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18)
第一,关于此「明地行」部分的结构。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明地行分」有四部分,即「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至于为何以「厌」为名,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于禅,故名『厌地』。设忻大法,亦为厌故。正住地心,住于八禅,故但名『厌』。」澄观又说:「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可见,此地以「厌」为地相,其涵义为:厌恶并去除烦恼,进而对于凭借其去除烦恼的四禅八定也同样须「厌」。
第二,「起厌行分」的内容是以十种深心进入「厌行」。这十种「深心」是:「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
第三,「厌行分」也就是第三地「发光地」的修行内容。关于此部分的层次,据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判释:「『厌行』有三种:一、修行护烦恼行。二、修行护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摄行。」「修行护烦恼行」的内容要点为:「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修行护小乘行」的涵义是舍弃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济度众生。「修行方便摄行」的主旨为:以禅观依次获得「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无行无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实觉」、「无障碍解脱智」等五种智慧,并且以这些智慧摄取救度众生。其中,「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为此地所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为第四地菩萨所证得,「一切法如实觉」为第八地菩萨所证得,「无障碍解脱智」则为第十地菩萨所证得。
第四,关于「厌分」的涵义,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的解释:「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厌分」所证则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关于「厌分」的内容,澄观又将其科判为七部分,即「经文七相」。澄观又将此七方面分为三层次:
其一,前四个回答修行方面的问题。「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于正法,「云何修」的答案是「摄心安住」,「何处修」的答案是「于空闲处」,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缘,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其二,「何时修」与「何所修」属于「证入」,前者为入「住此发光地时」,后者为「四禅八定」。
其三,「何为修」是指证入此地的目的,世亲的解释是为了救度五种众生。
第五,所谓「厌果」,据澄观的解释:「厌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为『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也就是说,此部分所言的内容是前述「四禅八定」所引发之果。据澄观的判释,此部分又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次为「行方便果」。「行方便果」即「四无量行」。「四无量行」,也称之为「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为「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为「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为「喜无量心」;对于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着,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因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生无量之福,因此名为「无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禅定而修,则生「色界梵天」,因而又名「四梵行」。在此经中,同时包含前述二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四种无量为四有情:谓缘『求乐众生』兴『慈』,『有苦』兴『悲』,『有喜』随『喜』,『有惑』不染。」最后一句即指「舍无量行」。
第二层次为「行功用果」。「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萨所具有的、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即「五种神通」。此部分经文所列顺序与一般经籍所列不同。此经依照「身」、「口」、「意」三业的顺序,将五通排列为三层次,即「神足通」属于「身业」,「天耳通」和「他心通」属于「口业」,「宿命通」和「天眼通」则属于「意业」。「五通」的大致内容如后:「身通」即菩萨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即便是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的神通之力。「天耳通」是指菩萨在修禅定中所获得的「天耳」,能够听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与远近等一切声音。「他心通」是指菩萨在修习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菩萨凭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宿命通」,是指菩萨所具有的能够随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种族、寿命、苦乐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萨以在修习禅定中获得或者自得的天眼来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处的神通之力。菩萨凭借这两种神通完全知晓众生过去与未来所受化及应该受化的行相。
第三层次即为「总结」。
(三)、正说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悉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①。」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章进入「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一部分——「调柔行体」的内容。「调柔」的语言涵义是「和柔」、「和顺」、「调和顺适」。「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本章含有两层涵义:第一,「见多佛」为「练行缘」。第二,「能练行」,包含「福行」(即「供养」)、「回向行」以及「修智行」三方面的内容。
【注释】①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一切法不生不灭』者,即法性观,于清净法中不见增,故不生;烦恼妄想中不见减,故不灭。『因缘而有』,此有二义:一者,成上,由净法从缘生,故无可增;妄法从缘灭,故无可减。二、约不坏相故,虽体不生灭,不碍生灭。依对治因缘,离烦恼妄想,故灭;转胜清净,般若现前,故生。以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故知一切法不灭,妄想灭故。以此该后,则见缚等灭,是不灭之灭也。又以此三地世间满故,于禅定中为此实观,生起后地无生行慧,亦即善巧决定观察智也。」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此地所证为「善巧多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两种智慧,因此,此句所言观法性本空,般若智慧现前,为在第四地证得「无行无生行慧光」打下基础。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此发光地,凭借愿力的缘故,得以观见很多佛。具体言之,得以观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此乃至观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诸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都完全奉献给佛,也以其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听受佛说法,只要一听之后,便随即受持,以自己的全力修行;修行至此地的菩萨观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因缘而有的。」
「见缚①先灭,一切欲缚②、色缚③、有缚④、无明缚⑤皆转微薄。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瞋及以邪痴,悉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秤两不减,转更明净⑥。」
「菩萨亦复如是,住此发光地,不积集故,邪贪、邪瞋及以邪痴,皆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此菩萨忍辱心、柔和心⑦,谐顺心、悦美心⑧,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⑨,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⑩,不谄心、不诳心、无险诐心11,皆转清净。」
【章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主体内容——「调柔行体」的第三部分「所练净」的内容。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断除「五住地烦恼」以及「三不善根」的微细种子,厌离世间胜于前地。
【注释】①见缚因为「见惑」能够缠缚众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见惑」为「见缚」。「见惑」为「五住地惑」之一。众生以「我见」为本而产生种种「见惑」,称为「一切见住地惑」,又作「见一处住地惑」。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而称为「住地」。此「惑」属迷「理」之惑,因此它为「五住地烦恼」之根本。了断此惑,始易入「见道」。②欲缚因为「欲界」的「欲惑」能够缠缚众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欲惑」为「欲缚」。「欲惑」即「欲爱住地」,为「五住地惑」之二。「欲」是「欲界」,「爱」是「贪爱」(即「思惑」),此「思惑」本来通于「贪」、「瞋」、「痴」、「慢」四者,但以「贪爱」的润生之义最强,故举其以表示「思惑」。「欲爱住地」包括除「见惑」、「无明惑」,且着于外在之「五欲」(「五欲」有两种涵义,此处是指「色」、「声」、「香」、「味」、「触」)之烦恼。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此又称为「住地」。③色缚「色」指「色界」,因为「色界」的「思惑」能够缠缚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之为「色缚」,又称「色爱住地」,为「五住地惑」之三。「色爱住地」包括「色界」之中的「无明」、「见惑」,其染着于一己色身的烦恼。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此又称为「住地」。④有缚又作「有爱住地」、「无色爱住地」,指「无色界」之思惑,为「五住地惑」之四。「无色爱住地」包括「无色界」之中的「无明」、「见惑」,其舍弃远离色贪而爱着己身之心的烦恼。又因「思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烦恼,因此又称为「住地」。⑤无明缚「无明」能够缠缚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称其为「无明缚」,为「五住地惑」之五。「无明住地」属「根本」、「枝末烦恼」中之「根本无明」;为「我执」、「法执」中的「法执」,它为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因此又称为「无明住地」。⑥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秤两不减转更明净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喻言『秤两不减』者,厌离世间胜于前地『信』等,入于厌火故,自在不失、减也。」如前所述,「初地」为「信乐行」,第二「离垢地」为「戒行」。因此,澄观所说的「信等」是指第一「欢喜地」、第二「离垢地」。这实际是说,此地尽管与第一地、第二地更加远离世间,但是,其比之二者殊胜的地方在于,并无失去与减少什么。⑦忍辱心柔和心此二心为十三心的总句。关于此二心,澄观解释说:「一、他加恶辱能忍受故。二、善护他心,谓他人陵我以刚强,我则骋之以柔和故。」这是说,「忍辱心」即忍受他人所加给的污辱。而「柔和心」则是以柔和之心来回应他人的侮辱。⑧谐顺心悦美心澄观解释说,这二心为「分别善护他心」。「谐顺心」的涵义是,针对他人误以为菩萨所作而怀疑菩萨、瞋恨菩萨,修行此地的菩萨则显现为其同伴而「与之谐和」。「悦美心」的涵义则是以「爱语诲诱」他人。⑨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关于此三心,澄观解释说:「分别加恶忍受,谓身加恶而不瞋,口毁辱而不动心,嫉害而忧恼不能浊,以万顷之陂方其量故。」⑩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据澄观的解释,这三心是说明「谐顺心」、「悦美心」与「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等心形成之原因的。澄观说:「『无高下』者,过去久离憍慢故,不自高举轻下于彼,由此能柔和护他。后二,即加恶不改之因:一、不望报恩故,益他被辱而忍受。二、受恩常念,小恩大报故,众生于我有恩,法尔应忍。」11不谄心不诳心无险诐心据澄观的解释:「后三心显上二心离障。虽柔顺护他而非谄,实为利益,故不诳心;无隐覆谄佞,故无譣诐。譣诐者,谄佞也。」这是说,这三心是说明「谐顺心」与「悦美心」已经远离了「烦恼障」。菩萨虽然柔顺护持众生但却无谄心,因为菩萨确实是想给予众生利益的,所以就会无诳骗心;菩萨无隐藏遮蔽的必要,所以,就无有「譣诐心」。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