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白话文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五(13)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地菩萨还知晓诸烦恼的种种相,这些相状有:久远随行相;无边引起相;俱生不舍相,眠、起一义相,与心相应、不相应相;在六道转生而住相,三界差别相;爱、见、痴、慢如箭深入过患相,三业因缘不断绝相。这是简要言之的,甚至八万四千种烦恼相,此地菩萨都如实知晓。」

「又知诸业种种相,所谓:善、不善、无记相①;有表示、无表示相②;与心同生不离相③;因自性刹那坏而次第集,果不失相④;有报、无报相⑤;受黑黑等众报相⑥;如田无量相;凡、圣差别相⑦;现受、生受、后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⑧。略说,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章旨】此章具体解释菩萨应该如实知晓的「诸业稠林」的种种相状。经文从九方面来综合说明,又以八万四千「业相」来囊括世间所由众生之业的所有相状。九种业相差别的具体涵义见注释。

【注释】①善不善无记相这是说,众生所造的「善」、「不善」、「无记」之「业」都是六道轮回之因,「善法」与「恶法」各自有上、中、下三品。②有表示无表示相菩提流支翻译的《十地经论》将其译为「作、未作相」。世亲将「作」解释为「身业」与「语业」,即心理活动的表达、表现,相当于今日所说的身体语言、动作以及言语行为。世亲将「未作」解释为「意业」即心理活动。而澄观依据唐代的这一译本,认为「身业」、「语业」、「意业」都有「表」与「无表」两种情形。三种「表业」都是「思」,而「无表业」则既不是「色」(可感知的存在)又不是「心」,是「非色非心」的一种存在。③与心同生不离相这是说,「业」是与「心」同生、同起、同灭的。以唯识学去解释,「业」首先与「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与第七「末那识」一起生起,然后再熏习第八「阿赖耶识」,形成「名言种子」。此「种子」与熏习的主体(「能熏」)是相似的,因此说其「同生不离」。④因自性刹那坏而次第集果不失相这是说,「业」的自性是刹那生灭的,前念虽灭,后念得以续起,因此,仍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产生果报。此外,「因」与「果」的关系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形,即如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被外缘所顿熏产生果报。⑤有报无报相这是说,过去产生的能够带来果报的业,已经承受了报应,这就是「有报」。反之,过去产生的能够带来果报的业,仍然没有承受果报,这就叫「无报」,此「无」并非全不存在。关于「无报」,澄观又提供了另外的解释。即已经悔过、忏悔的恶业,也可以说不会再有报应,这也叫「无报」。⑥受黑黑等众报相这是说,「黑」、「白」与「有漏」、「无漏」四种「业」相对组合,成四类果报之相。「黑」为「恶法」,「白」为「善法」。「漏」为「烦恼」之义。⑦如田无量相凡圣差别相「如田无量相」是用「田」与「种子」的关系来譬喻说明第八识中所蕴藏的「种子」与「业」之间的互相对应、互相依持的关系。「凡、圣差别相」是指凡夫与圣位的菩萨等的区别,前者未曾聚集出世之业,后者则聚集了出世之业。⑧现受生受后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这是说,「现受、生受、后受相」是从今世、死后转生的第一世、再次转生等「三生」来言「果报」的确定与不确定的。「乘、非乘定、不定相」则是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修行的角度来言「解脱果位」的确定与不确定的。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地的菩萨如实知晓众生所作业的种种相状,这些相状有:善、不善、无记之相;有表示、无表示之相;与心同生而不离之相;业的自性是刹那生灭的,前念虽灭,后念得以续起,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产生果报之相;有报、无报相;受黑黑、白白业、黑白业、非黑非白业等四种报相;业的因缘如同田地,具有的无量差别相;凡、圣的差别相;现受、生受、后受等,定与不定之相;乘、非乘,定与不定之相。这是对于菩萨所知业相的简略说明,即便是八万四千种业相,此地菩萨都如实知晓。」

「又知诸根,软中胜相①;先际、后际差别、无差别相②;上、中、下相③;烦恼俱生不相离相④;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调柔相⑤;随根网轻转坏相⑥;增上无能坏相⑦;退、不退差别相⑧;远随共生不同相⑨。略说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章旨】此章具体解释菩萨应该如实知晓的「诸根稠林」的种种相状相。经文从十相九种差别来综合说明「根相」的,又以八万四千来囊括世间所有众生的根相。「根」即「能生」、「增上」的意思。佛教对于众生「根性」的分析,一般有「二十二根」的分类:「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一精一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段经文中提及了除「男根」、「女根」与「命根」之外的十九根。

【注释】①软中胜相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三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一、说器差别。谓说法所授之器,『信』等五根有下、中、上故,亦是钝中利。谓于教理受有迟、速及多少故。」「信根」、「一精一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是众生接受佛所说之法的基础,有上等、中等、下等之别。然相对于菩萨的殊胜根相而言,上等者仍然为「软」中的胜相。②先际后际差别无差别相这是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说明「信根」、「一精一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的转变情形的。③上中下相这是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根性分别为上、中、下三种层次,而此特性是贯通于所有「根」的。④烦恼俱生不相离相这是说,「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等五种「受根」随着「烦恼」等外缘而得以增强,并且与「烦恼」等等同时生起、存在。⑤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调柔相这是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根性是贯通于所有「根」的。「熟」即成熟。从「大乘根性」而言,根性成熟者,其相是确定的;反之,则不确定。从小乘根性言之,根性成熟者,其相是不确定的,因为有可能转向大乘;根性不成熟的,则是确定的,因为不可能转向大乘。而世间众生,根性成熟者,其相是不确定的,因为有可能经过化导进入佛道;根性不成熟的,则是确定的,因为其无论如何都不能入佛道。⑥随根网轻转坏相这是说,「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以外境为缘而取相,反而被外境之网所束缚,然而也有脱离的可能性。⑦增上无能坏相这是说,「声闻」、「缘觉」二乘根性,与凡夫相比,仍然是殊胜的,而此特性是贯通于所有「根」的。⑧退不退差别相此一根性差别,贯通于诸根,「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中都存在,不过「二乘」有退转,而菩萨乘无退转而已。⑨远随共生不同相「三无漏根」是二十二根中最后的三根。菩萨在修习过程中,由于其中「意根」、「乐根」、「喜根」、「舍根」以及「信根」、「一精一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九根,在「见道位」修习,对于「四谛理」欲知而未曾知,故名「未知当知根」。当前九根进至「修道位」断「惑」证「实」,对四谛理已数数了知,故名「已知根」。「具知根」是前九根修至「无学道位」,已知「四谛」,具有其知,叫做「具知根」,即对「四谛」之理,已具知证知了。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如实知晓众生之根的种种相状,这些相状有:软中胜相;过去、未来差别、无差别相;上、中、下等相;烦恼与根伴生而不相离之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调柔之相;随根网轻转坏之相;增上无能坏之相;退、不退有差别相;远随共生不同相。这是对于菩萨所知业相的简略说明,即便是八万四千种业相,此地菩萨都如实知晓。」

「又知诸解软、中、上,诸性软、中、上,乐欲软、中、上。皆略说乃至八万四千。」

【章旨】此章解释菩萨应该如实知晓的众生心的「解」、「性」、「欲」等三种「稠林」的种种相状。「解」即「知解」之义。「性」指众生过去之习性。「欲」,指众生现在之乐欲。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此菩萨如实知晓众生诸解的软、中、上等差别,诸性的软、中、上等差别,乐欲的软、中、上等差别。这是对于菩萨所知众生解、性、欲相的简略说明,即便是八万四千种相,此地菩萨都如实知晓。」

「又知诸随眠①种种相,所谓:与深心共生相,与心共生相②;心相应、不相应差别相③;久远随行相④;无始不拔相⑤;与一切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神通相违相⑥。」

「三界相续受生系缚相⑦;令无边心相续现起相⑧;开诸处门相⑨;坚实难治相⑩;地处成就、不成就相11;唯以圣道拔出相12。」

【章旨】此章具体解释菩萨应该如实知晓的众生「随眠稠林」的种种相状。经文从十二方面来综合说明「随眠」,而世亲将其分为两部分,前边六种是言「何处随逐」,后面六种是言「以何随逐」。

【注释】①随眠为「烦恼」的异名。「烦恼」随逐众生,使其进入昏昧沉重之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境」及相应之「心」、「心所」相互影响而增强(随增),以其束缚(随缚)众生,因此称为「随眠」。有「贪」、「瞋」、「慢」、「无明」、「见」(「恶见」)、「疑」等六种,称为「六随眠」或「六根本烦恼」。其中,将「贪」又分为「欲贪」与「有贪」,成「七随眠」;将「见」分为「身」、「边执」、「邪」、「见取」、「戒禁取」等五见,成「十随眠」。大乘唯识学不承认「烦恼」即「随眠」之说,认为「随眠」为「烦恼」之习气,特指「种子」。因为烦恼之「种子」随逐众生,眠伏潜在于「阿赖耶识」之中,因此称「烦恼种子」为「随眠」。②与深心共生相与心共生相此二句是从「心」的角度言说「随眠」的藏伏之处。「随眠」藏伏于第八「阿赖耶识」,因为其微细难知而称之为「深心」。而藏于「阿赖耶识」中的「随眠」追逐前七识而有分别心的产生与存在。③心相应不相应差别相此二句是言说「随眠」存在于三界之中,并且与同一界中的「心」相应,与不同界的「心」不相应。④久远随行相关于此三句,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三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三、『久远随行相』者,约『地』明『处』。《论》云『随顺乃至有顶故』。然『有顶之言』,通有二义:一、至『金刚之顶』。二、至『三有之顶』。今取通大、小义,直云『有顶』。《论经》但云『远入』,今云『久远』,亦无始来上至九地顶故。」澄观讲「有顶」主要有两层涵义:其一指「金刚三昧」,即菩萨在最后位时,断除最后一切最细微之烦恼而得的禅定。其二,「有顶」,又称「色究竟天」,即「色界四禅天」之第九天,为有形世界之最顶峰,因而称为「有顶」。此处二义兼有。此外,「有顶天」亦指「无色界」之「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以其为「三有」(三界)之绝顶,故称「有顶」。⑤无始不拔相这是说,「随眠」从其存在处所言之,是无边无际的;从其存在时间言之,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的。因为其未曾修习而获得智慧,因此呈现出「不拔出」之相。⑥与一切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神通相违这是说,由于众生的所行与禅定等修行相违背,因此,「随眠」使得禅定的效力减低,不能灭除「爱」与「见」等。⑦三界相续受生系缚相从此句以下是说明「以何随逐」。「三有」即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欲有」,即欲界的生死;「色有」,即色界的生死;「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由于「随眠」的随逐,使得众生在三界之中轮回不断。⑧令无边心相续现起相这是说,「随眠」的随逐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⑨开诸处门相这是说,从众生转生,形成「六根」之时,「烦恼」(即释文中的「使」)就从被打开的「六根」之门中挤入而同时产生了。而此「烦恼」又熏习「阿赖耶识」,使其集起、聚集、生长「种子」。⑩坚实难治相这是说,此「随眠」即便是在禅修之中也难于得到真正的对治。11地处成就不成就相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三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五、『地处』等者,微细随逐。此于上『有顶』处,九地中『六入处』,烦恼身随逐故。然九地有二义:一、约三界九地。虽并成就,细故不知成处多少,名『不成就』。如世眠者,梦中谓觉。二、以善慧为九地。十地犹有,故名『微细』。『不成就』者,此地中分有断除故。故下偈云『金刚道灭方毕竟』故。」「有顶」的涵义见此章注释④。「金刚定」为菩萨十地之后所获得之禅定,于此「定」之中,方纔尽断「随眠」。而在第九「善慧地」仍然未能彻底消除烦恼的微细种子,甚至在第十地也是如此。12唯以圣道拔出相关于此三句,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三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六、离苦随逐。谓唯『无分别智』、出世间圣道方能拔出,如眠得触。」「随眠」只有凭借「无分别智」(佛智)方纔能够拔出,譬如众生在睡眠中被触动而清醒。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