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白话文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11)

与会大众称赞金刚藏菩萨说:「好啊!如同大山一样的王,以慈心愍念世间的众生,善于为众生演说智慧者所遵循的律仪法,也就是第二地中之行相。这是诸位菩萨最微妙的修行境界,是真实、无异而无差别的。您为了想使众生得到利益的缘故,如此演说最清净的第二地之法。」

「一切人、天供养者,愿为演说第三地,与法相应诸智①业,如其境界希具阐!大仙所有施、戒法,忍辱、一精一进、禅、智慧,及以方便慈悲道②,佛清净行③、愿皆说!」

时,解脱月复请言:「无畏大士④金刚藏,愿说趣入第三地,柔和心者诸功德!」

【章旨】此章中三偈,前二偈为与会大众同声请求金刚藏菩萨为其讲解第三地之法,最后一偈为上首解脱月菩萨代表大众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与会大众讲解第三地之法。

【注释】①诸智澄观说,此诸智为「三智」,但未曾指出「三智」的名称。「三智」的类别甚多,从此经的情形看,最有可能的有两种:其一,可能指佛、菩萨观诸法事理的智慧,即「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原出自《大品般若经》〈序品〉、〈三慧品〉,《大智度论》中有较为详细的解释。其二,可能指出自《成唯识论》卷十的「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二在解释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卷三十五「应说诸地胜智道」一句偈语时说:「此即十地之中,『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为地地中初、中、后相也。」「加行智」指在「加行道」所修得的智慧。「加行位」为唯识学所立五位之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资粮位」之第十回向之终,为住于真唯识性(即制伏能取、所取之分别,引发对唯识之真见),修习「四寻思」、「四如实智」所产生之「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乃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根本智」为唯识之性,即证得真如理性之「无分别智」;「后得智」由「根本智」所出,为唯识之相,即了知因缘现起之万象。②慈悲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慈悲』是『愿』,『道』谓道力。」③佛清净行澄观解释说:「『佛清净行』即无漏智。」④无畏大士「大士」为菩萨的美称,是「摩诃萨埵」的另外一种译法。「无畏」为菩萨所证得的智慧之力。澄观在《华严经疏》卷五十二中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

【语译】与会的大众继续齐声向金刚藏菩萨说道:「作为一切人、天供养者的您,为我们演说第三地以及与法相应的三智之业,以及与三智相应的、非常稀有的境界!大仙,所有布施、持戒之法,忍辱、一精一进、禅、智慧,以及方便慈悲之道,佛的清净行、大愿等等,我们都希望您能够为我们演说!」

这时,解脱月菩萨又向金刚藏菩萨请求说:「无畏的大士金刚藏,希望您演说进入第三地的方法,以及进入第三地而证得柔和心的菩萨所具的所有功德!」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行」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①。」

「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②,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③,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④,广心、大心⑤。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章旨】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明地行」有四部分,即「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至于为何以「厌」为名,澄观解释说:「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于禅,故名『厌地』。设忻大法,亦为厌故。正住地心,住于八禅,故但名『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直接言之,则为「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此章为「起厌行分」的内容,也就是以十种深心进入「厌行」。

【注释】①深心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卷五将其译为「深念心」。而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则解释为:「谓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则说:「若诸菩萨先于增上戒住,已得十种清净意乐,作意思惟,解了通达。复由余十净心意乐作意思惟,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过增上戒住,入增上心住。」澄观也在《华严经疏》卷三十六中,引用了上述文字来说明,在修证第二地之后,菩萨又以十种「深心」忆念前二地之各十种「深心」,以此方纔进入第三地。②清净心安住心依照世亲、澄观的解释:依持于初地、第二地所获得的净心,产生这一可以依凭其进入第三地的「清净心」。依持于不舍弃「自乘」即自我解脱之心而产生「安住心」。澄观从「此二依前」考量,称此二心为「根本建立」。③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世亲解释此三心为:「志求胜法,起善方便。此能厌患当来贪欲。」而「依现欲不贪」,即「厌舍心」、「离贪心」之义。而「依不舍自乘进行」,则为「不退心」之义。④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澄观解释说:此三心为「修已成就」,即言初地、第二地修行已经获得的成就。依持于第二地,烦恼已经不能够扰乱其心。「明盛心」与「勇猛心」则显现所成就的善心。⑤广心大心澄观说,后二心是言「德用自在」。「广心」,晋译六十《华严经》译为「胜心」,菩提流支《十地经论》译为「快心」。澄观以为三者涵义是一致的,认为此处所言的「广心」、「大心」,其涵义与第二地、第四地都有不同。

【语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已经进入清净的第二地,想进入第三地,应当生起十种心。」

「什么样的十种心呢?这十种心是: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凭借这十种心,得以进入第三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①。所谓:无常②;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③;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④。」

「又观此法无救⑤;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⑥;爱憎所系,愁戚转多⑦;无有停积⑧;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⑨;如幻不实。」

【章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厌行分」的内容。「厌行分」的涵义,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的解释:「初入地心,观修彼行,名『厌行分』。」「厌行分」分三部分,此章即为其第一部分「修行护烦恼行」的内容,其要点为:「示现云何观一切行无常。」(世亲《十地经论》卷五)第一层次为「观无常,即知有为体性」(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第二层次则言众生的生、老、病、死无能救护,以此显世间之态。

【注释】①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此句是「观无常」层次之义的概括。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言『如实相』者,此有二义:一、事实,谓『无常』等。二、理实,谓即『不生』等。」②无常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解释说:「命行不住故,总明无常观。」此中「命行」为生命的流动、流转之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解释说:「谓『命行』二字,是所无常法。『不住』二字,是无常义。相续名『命』,迁流名『行』。『命』举于内,『行』通内、外。」③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澄观解释说,此五句是解释「命行」的,此有二义:「一、随事,前内报以显无常;后二,外报,以显无常。二、据义,五句以苦等四观,共显无常。」此中,「内」指身内,「外」指身外。关于「苦」的涵义,澄观解释说:「谓三苦依三受,三受依触生故。依身转,方能生苦,即是无常。」「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三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转」即轮回流转之义。「不净」的缘由是「依饮食力,形色增损等」。(世亲《十地经论》卷五)「不安隐」的涵义是「依不护诸恶力,横、夭寿等」。「败坏」的涵义则是「依世界成,力成必灭故。」而「不久住」的涵义则是「依无我,谓资生依主,无有定力,属于五家。非一处住不定。」(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五家」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不久住」也就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存在。④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世亲、澄观都说此四句是言「何者是无常」。澄观解释说:「无常有二种:一者,少时无常,即『剎那生灭』。二、自性不成,实无常,谓三世缘生,俱无自性故,不成实体。即下三句:一、『非从前际生』者,过去已灭故。二、『非向后际去』者,现在即灭,无容从现转至未来故。三、『非于现在住』者,念念迁谢,求其住相不可得故。约三世迁灭,求生等相,皆不可得,即入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此中三世约相续门。」(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⑤观此法无救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说:「无常行中,无有救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则说:「言『此法』者,即前无常。今又观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方山来,无逃避处,无能救者。」这是此层涵义的概括句,而以下九句则是分别显示生、老、病、死四相。⑥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从澄观的解释观之,这其实是对死亡现象的四方面描述。「无依」是说,众生在走向死亡之时(依照佛教的看法,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走向死亡的过程。),无有可以作为依靠的对象,也没有任何拯救者。「与忧」是言面对死亡的担忧。「与悲」是言,死亡之时所显现出来的衰弱之相。「苦恼同住」是对死亡的那一时刻的描述。⑦爱憎所系愁戚转多关于此二句,澄观解释说:「次二,约资生事,不知是苦,妄生乐想,对治不入,故无救也。」「追求资生,境有顺违,故『爱憎所系』。」而「于受用时,苦多乐少,云『愁戚转多』。」而合此二句则是:「谓受而不散,众祸皆集,用而毁损,如损身命,故曰『苦多』。」(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六)⑧无有停积关于此句,世亲《十地经论》卷五解释说:「于身老时,中、少、壮盛色,不可复集。」⑨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澄观解释说:此二句是言「病」。「贪、恚、痴火,炽然不息」是言「病因」,「于少、壮时,具『乐』等三受,故『贪』等常烧,不容法水,炽然难救。」而于年衰时,众患所缠,如树将朽,日夜增长,无能令免。澄观特别指出,「然病通始终,老时多故,《论》偏说老,老即病缘故。」可见,「众患所缠,日夜增长」是言病态。因为人老时,病多,因此,世亲《十地经论》卷五在解释此句时说:「于年衰时,无量病苦增长。」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