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世说新语

文学第四(4)

②清通:清新通达。这两句是说北方人做学问着重渊博,南方人则着重专精。③忘言:指默识其意,无需用言语来说明。

④中人:中等人,指具有中等才质的人。以还:以下。牖(yōu):窗户。按:显处视月,视野开阔,但不易专一;牖中窥日,视野狭窄,但能专一。

【译文】诸季野对孙安国说:“北方人做学问,深厚广博而且融会贯通。”孙安国回答说:“南方人做学问,清新通达而且简明扼要。”支道林听到后,说;“对圣贤,自然不用说了,从中等才质以下的人来说,北方人读书,像是在敞亮处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像是从窗户里看太陽。”

(26)刘真长与殷渊源谈,刘理如小屈,殷曰:“恶卿不欲作将善云梯仰攻①?”

【注释】①恶(wū):何;怎么。作将:做。云梯:长梯。

【译文】刘真长和殷渊源谈玄,刘真长似乎有点理亏,殷渊源便说:“怎么你下想造一架好云梯来仰攻呢?”

(27)殷中军云:“廉伯未得我牙后慧①。”

【注释】①康伯:韩康伯,是殷浩的外甥,殷浩很喜欢他。牙后慧:指言外的义理情趣,殷沽善清谈,这里是说康们还不善谈玄。

【译文】中军将军殷浩说:“康伯还没有学到我牙缝里的一点聪明。”

(28)谢镇西少时,闻殷浩能清言,故往造之。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榜诸义,作数百语①;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②。谢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③。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注释】①过:过分。通:陈述;阐发。标榜:提示。

③佳致:风致,指谈吐举止风雅。辞条:文辞的条目,指辞藻。丰蔚:丰富华美。骇听:骇人听闻,使人听起来惊讶。

③交面:在脸上交织。按:殷浩只比谢尚大三岁,便成名士,且谈玄能把人引入胜境,所以对尚不觉流汗。

【译 文】镇西将军谢尚年轻时,听说殷浩擅长清谈,特意去拜访他。殷浩没有做过多的阐发,只是给谢尚提示好些道理,说了几百句话;不但谈吐举止有风致,加以辞藻 丰富多采,很能动人心弦,使入震惊。谢尚全神贯注,倾心向往,不觉汗流满面。殷浩从容地吩咐手下人:“拿手巾来给谢郎擦擦脸。”(29)宣武集诸名胜讲 《易》,日说一卦①。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邪!”

【注释】①名胜:名流。《易》:即《周易》,大概是殷周时逐渐成书的,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对它的注述。

【译文】桓温聚集许多著名人士讲解《周易》,每天解释一卦。简文帝本想去听,一听说是这样讲就回来了,说:“卦的内容自然是有难有易,怎么能限定每天讲一卦呢!”

(30) 有北来道入好才理,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讲《小品》①。于时竺法深、孙兴公悉共听。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此道人每辄摧屈。孙问深 公:“上人当是逆风家,向来何以都不言②?”深公笑而不答。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凤③!”深公得此义,夷然不屑④。

【注释】①才理:才气和文思。《小品》:指佛教经典《小品般若波罗密经》。这是略本,称小品.另有详本,是大品。

②“上人”句:上人是佛教用语,称有上德的人,也用来尊称憎人。这一句指深公本不在林公之下.当不会甘拜下风,一定会迎风而上,做逆风家。

③白旃(zhān)檀:白檀香树。这一句说,这种树只能顺风闻香味,意指深公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④夷然:平静地;坦然。不屑:不顾;不理会。

【译 文】有位从北方过江来的和尚很有才思,他们支道林和尚在瓦官寺相遇,两人一起研讨《小品》。当时竺法深和尚、孙兴公等人都去听。这位和尚的谈论,屡次都设 下疑难问题,支道林的答辩分析透彻,言辞气概都很爽朗。这位和尚总是被驳倒。孙兴公就问竺法深说:“上人应该是顶风上的人士,刚才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 竺法深笑笑,没有回答。支道林接口说:“白檀香并不是不香,但逆风怎能闻到香呢!”竺法深体会到这话的含义,坦然自若。置之不理。

(31)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①。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②。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③。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④!”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⑤!”

【注释】①许:处所。精苦:精心竭力。无间《jiàn):没有空隙、漏洞②数四:再三;三番四次。

③莫:即暮。

④强口马:比喻嘴硬,不服输。

⑤”卿不”句:说明如果可不认输,人家就会象穿牛鼻那样穿你的腮,那你就无法挣脱了。决鼻牛,挣破鼻子的牛,按:马不穿鼻,牛才穿鼻,但牛能挣脱鼻绳,孙安国利用殷浩的急不择言,予以反击。

【译文】孙安国到中军将军殷浩处一起清谈,两人来回辩驳,精心 竭力,宾主都无懈可击。侍候的人端上饭菜也顾不得吃,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这样已经好几遍了。双方奋力甩动着拂尘,以致拂尘的毛全部脱落,饭菜上都落 满了。宾主竟然到傍晚也没想起吃饭。殷浩便对孙安国说:“你不要做硬嘴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孙安国接口说:“你没见挣破鼻子的牛吗,当心人家会穿你的 腮帮子!”

(32)《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①。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②。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注释】①逍遥:《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论述了万物要无所依靠。才能逍遏自得的思想。可:一本作“共”。拔:突出;超出。郭、向:郭象、向秀,两家都是注释《庄子》的,参见本篇第17 则。

② 将:和。冯大常:冯怀,字祖思,任太常(主管祭把、礼乐的)、护军“将军。【译文】《庄子·逍遥游》一篇,历来是个难点,名流们全部可以钻研、玩味,可是 对它的义理的阐述却不能超出郭象和向秀。有一次,支道林在白马寺里,和太常冯怀一起谈论,便谈到《逍遥游》。支道林在郭、向两家的见解之外,卓越地揭示出 新颖的义理,在众名流之外提出了特异的见解,这都是诸名流探求、玩味中没能得到的。后来解释《逍遥游》便采用支道林阐明的义理。(33)殷中军尝至刘尹所 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辞不已,刘亦不复答①。殷去后,乃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②!”

【注释】①游辞:不切实际的躲躲闪闪的言辞;浮辞。

③尔馨:这样。这一句是讥笑殷浩强学谈玄。

【译文】中军将军殷浩曾到丹陽尹刘惔那里去清谈,谈了很久,殷浩有点理亏,就不住地用些浮辞来应对,刘淡也不再答辩。殷浩走了以后,刘惔就说:“乡巴佬,硬要学别人发这样的议论!”

(34)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①。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②。

【注释】①才性:才能和本性,指才、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②《四本》:即《四本沦》,见本篇第5 则,四本涉及才性的异同离合四种关系、汤池铁城:流着沸水的护城河、铁造的城墙,比喻非常坚固。

【译文】中军将军殷浩虽然才思精深广阔,可是独对才性问题最为精到。他随便地谈到《四本论》,便像汤他铁城,使人找不到可以进攻的机会。

(35)支道林造《即色论》,论成,示王中郎,中郎都无言。支曰:“默而识之乎①?”王曰:“既无文殊,谁能见赏②!”

【注 释】①默而识之:把它默记在心,语出《论语·述而》。识(zhi),记住②文殊:文殊菩萨。《维摩诘经》说: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例者是菩萨入不二法 门?”(不二法门,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道:“是真入不下二法门也。”王坦之意指文殊是从维摩诘的默然无言中领悟其意 的,既无文殊,谁能赏识我的默然无言呢!王对支著不置可否,实际是不欣赏。

【译文】支道林和尚写了《即色论》,写好了,拿给北中郎将王坦之看。王坦之一句话也没说。支道林说:“你是默记在心吧?”王坦之说:“既然没有文殊菩萨在这里、谁能赏识我的用意呢!”

(36) 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①。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②?”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③。后孙与支共载往王 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④。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 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⑤。【注释】①王逸少: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