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白话文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16)

【注释】①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此句为「身通」的总句。「身通」,又名「神足通」、「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为唯佛所独具。依照世亲的解释,后文是从「世界自在」、「身自在」、「作业自在」等三种「自在」来说明「神足通」的,其中,「作业自在」又分为八个方面。②能动大地世亲说此句是言菩萨所具有的「世界自在」,即菩萨具有能够自由自在地使大地震动的能力。③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世亲说此句是言菩萨所具有的「身自在」,即菩萨具有能够自由自在地或隐身,或现身,或一身变化为多身,多身又合为一身,如此等等的能力。④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世亲说此句以下是言菩萨所具有的「作业自在」,即菩萨具有自由自在地行动的能力。「作业自在」有八种,此句为第一种「傍行无碍」,即菩萨具有自由自在地穿越任何有质碍之物品的能力。⑤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世亲说此句是言菩萨所具有的「作业自在」的第二种「上行自在」,即菩萨具有如同飞鸟一般的自由飞翔的能力。「跏趺」,为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大致言之,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此句是言,菩萨在空中飞翔之时,是以跏趺坐的姿势进行的。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据世亲的解释,此四句是菩萨所具有的「作业自在」的第三至第六种。「入地如水」一句是言「上、下行自在」,即菩萨具有如同如水一般自由自在地进入地下的能力。「履水如地」是言「涉水不没自在」,即菩萨具有如同在地面行走一般在水面行走的能力,不藉助于任何工具而不会沉没。「身出烟焰,如大火聚」一句是言「其身炽然自在」,即菩萨具有身体自燃如大火炬的能力。「复雨于水,犹如大云」一句是言「身能注水自在」,即菩萨具有犹如大云般从空中降雨的能力。⑦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据世亲的解释,此是言「身能摩扪自在」,即菩萨具有用手触摸接触太一陽一、月亮的能力。扪,执持,按住;蒙住;抚摸;揩拭。摩,摩擦;挨挤;抚摸。触,撞,碰;接触。⑧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据世亲的解释,这是说:菩萨能够在「梵世间」与「器世间」之间「随意自在转变」。「梵世」,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词亦可作为「色界」诸天之总称,盖以此界之人已离一一婬一一欲之故。「器世间」,又称「器世界」、「器界」,或单称「器」,即指自然世界、无生物界、物质世界。佛典中之「世间」,可分为「有情世间」(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二种。其中,山河、大地、草木、城宅等众生可居住、生活之国土世界,称为「器世间」。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获得了无量神通之力,能够使大地产生震动。」

「菩萨可以以一身变为多身,多身又化为一身,或隐藏起来,或现身出来。」

「菩萨能够在石壁大山等等障碍之中,自由无碍地来往,就犹如在虚空行动一样;菩萨能够在虚空中跏趺而飞起来,就如同空中飞翔的鸟一样;菩萨能够如同入水一样自在地进入大地之中;菩萨能够如同在大地上行走一样,在水面上自由行走而不会沉没;菩萨之身产生火焰,如同大火炬一样;菩萨具有犹如大云从空中降雨的能力;菩萨具有具大的威力,能够用手自由自在地抚摸太一陽一、月亮;菩萨的身体自由自在,能够自由地在梵世与器世间转换。」

「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①,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②、虻③、蝇等声亦悉能闻。」

【章旨】此章为菩萨在禅定中证得的五种神通中的第二种神通——「天耳通」的内容。世亲解释说:「『天耳』、『他心智』二通,口业清净。」「『二通』能知说法音、声、义故。以知他心故,随种种言音皆能尽知,依于此义,种种异名说随众生用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这是说,菩萨凭借这两种神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

【注释】①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此句为「天耳通」的总句。「天耳通」,又称「天耳智通」、「天耳通证」,即以天耳缘「欲」、「色」二界之声处所表现出的神通力。据《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五等所说,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而得的「色界」四大种所造的净色耳根,名为「天耳」,此耳能闻自地以及下地之天声、人声、非人声与远近等一切声,因而名为「天耳通」。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这样解释此句:「『天耳通』者,随能闻、所闻如实示现清净谛闻故。『过人』者,远闻故过人。声者下乃至阿鼻地狱等声悉能闻故。」②蚊蚋蚊子。③虻古代俗字。据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所说:「啮人,似蝇」,「虻虫其实似蜂,而大小似蝇也。」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天耳清净,远远超过人的耳朵,能够完全听闻人、天于近处或者远处所发出的所有声音,甚至蚊子、虻、苍蝇等等所发出的声音也能够完全听到。」

「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①。」

「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②。有烦恼心,无烦恼心③。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④。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⑤。定心,非定心⑥。解脱心,非解脱心⑦。有上心,无上心⑧。杂染心,非杂染心⑨。广心,非广心⑩。皆如实知。」

「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

【章旨】此章为菩萨在禅定中证得的五种神通中的第三种神通——「他心通」的内容。「他心通」是指菩萨在修习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菩萨凭借这种神通得以切合众生的实际而说法。

【注释】①此菩萨以       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此句为「他心通」的总句。「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证通」、「智心差别智作证通」、「观心心数法智证通」、「心差别通」,是指菩萨在修习禅定时所获得的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的神通力。又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欲修「他心通」者,以色界「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先审查自己身、心二相之前后变异辗转相随,后更观他人之身心,如斯加行成就,遂得如实知悉他人之种种心相。在前述经文中,于总句之后,从九个方面来说明「他心通」。澄观解释说:其一,「烦恼」、「苦」有「有」与「离」之分,「业」有善、恶之别,所以,这二十六心实际上贯穿了「苦」、「集」、「灭」、「道」四谛的线索。其二,二十六心都应该冠以「如实知」。「如实知」的意思为认清事实,并且把握了其最真实的本质。其三,此中,「心」之「见」非在心外见法,也非物外境。具体言之,是「自」即菩萨,「他」即众生并无分别;「能知」之菩萨心,与所知之「众生心」,并无分别。经文在言说「有贪心」与「离贪心」时,有「如实知」之语,其余二十四心则省略言之。澄观在此的解释,均可用于其余二十四心。②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等六句此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众生的三毒之心的有与无。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以初六心明『随烦恼』。谓随缘现起,烦恼相应,故名为『随』。非约小惑名『随』。言『有贪』者,于可爱所缘,贪缠所缠故。『离贪』者,远离如是贪缠故。下四例知,即『三不善根』及『三善根』,以为能治。」这是说,与「贪」、「瞋」、「痴」三毒相逐随而生的烦恼(即引文中的「缠」)并非「小随烦恼」,而是「无惭」、「无愧」二种「中随烦恼」以及「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大随烦恼」。远离如此的三毒之「随烦恼」,则为「离」心。③有烦恼心无烦恼心关于此二心的涵义,世亲、澄观都言其是用来说明「随眠」的。「使」与「随眠」都是烦恼之异名。因「烦恼」驱使众生流转于迷之世界(生死),因此,称「烦恼」为「使」。小乘有部以为,因「烦恼」随逐众生,而且它幽微难知犹如睡眠,因而名「随眠」。而大乘唯识学则认为,烦恼的「种子」眠伏于「阿赖耶识」中,因此将其称之为「随眠」。因为《华严经》为大乘唯识学的宗经之一,所以,此处须以世亲的解释为最妥切。可见此二心的涵义是菩萨完全了解众生的「随眠心」以及「无随眠心」的情形。④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小心」是指「欲界」中的「人」。「广心」是指「欲天」即「欲界」中的「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之心;「大心」是指「色界」众生所具之心;「无量心」是指「无色界」之「空无边处天」和「识无边处天」众所具之心。这四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之心态。⑤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这四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学三昧行」者所具的各种心态。「略心」是指「止」,「非略心」则是指不合于「止」的「沉昧」之心以及「心」所缘对象非一。「沉昧」即「惛沉」,指内心惛昧沉郁,使身心不能实践善行。「散心」指「掉举」之心,「非散心」则指专心于定境所得之智慧心。「掉举」,指浮动不安之心理状态。⑥定心非定心此二句是言,菩萨完全知晓获得三昧者与未获得三昧者的各种心态。「定心」是指修定者正确地进入根本「定」,「非定心」则是指修行者未能进入定境或者应该从「定」中出来而未能及时「出定」。⑦解脱心非解脱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获得解脱者与未获得解脱者所具的各种心态。「解脱心」是指「无缚之心」,「非解脱心」是指「有缚」之心。⑧有上心无上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具有增上慢的凡夫与没有增上慢的凡夫所具的各种心态。有「增上慢」者为「有上心」,无「增上慢」者为「无上心」。⑨杂染心非杂染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追求名声的凡夫与不追求名声的凡夫所具有的各种心态。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八、有二心,妄行、正行。《论经》名『求』、『不求』。心希求名闻即是『杂染』,反此『非染』。」⑩广心非广心这两句是说明菩萨完全知晓「大乘行」者与学小乘者所具的各种心态。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解释说:「九、有二心,大乘得、失。悲智兼济为『广』,随阙『非广』。」「广心」即大乘行者所具,「非广心」即小乘修行者之所具。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地知晓其他众生的心。」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