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14)
「修行方便摄行」的主旨为:以禅观依次获得「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无行无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实觉」、「无障碍解脱智」等五种智慧,并且以这些智慧摄取救度众生。其中,「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为此地所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为第四地菩萨所证得,「一切法如实觉」为第八地菩萨所证得,「无障碍解脱智」则为第十地菩萨所证得。
「此菩萨得闻法已①,摄心安住②,于空闲处③,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④。』」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厌分」的内容。「厌分」的涵义,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解释:「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厌分」所证则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而「厌」的涵义则如澄观所说:「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关于「厌分」的内容,澄观又将其科判为七部分,即「经文七相」。此章则涉及「修行」方面的四层次:「一、依何修?二、云何修?三、何处修?四、何故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澄观参照《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所述七种「作意」来阐述「厌分」,然所述顺序与《瑜伽师地论》略有不同。「作意」即为集中注意、使心警觉的心理活动。《瑜伽师地论》所述七种「作意」的前四种依次为「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而澄观所述则为「了相作意」、「摄乐作意」、「远离作意」、「胜解作意」。至于四种「作意」的具体内容见注释。
【注释】①此菩萨得闻法已依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依何修,以依正法故,即了相作意。」此中的「了相作意」为《瑜伽师地论》所列瑜伽师获得离欲界之欲的七种「作意」之一。②摄心安住依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云何修』,摄散住法,是修相故,即『摄乐作意』。」关于「摄乐作意」,其要点为,在断除欲界烦恼的基础上,已经初步体会到禅悦,并以此心理功能而力图去除惛沉、睡眠、「掉举」等染污的心理活动。③于空闲处依据澄观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何处修』,空闲通于事、理,则无处非修,即『远离作意』。」在「胜解作意」的基础上,多多修习,随即生起断除烦恼之道,于此「道」中「作意」即为「远离作意」。④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依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句的涵义是:「即『何故修』。要必修行,方证得故,即『胜解作意』。然『口言』者,通于说、听故。」在「了相作意」的基础上,以所缘之相而发起殊胜的寻思,并进而修习止观,称之为「胜解作意」。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得以闻法之后,摄止其心使其安住,在空闲之处这样寻思:『如所说修行就可以获得佛法,并非只有说法、听法方纔可以获得清净。』」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①,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②。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③。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④。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⑤。」
【章旨】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此章涉及「五、何时修?六、何所修?」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何时修」与「何所修」属于「证入」,前者为入「住此发光地时」,后者为「四禅八定」。
【注释】①离欲恶不善法关于此句的涵义,佛教典籍解释不尽一致。玄奘翻译的《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六中说:「离欲」为远离「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欲」,「离恶不善法」则是远离「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等「五盖」。因这五种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因此名为「五盖」。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则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对于「欲」的理解较为宽泛,对于「恶不善法」则包含了身、口、意三业所有不善法。远离「欲」,远离「恶不善法」则是进入初禅的前提条件。②初禅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即为初禅的境界。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等五支。「寻」,旧译作「觉」,为心之粗分别作用;「伺」,旧译作「观」,为心之细分别作用。因为获得此禅定之人仍有「寻」、「伺」作用,因而又称「有觉有观」。心能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因而又称「离生喜乐」。「初禅」又包含「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因而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③第二禅具有「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禅定中,远离初禅的「寻」、「伺」心理活动,于内心信相明净,因而称「内等净」;由于禅定之故,住于「喜」与「乐」之情态,因而又称「定生喜乐」。「灭觉观」则是「所离障,觉观粗动,发生三识,乱于二禅。如净水波动,则无所见故。初禅能治,为此所治,则病尽药亡。」(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第二禅」包含「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而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④第三禅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又作「正知」)、「受乐」、「心一境性」等五支。于此禅定中,已离脱前二禅之「喜受」、「乐受」,住于「正念正知」,进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胜法而一精一进修习;已远离前二禅定之「喜受」、「乐受」,但仍然存有自地之妙乐,因而称「离喜妙乐」。「第三禅」包含「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此「三天」之「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⑤第四禅此禅定具有「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禅定,离脱第三禅定之妙乐,因而称「舍清净」;仅忆念修养功德,因而又称「念清净」;由此之故,住于不苦不乐之感受中。「第三禅」包含「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是菩萨住在这一发光地之时,随即远五欲、远离所有恶不善法,心中仍有寻、伺作用,然而心已经能够寂静审虑,感受到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这就是菩萨住于初禅时的境界。菩萨接着继续修习禅定,远离各种障碍,在此禅定中,远离初禅的寻、伺心理活动,于内心信相明净,住于喜与乐之情绪中,这就是菩萨住于第二禅时的境界。菩萨接着修习禅定,离脱二禅之喜、乐,住于正念正知,进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胜法而一精一进修习,住于舍受,能够舍弃有念受乐,这就是菩萨住于第三禅时的境界;菩萨接着修习禅定,先断除乐受,苦、喜、忧的情绪也得以灭除,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舍弃念清净,这就是菩萨住于第四禅时的境界。」
「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①。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②。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③。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④。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着⑤。」
【章旨】此章前四句为「四无色定」的内容,后一句则回答了「何为修」的问题。「何为修」是指证入此地的目的,世亲的解释说,是为了救度五种众生。具体内容可参照注释。此外,与前一章衔接,澄观解释说,《瑜伽师地论》所言的七种「作意」中,「前修行因中有『观察作意』,后二作意在证入中。七中,前五通贯八定,下八定中各有后二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此中,「观察作意」起作用的「修行因」是指前述「厌行分」中的「菩萨如是发勤一精一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一句。而「加行究竟作意」与「加行究竟果作意」都在「四禅八定」之中贯穿。
【注释】①虚空无边处指「四无色定」的第一层「空无边处定」所获得的境界。「空无边处定」又名「空处定」,在获得「四禅天定」之后,超越第四静虑,灭眼识相应之色想,耳、鼻、舌、身等四识相应之有对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障定的一切想,唯思惟「空无边之相」而安住之。这是「四无色定」的第一层次,其目的主要是勘破一切物质观念,仅念无边之空间,心中隔绝外界差别之相。在此定中,仍然厌身心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飞鸟出笼,自由自在,因此称之为「空处天定」。②识无边处指「四无色定」的第二层「识无边处定」所获得的境界。「识无边处定」又名「识处定」,是指超越「空无边处」,更思惟「识无边之相」而安住之。这是「四无色定」的第二层次,其目的是在「虚空无边处定」的基础上,更以之接触于内界,而念识之无边,屏除识中所起差别之相。在获得「空处天定」之后,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因此称之为「识处天定」。③无所有处指「四无色定」的第三层「无所有处定」所获得的境界。「无所有处定」,又名「少处定」,超越「识无边处」,破其识相,更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之识,无量无边,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一精一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因此称之为「无所有处」。④非有想非无想处指「四无色定」的第四层「非有想非无想处定」所获得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又名「非有想非无想定」,超越「无所有处」,更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而安住之。前「识五边处」为有想,「无所有处」为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后,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一精一,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定」。此「非想非非想定」无想,故异于「灭尽定」;又非无想,故不同于「无想定」。前之三定,虽在泯灭内、外之差别相,以至于所谓真空。然尚有「一切空」想,故须再进至于无想亦非无想而修炼之,即完全洞澈一切空观念之三昧法,比于四禅更富于观智。⑤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着此二句为「何为修」的内容,即以不同法来顺化众生,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五所说:「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种众生故:一、为禅乐憍、慢众生故,入诸禅。二、为无色解脱憍慢众生故,入无色定。三、为苦恼众生,令安善处,永与乐故;应解彼苦,令不受故,入慈、悲无量。四、为得解脱众生故,入喜、舍无量。五、为邪归依众生故,入胜神通力,令正信义故。」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