘而有的暂时存在,因而并非真实的存在。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其实,这些都是空的,是远离我、我所,无知、无觉的,无作、无受的,如同草木石壁,也如同影像一样。」

「然诸众生不觉不知。」

【章 旨】此章为「明三观为方便」之三——「二颠倒苦观」的内容。「十二因缘」本来就是空的,「妄苦本空,得而不觉;真乐本有,失而不知。而远乐就苦,名彼『二颠倒』。」(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但是,这些众生却并不觉知十二因缘本身是空的道理。」

「菩萨见诸众生于如是苦聚不得出离,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复作是念:『此诸众生我应救拔,置于究竟安乐之处。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

【章 旨】此章为为「慈、悲行所成相」的第二部分——「正起慈悲」的内容,即菩萨见到众生皆苦而兴起救拔众生,将其置于安乐之处的大行。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菩萨看见这些众生在如此苦聚之中挣扎而不能出离,因此随即产生大悲智慧。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这些众生我应该救度拔济他们,将他们安置于最究竟最安乐的地方。因为这种缘故,菩萨随即产生大慈光明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①住初地时,于一切物无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舍,凡是所有一切能施。」

「所谓:财谷、仓库、金银、摩尼②、真珠③、琉璃④、珂贝⑤、璧玉、珊瑚⑥等物,珍宝、璎珞⑦、严身之具,象马、车乘、奴婢、人民、城邑、聚落、园林、台观、妻妾、男女、内外眷属及余所有珍玩之具,头目、手足、血肉、骨髓、一切身分⑧皆无所惜,为求诸佛广大智慧。是名菩萨住于初地大舍成就。」

【章 旨】此章为「修行胜」部分第二层次「显所成行相」的第三方面——「舍行所成相」的内容。

【注 释】①深重心 关于此心,澄观解释说:此地已经完全实现了「布施波罗蜜多」行,因此有「深重心」。②摩尼 又作「末尼」,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③真珠 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殻内所产。为珍贵的装饰品,并可入药。④琉璃 意译「青色宝」、「远山宝」,又作「流璃」、「吠琉璃」、「毗琉璃」等,为猫眼石之一种。种类有青、白、赤、黑、绿等各种颜色。古代人所说的琉璃实际上是指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甚至也将一种彩色的陶质釉也当作琉璃。佛教文献中说,琉璃具有将任何接近琉璃之物都同化为琉璃之色的功能,相传虚空之颜色(青色)即是由须弥山南方之琉璃宝所映现。⑤珂贝 「珂」,美石。「贝」,古代货币。⑥珊瑚 海中出产的宝物。《翻译名义集》卷三载:「珊瑚,梵语『钵攞娑福罗』。应法师云:『初一年青色,次年黄色,三年虫食败也。』《大论》云:『珊瑚出海中石树。』」⑦璎珞 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⑧身分 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此大悲、大慈,以深重之心住于初地之时,对于一切物都没有吝惜,追求佛的大智,修行大舍,凡是所有一切都能够施予。」

「譬如:财谷、仓库、金银、摩尼、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等物,珍宝、璎珞、装饰身体的物品,象马、车乘、奴隶仆人、人民、城镇、村落、园林、台观、妻妾、男女、内外眷属以及其它所有珍玩之具,自己的头目、手足、血肉、骨髓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都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为了追求诸佛的广大智慧。这就是菩萨住于初地的大舍成就。」

「佛子!菩萨以此慈、悲、大施心,为欲救护一切众生,转更推求世、出世间诸利益事无疲厌故,即得成就无疲厌心。」

「得无疲厌心已,于一切经论,心无怯弱;无怯弱故,即得成就一切经论智。」

「获①是智已,善能筹量应作、不应作,于上、中、下一切众生,随应②、随力③、随其所习④,如是而行,是故菩萨得成世智。」

【章 旨】此章为「修行胜」部分第二层次「显所成行相」第四、五、六方面——「无有疲厌行」、「知诸经论行」、「善解世法行」的内容。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