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白话文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六(13)

【章旨】此章与下一章为「上胜功德」的第三部分「法、喻对显」之内容,即以「十大山王」为譬喻来解释「十地之法」。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以「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羯罗山王」、「计都山王」、「须弥卢山王」的有关状况来分别说明第六地「现前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的修行境界。具体的涵义见注释。

【注释】①如马耳山王纯宝所成一切诸果咸在其中取不可尽关于此譬喻,有几个要点需解释。其一,「纯宝所成」,譬喻第六地是清净的。其二、「若语山中所有,即明各有增上义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第六地「以五地修四谛因,相同声闻,未能出彼。六地超彼,成果无尽。」其三,此山中出产、积聚众果,而「果即长养众生」。其四,从譬喻的实质言之,「六地无漏慧资法身故。」其五,「咸在其中」的涵义是「如所说事能生一切物故」,「取不可尽」的涵义是「随顺修行,不永断,不暂息故。」②如尼民陀罗山王纯宝所成大力龙神咸住其中无有穷尽关于此譬喻,有几个要点需解释。其一,此山之名「尼民陀罗」的涵义是「持边」。(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其二,「纯宝所成」,譬喻第七地是清净的。其三,「若语山中所有,即明各有增上义也。」「七、方便善巧,如彼龙神,超前缘起之因,名『缘觉果』。」(同前)其四,从其对治作用而言,「龙治俭难,降时雨故。」其五,从譬喻的实质言之,「七地功用满足,无所少故。」其六,「咸住其中」的涵义是「如所说事能生一切物故」,「无有穷尽」的涵义是「随顺修行,不永断,不暂息故。」③如斫羯罗山王纯宝所成诸自在众咸住其中无有穷尽关于此譬喻,有几个要点需解释。其一,此山之名「斫迦罗」的涵义是「轮围」。(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其二,「纯宝所成」,譬喻第八地是清净的。其三,「若语山中所有,即明各有增上义也。」「八地,无功用心自在故,此『自在众』即是『密迹』诸神。」「密迹」即「密迹金刚」。其四,从其对治作用而言,「诸『自在众』治不调伏难,调伏难调故。」其五,从譬喻的实质言之,「八地三世间化得自在故。」其六,「咸住其中」的涵义是「如所说事能生一切物故」,「无有穷尽」的涵义是「随顺修行,不永断,不暂息故。」④如计都山王纯宝所成大威德阿修罗王咸住其中无有穷尽关于此譬喻,有几个要点需解释。其一,此山之名「计都」的涵义是「幢慧」。(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其二,「纯宝所成」,譬喻第九地是清净的。其三,「若语山中所有,即明各有增上义也。」「九地,善巧摄生大力相故。」其四,从其对治作用而言,「修罗治恶业难,以咒术力制诸眷属,不造诸恶故。」其五,从譬喻的实质言之,「九地,善知稠林,得无碍辩,破惑业故。。」其六,「咸住其中」的涵义是「如所说事能生一切物故」,「无有穷尽」的涵义是「随顺修行,不永断,不暂息故。」⑤如须弥卢山王纯宝所成大威德诸天咸住其中无有穷尽关于此譬喻,有几个要点需解释。其一,「纯宝所成」,譬喻第十地是清净的。其二,「若语山中所有,即明各有增上义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十地,佛德如天,已淳净故。」其三,从其对治作用而言,「大威德天治修罗怨敌难。以四天王、三十三天俱处此山故。」其三,从譬喻的实质言之,「十地如佛,降四魔故。」其七,「咸住其中」的涵义是「如所说事能生一切物故」,「无有穷尽」的涵义是「随顺修行,不永断,不暂息故。」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譬如马耳山王,是由纯宝所构成的,一切诸果都在此山中,取之不可穷尽。菩萨所住的第六现前地也是如此,进入缘起之理的声闻果住于此地之中,是说不尽的。」

「譬如尼民陀罗山王,是由纯宝所构成的,大力龙神都住在此山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的第七远行地也是如此,证得方便智慧的独觉都住于此地之中,是说不尽的。」

「譬如斫羯罗山王,是由纯宝所构成的,诸自在天众都住在此山之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的第八不动地也是如此,一切菩萨所证得的四种自在行差别世界都在其中,是说不尽的。」

「譬如计都山王,是由纯宝所构成的,具有大威德的阿修罗王都住在此山之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的第九善慧地也是如此,一切世间有生有灭的智与行都在其中,是说不尽的。」

「譬如须弥卢山王,是由纯宝所构成的,具有大威德的诸天都住在此山之中,无有穷尽。菩萨所住的第十法云地也是如此,如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佛事都在其中,问答、宣说是不能够穷尽的。」

「佛子!此十宝山王,同在大海,差别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同在一切智中,差别得名①。」

【章旨】此章为「上胜功德」的第四部分「总结法、喻」,即「结成本意」的内容。金刚藏菩萨用简洁的语言,以「山」与「大海」的关系作譬喻,总结了十地所证不同,但同归于佛智则是相同的。由于「本意」较为复杂,具体内涵见注释。

【注释】①十宝山王同在大海差别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同在一切智中差别得名关于十地命名的缘由,世亲仅仅用「彼因果相显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来解释,而澄观的解释甚为详细。澄观说:「本意有二:一、既同一智海得差别名,则差非差也。二、互相显义,谓彼十大山因海得高胜名,若在余处不足为高故。大海亦因大山,得深广名,含斯『大』义故。十地亦尔。因修佛智,故得高胜。佛智亦因十地所不能穷,方显深广。故论云『因果相显』。前言依地,即一切智地生长住持故。此言依海,即一切智海由深广故。以山依二处,法含二义故,更显之。又地则但依海,兼明『入』故。一一山皆深入大海,一一地智皆入佛智。又一一山下,皆有于地。则一一地中皆有佛地。又山在海,海则非山。山若依地,山即是地。」(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从总体而言,此句的主旨是显示十地各自所证与佛智所具的「非一非异」的关系。此正如澄观所说:「又山出海上,高、下等殊。若入海中,量皆齐等。十地教行,则优、劣悬差。若证『如』入『智』,量皆平等。」即在证入真如空理,获得佛智的情形之下,十地教行是完全平等的。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十座宝山王,都位于大海之中,由于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而以不同的名字命名。菩萨十地也是如此,同在佛的一切智之中,由于各自内涵有所不同而得以有不同的名目。」

「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种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夺。何等为十?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无有盈溢。」

「菩萨行亦复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萨行,不可移夺①。何等为十?所谓欢喜地,出生大愿渐次深故②。离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尸故③。发光地,舍离世间假名字故④。焰慧地,与佛功德同一味故⑤。难胜地,出生无量方便神通、世间所作众珍宝故。现前地,观察缘生甚深理故⑥。远行地,广大觉慧善观察故⑦。不动地,示现广大庄严事故⑧。善慧地,得深解脱行于世间,如实而知不过限故。法云地,能受一切诸佛如来大法明、雨,无厌足故⑨。」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地影像分」的第三层次「难度能度大果功德」的内容。关于「难度能度大果功德」的涵义,世亲解释说:「是中『难度能度大果功德』者,因、果相顺故,十地如大海难度能度,得大菩提果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对世亲这一解释,澄观解释说:「云何相顺?谓『十地如大海』,此总举也。『能度难度』者,显因顺果也。如海十相,方能成海。『得大菩提果故』,果顺因也。如海成时,不失十相;离十相而无海。离十地而无佛智故,十地即智海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此一层次是以「大海」的十种相状为譬喻说明十地的八种功能以及十地之相与佛智之海所具的「非一非异」的关系。

【注释】①不可移夺这是此章涵义的总体概括,因此澄观作了重要解释。澄观解释说:「总云『不可移夺』者,此有二义:一、果海因。十地相不可夺其果海深广之名。二、地行因相。由依智海,不可夺其因行之称。以是海家之相故,果家之因故。若夺因相,则果亦不成。」(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十地作为成就佛智之因相,佛智之海作为十地因相之结果,二者不可相夺,而是共同存在的。另外一方面,如世亲所说,「因、果」也是「相顺」的。②欢喜地出生大愿渐次深故大海的第一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易入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与第一「欢喜地」的渐次深入的特性相应。③离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尸故大海的第二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净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与第二「离垢地」的清净的特性相应。④发光地舍离世间假名字故大海的第三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平等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与第三「发光地」所开发的极明净之慧光而舍弃世间性的特性相应。⑤焰慧地与佛功德同一味故大海的第四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护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与第四「焰慧地」的「护自一味,恒不失」的特性相应。即维护自身,与佛保持同样的智慧光明。⑥难胜地出生无量方便神通世间所作众珍宝故大海的第五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利益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与第五「难胜地」的救度众生的功能相应。⑦现前地观察缘生甚深理故远行地广大觉慧善观察故第六「现前地」与第七「远行地」与大海的第六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不竭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相应。其理由是,第六、第七地所证是即深且广的。⑧不动地示现广大庄严事故大海的第七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住处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与第八「不动地」的特性相应。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七、住处功德,无功用行是菩萨所住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⑨善慧地得深解脱行于世间如实而知不过限故法云地能受一切诸佛如来大法明雨无厌足故第九「善慧地」与第十「法云地」与大海的第八种特征,即如世亲所说的「护世间功德」(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相应。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八、末后二句合名『护世间功德』。九地,潮不过限,不误伤物;知机授法,不差根器。十地,若无大海,水溺四洲,余不能受,必生毁谤。又得此二法用,护世间。」(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四)如果没有大海承纳大量的雨水,雨水淹没四洲,会使众生起毁谤之心。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